重生之官場風流第一百零四章 態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之官場風流 >>重生之官場風流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四章 態度

第一百零四章 態度


更新時間:2012年10月11日  作者:香煙盒子  分類: 都市 | 官場沉浮 | 香煙盒子 | 重生之官場風流 
(書號31108)VIP


市委辦公樓,高明的辦公室里,此時還沒有到常委會開會時間,高明正在辦公室里面單獨會見中紀委監察部副部長孟慶國,陪坐在旁的則是華海市紀委記鄭俊康,除了他們三人,再沒其他人在場。

簡單的寒暄過后,孟慶國從手包里取出一份文件,臉上表情很深沉,一對圓眼瞇了瞇,道:“高記,這是紀委工作組昨晚突擊審查后總結的材料,是關于華海市財政局周望南的。”

高明鎖著眉頭將材料看完,半響沒有說話。

從紀委的這份材料來看,雖然周望南還是擺出了一副死硬的態度,只是對于他在燕京某家高檔俱樂部里面跟人打牌的事實表態承認了,畢竟紀委手中有一份很清晰的錄像帶,想反口不承認都不行,但是,對于紀委獲悉的另外一些關于他瀆職的罪名則采取了拒不合作的態度,而且,即便是他親口承認了參與了打牌賭錢,但也死死的咬住自己是跟幾個老朋友私底下玩玩的,那些好幾百萬的賭注都是子虛烏有的,頂多也就是俱樂部方面提供的一些籌碼罷了,那些并不能算作是實實在在的人民幣。

高明心里很清楚,周望南這是用的緩兵之計,指望著自己出面把他撈出來。不得不說,從他內心的真實想法來看,他還是希望能保住周望南的,先不說周望南可謂是跟著他從最基層的辦事員一步步的走到現在這個位置的老部下了,肯定有些解不開的個人感情因素在里面,人嘛。有這種想法,很正常。哪怕高明是市委記,也同樣會念及舊情,另外一方面,周望南這些年來在財政局獨攬大權,雖然高明也清楚他私底下肯定做了些見不得光的事情,但總的來講,都還是在他這個市委記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的。只是這些介于黑白之間的事在沒出問題時什么都好說,真出了問題,哪怕是十萬二十萬都能夠上重刑了,若是周望南狗急了跳墻,見人就咬,牽出一大票干部來。雖然并不能對他個人造成真正的傷害。但總是會影響到他的前途的。

哼,這個老周,怎么就這么不知道自愛,人心不足啊!!

高明越想心里就越來火氣,暗暗的緊鎖住了眉頭。

孟慶國是經驗豐富的紀檢老手,一點也不急躁,隨手拿起桌上的白板煙。取了一枝煙,又扔給了一顆給高明和一旁默不作聲的市紀委記鄭俊明。

很快,幾股煙霧在辦公室里裊裊升起,時而聚在一起,時而分開。

高明頭腦里閃現了無數的念頭,隨后臉色漸漸舒展開,將這些念頭果斷地扔在一邊,道:“既然紀委方面有了足夠證據。國明記又有明確意見,我個人的態度還是全力支持紀委的工作。把周望南的問題徹查清楚。”

孟慶國的圓眼又瞇了瞇,道:“崔記的意思。要將周望南帶至京城進行雙規,希望可以這樣迫使其徹底交待問題。”

據檢舉信上以及紀委工作組昨晚跟周望南的初次接觸后了解到的情況,這個周望南不是盞省油的燈,而且,他也從側面打聽到了周望南與市委記高明間來往甚密,依他多年的辦案經驗,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辦法是悄悄將周望南從華海帶走,然后再通知華海市委,否則稍有不慎,在華海這塊地頭上,審訊的時間拖得越長,變數就會越多,將簡單的事情復雜化。

只可惜當他把這個想法匯報給崔勇時,崔勇卻堅持要工作組帶周望南回京可以,但一定要與高明通氣,沒辦法,他只能選擇執行,卻并未完全想通。

高明經過方才的一番思索,似乎此刻心里已經有了定數,他也明白孟慶國的意思,無非就是對華海方面的不放心,不過他此刻臉色平靜,不屑于阻止。

“這樣,我原則上支持紀委工作組的這個意見,你們隨時可以把周望南從華海帶走。”說著,又看向同樣臉色沉著的市紀委記鄭俊明,“俊明同志,你熟悉市里的情況,你就親自跟老孟他們走一趟,務必要全力配合他們的工作,若是還牽扯出其他問題,老鄭你一定要配合中央的同志把華海的問題徹查清楚。”

