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士謀第八百四十章 劉備入川(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穿越>> 寒士謀 >>寒士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四十章 劉備入川(中)

第八百四十章 劉備入川(中)


更新時間:2013年02月23日  作者:坐井觀天的青蛙  分類: 穿越歷史 | 坐井觀天的青蛙 | 寒士謀 
›››第二卷風云莫測

第二卷風云莫測

目錄:

坐井觀天的青蛙

當夜,宴席擺定,劉備引麾下文武赴宴。劉璋與劉備分賓主坐定,彼此細敘衷曲,情好甚密。酒至半酣,劉璝、泠苞、鄧賢三人各對視一眼,冷苞遂拔劍進道。

“筵間無以為樂,愿舞劍為戲。博君一笑!”

同時劉璝便喚眾武士入,列于堂下,只待冷苞下手。劉備手下諸將,見冷苞舞劍筵前,又見階下武士手按刀靶,直視堂上。蒯良大驚,連忙向黃忠示意,黃忠虎目一瞪,亦掣劍舞道。

“舞劍必須有對,老夫愿與冷將軍同舞。”

黃忠話音一落,踏步而出,冷苞見黃忠年邁,笑他不自量力。哪知兩人對舞數合,冷苞方知黃忠厲害,雙臂被黃忠劍上力勁震得麻痹,難以發力。冷苞急目視劉璝,劉璝忿然起身,亦拔劍助舞。黃忠力戰二人,劍法渾厚有勁,毫不凌亂,反之冷苞、劉璝兩人被黃忠打得暗暗叫苦不已。

鄧賢見情勢不妙,立即抓住酒杯,準備砸落。就在此時,華雄、太史慈各掣劍喝道。

“我等當群舞,以助一笑。”

華雄、太史慈兩人身上散發著浩大氣勢,直逼西川諸將,華雄更是一步踏近鄧賢,虎目殺氣騰騰,嚇得鄧賢魂不附體。

蒯良速速向劉備投以一個眼色。劉備心神領會,故作大驚之色,急掣左右所佩之劍,立于席上厲聲喝道。

“我等兄弟相逢痛飲,并無疑忌。又非鴻門宴上,高祖會于項籍,何用舞劍?不棄劍者立斬!”

劉璋被劉備劍上寒光,照得眼睛一陣迷糊,這才反應過來,連忙厲聲喝叱道。

“兄弟相聚,血肉交融,何需殺人利器!?”

劉璋遂命侍衛者盡去佩劍,又對黃忠、太史慈、華雄三將,以酒賜之,柔聲安撫道。

“吾弟兄同宗骨血,共議大事,絕無二心。你等勿疑。”

三將面色冷寒,并不去接。劉備急投眼色,三將方才接過拜謝。劉璋遂又執起劉備之手說道。

“漢室落寞,我等兄弟乃世上至親,我絕不有負于兄。此心日月可鑒,還望兄莫要介懷今日之事。”

劉備心里雖有怨恨,但卻虛假說道。

“弟待備若何,備如何不知。況且諸位將軍不過有意助興,并無害備之心,備豈會介懷?”

劉璋見劉備并無怨色,嘆其心胸闊達,二人歡飲至晚而散。宴席散后,劉璋自然免不得痛斥劉璝、泠苞、鄧賢三人一番。只道僅此一次,若是再敢謀害劉備,必斬!劉璝、泠苞、鄧賢三人唯唯諾諾告退而去,三人對劉璋不分忠奸,皆心懷怨恨。

卻說劉備回到館舍,文聘皺著眉頭諫言道。

“將軍見今日席上光景乎?不如早回荊州,免生后患。”

劉備想起今日之事,亦是心有余悸,但想起時下局勢,若不趁此時奪取益州,再無機會,當下搖首拒言道。

“文將軍不必多心。我弟劉季玉,深信于我,絕不忍心相害。”

在旁側的劉封聽言,亦是諫道。

“義父切莫輕心大意,雖劉季玉并無此心,但我觀他手下人皆欲義父!若不除之,如何安心?”

