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寒門天下第六十六章 謠言四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寒門天下 >>三國之寒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六章 謠言四起

第六十六章 謠言四起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天天不休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天天不休 | 三國之寒門天下 
第二卷乘邊據險

第二卷乘邊據險

第六十六章

謠言四起

遭到自己人的背叛是一件非常令人憤怒的事情(抗日虎賁)。

郭嘉多年以來修身養xìng,自以為已經淡泊榮辱,泰山崩于前也能面不改sè,卻沒想到張白騎的叛luàn令他怒火中燒,差點兒就失去了理智。

有那么一刻,郭嘉真的想要撤軍回益州,不是他怕了袁紹,也不是他能夠割舍關中的長遠利益,而是他想要親自率軍,調集益州所有的軍隊全部都去圍攻張白騎。

他想要將張白騎碎尸萬段,以儆效尤。

但他還是忍住了。

張白騎是一個小人物,郭嘉提醒自己不應該動怒,那簡直是在拔高張白騎而貶低自己。

武將的對手是同等級的武將,謀士的對手是同級別的謀士,人主的對手,便是天下梟雄。

郭嘉要正眼相瞧的對手,應該是袁紹,應該是曹cào,應該是劉表,應該是孫策,而不是張白騎,不是張頜,不是夏侯惇,不是顏良文丑等等。

如果郭嘉要與敵營的武將謀士針鋒相對,那他即便擺脫了英年早逝的命運,恐怕也會身心俱疲而早卒。

張白騎為什么反戈,郭嘉已經不去想這個問題,事實勝于雄辯。

張白騎已經造反,這是既成事實(雪痕累累,傷)。

過往,郭嘉對功臣極盡優柔,他不認為他在哪一點上辜負了張白騎。

曹cào曾說過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可是曹魏陣營中的叛luàn在長達數十年間從未消停過。

有的人要自尋死路,有的人就是擺脫不了無知自誤的下場。

潼關的戰略地位在東漢末年并不如后世重要,因為這里漸漸成為雄關是后代諸侯王朝修建起來,變成了關中的東大mén。

袁紹率軍與張頜在函谷關會師后便傾巢而出,直撲潼關。

帶著復仇的怒焰想要手刃張遼,袁紹七萬大軍駕臨潼關,卻沒料到張遼不但撤離了函谷關,甚至沒有在潼關布下一兵一卒作為防范。

袁紹與曹cào稍作休整,同時也派人去給武關的鞠義送信,約定三日后鞠義率軍北上,與袁紹匯合后席卷三輔。

曹cào近日心中憂慮重重,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不祥預感在他心中縈繞不散。

函谷關丟的太蹊蹺,潼關盡管地利不如函谷關,卻也不是能夠被無視的要塞。

可是郭嘉卻在這里不設防。

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主公,大事不好”

程昱滿面焦急地來到曹cào面前,未等曹cào開口詢問,他便道出危機。

“主公,近日兗豫境內流言四起,民間市井皆傳聞天子有意組建新軍,這新軍的統領便是董承(超級網管)。”

曹cào怒而起身,bi視著程昱,切齒反問道:“此傳聞從何得知?又是真是假?我留在許都的文武難道都是擺設嗎?”

程昱面lù難sè,又帶著幾分疑huò地說道:“這流言蜚語絕非空xùe來風,而越傳越烈的地方,卻是荊州。在下以為,此事若不是天子真的有意招募新軍,便是有人暗中散布,究竟這流言是從何而起,是荊州傳入兗豫還是兗豫傳入荊州,已經很難再考究,主公,眼下我等該如何應對?”

收起殺氣凜凜的表情,曹cào轉過身背對程昱,沉默了一陣后,曹cào忽然平靜地問道:“除了這則消息,是否有不利袁紹的流言?”

程昱似乎頓悟一般,幡然醒悟,他脫口而出:“的確有同時河北那邊也謠言四起,傳聞是袁紹凱旋后便會立次子袁熙為世子主公,看來這謠言的幕后主使必定是郭嘉”

是,的確是郭嘉。

當張遼撤軍函谷關的時機成熟,當郭嘉準備與袁紹曹cào決戰時,他早已吩咐益州商業協會在荊州和河北的人就開始散布謠言。

商人做買賣不分貴賤,三教九流都能接觸,他們散布謠言,遠比郭嘉派人刻意去做要更加深藏不lù,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時候,讓謠言傳遍大街小巷不是難事。

因為益州商業協會不敢去曹cào的屬地行商,所以郭嘉只能讓他們在荊州行事,在荊州散布不利曹cào的謠言,總會傳到兗豫境內的。

一南一北,兩則謠言已是傳的滿天飛,亦真亦假。

要傳謠言,也要符合實際才行(本帥最愛帥哥)。

如果郭嘉派人散步天子要傳位,天子要殺曹cào,或者反過來,曹cào要對天子不利等等,恐怕這樣的流言蜚語根本就傳不起來,因為平民百姓會害怕掉腦袋。

招募軍隊,太平常的事情了,這些年,哪個諸侯沒募兵?百姓討論募兵的事情,猶如家常便飯。

曹cào與袁紹的內部都有隱患。

要制造謠言,就要切中要害,不痛不癢的話,也就沒什么好處可言。

曹cào在內部最大的敵人是天子,袁紹內部最不穩定的因素是三個兒子爭世子大位。

“看來關中還有一場決定勝負的大戰。”

