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預言家第四百零七章 讓主席尷尬的答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宦海>> 官場預言家 >>官場預言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七章 讓主席尷尬的答案

第四百零七章 讓主席尷尬的答案


更新時間:2013年06月22日  作者:方片2  分類: 宦海仕途 | 方片2 | 官場預言家 

對于一般人來說,都只知道在的西邊有一道不讓靠近的大門,知道那里就是中南海的入口,但事實上中南海作為中央的所在地,肯定是很大的地方。

除此之外,在中南海里工作的不可能只有國家領導人的,讓普通工作人員都住在中南海里面是不可能的,但要是讓這些人都像普通的上班族一樣走正門,就有點太不像樣子了,同時在上下班時,這些人和游客混在一起也會增加警衛的負擔。因此如果你能繞著中南海的圍墻走到較少行人的府右街上,再一路向北,就能找到中南海的側門。

一般來說非正式的領導人出行,或者是中南海普通工作人員的上下班,都是走這側門的。

而今天,陳平和葉靈芝也來到了這神秘的中南海側門,當然他們是坐著持有特殊證件的車子來的,否則他們除了在路上走一遭以外,哪間院子都進不去的。

這是在中央發布了對劉國棟進行依法懲處通告以后的第三天,中午當陳平和葉靈芝吃完了午飯以后,就接到了國務院的電話,說是副總理孫成軍要見他,讓他做好準備,國務院的車會在午后一點半左右去接他,因此陳平才會和葉靈芝坐車來到府右街的。

當車開過了靈境胡同再往北一點,往東經過一道像是牌坊一樣的大門,饒過幾個拐角,最后開進了一棟很有氣勢的辦公樓里。

在專人的帶領下,陳平和葉靈芝通過檢查上到了三樓,雖說葉靈芝作為權貴后代,她以前不是沒有來過中南海,也不是沒有見過國家領導人,可是今天也不知道是因為她才經過了中央的變動,見證家族起死回生事情太過激動,還是在為陳平感到擔心,又或者是因為別的什么,總之陳平能感覺得到她特別緊張。

于是陳平主動牽住了她冰冷的小手,葉靈芝感覺到從陳平手上傳來的溫暖,這才漸漸放松了下來。

他們最后來到了一間接待室,固然在來之前他們就已經明白將要面對的是什么,可當他們見到里面等著他們的人的時候,無論是陳平還是葉靈芝,都下意識的屏住了呼吸,異口同聲的說道:“徐主席好,孫總理好。”

里面的人就是中央副主席徐定邦和國務院副總理孫成軍,這兩個人都是中央臺新聞聯播上的常客,因此陳平見到的第一眼就能認出他們的身份,根本用不著介紹。

徐定邦和孫成軍對陳平和葉靈芝點了點頭,隨后徐定邦讓他們倆坐下,旁邊的工作人員很適時的端上來兩杯茶。當陳平和葉靈芝各自品嘗了一口以后,徐定邦就先開口說道:“今天請你們兩個來這里的原因,相信我不說,你們自己也應該心里有數了,你們可知道前些日子你們兩個所做的那些事情,可是讓整個中央都頭疼了好久呀!”

正如徐定邦所說,他們很清楚請他們來中南海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他們找各種關系給中央打電話幫葉家說情的事情。因此當徐定邦才說完,陳平就說道:“徐主席很抱歉,因為我們的關系,給中央添麻煩了。”

徐定邦沒有理會陳平的道歉,而是從旁邊拿起一份文件不急不緩的念道:“陳平,男,江南省東吳市沙港人,現任路莊市副市長。”

念到這里,徐定邦笑了笑說:“陳平你不過就是一個處級的小官,現在居然敢跑到北京來插手京津市委書記劉國棟的案子,你的膽子也真是夠大的,你知道從我往下數,整個北京市有多少個處級以上的官員嗎?”

面對徐定邦的質問,陳平還是那句話道:“徐主席很抱歉,因為我們的關系,給中央添麻煩了。”

對此,徐定邦擺了擺手說:“行了,我叫你來這里不是來聽你道歉的,我只想知道在這件事上,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這是因為我相信徐主席是公正的,我更相信中央是講紀律和法制的,所以我只要恪守黨和國家的規章制度,不做任何違法亂紀的事情,中央就能寬容我。”陳平說。

“我是想聽你的想法,而不是這些恭維的廢話,我再問你一遍,如果你真的是這樣想的話,那么我想我們之間的談話就可以到此為止了。”徐定邦說。

“那……如果我說了,徐主席和孫總理你們不要怪我。”陳平說。

徐定邦點了點頭說:“你剛才不是都說了嗎?我是公正的,只要你不做什么違法亂紀的事情,我就能寬容你。”

