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之鋼鐵雄心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1908之鋼鐵雄心 >>1908之鋼鐵雄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移

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移


更新時間:2012年12月18日  作者:緊那羅在唱歌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緊那羅在唱歌 | 1908之鋼鐵雄心 
書名:

“神吶,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站在一處廢墟旁,看著周圍那些還在救火的人們,在附近一家學校里擔任教師的山村看著已經被大火燒成紅色的天空凄聲道。

一百五十多架H40轟炸機攜帶的一千多噸凝固汽油彈,將東京燒成了一片火海,然而面對這次轟炸日本人卻是毫無差距。

不過這也難怪,畢竟在過去的半個世紀中,日本本土還從未遭到過一次襲擊,在這種情況下日本雖然很早就已經進入了戰爭狀態,但是本土的國民對戰爭其實并沒有很大的警惕性。

至于空襲和轟炸什么的?

如果是H3的話,想要轟炸日本本土或許還沒什么,可是想要轟炸東京就實在是太勉強了,再加上過去的時間里國防空軍的轟炸機別說是東京,甚至就連長崎也沒有轟炸過一次,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人自然也就沒想過會有這么一天。

再加上此時的日本,尚沒有雷達這樣的裝備,根本無法提供足夠的預警,于是,這一次的事情發生了…

面對H40機群的轟炸,日本人就好象被人用木棍敲到了一樣,只是一陣頭暈目眩卻連一點反應都沒有。

另一方面,面對著在空襲當中遭受的損失,無論是東條英機還是其他的內閣成員也都是欲哭無淚。畢竟這一時期的日本也不過才八千多萬國民,一下子就傷亡了十多萬,無論從哪個角度上看都絕不算小。

事實上,在歷史上美國對日本的空襲當中。常規的燃燒彈所帶來的損失甚至比原子彈還要大。

與此同時,雖然目前日本方面還沒有將空襲的損失統計出來,但是看著東京現在的樣子,其他幾個交戰當中的強國也都在為戰略轟炸機和燃燒彈的威力吃驚著。

甚至就連已經研發B29,并且開始準備對B29進行試飛的美國人。也沒有想到戰略轟炸機的威力竟然能大到這個地步。

不過這也難怪,畢竟過去美國裝備的B17轟炸機無論是在航程上還是在載彈量上都不如B29,不過更重要的卻是,在B17研發出來的這些年里,世界。尤其是美國的臨近地區一直都沒有爆發過規模較大的戰爭,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人自然也就沒有實戰測試一下的機會。

當然,H40機群能夠發揮出這么大的威力,和東京的建筑群都是木制的也有很大的關系,畢竟木制建筑和凝固汽油彈結合起來,完全能夠配合出火上澆油的程度來。

不過讓人比較吃驚的卻是,日本人的建筑模式居然一直都沒有發生過改變。

要知道發生在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可是曾經引起過十多萬人的死亡。當時地震發生在中午,許多人正在用火煮飯,導致地震發生后許多地方都發生大火,增加損傷和死亡人數。另外日本北部能登半島附近沿海的臺風帶來的強風,導致大火迅速蔓延。一些大火逐漸席卷整個城市。許多人因為他們的腳陷在熔化的柏油路里而遇難,而最大單一傷亡災難發生在陸軍本所被服廠跡地(現在的橫網町公園),當時大約38,000人擠進東京市中心這一個空曠的空地,被后來引起的火災旋風燒死。由于地震造成水管破裂,直到9月3日上午,在將近整整兩天之后才撲滅大火。許多逃到避難所或防空洞的市民在大火中喪生。

另外除了大量的平民傷亡外,地震也造成多位皇室成員死亡,時年17歲的閑院宮載仁親王第四個女兒寬子女王、身在藤澤市的東久邇宮稔彥王第二個兒子師正王與鐮倉的賀陽宮邦憲王第二個女兒佐紀子女王都因房屋倒塌而身亡。

至于大正天皇和貞明皇后。因為當時這兩個人都在日光,所以反而沒有遭到任何的危險。

本來嚴光以為日本人會吸取大地震中學習到的教訓的,至少是將大火燒過后的地區的那些木制建筑,重新建成其他結構的,然而在地震后日本人在東京卻依然使用者木制結構的建筑。

或許是因為日本人覺得,像關東大地震那樣的地震。不可能再來第二次了吧…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種想法,導致了后來的東京大轟炸…

至于嚴光…

既然日本人自己都不吸取教訓。那嚴光也只能毫不客氣的讓空軍的人準備燃燒彈了。

對東京的空襲對日本軍民的士氣造成了極大的打擊,因為這是日本本土半個世紀所遭受的第一次襲擊,而且還是這么慘重的襲擊,不少日本人甚至已經開始懷疑日本究竟能否獲勝了。

另外也有大量的日本軍民,強烈要求東條政府對中國展開報復行動,只可惜,此時日本并沒有像H40這樣的轟炸機存在,就連H3這種B17一級的戰略轟炸機也沒有,自然也就談不上什么報復了。

