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寒門天下第四十五章 貌合心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寒門天下 >>三國之寒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五章 貌合心離

第四十五章 貌合心離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天天不休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天天不休 | 三國之寒門天下 



郭圖的辯解顯而易見是蒼白無力的。

袁紹會向曹操低頭?

如果袁紹沒有四十萬大軍,沒有冀州,青州,幽州,并州的屬地,那么他低聲下氣,聽憑曹操使喚是合情合理,畢竟實力限制,不得不委曲求全。

可如今的袁紹若是能被曹操頤指氣使,那他就真辜負了列祖列宗給他打下四世三公的資本。

郭圖前半段話可以無視,后半段話聽起來是善意,卻包含著袁紹想要兼并收降郭嘉的野心。

郭嘉表情一變,怒意滔天的臉色又心平氣和地笑了起來。

這樣的轉變沒有讓郭圖神經松弛,反而更加緊張。

“郭圖,我來問你,我現在能投靠你家主公嗎?”

郭嘉回席,坐下后輕聲問道。

劍拔弩張的氣氛頃刻消散。

郭圖聞言,頓時語塞。

袁紹只想著收降郭嘉,卻沒想過現在的形勢,郭嘉怎么歸降?

這個仗的名義是天子下詔讓郭嘉退回益州,鐘繇來鎮守關中。

如果,郭嘉歸降了袁紹,關中落誰手上?只要不是鐘繇來鎮守,那還是抗旨不尊。

不光是郭嘉抗旨,袁紹也抗旨,甚至被冠上圖謀不軌的罪名。

袁紹自重名望,這種公開叛逆的舉動,他敢做嗎?

沒有到與曹操真正決裂生死爭斗的地步之前,袁紹敢明目張膽地和大漢天子作對嗎?

關鍵就是袁紹做好了與曹操決戰的準備嗎?

郭圖默默不語,自己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似乎沒有設想周全啊。

袁紹如果鐵了心要和曹操決一死戰,那么現在收降了郭嘉,袁紹可以冒著被天下人唾棄的風險背叛與曹操的盟約,給曹操出其不意地一擊重創,甚至直接覆滅掉曹操。

可袁紹終究與曹操還有著發小的情誼,他要翻臉之前,也要先勸降一番,先禮后兵嘛。

聲勢滔天的袁本初,心里至少有五分認為他兵強馬壯,劍鋒所指,所向披靡,不管是郭嘉還是曹操,能招降就避免開戰,他畢竟勢力熏天,有著招降諸侯的底氣。

既然袁紹已經帶兵入駐洛陽,那么仗是不打不行,主要問題是打誰。

只要袁紹猶豫,郭嘉就有可趁之機。

就在郭圖思考一個折中的辦法時,一直默不作聲旁觀的徐庶卻開口了。

“郭大人,恕在下直言,我家主公今日撤軍回益州,將關中拱手送出,請問,鐘繇來鎮守關中,那么你家主公的利益何在?”

郭圖悚然一驚。

實際上不論是郭圖還是袁紹以及其他為袁紹效力的謀士,沒有一人想過郭嘉會束手就擒或退避三舍。

好不容易打下關中的郭嘉,豈會把到嘴的肉吐出來?

可萬一,郭嘉真的退兵回了益州。

袁紹興師動眾揮軍而來,難道要無功而返?天子旨意是鐘繇鎮守關中,袁紹既然派了郭圖來宣詔,怎能出爾反爾?

他們料定郭嘉必定不會退回益州,在袁紹的角度來看,戰爭,無可避免。

郭嘉歸降他,他就打曹操。

郭嘉不降,就打郭嘉。

郭圖張口結舌,玉言又止。

他總不能勸說郭嘉千萬別退軍吧?

他來宣詔,詔書是讓郭嘉退軍,難道他要自己給自己一個耳光嗎?

“使君智勇雙全,乃世間英雄,莫不如與我家主公戮力合心,一同為匡扶天下盡心盡力?”

郭圖只有一條路能走,就是勸服郭嘉歸降袁紹。

他望著郭嘉,郭嘉卻灑然一笑,笑而不語。

站在郭圖旁邊的徐庶卻繼續開口。

“敢問郭大人,是不是我家主公修書一封給你家主公后,你家主公就即刻休兵作罷?”

郭圖沒有開口明言讓郭嘉歸降,言語客氣,其中隱含的深意,大家心照不宣。

徐庶卻揣著明白裝糊涂,追根究底起來。

要郭嘉向袁紹低頭,做個樣子很簡單。

郭圖皺眉苦思。

想讓袁紹不戰而撤,斷不可能。

可郭嘉的態度模棱兩可,郭圖現在只知道郭嘉對曹操有怒,卻不知道郭嘉究竟愿不愿意臣服袁紹。

臣服袁紹就意味著接下來幫助袁紹掃平中原。

“郭大人,如果連你都不清楚你家主公的意思,那又怎么讓我家主公做出決斷?在下看來,你家主公這一次出兵洛陽,可是吃了一個大虧。”

徐庶溫和地說道。

神情狐疑地扭頭轉向徐庶,郭圖也不詢問對方姓名,直言問道:“閣下此言何意?”

