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預言家第五百二十九章 幸福之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宦海>> 官場預言家 >>官場預言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二十九章 幸福之路

第五百二十九章 幸福之路


更新時間:2013年09月19日  作者:方片2  分類: 宦海仕途 | 方片2 | 官場預言家 


雖然說調整情緒并不是一個簡單和短暫的過程,但陳平為了能把蕭淑妃帶到工作狀態當中去,不讓她總是想著自己在濱海的事情,同時不管陳平還是蕭淑妃,都是公私分明的人,而且能壓抑住自己的情緒快速的進入工作狀態也是每個官員的基本功,所以陳平很快把剛才的事情壓在心里,很正式的向蕭淑妃匯報起了工作。

“淑妃姐,關于這次縣域經濟會議的主要情況,我都已經寫在報告上了。”

陳平說到這里頓了一頓,蕭淑妃點頭道:“陳平你的報告張濤已經交到我這里了,我也已經看過了,上面說這次縣域經濟會議的主題是號召各縣建設幸福縣城對嗎?”

陳平點頭說:“這次縣域經濟會議是由發改委副主任李建軍主持召開的,他在會議上說縣域經濟的發展道路應該是沿著壯大縣域經濟到建設富裕綠色和讓人民滿意的縣城,最終建設幸福縣城,這也應該是各兄弟縣市的共同追求。”

蕭淑妃靜靜的聽著陳平的話,然后說道:“看來這個幸福,恐怕就是中央下一屆領導班子的施政口號了,就像現在強調的和諧社會一樣。”

不得不說,蕭淑妃的政治敏感性也是很強的,僅僅憑借一次縣域經濟會議上發改委副主任的講話,和自己帶回來的一些報告,就能判斷出未來中央施政口號。

陳平也知道,蕭淑妃的判斷也是很準確的,因為就在幾個月以后,一句‘你幸福嗎’就會成為和諧社會以后最為廣為人知的問話。

但是陳平能做出這個判斷是因為陳平擁有可以感知未來的能力作為輔助,而蕭淑妃的這個判斷卻完全是在猜測的基礎上,卻能把握得這么準確,由此看來蕭淑妃未來能成為省常委東吳市委書記,也就能在情理之中了。

陳平這么想著點了點頭說:“淑妃姐真聰明,發改委李主任也是這么暗示我的,我還沒來得及匯報淑妃姐就已經猜到了,我的淑妃姐真是太厲害了!”

“你少拍我馬屁,”蕭淑妃白了陳平一眼,隨后接著說,“不過怎么樣才算是建設幸福縣城呢?這總該有個指標吧?總不能當地官員說幸福就真幸福了吧?”

如果說剛才蕭淑妃的話能代表蕭淑妃的政治敏感性的話,那么蕭淑妃的這句話則就能很好的代表她的政治操守了,因為就在陳平所能預見的未來,由于沒有一個對幸福縣城的真正標準,導致各地方官員拼命的往自己的臉上貼金,讓記者在街上逢人就問你幸福嗎?

正是未來各地方官員的這種制造虛假幸福的行為,讓本來中央一個對群眾很好的初衷,最后變成了令人作嘔的政治作秀。

而現在,自己所在的路莊市成為了中央政策的試點地區,自己何不給其他地方做個好一點的榜樣呢?

想到這里,陳平就對蕭淑妃說:“淑妃姐,雖然中央并沒有明確什么叫做幸福,怎么樣才能算是幸福,但是我認為,這個幸福并不應該是誰說了算的,而應該是一種主觀的幸福感和客觀的發展所相結合的東西。”

“淑妃姐,我是出身平民家庭的,我的父母都是沙港市紡織廠的普通工人,我覺得我應該是能代表普通老百姓的觀感了,”陳平說,“而按照我父母來說,他們對幸福的要求很簡單,就是自己有份收入穩定的工作,能買得起房吃得起飯就是幸福了。”

“而站在政府的角度考慮,要達到這個目標,我認為就要在就業率和通脹率上做文章,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抑制房價的過快增長。”陳平說。

聽完陳平的話,蕭淑妃有些頭疼的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說:“你說的這些沒有一樣的簡單的呀!”

陳平笑笑說:“所以中央才一直說自己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如果能簡單的完成,那中央就不用在我們這里進行試點工作了,早就大步快跑的讓全國都進入幸福社會了。”

其實陳平這話只是在說笑,實際上陳平提出的這些問題,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各地方積累下來的問題,哪里能是一兩代領導集體所能解決的?尤其是房價問題,這都是自從國家開放商品房以來就一直存在的問題,想上屆總理上臺就說要抑制房價,結果辛辛苦苦工作了十年,想了各種辦法,卻仍然對高房價束手無策。

“不過現在說這些都還太早了一點,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萬里長城也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要想打造幸福縣城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的,而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我們作為試點地區,更應該以身作則,給其他地方做出一個好榜樣來,而不是隨便找個記者在街上逢人就問你幸福嗎?被問的人說幸福了就是真正的幸福了。”陳平說。

“哪有打造幸福縣城是靠這樣在街上問出來的?”蕭淑妃失笑說。

不過相比蕭淑妃的玩笑,陳平卻很認真的說:“可是這樣比發布任何政策,比作任何工作安排都要簡單不是嗎?”

陳平的這句反問讓蕭淑妃陷入了沉默,的確,以大多數官員的性格,他們為了能更快的出政績,能更快的達到上級領導的工作要求,肯定會用這種浮夸的辦法。

蕭淑妃想到這里,不由很佩服陳平眼光的長遠,和對官員心理的把握能力,同時也為中央領導人能把試點地區選在路莊這里感到慶幸,因為在這里自己和陳平是一條心,很容易就能把事情做好,但在其他地方的話,說不準就會有什么齷齪的事情發生了,而這樣的事情在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以來,在各個地方發生的也并不算少。

當蕭淑妃這么想著,陳平那邊則說:“不過現在說這些也沒用,還是先把自己的工作開展起來才是正理。”

蕭淑妃嗯了一聲問道:“那陳平你說敬老院什么的事情又是怎么回事?”

“淑妃姐是這樣的,我認為生有所養老有所依也是老百姓最基本的訴求,所以我建議中央的第一階段改革目標應該要建立在對政府某些職能的改革上,”陳平說,“政府的工作效率我想就不用再多說什么了,但是現在就是這么工作效率低下的政府,卻包攬了那么多公益職能,我覺得太不應該了。”

“那陳平你覺得應該怎么辦?”蕭淑妃問。

陳平回答說:“我覺得應該把一些政府職能以發包的形式交給社會上一些專門的公司來.經營,政府只作為監督者來監督公司的工作是否到位,我相信這樣既能減少政府的行政開始,精簡人員,又能提高工作效率,一舉兩得。”

“那陳平你為什么會要拿敬老院這一塊開刀呢?”蕭淑妃又問。

陳平對此想了想,然后回答說:“其實開始我在民政局的各項職能上面思索了很久,最終選擇敬老院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老的時候,另外這一塊的頑固勢力會很弱,先從這里進行改革所遇到的阻力會比其他地方要小,所以我才會選擇這里。”

蕭淑妃點點頭說:“那我先召開一次民政會議吧,你先和民政局的同志打個招呼,以免到時候他們不配合。”

“好的,淑妃姐你這可和我是想到一塊去了,我們真是心有靈犀呀!”陳平笑道。

蕭淑妃則是白了陳平一眼說:“德性!”

精彩推薦:


上一章  |  官場預言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