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寒門天下第三十二章 屈膝一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寒門天下 >>三國之寒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二章 屈膝一跪

第三十二章 屈膝一跪


更新時間:2012年07月15日  作者:天天不休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天天不休 | 三國之寒門天下 
第二卷乘邊據險

第三十二章

屈膝一跪

陽光明媚,在石桌前與龐德相對而坐的馬超卻如墜冰窖,心寒不已。(下載樓ww.xiZiLO.Co)

龐德將匕首放在馬超面前,微微搖了搖頭。

他不會怪馬超將他舍棄。

君臣主仆,作為臣仆,他本就不能要求君主什么。

天下既然有一個能夠為曹操舍身斷后的曹洪,一個能為曹操荒唐糊涂而付出性命代價的曹洪,龐德也可以為馬超豁出性命。

只可惜時運不濟,龐德重病在身不能在馬超危難時刻幫他一把,那就更不能拖馬超的后腿。

如果金城被破,龐德死在韓遂兵馬刀下,他一點兒也不會怨馬超,反倒死得其所,算是對馬家善始善終。

但是郭嘉突然率軍來救援,龐德就不能無動于衷,既然郭嘉為了他能夠以身犯險,龐德又怎能漠視這一份情義呢?

“孟起,我想問你,你是否知道郭使君的志向?”

龐德不回答馬超的問題,卻問了一個不相干的問題。

馬超沉默。

郭嘉的志向?

說好聽點兒是為了四海蒼生一匡天下,說不好聽就是狼子野心圖霸天下。

不管哪一個說法,至少郭嘉絕對是一個開拓進取的君主,從他想要出關東進,威懾劉表等等作為來看,他絕不是一個會與其他諸侯和平相處的君主。

這個天下,正因有了八方諸侯,才有了國家不統一的局面,誰能結束這個諸侯割據的局面,誰就是新的天子,漢室?氣數已盡。

龐德這個問題其實是心照不宣的。

見到馬超沒有回話,龐德繼續說道:“孟起,倘若有天郭使君與你兵戎相見,兩軍對壘陣前,你來告訴我,我該不該為你與郭使君拔劍相向?如果應該,那我豈不是恩將仇報?如果不該,那我又是不忠之人,兩頭為難,無法抉擇,我想,還是當斷則斷吧。”

忠義難兩全,龐德心知他選擇棄馬超而去會遭到無數人的抨擊,認為他是見到馬超實力不濟后轉投更強大的郭嘉,這些,龐德都不放在心上,如果今天他面前的是馬騰,龐德就絕不會選擇離去,而是寧愿背負不義之名始終效忠馬家。

龐德沒有去問馬超的志向,他棄馬超而去并不因為馬超有沒有雄心壯志。

但是馬超卻低下頭開始反思。

這些年,他究竟做了什么?

馬騰在世的時候,馬超聲名驟起,名震西北,而他除了一個錦馬超的威名外,還有什么?

馬騰死后,馬超除了想要為父報仇而沖動了一回外,基本上都是漫無目的得過且過地在自己的屬地待著,沉浸在成為君主的榮耀中不可自拔。

縱觀天下梟雄,最強盛的兩位應該是郭嘉與曹操,而這兩人今日強盛并非朝夕之功,他們的強大不是一蹴而就,是通過五年,十年,十幾年長期積累,不斷開拓進取的成果。

可是馬超思來想去,不是他沒有空間去發展,而是他或許根本就沒有方向與這一份野心。

諸侯爭霸沒有規定誰必須靠一己之力打拼才行,馬超可以聯合韓遂,可以與曹操虛與委蛇,甚至可以在郭嘉背后突施冷箭,姑且不論成功的幾率,至少他連這個想法都沒有。

仍舊這樣渾渾噩噩地走下去嗎?

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馬超如果連自己究竟想在這一盤天下棋局中得到什么都不知道,那么他這個君主還有必要當下去嗎?

在郭嘉眼中,馬超命中注定就是一個將才,再高,他夠不上。

與馬超恰恰相反的人是劉備,劉備注定是一個君主,不管他顛沛流離還是命懸一線,劉備始終是一個要成為君主的人。

馬超自己也知道他現在其實已經是強弩之末,別說郭嘉防著他,就算郭嘉對他不設防,馬超也很難掀起多大的風浪,除非真能擒賊擒王。

他治下的屬地亂得一塌糊涂,百姓逃命,農耕荒廢,軍民疲敝又灰心喪氣,在他這個君主治下沒有安全感的百姓,哪怕現在現在家里還有余糧,都會舉家逃去關中。

不管百姓是否擁戴馬超,現在有一點是肯定的,有了郭嘉的兵馬在金城,這金城才算有保障,如果郭嘉的兵馬撤走,恐怕韓遂不來打,金城軍民都要奔逃此處。

君主做到他這個份上,馬超深感無地自容。

“令明,你走吧。”

馬超端起杯酒,仰頭飲盡,然后起身背朝龐德向府內走去。

馬超對龐德恨不起來,尤其龐德為馬家效勞十余年,又是這么光明正大地攤牌,馬超本就對龐德懷有幾分歉疚。

事成定局,木已成舟,龐德要走,馬超殺他無濟于事,反正都是失去龐德的結果,不如好聚好散。

龐德來投效郭嘉,這是郭嘉喜得樂見的場面,多年以來,自從郭嘉與韓馬兩家打交道,他都給龐德了超出別人預期的尊重,龐德就算不來投效他,郭嘉至少會覺得他們之間不會成為仇敵。

