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士謀第七百七十三章 曹仁敗走樊城(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穿越>> 寒士謀 >>寒士謀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七十三章 曹仁敗走樊城(上)

第七百七十三章 曹仁敗走樊城(上)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31日  作者:坐井觀天的青蛙  分類: 穿越歷史 | 坐井觀天的青蛙 | 寒士謀 
第七百七十三章曹仁敗走樊城(上)

第七百七十三章曹仁敗走樊城(上)

坐井觀天的青蛙

潘鳳直殺到寨前,賈詡正欲叫寨內弓弩手齊齊發箭阻擊,這時諸葛亮的軍令傳到,潘鳳等將紛紛退兵。(。M))曹兵折損不少,足有二千余人。曹仁見彼軍兵力雖少,但卻反而能力壓自軍一籌,想勢局不妙,令暫時堅閉休出。

許褚見曹仁堅守不出,心中盡是不甘怒火,趕來見曹仁問道。

“都督彼軍只有五千兵馬,兵力遠少于我軍,只要我軍齊齊攻取,一舉可破也為何都督反而卻緊閉寨門”

曹仁被許褚喝得啞口無言,帳下眾將亦心有不少忌憚,未有反言。原本眉頭深鎖的賈詡,卻反而因許褚這一喝,臉色變得釋然。

“虎侯此言,當如當頭一棒兩軍兵力懸殊,那諸葛亮縱有天大的能耐,亦難補缺。我等實在將諸葛亮想得太過恐怖,因此心生忌憚,步步猶豫。如此豈有不敗之理都督,虎侯所言甚是,我等當應趁勢追擊,不可再有拖延”

賈詡此言一出,曹仁方才醒悟,當即謝過許褚,傳令各部將士,明rì整備兵馬,齊齊進攻彼軍營寨,一舉攻破其寨,方才罷休眾將亦被許褚激發斗志,應聲大喝,紛紛領命,趕去傳令各自部署。

次rì,三萬曹軍如同滔天海浪般往劉軍營寨撲涌而去,哪知待許褚沖入營寨,發覺營寨里空無一物,原來諸葛亮昨夜早已傳令兵馬撤退回新野。于是曹軍占了其寨,曹仁得知此事,悔不及也。

夜里,曹仁眉頭緊皺,滿臉茫然之色,他一生征戰大大小懸百場戰事,從未試過面前這般詭異的戰況。自軍的一舉一動,每條計策,每個抉擇,仿佛都在彼軍的預料之中。所謂知已知彼,百戰不殆。彼軍對自軍上下所有將臣、謀士似乎都了如指掌,反之曹仁卻對諸葛亮知之甚少,唯一能知的便是,此人智多勝妖,韜略超凡。因此自曹仁起,軍內個個將領謀士都對彼軍極為謹慎,唯恐中了諸葛亮的計策。

就在此時,賈詡踏步而來,眼神晶亮無比。曹仁見狀,仿佛猜到賈詡已經察覺到諸葛亮的計策,心里不禁一喜,連忙起身問道。

“軍師可有發覺”

賈詡神色一凝重重頷首,拱手作揖說道。

“今rì詡在此寨內巡視一遍,發覺寨內毫無輜重車隊駛過的痕跡。如此看來,諸葛亮一開始就并無打算與我軍在此對戰,早就做好隨時撤軍的準備。”

曹仁臉色稍稍一緊,仿佛察覺到什么,吟聲問道。

“軍師言下之意是”

“諸葛亮前番扎軍于此,全為阻擾我軍進程,為偷襲樊城的兵馬爭取時間”

“這豈有可能縱使樊城兵力空虛,但亦有三千兵士把守,即使面對萬人兵馬強攻,至少亦要半月才能攻克況且諸葛亮如此才智過人,豈能料不到我等會在途中調派兵馬趕援樊城,以防萬一他此舉實在莽撞”

曹仁聽言,臉色大變,不過很快又反駁而道。()賈詡雙目一瞇,搖首凝聲喝道。

“非也諸葛亮并非莽撞,而是出奇制勝他料定我等對其所有忌憚,進軍必定謹慎緩慢,于是將大部分兵馬交由一悍將統領,火速往樊城進發偷襲。同時再派剩余兵馬,在新野境界抵擋些許rì子。據先前細作回報,新野城大概有兩萬兵力,前番我等見彼軍有五千兵馬,也就是說偷襲樊城的兵馬足有一萬五千之數如此等我軍殺到新野城下,樊城早已丟失”

