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第四百四十一章 對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一章 對策

第四百四十一章 對策


更新時間:2014年11月18日  作者:讓你窩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讓你窩心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正文第四百四十一章對策

馬擴所獻三策當然是‘一勞永逸’之策最和趙檉的胃口,也與他當初的設想和計劃相吻合。。。散朝之后,趙檉又留下馬擴共用午膳就解決大理國問題的細節進行詳談,就可能出現的情況想好應對之計,事畢這才放其回去休息。次日朝會上,趙檉當堂任命馬擴為西南三路制置使,加禮部尚書銜,前往大理代表朝廷全權處理大理動亂。并賜御筆授予其相機處置、調動江陵鎮撫司及各路州軍之權。

可憐的馬擴根本來不及通知家眷,在圣旨頒下的第二天便帶領幾個親隨,十數個從隨扈官員挑選的出的幕僚,在一隊近衛軍的護衛下便踏上了前往大理的征程。因為事情緊急,他們一行人取道陜西至四川到大理的道路,這條路多在山,蜿蜒艱險,但可以縮短不少路程,辛苦自不必說了。

在使團出發后,趙檉將詔令通報西南各州府、駐軍,令他們通力配合。當然金赫被殺之仇他也不會忘記,在使團出發的前日薛海已經率領‘蛟龍’的一個分隊出發前往大理,由其主持翦除元兇和策反諸蠻部,為大理歸宋鋪平道路。而江陵鎮撫司也得到派兵進入大理,殲滅高氏和董氏兩家族軍隊,解除大理武裝的命令。

趙檉的目標很明確,他要一舉清除大理國的反宋勢力,鏟除地方軍閥,消除大宋周邊不穩定因素,為下一步北伐女真打好基礎,免得前方正打得不可開交,后院起了火。搞得不上不下,進退不能。而另一方面。占據大理則吐蕃幾乎已經處于大宋和西夏的包圍之,控制了他們所有進出高原的通路。使其成為一座‘孤島’……

有馬擴主持大理之事,趙檉終于可以安心度假了,可經過這么一折騰時間也過去一個多月,眼看進入秋季了,他決定移駕前往大定府附近的伏虎林狩獵。那里是過去歷代遼帝的‘秋捺缽’的行宮所在,主要是入山射獵,打虎獵鹿,故又稱之為‘秋山’。秋山活動和春水一樣有著十分濃重的政治典禮色彩,在行獵舉行宴會和比賽等活動。同時也有習武教戰的功能。

趙檉到此行獵,當然和遼帝是有差別的,他除了通過這些活動加強與契丹人的聯系外,還可彰顯武力,威懾各部,消除他們的反叛之心,有著恩威并施的意味。但是他的想法受到了群臣的反對,因為伏虎林正處于宋金劃定的分界線附近,金國一側駐扎著重兵。一旦他們獲知宋帝在此的信息而趁機發起偷襲,皇帝豈不是成了送到狗嘴的肉。

趙檉卻對大家的擔心不以為意,他以為緊張的不應該是自己,而是女真人。因為上次趙檉以南巡為掩護突然發起了奪取燕云十州的戰爭。一直讓他們心有余悸,此后他每每出行都會引起金國上下的注意,擔心他搞小動作。如今他們擔心的應該是大宋皇帝到此會不會又來搞什么陰謀。是不是又改以行獵為名發動一場突來的戰爭。

皇帝為了顯示自己的英雄氣概,執意要去打虎。一幫隨扈大臣加上幾個皇妃都苦勸不住,也只能增調兵力以保皇帝周全。一時間。克虜軍、獵騎軍和沙漠軍等在附近駐扎的禁軍部隊全部出動,統統加入護駕的行列,而大定府路和臨潢府路及大同府路州軍也盡數進駐邊境各堡寨,封鎖邊界,加強守衛力量,嚴防金軍發動突襲。

再有大宋皇帝是帶著友好而來視察契丹故地的,那東道主也不能讓他在‘自己’的地盤上出事,尤其是其還有自家的公主和郡主,于是以耶律氏和蕭氏兩大契丹遺族為首的貴族們也紛紛率領各自保留地上的族兵加入隨扈的行列,跟著圣駕隊伍開進了伏虎林地區。