在金城,面對龐德來投,郭嘉不能大喜過望,僅僅是禮儀甚重地接待龐德,然后讓龐德前往長安療養。

曹操曾經在宛城有過一次生死之難,睡了張繡嬸嬸有點兒過分,但給曹操惹來殺身之禍的還是曹操過分的挖墻腳舉動。

郭嘉很喜歡汲取別人的教訓,所以他在金城很恪守本分地待在太平軍的軍營里,甚至連跟馬超麾下將士打招呼的行為都沒有。

君主最忌諱別人來挖墻腳,馬超盡管不是一個優秀的君主,但也不會容忍這種事情的發生,所以龐德投效郭嘉,郭嘉沒有大肆慶賞,刻意低調面對這件事是不想激怒馬超,同時龐德也不需要郭嘉用多么風光的排場來迎接他的投效,他心里并不認為脫離馬超來投效郭嘉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又過了兩日,張遼作為主帥,孟達吳懿作為副將帶領三萬步卒來到金城,但是已經沒有仗可打,韓遂的兵馬撤的很干凈,直接退回了武威,并且派遣了一位使者來跟郭嘉解釋。

他打馬超,是馬超扣糧在先,所以韓遂不是不占理。

郭嘉沒有回復韓遂,而是先讓漢中押送十萬石糧來金城。

不管怎樣,百姓是無辜的,郭嘉在金城,就要展現出愛民的一面,再給馬超十萬石糧,馬超頂多再支撐一個季度,而后等郭嘉撤軍,馬超糧盡食絕后還是死路一條。

從漢中運糧到金城,可取道武都陰平直通隴西,這大概要耗費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

就在郭嘉兵臨西北的時候,曹操也已經在關東強攻河北數月。

曹操真要是拿出百分百的實力與袁譚死磕,袁譚肯定擋不住,哪怕他是死守,但曹操只是營造聲勢,并未出盡全力,僵持數月后,曹操便一副久攻不下只能撤軍的態勢。

曹操從河北撤軍后又馬不停蹄帶著兵馬前往南陽宛城,屯兵于此。

這一下一南一北兩家一憂一喜。

劉表緊張不已,他是北有曹操,西有郭嘉,東有孫權,夾在三家之中別說挑釁別人,甚至委曲求全都沒有余地。

所幸的是劉表有條看門狗,駐扎在新野的劉備就是劉表用來抵擋曹操的,劉備兵馬雖少,但起碼有無雙猛將,能消耗曹操多少都是對劉表有利。

劉表是緊張過頭,他現在很敏感,誰的兵馬屯扎在他屬地邊境都會讓他如坐針氈,真算起來,曹操實際上占了宛城,早已踏入了他這個荊州牧的屬地之中。

曹操屯兵宛城不是打劉表,還是虛張聲勢,做給河北袁氏兄弟看的。

成功抵擋了曹操的袁譚信心大漲,連他父親袁紹都被曹操打敗了,他怎么滴也和曹操打了個平手,而現在曹操又去打劉表,河北的危機暫時解除。

同樣坐鎮鄴城官職地位更高的袁尚也對他這個大哥忌憚起來。

曹操啊!

他大哥居然能擋住曹操!

袁紹在世的時候沒見這位兄長多么出類拔萃,倒是現在威不可擋起來。

袁譚不甘心袁尚是弟弟卻壓在他頭上,袁尚懼怕袁譚發展起來成為心腹大患,兩兄弟性情還有些相像,都是性情中人,心中猜疑忌憚對方也懶得虛與委蛇,直接開打!

曹操玩了兩手虛張聲勢的把戲,成功地讓河北兩兄弟打起內戰,簡直是一本萬利!

現在,他就坐等兩兄弟分出勝負,然后在戰事尾聲時去收場。

夏末時節,費詩作為別部司馬從漢中押運糧草抵達金城,郭嘉率軍出城相迎,作為主人的馬超自然也出城接待。

望著一輛接一輛的糧車進入金城,郭嘉忽然將馬超叫到一旁。

城外曠野蒼茫,郭嘉溫和地對馬超說道:“孟起,你屬地已太平無事,我也該率軍返回長安了。”

馬超不趕郭嘉走,郭嘉自己提出離去。

解了韓遂來襲的危局,又送了糧食給馬超,郭嘉仁至義盡。

馬超站在郭嘉面前垂著腦袋,夏秋清風舒爽,繚亂的發絲輕舞飛揚,馬超忽然做了一個讓郭嘉甚至城外在場所有人都震驚的舉動。

威風八面名動西北的錦馬超雙腿一屈,毫無征兆地轟然跪倒在郭嘉面前。

站在遠處指揮運糧的費詩瞧見這幅景象,心中震撼得無以復加。

曾幾何時,他問過郭嘉是不是打算招攬馬超。

郭嘉說過:錦馬超年少得志又貴為人主,不到絕境是不會向人低頭的。

而現在,費詩明白了。

不是郭嘉要招攬馬超。

而是郭嘉把馬超逼到了只能自己主動投效的地步!


天天不休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上一章  |  三國之寒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