孟慶國明白高明的意思,讓鄭俊明代表華海方面加入進去,無疑是多留個心眼,不過,他沒有出聲阻止,只是沉穩的點了點頭:“嗯,這樣最好了。”

談話過去之后沒多久,孟慶國就直接回了臨時在市委小招待所設立的審訊室,等到順利地將周望南帶上車,他心里一塊大石頭這才落了地。

事實上他之前交給高明看的材料并不詳盡,從昨晚上的突擊審訊看,有些涉及到高明的內容他已經過濾掉了,站在他的位置,他是相信高明身處這個位置的黨性原則的,并且在他向崔勇匯報時,崔勇也特別強調要充分相信華海市委,說白了就是要相信市委記高明,如今看來,崔勇看事情眼光確實老辣,從高明坦然接受紀委臨時提出的把人帶走的意見看,高明應該是磊落之人,周望南放出的那些消息可能只是想要向高明傳達某種用意。

離開華海境內以后,再給高明辦公室打了電話,道:“高記,我已經帶著周望南趕往燕京,感謝您對紀委工作的支持。”

高明道:“這是華海市委應盡之職,老孟又何談感謝。”

自己的心腹手下,財政局長被雙規,他的心情很是壓抑,與孟慶國敷衍了幾句,就掛斷了電話。

這時,辦公室門輕輕敲響,他的秘李國田推門走了進來:“高記,石副記和吳部長已經到了。”

“嗯,叫他們進來。”

高明收起略顯煩躁的心情。點頭應道。

李國田帶上門離開時,心里還很有些納悶。他原本以為高明多半要在辦公室“悶”一陣,不料高明這邊剛送走紀委的人,回頭就讓自己電話通知兩個核心常委來談事情了。

很快,市委副記石明輝和組織部長吳云松兩人便進到了高明辦公室里,做為華海高層的核心成員,他們顯然都很清楚高明在這個時候把自己兩人叫到辦公室來商談事情的目的所在。

他們兩個,一個是管黨群組織的副記。另外一個則是組織部長,再加上對人事問題具有決定權的市委記高明,這三個人組合在一起,完全就可以決定華海這大大小小的干部們的仕途命運了。

而他們兩人,一向來都是堅定的站在高明一邊的,也可以算得上是高明掌控住華海全局的左膀右臂了。

在沙發上坐下之后。石明輝就搖了搖頭。聲音有些低沉的嘆了口氣:“唉,這是什么事啊,真沒想到,老周就這么栽了。”他跟周望南關系良好,前陣子還在一塊打過麻將,喝過酒,當時他就暗示過讓周望南好好爭取一下副市長的位置。誰也沒想到,才沒過多久,周望南就出了事兒。

高明沒有接過石明輝的話頭,只是目光炯炯的逼視著石明輝,淡淡的問了一句:“老石,我只問你一句,老周的事情,會不會把你扯進去?我要聽實話!”

石明輝沒想到高明問得如此嚴厲。他心中一沉,腦海中飛快的把他自己干過的一些夠得上違法亂紀的事情過濾了一遍。最終確認無誤跟周望南沒多大干系,便不再遲疑。肯定說道:“高記,沒錯,我跟老周私底下的關系是不錯,兩家人也經常在一起聚聚,嗯,我記得當年我還在市委辦公廳時候,確實有些費用讓老周幫忙處理了一下,但絕對是為了公事,我個人沒有從老周那里撈到任何好處。”

石明輝說得很誠懇堅定,有些事兒高明也清楚里面的貓膩,深深的看了他一眼后,便也放心了,把語氣緩了緩,道:“好了,沒事就最好,不過我先得跟你們兩個通個氣,老周已經被帶到燕京了。”