至于用海軍的艦載轟炸機,派出聯合艦隊對中國的沿海城市進行轟炸…

在中國的海岸線上,有著大量的巡邏機在進行著巡邏,想要不被他們發現就駛入中國領海實在是件難如登天的事情,而如果被中國人發現的話,中國國防空軍的陸基空軍就是將聯合艦隊全部擊沉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更何況就算報復行動成功了,人家只要尾隨著進行報復的艦載機回去,就能發現聯合艦隊在什么位置,到時候…

估計聯合艦隊也就成為歷史了。

雖說聯合艦隊在這個時代絕對是第一流的艦隊,但是艦載機畢竟是干不過陸基戰機的,就好象F35干不過F22一樣(1對1的情況下),而冒著讓聯合艦隊全軍覆沒的風險。就為了進行一次報復?

在歷史上東條英機的評價的確不高,但是至少他還沒有腦殘到這個地步。

不過東條英機沒有許可報復行動,不代表轟炸就不會繼續。

在稍后的數日里,不但H40組成的轟炸機群再次光臨了東京一次——————當然,由于這次日本人有了準備。而且該燒的也燒的差不多了,所以損失并沒有上一次那么大,而且在空襲的過程中還擊落了多架H40轟炸機。

除了H40機群光顧了東京一次外,由H3組成的轟炸機群也光臨了長崎等城市。雖說這些轟炸機想要轟炸東京的話,多少有那么一點勉強。但是如果只是轟炸長崎什么的話,到是沒有問題。

不過由于H3的性能不如H40,因此在空襲的過程中,H3付出的損失比較多,不過這些損失和日本人的相比就不算什么了。

大規模的轟炸,使得日本原本就不怎么發達的工業遭到了嚴重的損失,雖然這個時候從南洋和澳大利亞搶掠的物資。還在源源不斷的運往日本本土,但是日本將這些物資轉換成成品的能力卻嚴重受損。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轟炸的關系,使得日本開始向德國索要防空方面的技術。

當然,用索要來形容或許并不正確。正確的講應該是交換。

不過并不是用技術來交換,雖說日本在這個時代而言,技術也算是不錯了,可是和德國相比還是差距相當的大,所以日本和德國交換的主要是資源,也就是說是用資源交換技術。

另外日本在戰場上俘獲的一些新裝備。通常也都會通過潛艇等方式,交換到德國人的手中,比如說上一次的自動步槍…

一桿自動步槍就想交換到雷達方面的技術。這多少有那么一點異想天開。不過考慮到日本盟友的身份,再加上日本提供的那些資源,似乎分量也就足夠了。

然而遠水解不了近渴,在日本同德國正在進行磋商的時候,日本本土幾乎每隔兩天都要遭到一次轟炸。

另一方面,轟炸機的指揮官也改良了轟炸的方式。

最初H40轟炸日本的目標以軍事及工業設施為主。H40多數在日間從9000多米左右的高空進入。使用儀器進行精確投彈。但是日本本土上空經常有強烈的氣流,令到這種空襲難以發揮成效。事實上如果不是轟炸機使用的是燃燒彈的話。恐怕較大規模的破壞都不會有。

而新的指揮官卻改變了這種空襲方式,讓H40在晚間從1500至1800米的低空進入日本。新的指揮官認為在夜間,日本戰機并不足為懼…

事實證明,他是對了。

同時,由于H40等戰略轟炸機發揮的巨大作用,國防空軍對采用噴氣式航空發動機的戰略轟炸機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畢竟噴氣式飛機無論是在速度還是在高度等方面,都遠遠超過采用活塞發動機的H40。

不過大型轟炸機的難度和復雜度畢竟要高于戰斗機,再加上項目也是剛剛才上馬,所以段時間內恐怕是無法見到這種轟炸機的面世了…

國防空軍對日本本土的狂轟濫炸,使得日本人遭到了極大的損失,好在很久以前日本人就已經對中國空軍,尤其是空軍所裝備的大型轟炸機有了很大的戒備心理,為此甚至提前研制了四式戰斗機等能夠截擊H40的新式戰斗機和截擊機。

因此在空襲的過程中,國防空軍也損失了不少的轟炸機。

再加上H3的性能還不如H40,而在日本陸航當中有不少的戰斗機都能對這種轟炸機進行截擊,因此H3的損失還要比H40多出十多倍,當然,很明顯的是,H3的數量也要比H40多出十倍,而且就算轟炸機部隊的損失再多,也不可能比日本人的損失更多。

