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寒門天下第五十九章 決戰前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寒門天下 >>三國之寒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九章 決戰前奏

第五十九章 決戰前奏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天天不休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天天不休 | 三國之寒門天下 


∷書哈小說罓:小說罓∷


袁術一生難以釋懷的便是袁紹這個庶子壓在他的頭上。{www/\.shouda8\手、打\吧.首.發}

這不是官位高低,上下級的問題,關鍵之處在于天下人眼中,袁紹代表的才是袁家,而袁術,則與袁紹之間相距甚遠。

嫡子本應承繼家世,如今卻嫡庶反差,袁紹以庶子身份統領士族,成為名符其實的河北霸主,三分天下都在袁紹手中,而袁術,只能蝸居揚州一隅。

稱帝的想法,在袁術從孫堅遺孀中巧取豪奪傳國玉璽后便已萌生。

近日,稱帝的念頭越發強烈。

稱帝是古往今來只有兩代王朝的奠基者成功做到的事情,秦皇嬴政,漢帝劉邦。

至于王朝后續的傳承者,或許也只有劉秀算半個自己打回江山的人。

袁術想要稱帝,或許是異想天開,同時又是不自量力。

但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初衷,除了狼子野心之外,政治號召力與地位的考量,也是他想要稱帝的原因之一。

現在,他是一方諸侯,若是稱帝,他便是皇帝

投靠諸侯和投靠皇帝,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諸侯是臣,皇帝是主。

人臣之功莫過從龍之功,袁術稱帝若有人來投靠,其意義與袁術是諸侯有人來投效是截然不同的。

既然袁紹已經統領士族,曹操也挾天子令諸侯,袁術不能坐以待斃,稱帝的話,或許,可以招來四方想要攀龍附鳳的英豪投效。

只不過袁術看輕了天下志士的眼光。

郭嘉一直就認為諸侯強盛,實力是先決條件,有什么樣的實力,才能決定有多大的屬地,有多高的地位。

別說袁術,哪怕是比他屬地廣,錢糧多,兵馬盛的袁紹若是稱帝,多半下場都是慘不忍睹。

為什么?

因為天下不能有兩個皇帝,因為諸侯不能容忍有地位凌駕他們之上的人存在。

劉協雖是大漢天子,卻已經有名無實。

袁紹這樣的諸侯若是稱帝,諸侯們從地位上便落了下風,同時,諸侯們若不聞不問,久而久之,袁紹這個皇帝也就越做越穩,天下民心也就漸漸偏向袁紹,這是諸侯們不能容忍的理由。

至于才士們也不能容忍,則是因為袁紹身為漢臣,卻行篡逆之舉,這是無君無父,應遭天下唾棄。

道理放哪個諸侯身上都一樣,不能一統天下,不能在漢室未亡的前提下,不能在實力不足以抗衡天下前,哪個諸侯都不敢貿然稱帝。

曹丕要稱帝,要禪讓才行,而不是自己豎起魏國大旗,要把天子的名位從漢帝手中轉到自己手中,不是自己跳出來說自己是天子。

袁術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稱帝建國,便要先解決自保問題。

劉表不足為患,孫策是袁術視為兒子的自己人,呂布反復貪婪,袁術自信能輕而易舉安撫拉攏呂布,唯一的大患只有曹操。

天賜良機。

曹操揮軍去打關中,兵馬折損,這就是袁術稱帝的機會。

待他建國之后招兵買馬,揮軍北上,曹操只要在關中元氣大傷,袁術自信這一次他不會失敗。

在壽春籌謀建國稱帝的袁術卻沒想到被他視為兒子的孫策送來了一封回信。

“伯符,你竟敢負我”

袁術拍案而起,怒發沖冠。

他怎么也想不到他厚待的孫家卻有一天會與他分道揚鑣。

孫策苦勸袁術不能稱帝,大義凜然。

袁術精神恍惚,悔恨不已。

他對孫堅,對孫策,都是厚待有加。

天下人,誰都可以罵他袁術,唯獨孫家的人不行

“孫策,當年你父出荊州時眾叛親離,若無我好心收留,重用厚待,哪有你今天啊”