曹cào昂首長嘆,頗為失落。

他失落,是因郭嘉不能為他所用。

他以為張遼撤軍函谷關,潼關不設防,這都是郭嘉打算求和的信號。

可謠言一起,消息傳來后,曹cào知道,他猜錯了,郭嘉如果不是早就有了決戰的計劃,便不會派人去散布這樣殺傷力巨大的謠言。

既然已經猜到謠言是郭嘉派人暗中散布,曹cào能如何?無視嗎?絕對不能

天子想要掌握軍隊,這是事實,董承作為外戚,必然也不甘心做一個有名無實的輔國將軍,他肯定也想擁有兵馬從曹cào手中奪過軍政大權。

曹cào能夠給帝黨一派高官厚祿,卻永遠不能給他們軍權(白領煉神記)。

但是,這謠言一起,百姓茶余飯后談得興起,若百姓中漸漸有人有了從軍念頭,這樣的輿論一旦升級,民心所向,將會讓曹cào陷入極大的危境之中。

百姓害怕打仗是事實,但總有人想要拿命拼搏富貴,天子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絕非諸侯能比,給天子當兵,軍隊地位必定遠超諸侯所屬的軍隊,而且這新軍主帥,是董承,與天子有親戚關系的董承

假如真有不少百姓渴望進入新軍,呼聲越來越高時,天子必定不會無動于衷,甚至是兩方一拍即合。

曹cào能無視嗎?

歷史上曹cào南征北戰,戎馬一生,卻不能長期離開中央,甚至在仗打到關鍵時候,他都要主動撤軍,為什么?因為天子不安分因為帝黨蠢蠢yù動

他的后方總出問題,曹cào不勝其煩,卻不能一絕后患背上弒君的罪名,天子會給他帶來麻煩,但是帶給他的利益更大。

現在,曹cào的心思已經飛回了許都,他必須趕回去安定內部,遏制住謠言,并且敲打敲打天子與帝黨。

可是,袁紹不會放他走。

盡管袁紹在得知河北的謠言后也必定在心煩意luàn之中。

曹cào是真的對郭嘉又愛又恨。

這兩則謠言的打擊真的是正中要害。

袁紹三個兒子,長子袁譚,次子袁熙,三子袁尚。

謠言是傳世子大位給袁熙。

袁熙不討袁紹歡心,那么袁紹會不會懷疑這則謠言是袁熙自己放出來給自己造勢的呢?

袁譚是長子,長幼有序,他聽到這個消息必定不服(言情小說選集)。

袁尚是袁紹最喜歡的兒子,盡管他是幼,是沒資格爭世子大位的,在他前頭有兩位兄長,如果是袁譚上位,袁尚恐怕心里的不服會少很多,但偏偏謠言中是袁熙,他的二哥,既然長子繼位的傳統被打破,那么他應該也有機會。

曹cào在措手不及的意外中,反而偷笑起來,恐怕袁紹比他還要焦頭爛額呢。

不管怎樣,曹cào都去見了袁紹。

他想抽身遠去,關中大戰什么結果他已然不在乎,他的目的已經達到八成。

現在大本營出了問題,他是真的想要撤。

袁紹的確在得到河北傳來的消息后頭疼不已。

怎么處理這件事是其次,要處理,他首先要回河北。

現在撤軍嗎?

函谷關已經得手,關中近在眼前。

他怎么舍得撤?

勞師遠征,他已經付出了近十萬的兵力傷亡,如果前功盡棄,那他何止是不甘心?

曹cào隱諱地表達了返回許都的想法,戰前他答應了袁紹的三個條件。

至少前兩個,出兵和把關中敕封給袁紹,曹cào都不打算食言。

甚至更絕,曹cào這一次來,已經帶著把關中敕封給袁紹的圣旨,反正他隨行帶著無數空白圣旨,要怎么寫,他可以隨心所yù(婚后冷戰薄情老公:總裁的嬌妻)。

袁紹閱過曹cào呈遞給他的圣旨,二人之間的動作就跟傳遞普通信件沒區別。

反正曹cào肯定不會自討苦吃擺出宣旨的姿態,袁紹也不會乖乖跪下接旨,大家都是明白人,沒有外人在時,也就別玩虛的那一套。

收起圣旨,袁紹心里并不喜悅。

他現在不光沉浸在文丑戰死的悲傷中,還有河北謠言的煩擾彌漫心田。

曹cào也不跟袁紹虛與委蛇,簡單明了地說:“本初兄,天子yù組建新軍,我必須回許都穩住局面,你看,如果天子真的招募了軍隊,將來你迎天子去鄴城,有可能嗎?”

袁紹凝視著曹cào。

他的話,不假。

天子沒有軍隊才會被挾持。

有了軍隊的天子,是比所有諸侯都要難對付的大敵

“孟德啊,眼看關中戰事即將落下帷幕,你還是再等等吧,我率軍速戰速決,平定關中后,你我返回屬地,也算凱旋。”

曹cào來只是碰碰運氣,如果袁紹昏了頭真放他離去,那他就當走路撿到寶。

離去的時候,曹cào腦海中一直回想著袁紹的話。

“速戰速決,速戰速決……郭嘉,難道這才是你希望的結果?”

更新站!


上一章  |  三國之寒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