曹仁聽得不禁惶急起來,失聲呼道。

“樊城一失,我軍后路盡斷,軍心必然大亂,豈有不敗之理樊城萬萬不能失軍師可有計策,力挽狂瀾”

其實樊城不能丟失,對于曹仁來說,還有一個私人的原因,那就是據守在樊城的曹純安危。曹純乃族弟,乃至親血脈

賈詡目光剎地一凝,冷言而道。

“若要力挽狂瀾,亦非不可。我有一計,可使劉備、諸葛亮死無葬身之地”

“計從安出軍師快快道來。”

曹仁雙目剎地瞪大,臉色狂涌喜色,急急又問。不過賈詡接下來卻是說出了一番令曹仁心驚膽跳地話語。

“諸葛亮竟然劍走偏鋒,如此冒險。我等不妨將計就計,棄樊城,狂攻新野新野城只有五千兵力把守,只要都督下令,讓三萬曹軍背水一戰,不戰則殺,硬取圍攻新野新野城半月之內,必然失守。到時,劉備、諸葛亮之輩,皆成為都督階下囚”

賈詡不愧是‘毒士’,此計出得可謂是冷酷無情,他明知曹純、程昱落入險境,危在旦夕。但卻仍然置之不理,反而要利用此點,達成他所想要的目的

曹仁聽得滿臉駭然,望著賈詡陰鷙的目光,只覺得不寒而栗

少頃,曹仁終于反應過來,怒火頓涌,厲聲喝道。

“賈文和,你可知樊城之內可有著我曹子孝之族弟曹純、程昱乃忠義之士,知得樊城至關重要,不可丟失,必然死守不棄,為我軍拼死堅守,直至城破之時。若樊城當真丟失,曹純、程昱必死無疑你焉忍相棄”

賈詡面對曹仁的呵斥,面不改色,雙目直視著曹仁的虎目,冷聲說道。

“劉備乃世間梟雄,昔年挫敗連連,皆因麾下無用軍謀策之人。此番得之諸葛亮這般曠世大賢,崛起之勢不可擋也若是不趁其未有成勢之前,盡快鏟除。等他坐勢而壯,丞相一統天下大業,便是遙遙無期。更何況,你我皆早有聽聞,劉景升近年病在危篤,劉備必會趁機取彼荊州為安身之地若是如此,彼得荊州根基,再聯合江東孫氏,齊齊對抗丞相,到時縱使丞相攻克西北,亦難以硬抗孫、劉兩家聯手

都督,丞相皇圖霸業皆在你一念之間,若你此番抉擇有誤,牽連之大,足可禍延天下數十年之久”

賈詡此言一落,曹仁如遭雷霆轟炸,整個人頓時失神。賈詡緩緩地閉起雙目,心中嘆了一口氣,諸葛亮此人實在太過恐怖,若非如此,賈詡亦不會出此毒策。賈詡心知,縱使曹仁依計行事,攻克新野,助曹操鏟除劉備、諸葛亮這兩員心腹大患。但曹操亦絕不會對他有絲毫感激之情,畢竟曹純乃曹氏之人,曹操甚至可能會加恨于他。同時曹仁、夏侯兄弟等人亦會對他心懷怨恨。到時,賈詡這一生的仕途可謂是舉。

賈詡早前經過深思熟慮,才獻上此策,心中亦早想好,若是劉備、諸葛亮一除,他便向曹操辭退,遁隱山野,再也不過問世事。

賈詡素來是一極度自私之人,他為不引起曹操的忌憚,故意隱沒才能,讓郭嘉成為曹操麾下第一謀臣。他與郭嘉不同,郭嘉雖然放蕩不羈,但為人忠直,甚至可以說是愚忠之人。曹操絕不會對郭嘉起疑。而他雖從無反意,但他生性并不如郭嘉那般忠直,曹操亦發覺這點,故而賈詡在曹操麾下,從不敢與其余重臣深交。

但縱使是這樣的賈詡,亦有一顆愛民之心。時下天下遭戰火肆虐已久,他實不忍因劉備的壯大,而使得天下亂世的時期再有延長

曹仁仿佛在做著極度為難痛苦的抉擇,腦上青筋條條凸起,癘死死咬著,有時還會向賈詡投向充滿恨意的目光。賈詡閉目養神,靜立一處,從剛才一席言語之后,他再無張口阻擾曹仁的思緒。

