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士謀第四百五十四章 兵指長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穿越>> 寒士謀 >>寒士謀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五十四章 兵指長安

第四百五十四章 兵指長安


更新時間:2012年10月11日  作者:坐井觀天的青蛙  分類: 穿越歷史 | 坐井觀天的青蛙 | 寒士謀 
(.)此時,長安城已被李催的兵馬圍了十多日這十多日里,長安城幾乎每天都在李催十萬兵士辱罵呂布的喝罵聲渡過呂布雖是氣憤,但在陳宮地再三攔阻說服下,也唯有壓住滔天的火氣,咬著鋼齒忍受呂布亦是明白,他畢竟只有三萬兵馬,任他呂布再有再大的能耐,也不可能補得與李催軍十萬兵力的缺口,若是與其硬碰,只怕只會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

“呂奉先你這三姓家奴,背信棄義的小人董相國待你如子,卻遭你這逆子無情弒殺,如今是強擄圣上,大逆不道,是為反賊你不忠不義,有何面目立于天下”

李催在長安城下三百米外,破口大罵,他罵了十幾天,每次的罵詞都是不同,畢竟呂布自弒殺丁原開始,做的傷天害理,無情無義之事確實太多城上的呂布軍士被罵了許多日,雖是皆憋著一股無明巨火,卻無處可,個個都是士氣低落

“嗷嗷嗷嗷嗷李稚然待馬騰、韓遂的兵馬一到,我勢必將你千刀萬剮千刀萬剮”

在城墻的樓臺內,呂布一掌拍碎一張桌案,好似一頭暴怒的吞天巨獸般在竭斯底里地咆哮一旁的陳宮卻是一片淡然,好似完全沒聽到李催的任何一句罵言陳宮是呂布麾下第一謀士,這十幾日他被辱罵,自然不少不過陳宮心中猶如明鏡,自有一套想法,別人的言語被不能影響他半分情緒

不過,呂布卻是不同,他自問打遍天下無敵手,傲氣沖天,在戰場上他是唯我獨尊的王者,心中的一道道逆鱗被李催狠狠地揭開,這讓呂布如何能夠不恨不怒

“主公,李稚然不惜口舌日夜辱罵,就是想激起你的怒火,而讓你出軍去戰如此,你便中了李稚然的激將法你不妨靜下心來,想想待馬騰、韓遂來后,如何游走在這兩人之間,挑撥兩人的關系,再借用兩人對名利的貪婪,讓其反目成仇,然后再從中得利,暗收取其勢力”

“大恨當前,我卻不能廝殺,這讓我如何能靜下心來何況,城中的糧草不多,再過一月,若是馬騰、韓遂再是不來我等便皆成了甕中之鱉”

陳宮望著雙目已紅得著血光的呂布,輕輕地嘆了一口氣,呂布其實才智不低,但是心胸太過狹窄,以致其眼光短淺,凡事放長來看

“主公無需擔憂馬騰、韓遂皆是重名愛權之輩,只要圣上一日在我等手中,他們定會來救而西涼距離長安甚遠,他們調集兵馬籌備軍中輜重戰備,亦需不少時間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已經足矣,主公你只管安心等候便是了”

呂布血目瞪著陳宮,有時候他當真覺得這陳宮冷靜得有些可怕,人有三情六欲那是正常,而自從他與陳宮相識,卻從未見過他過一次怒火這時,城門外李催又是喝罵起來,呂布咬著牙,死死地忍著,再忍著

自董卓挾持漢獻帝來到了長安,似乎就將無盡的厄難帶來這幾年,長安的百姓幾乎每日都是心驚膽跳的過著當下,在城外又是有十萬的大軍重重圍著,若是那呂奉先守不住,李催那群暴虐的兵士一旦攻入長安城,只怕長安的百姓又會死傷不少長安的百姓日日夜夜都在拜神求佛,希望能有人能夠將長安的厄難解除,還以太平于長安

或許上蒼亦不愿見到長安百姓再遭劫難

在數日后,長安城外兩里,忽見旌旗蔽日,塵土遮天,一支氣勢洶洶,兵甲精良,陣型整齊,威風凜凜的大軍正火趕來在一支繡旗中,隱隱可見,龍飛鳳舞地書寫著兗州曹孟德五個大字

李催正在城下喝罵,忽聞斥候來報,在兩里外出現一支足有七萬多人的精銳大軍,那斥候看過軍中大旗,來者正是威震山東的兗州牧曹操,曹孟德李催一聽頓時臉色大變,在旁的李儒,眼中連連著陰沉的光芒當初,正是這曹孟德起矯文,聚十八路諸侯來對抗董卓否則以當時董卓的勢力,當下早已將半壁天下收于囊中

“主公,曹孟德此人奸詐陰險,但其韜略用兵卻是驚人,不得不防時下不能與之硬碰,還是盡快撤軍回寨,再做商議”

李催亦是對曹操有不少忌憚,當即便是依從李儒的建議,傳令各部將領,令其撤離回寨很快,圍著長安四面城墻的十萬大軍動蕩起來,在各部將領的帶領下急地往西邊的營寨撤去

至于曹操那邊,曹操想兵士連日趕路,此時并非出戰時機,所以便在東南方向距離長安二里外的一個山頭暫且下寨

而就在曹操大軍剛來不到半日,此時李催和李儒還有張濟、張繡等眾將正在商議對策,忽又見一斥候急急沖入帳篷,慌張報道

“主主公大大事不好了在東北方向,又來一支兵馬,數量足有三萬”

“什么”

李催正是頭疼曹操的大軍,忽聞又來一支三萬兵馬,這當真是雪上加霜李儒的臉色頓時變得加陰沉,向那斥候問道

“可知來軍是何方勢力?”