袁術在堂中主位上悲憤嘶喊。

袁術怒極攻心,竟然一病不起,稱帝的事情在他病情好轉之前,暫時拖延下去。

意氣風發來到洛陽的袁紹和曹操近況不佳,好似流年不利一般,這個春天,他們的兵馬在北面函谷關,南面武關都遭到了不小的挫折。

二人現在是愁眉苦臉,整日長吁短嘆,只不過袁紹是發自內心,曹操卻是逢場作戲。

每隔兩日函谷關的戰報都讓袁紹怒意盎然。

敗報,敗報,敗報

總是敗報

淳于瓊前前后后總共有六萬兵馬,不知不覺,已經剩下不到兩萬。

他每一場都是小敗而歸,每一場折損的兵馬看起來都可忽略不計,但一個多月后一看,他竟然折了四萬余兵馬

這就和賭徒用小賭怡情來自欺欺人是一個道理,今天輸一點,明天輸一點,日積月累,再小賭也會輸的家底不剩。

曹操這邊似乎也不樂觀,夏侯兄弟攻打武關也寸功未立,兵馬折得七七八八,如今在武關東面就剩下不到五千將士,恐怕只要嚴顏與龐統率軍出關,曹軍就立馬望風而逃。

曹操來會盟的五萬兵馬折損殆盡,恐怕是袁紹這段時間暗中欣慰的事情。

要遏制曹操的目的,袁紹已經達到。

可是攻不下關中,他始終心有不甘。

在堂中來回踱步,袁紹心緒不寧。

淳于瓊的無能,他算是徹徹底底認識到了。

損兵折將四萬余,殺敵不足三千。

這放哪里,都是個笑話。

如果袁紹就此撤軍,他這個天下第一諸侯,將會貽笑大方。

淳于瓊作戰不力,袁紹為難之處不是撤了淳于瓊,而是換誰去攻打函谷關。

他就帶來了五個能夠獨當一面的武將,顏良文丑,張頜鞠義淳于瓊。

心煩意亂的袁紹將謀士們都叫來,聽一聽他們的意見。

郭圖許攸,沮授審配,四人來到袁紹面前,瞧見袁紹氣色不佳,一切都了然于心。

這個時候,也只有沮授還敢觸袁紹霉頭,來到袁紹身前,肅容道:“主公,要破函谷關,洛陽中恐怕只有一人。”

袁紹狐疑地盯著沮授,似乎在責怪他為什么不早說

“何人?”

袁紹追問。

沮授沉默半晌后輕聲道:“張頜。”

袁紹果然神色大變,威嚴之中帶著幾分厲色。

袁紹雖說不見張頜,卻給張頜送去了不少金銀綢緞作為安撫。

可張頜需要的不是這些。

如果這個時候,袁紹再用張頜,不就等于給了自己一個耳光嗎?

不就等于自己否定之前的決策嗎?

可是過了一段時間,袁紹神色漸漸緩和下來,輕嘆一聲道:“派人去請雋乂。”

面子和江山,孰輕孰重,袁紹還分得清楚。

現在曹操的兵馬折損殆盡,已無力對他從中作梗,背后的冷箭,袁紹已然防備住,而眼下,他要是能拿下關中,一統天下將指日可待。

這個時候,可不是糾結顏面得失的時候。

只要張頜能攻破函谷關,一樣也是袁紹的勝利。

張頜面帶消沉之色地來到袁紹面前,無精打采地拱手行禮后便不再出聲。

袁紹沒空照顧他的內心情感,直接開門見山。

“雋乂,我給你四萬兵馬,加上淳于瓊在函谷關外剩下的一萬五,你有把握攻破函谷關嗎?”

袁紹這一番話就如同強心劑一樣,令張頜難以置信地抬起頭,同時精神大振

他以為,袁紹再也不會信任他。

卻沒想到袁紹還肯給他機會,并且委以重任。

“末將領命絕不辜負主公期望”

張頜抱拳沉聲接下軍令,絲毫沒有遲疑。

袁紹想了想,然后又道:“我再派文丑與你同去,助你一臂之力,破敵方略,由你做主。”

顏良文丑是猛將,卻不是智將,打函谷關這樣的攻堅戰,靠猛不夠,還要靠智謀。

張頜微微皺眉,最終還是遵命退去。

他擔心文丑會與淳于瓊一樣誤己誤人,不過既然袁紹說了讓他決定軍事,應該不會有問題。

函谷關有了應對之策,袁紹要打進關中,武關同樣也是軍事要沖,現在曹操的兵馬已然無法對武關造成威脅,袁紹開始琢磨分兵去打武關。

無論是武關還是函谷關,只要有一個被攻破,關中就唾手可得。

這一個多月以來,袁紹也看出來張繡只敢龜縮在南陽,趁火打劫的膽子,顯然張繡還沒有。

“諸位,我意由鞠義率五萬兵馬直搗武關,你等意下如何?”

袁紹恢復幾分從容不迫的氣度坐在主位上。

郭圖許攸,沮授審配,都沒有出言反對。

本來是和曹操一起打,現在成了袁紹的獨角戲。

曹軍在武關的消耗折損也不是假的,現在,正是袁紹一鼓作氣拿下關中的最好機會。

武關要比函谷關好打一些,讓鞠義率軍五萬去打,鞠義一向勇猛,攻堅戰是他的拿手好戲。

袁紹揮軍二十萬而來,如今函谷關將由張頜統軍五萬五,武關由鞠義統軍五萬,袁紹自己身邊留下顏良和淳于瓊,親自率軍五萬。

前期因為袁紹和曹操沒有同心協力,他們兵馬雖多,卻在勾心斗角,無法形成合力,如今已經是袁紹一人來打關中,這將是真實實力的對碰。

兩日后,鞠義率軍五萬駕臨武關,打算休整一日后,強攻武關,沖鋒部隊,將是他執掌的先登死士

一日之前,張頜率領援軍四萬重臨函谷關,他沒有去看淳于瓊難看憋屈的頹敗神色,而是遙望數里之外的巍峨關城。

張遼,先前勝負未分,現在,你我再一較高下


上一章  |  三國之寒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