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鸞第四十八章 定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斗鸞>> 斗鸞 >>斗鸞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八章 定局

第四十八章 定局


更新時間:2012年11月11日  作者:Loeva  分類: 歷史時空 | Loeva | 斗鸞 
sodu,,返回首頁

txt

沈儒平與女兒沈昭容于靜室中對坐前者唉聲嘆氣后者默默流淚

沈昭容與柳玦的婚約已經宣揚得滿京城皆知那封婚書上的字跡也被證明與沈儒平的字跡相同即使沈家父女辯解那是沈昭容寫的結果也沒什么區別總之有物證也有人證(章家人)可以證明他們在流放期間與人定下了婚約對方是出身世家的旁支子弟這門親事在當時可以說是沈家高攀了而且又在定下婚約后接受了對方的資助和照料即使在恢復身份后與對方好好商量了才解除婚約也免不了要落得個過橋抽板、不守信義的壞名聲更何況是騙走了人家的錢財逃走

而在應天府尹向柳玦詢問事情細節的過程中杜氏殺人一案的始末也都被公之于眾世人不但知道沈儒平因為協助藏尸曾經被判入大牢也知道沈昭容在柳家給人做過伴當而且還意圖勾引柳家嫡子卻陰差陽錯地勾上了人家遠道而來的侄兒杜氏殺宮氏據說是因為柳家看中了宮氏的女兒也就是章家的二姑娘正打算議親沈昭容在柳家人面前誣蔑章家二姑娘的名聲才引來宮氏尋他家晦氣導致了命案的發生;而杜氏殺李沈氏與李云飛母子也是因為李云飛與沈昭容本有婚約因擔心事情暴露后會導致柳玦與女兒的婚事生變才生出滅口之心

綜上所言沈家姑娘已經不僅僅是因為生母的罪行而被人懷疑教養有問題了她本身就是個品行不正的人如果說先前傳言中她與皇上曾經有過婚約那她與李家嫡子的婚約又是怎么回事誰家女兒會同時許給三家人她還要不要臉面了

沈儒平嘆道:算了吧事情鬧到這一步我們的盤算已經完全落空了如今只盼著皇上仍舊象從前那般寬宏大量不會為難我們我們到鄉下避些時日等風聲過去了再回來到了明年我就帶你回老家去那里的人想必不會知道京城里發生的事借著皇上與安國侯府的臉面給你說門體面的親事還是不難的

沈昭容咬著唇哽咽道:女兒不甘心女兒從十歲開始就以為自己會嫁給表哥成為一國之后女兒等了他五年如今落得這樣的結果叫女兒情何以堪又恨道:都是章家的錯當初的事我們一直是瞞著柳玦的他怎會知道底下的事一定是章家告訴他的

沈儒平皺眉道:我知道你總是怪章家不過如今咱們也得罪不起他們了若你大姑母能管事兒或許還能回轉一二但如今我們連她一面都見不了可見章家對她也早已不耐煩了還容她坐在正室位置上想必只是為了她兒女的體面與前程而已你就別再花心思在這件事上了明兒就收拾行李隨我出城只要我們走了應天府還沒那個膽子發海捕文書

他總是以自己是皇帝親舅舅而自傲總覺得應天府尹不會連皇帝的面子都不買卻完全忘記了對方已經無數次落他的臉了又怎會在乎再落一次

沈昭容低頭抽泣哽咽道:女兒真的不甘心我們家對皇上可是有大恩的啊不但有救命之恩還有撫養之恩難不成因為女兒曾一時糊涂他就把這些恩情都忘了不成女兒已經一退再退不再奢望為后只求能入宮為妃了為什么他連這點小事也遲遲不肯答應

沈儒平聽了除了嘆氣也沒有別的反應了:說來都是你和你母親糊涂若當初他死訊傳來時你們不是急著要另找人家而是再多等幾個月皇后之位就穩穩當當到手了無論是宮氏還是你小姑姑全都是因為你的婚事才死的為何當初就不能再等一等呢他才走了半年燕王就起兵了哪怕是他真的死了守上一年也是盡了禮數

