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寒門天下第五十一章 殺機四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寒門天下 >>三國之寒門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一章 殺機四伏

第五十一章 殺機四伏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天天不休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天天不休 | 三國之寒門天下 
“郭嘉匹夫,猖狂如斯!”


袁紹回到家中之后怒不可遏,砸了不少古玩珍品后,還是不解怒氣,抽出佩劍將案桌一劍劈開。


在蔡府大庭廣眾之下,郭嘉狂妄的態度讓袁紹顏面受損。


一介寒士布衣竟令讓司隸校尉甚為忌憚!


洛陽城不日便會傳出這樣的流言蜚語,袁紹不在乎郭嘉殺了誰,可他在乎自己的名望!


最令他惱怒的是朝廷居然真的赦免了郭嘉以往罪過,這讓袁紹想要事后發難都師出無名!


胸膛起伏不定之時,下人在門外稟告:“主公,袁太傅請主公過府一敘。”


袁紹打發走下人之后開始整理衣裝,須臾之后,威風凜凜的司隸校尉踏出房門,朝太傅府中走去。


自從袁紹親生父親司空袁逢去世之后,袁家如今的領軍人物就變成了袁紹的叔父袁隗,乃當朝太傅,同樣位列三公。


來到袁隗府上,下人早已等候多時,將袁紹引入了太傅府中的密室。


袁隗雖已年過半百,卻還精神奕奕,好整以暇地倒了兩杯茶水,悠然品茗。


當袁紹到來之后,袁隗示意他不必行禮,引入坐席,相對而坐。


跪坐下來的袁紹端起茶杯一飲而下,與袁隗小口慢品截然不同。


待袁紹心境平和之后,袁隗才開口說道:“聽說潁川郭嘉到洛陽了。”


袁紹微微皺眉,為何郭嘉一到洛陽就成了焦點?寒門狂士,何足掛齒?


“是,小侄今日還在蔡府中見過一面。”袁紹沒有隱瞞,況且洛陽城中,位高權重之人耳目眾多,誰也別在誰面前裝聾作啞,叔侄之間更沒必要遮遮掩掩。


眼含深意地凝視袁紹片刻,見他神色如常,袁隗淡淡道:“你與郭嘉之間摩擦無傷大雅,可是,郭嘉在去蔡府之前,見過一人。”


“誰?”袁紹心中起疑,而且隱約聯想到和郭嘉被赦免之事有關。


正如袁紹所料,袁隗揭開謎底:“皇子協。”


一個七歲的皇子去見郭嘉?


袁紹鬧不清楚里面有什么名堂,也想不通,于是虛心向叔父求教。


袁隗始終面色淡漠,猜測道:“皇子協雖年幼,卻心智成熟,如今朝中兩派為立太子而涇渭分明,大將軍和朝中士族皆支持皇子辯,原因你也明白,大將軍是皇子辯的舅舅,朝中士族則是不希望陛下廢長立幼。唯獨閹黨支持皇子協為太子,其目的也只是自保。皇子協深知自身勢孤力單,于是想豐滿羽翼,首先便是拉攏外戚,士族,閹黨之外的勢力。郭嘉往日所為想必洛陽城中耳聰目明之輩早已了然于心,因此,皇子協見郭嘉,八成是收郭嘉為己用。”


袁紹臉上情不自禁浮出一抹嘲諷,嗤笑道:“郭嘉一寒門子弟,無權無勢,又能掀起多大風浪?”


袁隗皺眉直視袁紹,語重心長道:“如你這般想法的大有人在,當年黃巾賊波才大破皇甫嵩十萬精銳,斬王師悍將無數,結果波才卻葬身長社大火之中。河東衛家在河東郡根深蒂固,家中嫡子卻慘死在家門口。陶謙丹陽兵銳不可當,入主徐州無人敢觸其鋒芒,結果陶謙長子斃命于徐州眾將眼前,陶謙自己也幾近殞命。郭嘉,不可小覷。”


經過叔父一提點,袁紹悚然驚醒,閉目沉思半晌之后重重點了點頭,說:“叔父之言,猶如當頭棒喝,小侄受教了。依叔父之見,郭嘉助皇子協,是利是弊?”


袁隗見袁紹虛心受教,欣慰不已,思慮片刻后說道:“倘若皇子協奪嫡上位,首當其沖遭難的便是大將軍一黨,而后,便是朝中反對廢長立幼的士族,那時,我袁家勢必被牽連在內。郭嘉此人心性難以捉摸,出身寒微對士族權貴成見頗深,如今白身就敢數度犯下滔天大罪,若此人助皇子協登頂,日后定是輔弼重臣,那時,此人恐怕更加肆無忌憚,以我袁家為首的士族恐有滅頂之災。”


袁紹聽得瞠目結舌,回過神后重重一拳砸在案幾上,茶杯濺出幾滴茶水,袁隗卻視而不見,似乎并不埋怨袁紹的舉動。


“叔父,斷不能讓此人掌權!可是,若是讓皇子辯輕松登頂,大將軍勢力更加難以撼動,我袁家難道就能避免橫禍嗎?”