袁紹的確在搖擺,但是也是在根據時局變化而論。

如果今天郭圖在郭嘉這里得到了郭嘉死戰到底的信息,那么明天郭圖回到洛陽,立刻就會慫恿袁紹開戰。

圣旨,他們已經發過了,郭嘉抗旨不尊,打仗的名義已經握于掌中。

至于袁紹在戰敗之前,又怎么吃虧了呢?郭圖沒明白徐庶的意思。

他們看來,這一次袁紹出兵,十拿九穩就是將關中在內的司州拿下,與并州連成一片,對中原形成包夾之勢。

如果形勢朝著他們預期的方向發展,郭嘉歸降了袁紹,那么袁紹得到郭嘉的兵馬屬地后奇襲中原,長江以北加上益州,關西都是袁紹的,一統天下,也只剩下荊州,揚州,交州沒有收復。

果真到了那個時候,劉表,孫策,袁術,難道還能自保嗎?歸降是明智之舉,拒當是自取滅亡。

太樂觀的人總會樂極生悲。

徐庶溫和地望著郭圖,平淡道:“曹操此人,表里不一,他雖對你家主公投以善意,卻暗藏禍心。今時今日,我家主公退回益州,曹操名正言順取得關中,我家主公不退,曹操利用你家主公來攻打關中,你家主公雖有強兵強將,但我家主公手下的兵馬也不是蝦兵蟹將,二虎相爭,必有一傷,縱然傷的是我家主公,可你家主公又怎么能安穩地拿下關中呢?即便拿下,你家主公繼四州屬地后再擴張屬地,可兵馬實力卻會減損,公孫瓚戰線太長被你家公主逐個擊破,曹操不也正是打著這個主意嗎?各個屬地分兵據守,實力不升反降,曹操能夠輕而易舉地分化你家主公的兵馬,而后徐徐圖之。郭大人,你家主公與曹操,遲早都有一戰,可在下來看,曹操,已經在部署與你家主公的決戰了。”

相較其他人輕松的表情,郭圖緊張得冷汗直流。

徐庶是不是危言聳聽,難以分辨。

可總是有道理的。

袁紹與曹操,或許注定會有一場生死存亡的大戰。

若袁紹不是急功近利揮軍來關中,原本的戰略就是公孫瓚滅亡后,他就要招降曹操,而后根據曹操的反應做出戰與不戰的抉擇。

曾經并肩作戰,攜手同盟的兩位諸侯,在一統天下的步伐上,必須分出高下,若不肯臣服,則成王敗寇。

徐庶的話,沮授說過,田豐也說過,袁紹聽不進去,被這幾年的勝仗過度膨脹了信心。

郭圖因為與沮授田豐等人派系對立,自然會抵觸對方的言論。

同樣的話,徐庶又說一次。

三人成虎,眾口鑠金。

郭圖冷靜下來自己去思考。

曹操難道就真的沒有謀劃袁紹的心思嗎?

不過曹操玩的是陰謀詭計,袁紹實力強橫,任你陰謀陽謀花招頻出,只要有實力,就無所懼怕。

現在郭圖算是明白了。

郭嘉不降

還想禍水東引,讓袁紹和曹操爭斗起來。

既然如此,那就沒什么好說。

開戰吧

“在下只是奉命前來宣詔,既然使君不服天子,在下也無話可說,就此告辭,望使君好自為之。”

郭圖就此離去。

不是他不盡力勸說,而是郭嘉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

投降也要分對象。

投曹操,算是做一回忠臣,曹操日后僭越想要改朝換代,天下人要罵也是罵曹操。

投袁紹,師出無名,也解決不了關中眼下的危機。

至于是不是袁紹在得到郭嘉歸降后能一戰定江山橫掃中原,不好推測,郭圖看來,郭嘉不愿跟著袁紹冒險背負遺臭萬年的罵名。

在郭圖走后,郭嘉放聲大笑。

堂中文武也都開懷朗笑。

從郭圖神情倨傲地前來,到灰溜溜地離去,其中郭圖表情之精彩,態度轉變之快,實在令人捧腹。

“主公,郭圖無功而返,在袁紹面前,他必定找借口推脫,要么,他以主公態度強硬不肯歸降為由,要么,就以曹操從中作梗令主公不能歸降為由。”

法正的話令郭嘉點頭認同。

郭嘉自信地說道:“郭圖雖然在我等面前沒有針對曹操說過一句惡言,回到袁紹身邊,卻肯定會大倒苦水,將矛頭指向曹操。”

為什么郭嘉如此自信?

因為袁紹有缺點,卻不是傻子。

圣旨,是曹操借天子名義發的,不是袁紹。

郭嘉以往對袁紹的態度,郭嘉與曹操在洛陽中的仇怨。

在袁紹看來,郭嘉不可能對他恨之入骨,所以態度堅決,一點兒求和意思都沒有的話,不符合常理,郭圖若以這個理由回去稟報袁紹,袁紹肯定不信,反而會猜測是郭圖辦事不利。

把矛頭指向曹操,袁紹絕對會相信。

從出兵那一刻,袁紹就知道曹操沒安好心,只是他實力強橫,不懼任何陰謀詭計。

只要袁紹和曹操一直保持面合心離,互相算計的局面,郭嘉要戰勝他們,勝算就更加高。


上一章  |  三國之寒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