石明輝和吳云松兩人聞言皆是一驚,他們都是再清楚不過,若是老周的案子擱在華海處理,那么還算是有些可以操作的地方,但現如今,老周人都被紀委帶離了華海,那么肯定是出不來的了。

石明輝跟著高明時日甚久,立馬就從高明這話里品出了些許意味來,他當即沉聲說道:“高記,我們華海當前的安定團結的局面來之不易,絕對不能因為這些個人的違紀問題影響到華海的發展大局。”

高明微微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石明輝就繼續道:“我估計,老周這次的問題很大,應該是出不來了,財政局長位置很關鍵,市委要早點做好應對準備。”

高明再次點了點頭:“嗯,我也是這個想法。”說著,目光就瞥向了一直沉穩坐著的吳云松,問道,“云松,你的意見是?”

吳云松在華海官場里向來有鐵面部長之稱,當然了,他的鐵面只是對下面人而言,在高明面前,他的表情明顯就柔軟了N倍,他沉吟片刻,就開口道:“高記,您也清楚,本來老周如果不是出了這檔子事兒,他已經被列為組織部進行初步篩選考核的副市長候選人之一,實際上針對明年政府班子的微調,我們組織部也做了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本來我們已經在財政局內部考察了幾個副局長人選,但現在在老周的問題沒有徹查清楚之前,這個方案肯定行不通了。”

高明聽到這里,頷首表示認可。的確,這是明擺著的事兒,周望南如果狗急了跳墻,誰也不敢保證還會不會從財政局里牽扯出什么人來,即便高明有自信可以讓上面盡量把此事的影響減到最低,但倘若真是挑了個有問題的干部來接周望南的班,那就真是鬧笑話了。

看到高明認可了自己的想法,吳云松繼續道:“高記,我個人建議,此事宜早不宜遲,我們必須盡快從財政系統以外,找出一個有掌控全局能力的同志來出任財政局長,把老周出事的影響盡量減到最低。”

他這番話的言下之意呼之欲出,就是要找個自己人來接替周望南的位置了。而這顯然也是高明把他倆叫過來的意圖所在。

“我同意云松的看法,十點半的常委會有一批二級班子的副職人員調整,我認為可以特事特辦,直接把財政局長的人選問題臨時加入進去。”石明輝沉聲插言道。

“嗯,老石,云松,我原則上同意你們的意見,具體組織部如果已經有了什么人選,云松你可以現在就提出來。”高明喝了口茶道。不得不說,在這種煩心的時刻,兩個深得他器重的左膀右臂的表現還是讓他多少感到有些欣慰。

吳云松微微點頭,他似乎早已經做足了準備,當即開口道:“目前有三個人選,一是外僑區區長樓芳同志,這個女同志在擔任外僑區區長前,曾經在地稅局當過副局長,有很豐富的財稅系統工作經驗,第二個人選是華東縣縣委記廖大海同志,廖大海同志本身就是從財政局出去的干部,業務能力強,做事果斷有魄力,唯一的缺點是有時候不太敢于堅持正確的工作原則......”

說到這里,他忍不住看了看高明的臉色。也難怪他會如此,廖大海原本一直是高明所倚重看好的中層干部,可這陣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這個家伙對政府那邊的態度卻是諂媚無比,尤其是陳揚前段時間幾次下到華東縣檢查工作時,廖大海不僅全程陪同,而且對于陳揚的指示全都不打折扣的落實了下去,其中就有關于暫停大農莊二期項目的指示,而眾所周知,大農莊項目是高明在常委會上點了頭要搞下去的,廖大海這番做為,看在他們這些高系人馬眼里,無疑是種背叛。他這時候提出來,也是想要試探下高明的態度,如果高明心里對廖大海已經有了看法,那么從此之后,廖大海勢必要從高系核心人物中劃除掉了。

果不其然,高明聽到廖大海的名字時,眉頭微微皺了皺,沉吟不語,擺了擺手,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第三個人選,海濱區區長高建同志,這個同志為人正派,做事也有擔當,這幾年海濱區的發展也十分迅速,群眾基礎良好,唯一的不足是他從來沒有在財政系統工作過,這方面的工作經驗略有欠缺。”

說完,他便不再發話,只能著高明表態了。(。。)

清逸文學


上一章  |  重生之官場風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