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寒門天下第四十九章 市井流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寒門天下 >>三國之寒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九章 市井流言

第四十九章 市井流言


更新時間:2012年07月15日  作者:天天不休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天天不休 | 三國之寒門天下 

郭嘉原本打算在關中待到西北戰事塵埃落定之時再返回成都,卻因一件突如其來的事情而令他不得不提前返程。

冬去春來,風和日麗,郭嘉在長安軍營巡視一圈,他身后跟著典滿,典滿之后是許儀甘瑰郭燁以及三個降將楊秋馬玩李堪。

軍營里井井有序,各營將士按部就班各司其職,郭嘉繞了一圈回到軍營門口轉過身來,典滿意氣風發昂首挺胸,望著郭嘉眼中充滿了興奮之色。

郭嘉看到他肩上的披風是歪的,走過去親手解開他的披風,再細心地為他系好。

“典滿,這一次雖然是外出剿賊,卻也不能輕敵大意,你是將軍,你就要為每個手下的兵負責,外出征戰,你要盡量讓每個將士都能安然無恙的返回,時時刻刻保持頭腦冷靜才是首要。”

郭嘉輕聲的叮嚀讓典滿收起興奮的表情,嚴肅地點了點頭。

“這一次,我會讓孝直隨軍,若在外有困惑之處,可向他求教,記住,一人智短兩人計長,不可意氣用事獨斷獨行。”

郭嘉說完之后就轉過身朝外走去,法正在軍營門口待郭嘉路過就湊上去低聲道:“車馬已經備齊,愿主公一路平安。”

“恭送主公。”

身后將士行禮送別,郭嘉背對著他們擺了擺手,揚長而去。

雖然韓遂還在敦煌郡的玉門關沒有被剿滅,但河西四郡已有三郡落入手中,自然就要開始著手加強統治,首當其沖便是這西北各郡境內的亂賊。

這種賊,嚴格來說不是把矛頭對準郭嘉的反賊。而只是占山為王落草為寇的賊匪,典滿幾人在長安閑來無事,郭嘉便將這個任務交給他們,務必要在半年之內肅清西北。

走在長安的街道,看著日漸繁華的市容,郭嘉不勝唏噓,百姓在街道兩旁給他行禮也已然令他的心境不起波瀾。

征伐西北的殺戮瞞不住。關中,尤其長安的百姓早有耳聞。但市井流言之中并沒有對郭嘉的抨擊,關中人瞧不起關外人,關外人在漢末又經常劫掠關中,在董卓前,就有隴西接連不斷的造反發生。在董卓之后,又有軍閥荼毒關中,這里的百姓能活到今天已經是奇跡,而能在郭嘉治理下再次過上安穩無憂的日子,早已對郭嘉感恩載德。

西北的人不服被殺,不是軍隊在作孽。而是為了太平必須經過流血。

郭嘉奉行恩威并濟的統治策略,對外,則必須先立威后施恩,先用軍隊把你打服打怕打得只能茍延殘喘了。再一步一步伸手將你從陷落的泥潭中拉出來。

府門外的車隊貫穿長街,張既站在門口等待郭嘉,見到郭嘉在護衛陪同下走來便迎了上去。

“主公特意叫下官來,是不是還有要事吩咐?”

郭嘉停下腳步,點頭道:“是有幾件事,第一,關中以西的各郡,往后幾年需要妥善經營。此事有勞你費心了。第二,三年之內。我要在張掖郡山丹建一個馬場,專養戰馬。三年之內,至少要給我一個五萬的騎兵軍隊,這件事待元直與孝直返回長安后,你可與他二人商議,待有了結果送去成都讓我過目。”

大漢自漢武帝開始,便在西北河西四郡中部建立大規模的馬場,設三十六處,養馬超過三十萬,光是養馬的官民就三萬以上,歷朝王師都從這里補充軍馬,受益匪淺,而在這幾百年中,馬場因為戰亂時興時廢,尤其最慘重的一次損失則是匈奴大軍來洗劫戰馬。

西北牧野千里,是天然馬場,其中又以張掖郡的山丹馬場最為有名,不論是在漢代還是在兩千年后的現代,山丹馬場都具有非常高的軍用價值。

漢室頹危,邊疆疏于管理,西北的馬場早已荒廢,郭嘉要重建,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但相較可得利益而言,絕對是值得投入。

張既接下了郭嘉交代的任務,但是并不樂觀,養馬的支出是一筆非常高的負擔,甚至可以說哪怕關中恢復鼎盛,郭嘉也未必能從容負擔起一個大規模馬場的建造。

因為有了馬場的支出,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郭嘉治下的錢糧負擔會非常緊張,那么,郭嘉需要做的就是休養生息,不能主動對外發動戰爭,甚至還要拜托別的軍閥別來攻打他。

郭嘉上了馬車,車隊起行。

在馬車中,郭嘉瞧著面朝車后廂坐著的郭盈,有些詫異地問道:“盈盈在做什么?”