劉備聽言,目光陰寒,遂起謀害劉璝、泠苞、鄧賢三人之心。隨后與蒯良商議一陣,但眼下時機未到,但且擱置。

次日,成都傳來急報,言大都督張任連連挫敗于文翰大軍之手,丟失安漢、瓦口關,在東川的五萬兵馬,幾乎滅絕,此時正退守于葭萌關。西北大軍勢不可擋,已將東川八成郡縣收復囊中,正整合大軍準備攻取葭萌關,侵犯西川境界!

劉璋聽報大驚失色,面如土灰,葭萌關乃益州門戶,一旦有失,益州朝夕不保!劉璋又惱張任無能,失之東川,以至益州目前危境。

“這張姑義實在無能,今折盡大兵,尚不自死,還派人來求援!”

劉璋喝畢,便欲下令,將張任收監下獄,奪其帥位。劉備聽言,連忙走出諫道。

“宗弟且收息怒,所謂三軍易得,一將難求。張任雖然有罪,但其昔日多立戰功,深得蜀中百姓民望,不可輕以降罪。再者臨陣換帥,乃兵家大忌,還請宗弟三思!”

劉璋聽言,怒火稍稍降下,向劉備問道。

“依宗兄之見,又當如何?”

“若弟不以兄不才,兄愿領二萬兵馬援救葭萌關,抵擋西北大軍,益州自安矣。如不成功,兄愿與張將軍共同受罪!”

劉備慨然請命,主動請纓。劉璋大喜,遂撥予劉備二萬兵馬趕援葭萌關。文翰大軍壓境,劉璋恐劉備難擋,遂又急令大將緊守各處關隘,以防劉備兵敗。白水都督楊懷、高沛二人聽令,守把涪水關。劉璋自引剩余兵士回去成都。

話說劉備從劉璋手中借得二萬兵馬,星夜望葭萌關進發,沿途與各西川諸將交好,將劉璋所贈金帛,全數贈予,廣施恩惠,以收軍心。

卻說文翰大揮兵馬,趙云引三萬兵士,先到葭萌關下。日夜分兵攻打,張任協同葭萌關原守將霍峻,拼死而擋。但在西北軍人多勢眾,攻勢猛烈,眼見葭萌關不久將破,援軍久久未到,軍中士氣低落,將士皆有畏戰之色,張任和霍峻皆心急如焚。

就在萬分緊急之時,成都終于傳來報信,法正持書而來,告之張任,言劉備正引二萬大軍趕往葭萌關來救,不日將到。

張任一聽劉備引兵,頓時臉色連連變化,又是詫異又是疑惑,眼內更有幾分警惕之色。法正知張任乃忠義之士,當即具告前事,同時又將先前劉備在劉璋面前為其求情之事一一細說。

“劉皇叔乃仁義之士,張將軍不必多心。先前若無劉皇叔在主公面前求情,只怕張將軍此時早已入獄。”

張任目光冷寒,卻不領情,冷哼一聲道。

“虛情假意,小人手段!我自知有罪,不需他替我求情,只要我將文不凡賊軍擊退,自會向主公負荊請罪!!!”

法正見張任這般剛烈,知其如黃權、王雷、劉璝等人一般,對劉備并無好感。當即把話題轉開說道。

“命劉皇叔領兵來援,此乃主公之意也。還望張將軍以大局為重,與劉皇叔能齊心協力,擊退惡賊。”

張任猛地轉身,虎目大瞪,直視著法正眼眸,在張任威凜的目光之下,法正不知為何升起一絲愧疚之感,不敢與張任目光直視。

“法孝直!你可別望了你乃蜀中臣子,食的是蜀中俸祿。若是有朝一日,被我得知,你對主公懷有異心。到時莫怪我不顧你我情義,大義滅親!!!”

“張姑義你!!!”