對于這個疑問,袁隗卻露出一絲輕微的笑容,輕聲道:“皇子辯雖年長,卻孩童心性,貪玩廢業,驕縱無度,即便他坐上龍椅,也不知那代表什么,那時,大將軍固然水漲船高,在朝中大權獨攬,而大將軍首要鏟除的敵人,便是閹黨。閹黨一除,對我士族有利無害,此為其一。大將軍一介武夫,行軍打仗或許還有點兒本事,可治國無策,到時他還是要拉攏士族為他所用,那時,士族可借機復興,與大將軍虛與委蛇,待時機一到,呵呵。此為其二。由此兩利,我等自然要助皇子辯坐上太子之位了。”


茅塞頓開的袁紹點頭附和,深以為然,不過他又皺起眉頭問道:“為今之計,又當如何?郭嘉恐已投效皇子協。”


袁隗閉目淡然道:“殺郭嘉。”


袁紹神情一震,隨即重重點頭道:“小侄明白,小侄這就回府安排。”


卻沒想到袁隗大手一揮,淡漠道:“你與郭嘉今日蔡府之中已有沖突,不宜出面。何況殺此人,事后麻煩不少,你無須親自出手,有兩人,可助你。”


袁紹轉念一想,叔父言之有理,他若殺了郭嘉,恐怕名望會受損,還是聽聽叔父有何妙策:“哪兩人?”


“公路和曹阿瞞。”


正在府中摟著嬌妻美妾飲酒作樂的袁術猛然推開懷中美嬌娘,指著來人喝道:“此話當真?只要我為袁紹做成一事,他便從此擁我為袁家之主?”


來人是袁紹心腹,拱手沉聲回道:“我家主公的確這么說,事成之后,我家主公會親自返回汝南老家,在祖宗靈位前尊奉將軍為袁家新主。”


袁術左右揮揮手,把妻妾和下人都趕出去,只留下他與來人。


來回踱步良久之后,袁術疑問道:“何事?”


來人上前一步,在袁術跟前低聲道:“殺潁川郭嘉。”


聽罷之后,袁術仰頭哈哈大笑,內心暗笑:袁本初啊袁本初,你竟為報私仇而廢公事!你怕你親自動手殺掉此人臟了你的手,污了你名,我袁術可不怕,殺此人易如反掌,若事成之后你敢棄信背約,就休怪我端出袁家嫡子的身份與你反目了!


身為虎賁中郎將的袁術如今是無所事事,天子終日臥病在床,禁軍也交由了蹇碩執掌,虎賁軍根本無用武之地。


反觀袁紹領西園軍司隸校尉,在軍中大肆收買人心,羽翼漸豐,那些久慕袁家威名的有識之士也都爭相拜訪袁紹,袁術身為嫡子,卻威名不顯,自然心有不甘。


不過若是宗族之中袁紹親自擁立袁術為主,那就不同了,袁術不但能名正言順使喚袁紹,還能承繼袁家家業,威望自然如日中天。


當夜,不平靜的豪門府邸不只是袁家,剛剛宴罷洛陽士子的蔡府也波瀾暗興。


蔡邕坐在書房之中,看著面前垂首不語的蔡琰,安慰道:“琰兒,為父已經得知天子赦免了郭嘉之罪,為父雖痛心疾首卻也無可奈何了。”


蔡琰神色淡漠,只是微微搖了搖頭。


未婚夫慘死河東郡,蔡琰心情復雜,若說傷心欲絕,那倒沒有,只是自小便通曉經史,精通琴律的才女如今到處被人投以同情與幸災樂禍的眼色,心高氣傲的蔡琰如何淡然處之?


河東衛仲道與她青梅竹馬,情若兄妹,雖時常也向往詩經之中令人怦然心動的男歡女愛,可婚姻大事聽憑父母做主,與衛仲道定下婚約不過是順其自然,心境始終波瀾不興,嫁給衛仲道為妻并非難以接受,只不過夜深人靜時,莫名一嘆,或許內心還是有幾分失落吧。


那個撩動心弦讓人情不自已的人,始終在她豆蔻年華過后并未出現,及笄之時,嫁做人婦,相夫教子,或許,會幸福吧。


衛仲道死訊噩耗傳來時,蔡琰在房中只是輕嘆三聲,少了個與她吟風弄月的才子,少了個關懷備至噓寒問暖的密友,三聲嘆息,聊表悲意,足矣。


可是接下來洛陽城中士族子弟紛沓而至,求親者不計其數,言語舉止之中流露出的憐憫與貪婪讓蔡琰視為恥辱,泥菩薩尚有三分火氣,名滿洛陽的大才女豈會視若無睹?


既成笑柄,又遭可憐,蔡琰怒火中燒,一切源頭都來自那個狂妄不可一世的潁川小太公:郭奉孝!


宴請郭嘉本是暗伏殺機,卻不料反遭此人羞辱,親口哀求才得此人揮毫潑墨,留下三首譏嘲士族的詩賦,而圖窮匕見時,此人最終還是意氣風發大搖大擺地離開了蔡府。


此恨難平!


天已大亮,蔡府中傳來下人惶恐的叫喊聲:“老爺,老爺,不好了,小姐不見了!”


上一章  |  三國之寒門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