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寒門天下第六十一章 反目成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寒門天下 >>三國之寒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一章 反目成仇

第六十一章 反目成仇


更新時間:2012年08月27日  作者:天天不休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天天不休 | 三國之寒門天下 
第二卷乘邊據險


徐晃率軍抵達樊城的消息一傳到孫權耳中,孫權便知道這是曹丕堅守樊城的用心,如果曹丕放棄樊城,孫權則會認為曹丕不打算與江東聯合剿滅甘寧,反之,江東出戰的時機成熟。(){}

隨即,孫權決然下令給江夏的周瑜,由周瑜率呂蒙,程普,黃蓋,呂范,丁奉,陸遜等人揮軍向西,先鋒部隊由呂蒙領銜化作商旅從江面上經水路直達南郡的江陵城外。

白衣渡江!

喬裝打扮為商賈船隊的呂蒙帶著穿著白衣錦袍的江東軍先鋒只有數百人,來到江陵城外時,城門緊閉,城上有人詢問來者何人。

呂蒙派一個斯文的手下上前回話,城頭的太平軍將士見他們一行裝扮沒什么可疑,只是夜半三更要入城,此事非同小可,去請示城中守將蔣欽得到了開城門查清對方身份的命令。

緊閉的城門剛剛打開一個縫隙,吱吱呀呀的響動傳來后,夜光之下寒芒乍現,呂蒙從身后抽出一柄長刀當先一個箭步沖上去,一刀插入已經落下門閘準備打開的城門縫隙中,刀身一翻,城門開口更大,而白衣將士全部抽出藏在身后的長刀,勇猛上前撞開城門,魚貫而入,給予城下守城的太平軍將士致命一擊。

鮮血四濺,慘叫喊殺劃破夜空,天地寂然轉瞬喧囂。

江陵城只有近三千守軍,作為甘寧北攻樊城的后方調度據點,太平軍周邊唯獨有威脅的只是江東與荊南各郡,荊南各郡沒有形成聯合的時候,是決然沒有膽量進犯江陵,而太平軍與江東是盟友,甘寧為了調集最大兵力攻克樊城,一半是未將孫權放在眼中,一半也是因為盟友的關系不設防。

三千守軍要看守四面城門,同時負責城內治安,加上輪班交替,一面城門的防守力量自然少得可憐,只在片刻便被呂蒙率領的白衣將士斬殺殆盡。

但是慘叫與廝殺聲儼然打破江陵的寧靜,隨風傳去的消息勢必驚動了全城守軍。

呂蒙毫不在意,江東十萬大軍一個時辰內就將在周瑜率領下趕到江陵,只要守住這城門一個時辰,就能確保江東不費力氣攻占江陵。

清冷月色下,呂蒙忽然視線一轉,看到城門內側拴著的數十匹馬,這些馬是城門令為了最迅速給城中府衙傳遞情報所用,他留下三百名將士扼守城門,而后自己帶上百人,有馬的騎馬,沒馬的就跑,隨他一同殺去城中府衙。

擒賊先擒王!

如今四面太平軍都朝南城門這邊涌來,而呂蒙反其道而行殺入敵軍心臟地帶,直取城中府衙,勢必斬殺守將蔣欽與太平軍的軍師龐統。

噠噠噠

月夜下街上暢通無阻,百姓即便聽到外面動靜也不敢出門觀望,呂蒙率領百名將士沿著主道直奔江陵府衙。

馬蹄翻飛,呂蒙心中起疑,這一路上連一個敵軍都沒有碰到,實在匪夷所思。

即便是東面西面的守軍與他道路相錯沒有相遇,至少南面正對的北面守軍若來援救失守的南門,肯定會與他狹路相逢,但偏偏一個守軍都沒有,就連巡邏的守軍都沒有!

詭異的遭遇在呂蒙趕到江陵府衙時有了答案。

府衙外,通向北面城門的主道上,太平軍匯聚在一起,足有兩千多人,各個陣列有序正疾行撤走。

“狗賊休走!”

呂蒙全然不顧敵眾我寡的態勢,憤然縱馬上前拼殺起來。

而領軍撤退的蔣欽頭也不回,讓兩百將士迎上呂蒙斷后,繼續從容撤軍。

龐統倒是好整以暇回過頭去看著白衣呂蒙率百名江東軍與太平軍廝殺,臉上始終掛著若有若無的冷笑。

狗賊?

也不知道是叫誰呢?

呵呵。

呂蒙騎馬砍翻一人,有了太平軍斷后,月色下,龐統與蔣欽兩千人撤離漸行漸遠,呂蒙不甘心,他瞧見了龐統回眸一瞬的冷笑,也不知這絲笑意代表什么,卻讓呂蒙心生懼意。

對方,似乎被偷襲了,仍舊有恃無恐!

但是,對方的的確確是在撤退!

留在江陵的太平軍畢竟是后勤部隊,戰力與軍中精銳難以相提并論,一番廝殺之后,全部戰死在呂蒙所率江東先鋒精銳刀下,而呂蒙身邊,也只剩下不到三十人。

宜將剩勇追窮寇,呂蒙勇猛非凡,帶著不到三十人還敢追蔣欽與龐統的兩千人部隊,但是一路追到江陵北面城門外,映入眼簾的只有無盡漆黑的夜色。

呂蒙仰天長嘆,惋惜不已。

終究還是讓對方逃之夭夭。

失落的心情很快被收拾起來,呂蒙又涌起雄心,轉身大步流星朝城內走去,滿目堅定。

江陵,得手了!