“若是小人看得不錯,應是并州牧文冠軍”

“文冠軍此人竟然也來了”

李儒一陣心驚,一個曹操就已讓他覺得手無足措,若是再加上一個韜略才智絲毫不遜色于曹操的文不凡,那當下的局勢,對李催來說可謂是大大的不利何況,曹操和文不凡乃是天下皆知的至交好友,若是他們兩方勢力成聯合之勢,李催根本無法抵抗

“好哇文不凡和曹操這兩頭白眼狼若非是我,他們怎可名正言順地坐上州牧的位置未料到,這兩人竟是忘恩負義之徒,也想來與我爭奪圣上”

李催想到,當初他為了安撫曹操和文翰這兩頭猛虎,不但給予其州牧名頭,是加以重金賞賜,封予侯位沒想到這兩人根本不領情,此番還出重兵趕至長安,必定是與他爭奪漢獻帝李催想到此,不禁追悔莫及,大呼道

“對于曹操和文不凡來說,即使你封或不封,影響都不會大畢竟別人的兵馬已是占據了并州、兗州而如今漢室沒落,天下諸侯幾乎都是自領一方,各自征戰何況,天下諸侯都不將你一手建立的朝廷當做正統,曹操和文不凡當然不會領你的情”

李儒暗暗地心中腹誹,當然他不會當面將這話說出李催好似火燒眉毛,宛如無頭蒼蠅般急急地來回走著,實在想不出任何辦法,便將眼色望向李儒

“軍師,當下我該如何是好呀?”

李儒收斂了幾分臉色,腦念電轉,沉吟了一陣后,忽然說道

“將營寨再撤出三十里坐等時勢竟然曹操和文不凡皆是為了圣上而來,那么這兩人必有一爭,再加上長安的呂布,到時這三人定會爭個你死我活主公可在后伺機而動,便可坐收漁人之利”

“不可萬一圣上當真被曹操或是文不凡擄走,他們遠在兗州、并州,到時我如何去追”

在挾持漢獻帝這幾年間,李催已習慣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高高在上的感覺,絕不允許漢獻帝有半點機會,離開他所能控制的范圍

李儒心中好似被錘子猛擊,想當初他在董卓麾下,董卓雖是脾性暴虐,但卻對他言聽計從,重視于他李催卻是不同,不但不信任自己,而且李儒還感覺到,他對自己有一份隱藏的忌憚李催騙他離開,下死手謀死郭汜一事,已令李儒十分失望,此時李催又斷言拒絕他的建議,這令李儒一時百感交集,不覺升起絲絲離開李催麾下之意

“恕儒冒犯,若是主公不聽,我等必遭滅頂大禍”

李儒忽然臉色一變,輕輕地說道李催一聽,頓時來了沖天大火,指著李儒就是喝罵

“李文優你莫要持著自己舊時身份,就能無法無天,口出狂言,亂我軍心來人吶,將李文優給我拿下,暫且收監,待戰事結束后,再行定罪”

坐在右邊武將席的張濟一聽,當即慌了起來,李儒乃是涼州軍的智囊,此時大敵當前,若是失去了李儒,涼州軍等于被斷去兩臂張濟急忙站起,向李催勸道

“慢主公,軍師”

“閉嘴誰敢再說亦一同收監”

李催原本就忌憚李儒在人心方面,比他勝一籌此時張濟來勸,無疑是火上加油自從樊稠、郭汜的背叛,李催的疑心就變得無比的重,常懷疑麾下將領會背叛于他,以致他時常會精神過分的緊張

張濟被李催這一喝,頓時閉起了嘴,不敢再多說一句,心中卻是連起了狂浪,暗道李稚然再是如此,必定遭滅頂之禍

隨著面色慘淡的李儒被兵士押走,帳篷里一片死寂,聽到的唯有李催那重重而充滿火氣的呼吸聲

夜里,在長安城外東北一帶,文軍的營寨門前

“主公止步,送到這里便可有子龍與我一同前去,你大可放心”

戲隆帶著一抹淡笑,拱手作揖道在戲隆的身旁,身穿白袍的趙云,目光凌厲迫人,甚是威風

文翰看了一眼趙云,心中的擔憂也是消了幾分,以趙云的凡武藝,萬一曹操當真會對戲隆有何歹心,趙云也能夠將其保出曹營這也難怪文翰如此謹慎,畢竟戲隆對于文翰乃至整個勢力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存在而且,當下文翰和曹操已不再是當年的小人物,如今勢力大了,對方皆是未來的潛在大敵,不可不防

“有子龍護你,我大可放心子龍,軍師的安危就交給你了”

“主公放心,子龍寧死也不會讓軍師掉半根汗毛”

趙云一拱手,渾身散的盡是勇威,好像他真有信心能在七萬大軍的曹營里護著戲隆殺出文翰作為后世人,對趙云的能耐,當然不會懷疑當下便是點了點頭,和戲隆、趙云告別后,戲隆在趙云和幾十輕騎的護送下,策馬飛奔往曹營的方向


上一章  |  寒士謀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