沈昭容咬牙道:都是陳家人胡亂傳消息興許當時章家明知道他沒死卻來哄騙我們否則女兒又怎會以為他當真死了

沈儒平有些煩躁地道:陳家人只不過是說了沉船的事若不是那姓呂的事先說了要走海路我們也不會誤會他與皇上遇難了章家當時也是亂成一團怎會是哄騙我們的況且當時我們兩家只是略有些不和尚未到死仇的程度他們何必拿這種事來騙我們你就少說幾句吧我還是那句話那時候要是再多等幾個月就好了你母親糊涂你也跟著胡鬧事實上你才多大年紀何必急著嫁人

沈昭容窒了窒仍舊不甘心地說:就是他們害的若不是他們一再與我們家過不去女兒又何必著急那鄉下地方連個象樣的人家都沒有也就柳家可以勉強入眼又不會瞧不起我們這些流放的罪眷女兒才覺得他家勉強可以配得若早知道皇上無事女兒又怎會看得上他家

沈儒平這回是真的不想聽下去了直接站起身來:你再埋怨也是于事無補的就這樣算了吧再鬧下去你的名聲就真的無法挽救了萬一老家的族人聽到了風聲前來逼著我將你送去家廟或是直接叫你自盡以證清白你又該如何是好我只剩下你一個骨肉你難道還叫我再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滋味不成

沈昭容掩面痛哭哭了半晌才道:如今即便是我們想要息事寧人只怕章家人也不肯輕易放過我們了女兒如今落得這樣的結果除了嫁入宮中還有別的活路么只有入宮才能救下女兒的命父親您就發發慈悲替女兒想想法子吧

沈儒平睨了她一眼心頭更加煩躁了皇帝若是想納女兒入宮早就點頭了又怎會拖到這時看來這個女兒是真的廢了他開始覺得也許他該早日續娶一房妻子不需要高門大戶只要是清白的書香體面人家身子康健容貌端莊等日后有了能傳宗接代的子嗣沈家才再次有了希望

沈昭容還不知道父親心里轉著什么念頭她如今見不到皇帝無法向他訴說心中的委屈只能將希望寄托在可以自由進宮的大姑母沈氏身上為此她越發嚴厲地催促杜大去打通安國侯府門房的關節了因為杜大遲遲不能成事她開始懷疑當初因為聽說這人姓杜讓她想起了冤死的生母就一時沖動將人買下或許是個錯誤的決定

還沒等到沈昭容成功聯系上沈氏皇帝已經在朝上宣布了自己看中的皇后人選正是李家二姑娘李瑤至此小道消息早已傳遍了京城的上等人家開始向中等人家滲透了眾人一瞧果真如傳言所說的那樣皇帝選中的是出身老牌勛貴、有著出眾品行的名門閨秀都沒有了異議——就算有在長時間的等待與猜測中也漸漸消退了眾人回過頭來看才發現這一切確實早有證明:李家剛剛在幾天前孝滿如今要給家中的姑娘小爺們辦喜事就沒有妨礙了皇帝能考慮得這么周到實在是個知禮之人

不過皇后的人選無人挑剔不代表事情就順利解決了既然正宮的出身高貴那后宮總要添幾個出身略差些的人吧皇帝年紀也不小了總不能只守著一個正宮娘娘于是在與年輕的小皇帝以及老辣的燕王討價還價了三天后朝臣們又贏得了一場勝利——有兩家閨秀將會在皇帝大婚后的第三天入宮成為妃嬪其中一位是先帝老臣張家的孫女另一位則是臨國公府石家的庶女

李家二姑娘代表著燕王等一眾從龍功臣的勢力張家孫女代表著先帝老臣與一眾文臣清流的勢力而石家的庶女則代表著那群曾經服從或屈從于建文帝與馮家的權勢、默認其權位的建文舊臣從此真正臣服于新君座下也為新君所接納