從江夏郡率軍奇襲江陵,周瑜與軍中大將策馬奔騰,在黑夜中號令全軍急行軍。

夏夜悶熱,周瑜卻面色冷酷,心底泛冷。

腦海中一直回放著與郭嘉的正面對話。

“終有一天,我會帶兵踏平江東!”

這句話,猶如夢魘一直縈繞在周瑜心中。

其實周瑜很不贊成孫權背棄盟約,因為這是失信天下。

可是與失信天下相比,江東存亡顯然更重一些。

如若甘寧攻下樊城,郭嘉即便丟掉關中不要,將戰略重心轉向南方,那首當其沖遭難的就是江東。

生死存亡系于一線,江東已經到了不得不為了自保而背叛盟約的地步。

此次奇襲南郡,其目的不光是要攻占江陵,更重要的目的,是剿滅甘寧所率十萬太平軍。

前方,有樊城曹魏的十萬大軍。

后方,太平軍的供給地江陵失守,又兼江東十萬兵馬。

襄樊前線的甘寧將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前不得進,后不得退,向東是江東與曹魏的屬地,去了是自尋死路,唯一的退路,是西北方向的新城與上庸。

可是,鎮守新城的人是吳懿,這個已經與甘寧勢同水火,說不定心里都想置對方于死地的一對暗敵。

周瑜料想,以甘寧與吳懿的關系,加上甘寧已經目中無人的氣焰,恐怕不會向吳懿投降,他會孤注一擲,或攻樊城,或回擊江陵。

可是,十萬大軍已經沒有了糧草供給,無論是樊城還是江陵,只要堅守,就能耗死甘寧,令他麾下十萬兵馬不攻自破。

甘寧敗亡,郭嘉猶如斷臂,加上關中馬超造反,切斷了張遼在函谷關與武關的十萬兵馬與郭嘉的聯系,郭嘉這個天下第一的諸侯,會在頃刻間由盛轉衰!

馬不停蹄率軍趕到江陵后,周瑜命令軍隊全面接管江陵,讓呂范與丁奉去重新安排城防事宜,然后與其他人進入江陵府衙,聆聽各方面的回報。

府衙燈火通明,一切整齊有序,似乎并沒有經過一場驚變的混亂。

周瑜在堂中來回踱步,當他聽到呂蒙入城后第一時間前去擒殺蔣欽與龐統,卻發現對方率軍撤走,眉頭一皺,心中有了不祥預感。

為何蔣欽與龐統反應這么快?

為何得知有敵軍來襲后第一反應是不做抵抗就逃之夭夭?而且還能在瞬間整理好兩千多人的部隊。

仿佛,撤走是有準備的。

有一個勉強的解釋,或許是江陵本就防守薄弱,一旦城門失守,蔣欽和龐統也知道派兵去救援不現實,不如直接遁走以圖后計。

可,這兩人逃得也太從容,太詭異了。

陸遜就愁眉不展,當眾說道:“這江陵,就好似不是我軍攻占,而是敵軍拱手奉上的。”

這話,所有人都不愛聽,聽起來像是抹殺掉了江東軍的功勞。

軍中將領對陸遜不屑一顧,認為他只是一個書生,作為孫權的幕僚可以,行軍打仗顯然不是他夠資格指手畫腳的。

當丁奉入堂將城內情況告知周瑜之后,呂蒙就面帶不屑對陸遜道:“如若敵軍有意送一座江陵城給我軍,難道連糧草輜重也附送嗎?”

沒錯,江陵內囤積著大量糧草,這些不少都是為甘寧北攻襄樊準備的后續資源,而這些,都已經被江東收入囊中。

如果蔣欽和龐統真的是故意把江陵送給江東,有必要連糧草輜重也送嗎?

堂中武將想一想也覺得呂蒙的話有道理。

只把蔣欽與龐統能夠從容撤走的事情看做是對方反應迅速而已。

但是陸遜卻心中冷笑:如若對方連一座如此重要的城池都舍得送人,會吝嗇糧草嗎?

只不過陸遜盡管懷疑,卻也捉摸不透對方用意。

所以他無法說出個能夠解釋通的理由來,因此只能把懷疑壓在心底。

周瑜沉思片刻,既然已經奇襲江陵,與郭嘉翻臉成為事實,那就更加徹底一些。

“呂蒙,命將士們迅速休養,養精蓄銳兩日,而后你率軍一萬給我火速拿下宜都郡與建平郡。”

呂蒙一臉興奮,抱拳領命。

周瑜起身離去,也要休息養神,接下來,將會很有可能面對甘寧垂死掙扎最激烈的一次反撲。

五日之內,荊州境內被太平軍攻占不到一年的宜都郡建平郡宣告淪陷,地處荊州江南三郡插上了江東的幡旗。

從江陵撤走的蔣欽與龐統在兩千將士護衛下,來到襄樊前線,把江陵淪陷的消息告知了甘寧。


天天不休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上一章  |  三國之寒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