另一方面,在本土飽受轟炸的同時,日本人也開始考慮將工業轉移的想法。

當然,并不是說將工業轉移到東京以外的地區什么的。畢竟那么點距離根本算不上轉移,也根本無法對國防空軍的轟炸機造成什么威脅。

日本人所謂的轉世是指,將工業轉移到澳大利亞等新占領地區去…

H40轟炸機的面世及性能都讓日本人大吃一驚,但是如果說H40轟炸機能夠飛到澳大利亞去的話,日本人卻是一點都不相信。

如今日本本土幾乎每天都在遭受轟炸。與其將資源浪費在不斷的修補當中,到不如果斷的將工業轉移到澳大利亞去,這樣一來相信國防空軍也沒有辦法了,何況澳大利亞本身也有相當程度的工業基礎。

何況日本政府本來的打算,不就是鞏固在南洋和澳大利亞的統治。并且憑著著這些地區的資源和縱深,同中美對抗嗎?

當然,這么做的話肯定是會有很大爭議的,不過在爭議的同時,少部分的工業卻已經開始向澳大利亞轉移了。另一方面,日本人在占領了澳大利亞后也沒有閑著,在占領澳大利亞的同時。對澳大利亞工業進行恢復和擴建的工作就已經開始了,到了如今澳大利亞的工業已經恢復到了原有的水平。

而憑著澳大利亞自身的資源優勢,如果日本本土真的投入人力物力來擴充澳大利亞的工業實力的話,那么澳大利亞到真的可能在現有的基礎上提高許多。

對日本人打算將工業轉移到澳大利亞去,然后將澳大利亞作為背后支柱的想法和行動。嚴光等人也很清楚,不過清楚是清楚,可是嚴光等人卻沒有一點動作。

或者說,就算是想有動作,也是沒法做。

原因很簡單,澳大利亞實在是太遠了。

而且澳大利亞本身地廣人稀。700萬的人口,在戰后只剩下五六百萬,這五六百萬都集中在有限的城鎮當中。所謂的抵抗組織簡直少的可憐,而且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威脅。

因此就算明知道日本人打算做什么,嚴光他們也只能坐在那里看著,除非H40的航程能夠在中國同澳大利亞之間來一個往返…

不要過事實上,不要說是從本土出發了,就算是從越南出發H40的航程也不夠。要知道越南距離澳大利亞最北端的達爾文可是有三千七百多公里,一個往返就是七千多公里。而H40的作戰航程卻差了不少。

何況澳大利亞的工業和人口,幾乎都集中在悉尼和墨爾本這兩個城市,而越南距離澳大利亞第三大的城市布里斯班也有六千六百公里的距離,距離悉尼更是有六千八百公里的距離,至于墨爾本?

咳,墨爾本的話反到是距離近了一些,差不多有六千七百公里的距離吧。

雖說如此,但這么長的距離對H40來說依然是太長了,事實上H40的運輸航程也不過才9000公里而已,飛到澳大利亞的話到不是沒有可能,不過想再飛回來的話就實在是不太可能了。

雖然日本將一部分工業開始轉移到澳大利亞去,多少有些麻煩,至少將來就算再怎么轟炸日本本土,也只能對日本的老百姓造成傷亡了。

而且如今日本的戰線幾乎都轉移到了東南亞,從澳大利亞進行支持的話,或許還會更方便一些。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因為此時國防軍的先期部隊已經進入印度了。

“不過這些英國人還真是不識相啊…”

坐在一張太師椅上,蔣百里如此道。

“是啊,日本人都已經打到印度中部了,他們居然還不愿意讓我們進入印度…”

蔡鍔也點點頭道。

“提防心理的確是太重了一些。”

“這也難怪,畢竟如果換作是我們的話,我們也不會將一群未來的敵人放進自己的家里的…”

“問題是…”蔣百里呵呵一笑。“他們不放,難道我們就進不去了嗎?”

他們說的并不是緬甸的事,而是另一邊的…

和后世不同,這時的中國已經將領土擴張到了中亞,在后世中亞一共有五個國家,分別是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而塔吉克斯坦同印度的距離卻是很近的,雖然兩個地方的中間還有一個阿富汗存在,但是阿富汗的這塊土地卻只是如一塊薄片一樣,因此如果需要的話,國防軍完全可以十分輕易的越過這片土地南下到印度。

事實上國社政府也是這么提出的。

在位于泰國的國防軍開始陸續開進緬甸后,國社政府也向英國政府提出了請求,希望英國政府能夠允許國防軍南下進入印度,協助英國政府進行防御。

不過可惜的是,英國政府對國社政府的“好意”卻絲毫沒有要領情的樣子,在接到了國社政府的請求后不但直接回絕,甚至還從本來就十分有限的兵力中,抽調了一些出來在印阿邊境布防…

當然,他們這么做的結果,就是日本人的步伐又推進了不少…


上一章  |  1908之鋼鐵雄心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