旁邊的孫成軍也說道:“陳平,徐主席問你什么你照實回答就行了,不要拐彎抹角的。”

“好的,其實不瞞徐主席和孫總理,我之所以會這么做,完全是為了葉靈芝,”陳平說,“雖說解放以后就沒有了所謂的豪門,但實際上門第之見卻還是存在的,而一旦葉家被牽扯進了這次中央的變故里來,那么以后為了重振葉家,靈芝她一定會被嫁給某個中央官員的兒子,成為家族的犧牲品,我不愿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

陳平的回答讓徐定邦和孫成軍一下子就愣住了,他們在此之前也曾設想過陳平可能的回答,但卻怎么也想不到陳平居然會給出這樣一個答案。

這倒不是說徐定邦和孫成軍會想不到,事實上在當初他們葉家事情的時候,孫成軍就提出來過的,但那時他們都只是當個玩笑,卻沒想到陳平居然就這么說出來了。

難道他不是因為推測出了中央的想法,感覺到了某種政治方向才做出的決定嗎?

徐定邦和孫成軍這么想著,同時下意識的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里感覺到了同樣的想法。

不過要是細細分析起來的話,陳平的這個想法也確實是在情理之中的,因為無論他的政治智商有多高,但他的級別,他現在所處的位置,卻終究是他一個無法彌補的短板。就算他能從報紙上推測出一些東西,可對于葉家處理這種內部消息,是報紙永遠不可能刊登的。更別說對于葉家,就連徐定邦自己之前都還有些拿不定主意,他一個處級小官,又怎么能未卜先知呢?

這樣看起來的話,陳平也只能是抱著賭一把的心態了,那么他不好好在路莊當他的副市長,是什么讓他來北京賭上自己的仕途來做這個事情的呢?想來想去就只能是葉靈芝這一個原因了。

這個結果是很顯而易見的,但同時卻也是讓徐定邦和孫成軍兩個國家領導人的老臉有些掛不住的。

原因很簡單,當初他們在私下商量關于葉家這個事情的時候,原本他們想著陳平既然來北京并且還說服蕭鴻坤和周寶昌幫他打電話來中央說情,肯定是分析過中央的形勢,知道葉家并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的了。同時他們還想著陳平既然在濱海醫保案和后來發改委的重工項目上,能夠取得成功,那么這一次在他們舉棋不定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借鑒一下陳平的政治判斷呢?

徐定邦和孫成軍的這個想法是沒錯,可是他們卻忽略了陳平最根本的一點,就是他沒有足夠的信息支撐他做出這個正確的判斷。

想到這里,徐定邦和孫成軍不約而同的覺得自己當初的決定也真是好笑,自己舉棋不定,居然就會想到要借鑒陳平的看法。

試想如果這件事流傳了出去,外面要是知道在關于劉國棟關系的后續處理問題上,中央居然是讓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做決定的話,那不知道要讓多少人驚掉下巴了。而徐定邦和孫成軍也沒臉再當什么副主席和副總理了,還不如讓陳平來要靠得住一點,反正在這種大事的決策上,他們也會拿不定主意,反而陳平是很有主見的。

但其實話雖是這樣說,可徐定邦和孫成軍也不可能有那么不堪。

他們之所以會舉棋不定,無非就是因為他們身為副主席和副總理,需要顧忌的事情太多,要去協調各方面的關系,怎么樣去填補劉國棟離開以后所留下來的權力空白,更是要安撫中央內部的各種勢力,不至于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亂子。

這么多的問題交織在一起,各種利益的來回拉扯,的確會讓人很難理出一個清晰的頭緒,更別說在如何處理葉家的問題上,本身就是一個兩難的抉擇。

葉家的確是和劉國棟走的很近,按照官場規則來說是要處理的,但同時葉靈芝的爺爺作為前發改委主任,在中央也是牽連甚廣的,如果處理的不好,很容易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現在中央正值換屆前期,需要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選擇不處理葉家也未嘗不是一個選擇,同時也可以為自己爭取一個新支持,這又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徐定邦和孫成軍他們專門就這個問題研究一個禮拜半個月,以他們的能力,肯定可以拿出一套穩妥的方案出來,可問題就是他們作為副主席和副總理,是要管理整個國家的,官場、民生還有地方上的黑惡勢力,各種問題都匯總在一起,任誰都會感到有些力不從心的。

相比之下,陳平因為就是專門為了這個事情來北京的,肯定是細細分析過各種利弊得失的,所以他得出的結論會更科學也更全面一些也說不定。

徐定邦和孫成軍也就是因為這一點,最后才選擇接受陳平的想法,在后來對劉國棟的審議會議上,做出了不繼續追究的決定。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

先看到這里書簽

找個寫完的看看全本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上一章  |  官場預言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