不知過了多久,曹仁雙眼赤紅,字字錚錚地說道。

“劉備、諸葛亮不過鼠輩耳丞相坐擁雄兵百萬,豈有懼哉軍師不必過慮,待丞相攻克西北之后,收取西北勢力,再起百萬雄軍南下荊州,區區鼠輩若敢相攔,亦是以卵擊石,螳臂擋車”

賈詡聽言,身體一顫,心中嘆了一口氣。曹仁脾性謹慎心細,統兵有道,用兵如神,治軍嚴明,但距離完美的帥才,卻還缺了一點。那就是無情

“竟然都督注意已定,詡不敢再有阻擾。還望都督令大軍早rì起動,趕回樊城,以保萬一。”

曹仁冷酷著面色,微微頷首,賈詡說罷作禮辭退而去。

曹仁定下抉擇,拒絕賈詡壯士斷臂的毒計,放棄殲滅劉備、諸葛亮的大好時機,即rì驅兵望樊城來救。

同時,劉軍斥候查探得知三萬曹軍忽然撤離,急忙趕往新野城來稟報。且說劉備收軍回新野城后,心中盡是忐忑不安。潘鳳、華雄等將亦是坐立難安。原因無他,時下新野城內兵力空虛,僅有五千兵力把守,大部兵馬則都被諸葛亮調往襲擊樊城。而就在新野城十里之外,可有著足足三萬曹軍,若是曹軍傾覆來攻,半月之內,新野必會被踏為平地

不過諸葛亮卻與眾人迥然不同,他臉上帶著一抹平靜的淡笑,輕輕拂動手中鵝毛扇,驀然他那抹淡笑緩緩變得燦爛起來,輕聲而道。

“是時候回來了。”

諸葛亮此言一落,劉備、潘鳳等人紛紛變色,劉備剛欲張口去問。忽然有一斥候快步踏來,跪地稟報。

“報三萬曹軍已徹夜撤離了新野境界,正往樊城趕回”

“哈撤軍了果如孔明所料,當真撤軍了哈哈哈,孔明你真乃神人也”

劉備大喜過望,頗為失態的大笑起來。潘鳳、華雄相視一眼,眼中盡是驚異之色。諸葛亮從容不迫,緩緩起身作揖而道。

“曹子孝撤軍而走,新野之危已除,主公此時不派兵馬追擊,更待何時”

“哈哈哈哈軍師所言甚是

劉備頷首而應,遂向潘鳳、華雄連頒落軍令,潘鳳、華雄即領命而去。

卻說在數rì前,高覽領曹仁之令,率五千虎豹騎火速趕回樊城。高覽催軍速進,剛趕到樊城境界,猝然間一聲炮響,左右路側,無數弓弦聲如同暴雨落地齊齊迸發而響。高覽心中大驚,回過神來時,發覺左右盡是箭潮。高覽連忙揮槍抵擋,擊落無數箭矢,但饒是如此,這箭潮實在過密,來得又是忽然,高覽身上被射中數箭。而高覽所率兵馬,更被射傷了千余人。

“撤快撤”

高覽厲聲大喝,立馬縱馬而奔,欲要逃出射程范圍,其部署連忙緊跟。左右伏軍又連發數輪箭潮,射殺近二千余曹軍。

就在此時,前頭忽然有一彪五百人左右的人馬攔路沖出,為首之將,正是劉備麾下大將太史慈。太史慈圓瞪虎目,策馬飆飛而出,徑直往高覽殺去。高覽驚魂未定,又見太史慈殺來,倉促應對。只見太史慈手中奔雷槍,快如閃電,往高覽心窩便刺。高覽急閃,只見奔雷槍貼著高覽身體一沖而過。高覽嚇出了一身冷汗,連忙提槍往太史慈面門便刺。太史慈迅疾抽回奔雷槍,拈槍抵住。此時,太史慈所引部署齊齊殺來,高覽不敢戀戰,硬是退開,殺出一條血路逃脫而去。太史慈引兵與殘剩的曹軍廝殺,又剿滅了近千人。其余隨高覽逃脫的曹軍虎豹騎僅有不到千人。

高覽受到伏擊,逃到一處隱秘的林口后,見后方未有追兵,速整頓兵馬。灰頭土臉,兵甲不齊的高覽,甚是狼狽。周邊的虎豹騎個個臉上皆帶有余悸。高覽沉著臉色,心想他剛到樊城境界,就遭到劉軍的埋伏。那果然如賈詡所料,諸葛亮派兵偷襲樊城。眼下他兵馬損失大半,趕往樊城,已無大用。高覽想定后,遂令兵馬繞路返回新野境界,通知曹仁樊城之事。


上一章  |  寒士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