三方勢力都感到很滿意當中尤其以石家這類人家最為興奮自打新君登基以來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提防著會被人秋后算賬但如今就不一樣了皇帝是個仁厚之人既然接受了石家女兒為妃就表示是真的不追究了從前做過的一些不能見光的事也會自此被深埋于地下無人知曉等將來石家庶女在宮中生下皇嗣他們就真的翻身了

若有什么遺憾的那就是石家庶女是通房所生出身實在低了些但也沒辦法他們一伙人都身份敏感若不是石家還曾經為皇帝與燕王收集京中情報出過一點力又與章家是姻親皇帝與燕王還未必肯接受他家的女兒呢偏偏出身更高貴的嫡女又出自馮家女兒的肚子萬萬不可能入宮的馮氏手段厲害屋里連個體面些的妾室都沒有只有一個通房是婆婆石章氏賜下來的才生了個女兒年紀又正好合適只得拿她充數了若是能有一個更合適的人選他們也不會選擇這個庶女張家的孫女是嫡出還未進宮就被定下了一個寧妃的名號而石家庶女卻只被封為美人地位差得太遠了若不能得到皇帝的寵愛日后能發揮的效用實在有限

這些人猶在那里為自家日后的權勢斤斤計較卻不知道暗中早已有許多眼睛盯上了他們就等著他們露出馬腳好一舉拿下

皇帝要立后了這是大明開國以來第一次有在位的君王迎娶皇后大婚典禮自然不能馬虎不過由于建文末年國庫與內庫都有了大幅虧空加上建文逃走時又曾放火燒宮皇宮有多處宮室被焚毀新君至今還只能在大殿側面的一處宮院起居未能搬入他曾祖父、祖父們做皇帝時曾居住過的宮室而要舉行大婚儀式自然不能在側宮將就哪怕是皇帝再三說天下初定不該太過靡費宗人府、禮部與宮內二十四衙門也不可能答應只辦一個簡單的婚禮的于是經過朝上朝下多日商討朝臣們才勉強與皇帝達成了協議決定將儀式的規模減小但程序不改婚期就定在十月中旬

李家二姑娘已經被家人恭送進了家中一處新整修的小院這里景致極好房屋精致原是燕王妃李氏在家時住過的地方經過重新翻修正好用來給侄女待嫁等到李二姑娘出了門子這處小院就會被家人完全封存起來不再有別人入住以示對皇后的尊敬同時燕王妃也以男方長輩的身份主持了六禮中的幾個儀式并且送去了幾位在宮中當差多年、熟知宮廷禮儀常識的嬤嬤她們將會在接下來的三個月里教導未來的皇后一切需要的知識好讓她入宮后馬上就能承擔起一國之母的責任來

這幾位嬤嬤都是先帝元后常氏曾經用過的舊人最是可靠不過了

同樣的待遇也發生在張石兩家身上京城上下翹首以待就等著看一場開國以來首屈一指的盛事連先前曾經一度沸沸揚揚的沈柳兩家毀婚官司也無人再關注了

一日李云翹忽然和丈夫兩人帶著柳玦來到了南鄉侯府求見

明鸞帶著老張出面去見她問:你怎么又來了可是又有事要我們家幫忙先跟你說清楚若是太過分我可不會答應

李云翹苦笑了下:放心不會叫你們為難的她指了指呆坐在側的柳玦:我聽說他兄弟就在你們府上住著就把他帶來了請他兄弟把人帶回去吧

明鸞看了看柳玦有些莫名其妙:你不是不肯放他跟柳璋回來嗎怎么今日又改了主意官司怎么辦難不成要我們替你去打

李云翹恨恨地道:還打什么官司上頭發了話讓應天府草草結案叫我看在外祖父母的份上手下留情我倒是想留情呢可我母親的仇又有誰能報若不是為了沈家父女那杜氏又怎會殺我母親與哥哥如今我滿門皆亡要看外祖父母的臉面那誰又顧得了我親祖父母的臉面

txt


上一章  |  斗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