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寒門天下第六十五章 欺人太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寒門天下 >>三國之寒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五章 欺人太甚

第六十五章 欺人太甚


更新時間:2012年07月23日  作者:天天不休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天天不休 | 三國之寒門天下 
提醒:在“89”可以迅速找到本書



讓吳莧先將曹節曹憲兩姐妹勸回房,然后郭嘉徑直推開了郭瑾的書房大門。

跨入書房,看著滿地狼藉的竹簡,郭嘉隨手撿起一些看了看。

會心一笑。

郭瑾想要也用詩賦抨擊曹操,但似乎怎么寫,都不滿意。

用文字抨擊別人,有很多方式,而能罵的令人拍案叫絕的則不多見,罵的直言不諱狗血淋頭,當代已經有一個陳琳的討賊檄文為典范,別人想要超越,很難。

也可以明褒暗諷,用一些結局慘淡的典故捧別人,聽起來是好話,但仔細一想,其實是諷刺。

郭瑾握著筆雙目無神,瞧見郭嘉走來,眼中不甘地落下兩滴淚水。

別人夸他贊他是神童,可他現在想寫一篇罵曹家的賦都落筆無神,在郭嘉面前,簡直無地自容。

“父親,孩兒沒用。”

郭瑾垂下腦袋,非常自責。

郭嘉安慰地摸摸他的腦袋,從他手上拿過筆,在他面前空白的竹簡上寫了四個字,然后說道:“你的才華既不是用來炫耀,也不是用來抨擊他人,這件事不要再放在心上,走吧,該吃晚飯了,別讓家人擔心。”

在郭嘉看來,郭瑾如果執著地要回擊,就落了下乘。

人家曹植是站在銅雀臺上,那是何等景況?而且人家這篇賦的主題也不是專門沖著郭嘉來的,只不過借景抒情,順道有了奇思妙想把郭嘉卷進去而已。

如果郭瑾的出發點就是貶低曹家,怎么寫,都沒有曹植那般的意境。

郭瑾望著郭嘉筆力厚重的四個字怔怔出神。

仇令智昏!

不管是琴棋書畫,還是詩詞歌賦,郭嘉眼中,這些都是藝術,藝術不能當飯吃,但是藝術應該是陶冶情操的美好事物,披著藝術外衣去攻擊他人,意義不大,甚至是糟蹋了藝術。

所以,郭嘉很瞧不起那些有點兒藝術成就便盛氣凌人的家伙,這與藝術本質是背道而馳的。

曹操住在曾經屬于袁家的府邸中,里外上下煥然一新,奢侈之物都收了起來,簡約樸素。

荀攸來拜見曹操,其實就是想提醒曹操現在不是和郭嘉翻臉的時機。

為什么?

因為荊州劉表病重!恐怕熬不了多久了!

曹操面對荀攸,若有所思地說道:“郭嘉征服西北,屠戮近十萬百姓,而又破格提拔了糜芳去西北上任涼州別駕,他是不是已經糊涂了?”

屠戮西北是個苗頭,提拔糜芳則肯定會引起內部人的不滿。

這兩件事讓曹操日思夜想,揣摩郭嘉的動機。

按道理,對內,這兩件事都沒有任何益處,反倒會挑起內部爭端。

在曹操看來,郭嘉走這兩步棋,都是大錯特錯的臭棋!

自毀長城!

荀攸現在沒心思去想郭嘉怎么樣,而是對曹操言辭誠懇地說道:“主公啊,劉景升恐怕命不久矣,主公還是先想一想如何搶在郭嘉之前拿下荊州吧。”

荀彧死后,既然荀惲都去投靠郭嘉了,荀攸難道不知道荀彧臨終遺志嗎?

不,他知道。

荀家人都知道!

可是,荀家該怎么走未來的路,不是荀彧死的不明不白就和曹操翻臉。

按現在的形勢,荀家要保全并且興盛下去,自立不可能,投靠別人,也只有郭嘉與曹操匹敵,但荀家去投靠郭嘉,將不復如今的輝煌,畢竟到了郭嘉手下,一切都要重頭再來。

那么只剩下兩條路,跟帝黨同流合污或者依舊效忠曹氏。

荀彧就是擁立漢室,結果呢?

那么荀家只剩下繼續效忠曹操一條路,況且曹操并沒有打壓荀家的意思,該給他們的榮耀,一點兒也不吝嗇,要不是荀惲去投靠了郭嘉,那么曹操甚至會將荀彧的爵位都讓荀惲接替。

曹操望著荀攸,呵呵一笑道:“荊州的情況,難道郭嘉就不知道嗎?劉景升一死,他在漢中和巴東的兵馬就會立即席卷荊州,所以,在這之前,要讓他分心,要讓他顧不上荊州即將到來的變故。”

要取天下,荊州是重中之重,曹操,郭嘉,甚至孫權,都緊盯著荊州,當然,這三人之外,除了郭嘉知道,還有一人,也肯定盯著荊州呢!

劉備!

所以,既然大家都盯著,曹操想要奪荊州,未必就能搶在郭嘉前面,所以,在荊州變天之前,曹操要先走另一步棋。

“主公言之有理,但不知主公打算如何讓郭嘉分心?”