張任此言,如若一利劍般插入法正心臟。法正猛地瞪大眼目,欲想反駁,但其心中有鬼,一時間竟是啞口無言。張任冷哼一聲,遂命兵士送出法正。法正黑沉著臉色,忿忿離開。

待法正走出,想起張任剛從所言,不覺心臟一揪,站立許久,在內心暗暗嘆氣道。

“哎!張姑義啊,張姑義!并非我法孝直賣主求榮,實乃劉季玉無能懦弱,不知用賢,若蜀地由他所領,旦夕難保,遲早成他人嘴中之肉吶!”

法正嘆畢,落寞離開。周遭西川兵士,似乎亦知些許情報,對法正暗中指指點點,有些人更是怒目而視。

次日,趙云率兵又來攻打。張任命兵士死守關口,關上關下喊殺聲響不絕耳,亂石飛撞,箭矢落如暴雨。

忽然間,關口后方風塵大起,旌旗蔽日,不知來了多少兵馬。趙云聽得背后兵士驚呼,急眼一望,嚇了一跳,不敢貿然輕舉,當即速令大軍撤軍回寨。張任見狀,趁勢教嚴顏、馬超各引一隊輕騎,出關掩殺。

嚴顏、馬超領命,抓起武器,縱馬飆飛而出,引兵闖入西北軍內,殺得逃之不及的西北軍大亂。劉備在山上見得,暗嘆嚴顏、馬超武勇,張任統兵有道,該斷則斷,深通兵法精妙。

嚴顏、馬超小勝而回,正欲來見張任,此時恰好劉備所領的二萬大軍,亦趕至關口之下。張任面色冷寒,剛出戰樓,剛好遇著嚴顏、馬超,便與二將吩咐,讓二人一同隨他迎接劉備。嚴顏見張任面色不好,亦不多問,緊跟在后。馬超則是獅目連連暴起精光,不知在思索著什么。

少時,張任引關內諸將走出閘口,劉備急下馬,拜道。

“久聞張將軍高名,如雷灌耳。恨云山遙遠,不得聽教。今有幸見得尊嚴,實乃備之幸也。”

劉備一腔熱情,卻是貼在了張任的冷臉上。張任微微執禮,隨意應付,目光斜視劉備說道。

“劉皇叔不畏苦勞,遠道而來,有失遠迎,還望莫怪。”

張任冷聲冷氣,劉備卻是笑容可掬,執起張任之手,盡說其敬仰之意。張任眉頭緊皺,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更何況劉備先前有恩于他。張任雖不喜劉備,但卻被不好當面撕破臉皮,而且時下面臨大敵,正需用人之時,劉備雖無多帶兵馬,但其麾下黃忠、太史慈、華雄三員猛將,皆是名震天下之悍將,若能得之所助,面對西北大軍的勝算,亦能增添幾分。

張任遂收斂幾分冷色,強逼出一絲笑容,引劉備眾人入關。接風過后,當夜張任在戰樓內,聚眾商議。

張任坐于高堂,凝神而道。

“今葭萌關緊急,時下趙子龍率軍于關下強攻已久,我軍士氣低落,正需一人破之,以震士氣。但趙子龍乃西北大將,非等閑可及,其勇鋒威懾天下將士,無人可當。帳下眾人,只怕無一人是其對手。”

張任一邊說著,一邊暗暗打量著劉備身后諸將。張任話音剛落,忽一人厲聲而出,忿然大喝。“張都督,何輕視眾人耶!老夫雖不才,愿斬那趙子龍首級,獻于麾下!!”

此言一出,西川諸將紛紛色變,急投去目光,乃老將黃忠也。張任心里一喜,但卻故裝為難說道。

“黃將軍老當益壯,昔年射殺江東猛虎孫文臺,天下誰不不知老將軍之勇。爭奈那趙子龍正值壯年,比之孫文臺年輕之時更要強盛幾分,黃老將軍恐非趙子龍對手。”

黃忠聽了,白發倒豎,怒火暴騰,而言道。

“若如張都督之言,是說老夫當年之所以能射殺孫文臺,全因其年邁不如當年?

張任見黃忠中了他的激將法,心里暗喜,卻又故作姿態道。

“張某不過實話實說,若有誤犯黃老將軍尊威,還望黃老將軍莫怪


上一章  |  寒士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