吳莧無奈地朝他苦笑道:“在生氣呢。”

郭盈回過頭來做個鬼臉道:“我沒生氣,沒有。”

說完又把頭轉了回去。

郭嘉一頭霧水,這個女兒顯然就是在生悶氣,只聽小喬解釋道:“盈盈不愿回家,被姐姐訓了幾句。”

蔡琰面色如常,臉上瞧不出任何內疚之色,郭嘉聽了之后笑著點點頭。

吳莧小喬疼這個女兒不忍開口責罵,但蔡琰不會任由她無理取鬧,貂蟬不在這里,論家中姐妹次序,她是最有資格管教郭盈的人。

郭嘉不覺得蔡琰做錯,孩子可以頑皮,卻不能胡鬧。

春光明媚,郭嘉掀開車廂中的窗簾,望著綠野茫茫的景色,忽然心事重重。

讓他不得不提早返回成都,是因近日成都傳來消息,境內流言四起:甄家有意扶郭瑾嗣位。

其實這則流言在起初的時候是另一個版本,是甄家私通韓遂,罪名通敵。

接下來愈演愈烈,越傳越亂,就演變成了甄家要扶植郭瑾承繼郭家基業。

最初的版本,郭嘉在半年多以前就聽到過,當時沒放在心上。

因為這則流言的證據,是甄豫將糧食賣給了韓遂,甚至傳言是無條件贈送的。

這個事情是郭嘉讓甄豫去辦,不會給手下的人各個解釋,但外人看來,郭嘉要打韓遂,結果甄家卻送了糧草給韓遂,有了一些負面傳聞,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隨著時間流逝,傳聞就越傳越真,甚至已經演變成了甄家在暗中資助韓遂,并且將太平軍的情報通曉韓遂,其目的是讓韓遂消滅太平軍并且直接打入長安,殺掉郭嘉,這樣,郭嘉的后繼之人,顯然郭瑾最名正言順。

這個事情,成都益州府的官員很棘手,如果主動稟報郭嘉,顯得有些居心叵測,有些推波助瀾的味道,所謂謠言止于智者,既然大家都知道是謠言,何必驚動郭嘉?

可是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如果再不制止謠言,難保不會使得勢態失控。

最終給郭嘉送來消息的人是郭齊,修齊治平四人執掌監察之權,官員之間有什么風吹草動,他們四人都會去刨根究底暗中查清。

這則消息在郭嘉看來,肯定是空穴來風。

賣糧食給韓遂和馬超,是郭嘉指使甄豫,并且販賣出去的糧食,并不是只有甄家,整個益州商會都參與其中。

而在郭嘉發布討伐韓遂的檄文后,益州商會就沒有再出現在西北,所謂通敵一說根本不成立。

至于是否將太平軍的情報通曉韓遂,更是無稽之談。

祖厲城外太平軍的確損失慘重,傷亡超過八千,可那一次軍事部署,就連郭嘉都不知道,都是甘寧率軍在調度兵馬,而甘寧身邊的人,誰會冒著夷三族的風險通敵?

這則謠言郭嘉聽到后,只有一個結論。

有人在暗中將矛頭對準了甄家,從西北戰場聽來一些消息便東拼西湊捏造一個謠言。

目的,自然是希望郭嘉打壓甄家,重則灰飛煙滅,輕則猜忌遏制。

半月之后,郭嘉返回成都,錦城之外,文武到場迎接。

走出馬車的郭嘉滿面笑意,戲志才還沒開口說話,郭嘉便揚著笑臉走來,一把握住了甄儼和甄堯的手朝城內走去。

甄儼和甄堯氣色不佳,或許是這些日子因為市井傳言的緣故沒有休息好,但郭嘉一回來就一左一右拉著二人有說有笑,言笑無忌,絲毫沒有任何猜忌的樣子。

二人內心感動,旁邊的文武也都會心一笑。

郭嘉這么做,就是要流言不攻自破。

回到辦公的益州府,郭嘉坐在主位上聆聽政事,待日落之后文武散去,郭嘉獨自一人坐在主位上,讓人去將郭修叫來。

相貌平平留著小胡子的郭修趨步走入堂中,神色淡然。

左右無人,郭嘉閉著眼睛端坐主位。

要說郭嘉對內最信任的人是誰,無疑是修齊治平四人。

這四人是孤兒,跟郭嘉姓,沒有勢力背景,對郭嘉的忠心毋庸置疑。

這也是郭嘉自從入主益州后便讓這四人擔任御史臺監察職位的原因。

“事情查清楚了嗎?”

郭嘉輕聲問道,不溫不火。

郭修躬身一拱手,淡淡道:“查明了。”

成都內有什么風吹草動,修齊治平四人自然是小心應對。

來了刺客不是他們的職權范圍內,可如果涉及官場,則就是他們的分內之事。

這件事順藤摸瓜,查起來很難,可暗中散布謠言的人卻一而再再而三地煽風點火,被人查出來的幾率自然也就不斷增高。

“誰?”

郭修說了一個名字后,郭嘉突然睜開雙眼,沉默半晌后輕笑起來。

“這么多年了,我倒是把他忘了,可他也太天真了些,好日子不想過,難道后悔沒跟著他大哥顛沛流離?”

,(看小說請上俠客,地址為)


上一章  |  三國之寒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