曹操閉目沉聲道:“擬一份天子詔令,讓郭嘉送一個兒子去許都作為質子。他若肯,說明他之前屠西北提拔糜芳都是假象,是在迷惑我,因為一個能不顧左右反應的君主,是不會在實力旗鼓相當時向我低頭的,哪怕他真送來一個兒子,肯定是想讓我麻痹大意,輕視他。如果他不肯,那么,他就是抗旨不尊,恰好證明他現在已經自傲自負到了目中無人的地步,我與他之間,先要決戰。”

聽前面的話,荀攸覺得有道理,可是一聽到決戰,眉頭皺了起來。

現在兩家兵力強弱難分,真決戰的話,鹿死誰手,很難預料。

“主公,這決戰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了?”

荀攸一問出口,看到曹操神秘詭笑的表情,瞬間恍然大悟。

決戰,是假的。

曹操也不解釋,讓荀攸下去行事。

一紙詔書送去成都后,引起了軒然大波。

曹植的詩賦已經含沙射影讓郭嘉受辱,現在居然蹬鼻子上臉光明正大地壓迫郭嘉。

這都是手段。

郭嘉是漢臣,你不是效忠漢室嗎?你不是每次擴張都用為漢室鋤奸剿賊的名義嗎?

現在,送一個兒子去許昌,去帝都,去天子身邊,表達一下忠心,有什么問題?

漢武帝的時候,全國各地推舉的孝廉茂才都要去帝都,由皇家進一步培養和觀察,因此,諸侯子嗣被送去帝都,并不是一件稀奇事,關鍵是,現在天下大亂,諸侯割據,送個子嗣去帝都,明顯就是人質。

典韋許褚聯名上表郭嘉,請郭嘉不要接受這個詔令。

之前文人那些破事,武將們不管,他們有的是真聽不出來曹植詩賦到底有什么問題,是不是有暗喻,別人不說,他們也不知道,可別人點出了其中玄機后,武將們則坐不住了,偏偏郭嘉也沒說什么,他們不好發作。

這一回,許都下詔而來,可是一目了然,武將們各個義憤填膺:曹操欺人太甚!

益州府議事堂,文臣這邊沒什么表示,各個垂首漠然無動于衷,武將們卻已經昂著頭戰意滔天。

自家主公送兒子去當人質,真若如此,武將們會覺得很窩囊。

典韋,高順,許褚,張燕,鄧芝,張任等等武將一起出列單膝跪地,高順為代表,面色鄭重朝郭嘉請命道:“主公,曹賊三番兩次欺辱主公,士可殺不可辱,請主公三思,此詔,不能接!即便與曹賊兵戎相見,末將等人愿為主公戰死沙場,也不愿見到主公受辱!”

此情此景,郭嘉仍舊面不改色。

而謀士這邊,張松出列,先看了眼單膝跪地沒起來的諸位將領,而后朝郭嘉拱手道:“主公,眼下荊州劉表一病不起,荊州極有可能迎來一場巨變,主公此刻,還不宜與曹賊掀開戰火,否則若是江東孫權趁主公與曹賊相斗不休之際拿下荊州,未來的局勢就不容樂觀了。”

謀士們一向想的更遠,現在的天下格局正處在一個非常微妙的時期。

荊州是天下之重,而劉表的重病不起,就意味著荊州周邊三股勢力必定都聚焦此處。

雙雄并立龍虎斗,這種局面想要維持平衡難比登天,積蓄力量后必然是一方剿滅另一方。

可如果要是發展成了三足鼎立之勢的局面,那么三方會互相遏制,勢力較弱的兩方聯合對抗強者,當強者變弱后,新的強勢一方會面對其他兩方的新聯合對抗,局面會一直膠著下去。

為了避免這個形勢的出現,首先一點則曹操和郭嘉都不能讓孫權吞了荊州。

曹操吞,則曹操更強,郭嘉吞,也如此,唯獨不能讓孫權拿下荊州,否則江東孫家的實力會在短時之內突飛猛進,與曹郭兩家勢力持平,到了那時,誰也沒有實力一口氣一統天下,就算發展壯大成了三家中最強的,也要面臨兩個對手的聯合夾擊。

因此,張松出列也是提醒郭嘉。

面對朝廷這詔令,可以有很多做法,拒絕反而是最不利的選擇。

即便郭嘉不想送兒子去,也可以先答應下來,用各種理由拖延時間,等荊州的局勢明朗之后,再處置這件事,就算是反悔,也比現在直接拒絕要強上百倍。

郭嘉站起身,輕描淡寫地揮了揮手道:“此事我斟酌幾日再做決斷。”

“主公!”

高順等將面色大變地朝郭嘉道。

他們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況就是郭嘉妥協,而這斟酌幾日的口氣,似乎心里搖擺不定。

郭嘉擺擺手沒說什么后朝外走去。

背朝堂中武將,郭嘉漸行漸遠,抬頭看了看晚霞似火的景色,面帶冷笑:“曹孟德,你想要一場讓你放心揮軍南下的仗,我給你。”


上一章  |  三國之寒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