這下可好,大宋一方在邊界陳兵達七萬之眾。雖說女真人已經知道對方聲稱是皇帝到此射虎的,可面對大軍壓境任誰也不會掉以輕心,尤其是去年剛剛發生了與蒙兀人的沖突,誰敢說這不是大宋皇帝興兵前來報復的。而根據金國智囊們的分析,依著‘小心眼兒’趙二睚眥必報的脾氣絕不會善罷甘休,必定會尋個機會找補回去的,此次前來定是來著不善。

面對喜歡裝神弄鬼,搞聲東擊西的趙二,女真人不能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應對。他們一邊采取‘急收入堡’的政策,嚴令在邊界地區游牧和耕種的各部退至界壕以內;一邊調集兵力進入界壕沿線堡寨備戰,并嚴令各處守軍絕不允許對大宋有任何挑釁行為,即使敵方有意尋釁,也要盡量忍讓,避免給大宋找到發動戰爭的借口。

曾作為攻滅蒙兀人急先鋒的塔塔兒人得知消息后也迅速作出反應,令各部向東遷徙到金國界壕附近,游牧點要相互靠攏,避免被大宋派兵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發現宋軍大舉進入草原后不要抵抗,而是要盡快進入金國躲避保存實力,以圖再起,萬萬不可硬碰硬的與宋軍發動決戰,賠光了老本……

趙檉卻對眾人的好意大為光火,動用如此多的兵力只為自己打獵的安全真是小題大做了,更重要的是還得讓他掏腰包。因為按照大宋多年來的慣例,隨扈皇帝的官兵在活動結束后都會獲得一定的賞賜,也就是現在的‘辛苦費’,而這筆錢政府是不給予報銷的,得由皇帝從自己的內庫支取,‘意外’的花費自然讓趙檉肉疼的緊。

好在趙檉一向有著變廢為寶的神奇,錢既然怎么也是掏,就得讓自己覺得掏的值。過去遼國人以狩獵教戰,那自己有何不可,于是護獵變成了校閱,一場代號為‘突破’的秋季大演習開始了。此次演習以宋金兩國由一場邊境沖突引發大規模的戰爭為背景,金軍率先越過邊界發起突襲,宋軍各部展開全面反擊為主題,其穿插反突襲、快速集結、堡壘攻防及集團野戰等科目,最后以宋軍突破界壕為結局……

而趙檉要搞這么一場演習絕不是因為心疼幾個錢才心血來潮的。宋金兩國自‘高麗之戰’后,已經數年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武裝沖突,雖然年年練兵,兩年一校閱,但使用的戰法、戰術并沒有什么大的改變,依然是炮兵轟、騎兵沖、步軍打醬油這老三樣,且這些戰術在對外戰爭還屢戰屢勝,不免讓大家都產生了懈怠情緒,以為可以憑此打遍天下無敵手了。

但是趙檉卻感到了危機感,現在大宋軍隊所使用的這些戰術、戰法是他在二十多年前制定,針對的是以騎兵為主力兵種的游牧民族。而當時各**隊對于這支憑空出現的以火器為主要裝備的軍隊毫無準備,加上對火器威力的估計不足,當然一接戰便被打的稀里嘩啦,從而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

趙檉知道在戰爭史上熱兵器終將替代冷兵器成為戰場上的主宰,可是裝備火器的軍隊被使用大刀、弓箭的軍隊戰勝的例也不是沒有,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的戰例更是不勝凡舉。偉人不是也曾說過‘決定戰爭勝利的不是武器而是人’嗎,這表明只要采用相應的戰略、戰術,充分發揮自己裝備武器的威力一樣能克制火器的威力。

古人也不傻,同樣知道趨利避害。而名將之所以能成為名將,除了機遇和時事外,還有他們敏銳的思維,懂得吃意見長一智,吃過虧后明白怎樣利用自己手里現有的東西,采用適當的戰術去戰勝敵人。

在通過與女真人的數場大戰,趙檉就發現女真人在經歷了初時的大敗后也在總結失敗的經驗,不斷嘗試著新的戰法。尤其是在援高麗戰爭圍困開京之戰,兀術就通過修筑層層筑壘克制宋軍騎兵的沖擊,減少炮火對自己的損傷,并利用投石機與宋軍的火炮對抗,雖然結果依然是失敗了,但也讓他們明白這種戰術是有效的。而前不久爆發的金國和蒙兀人的戰斗,趙檉已經從發現女真人在悄悄的改變,確切的說應該說是一種變革。

首先金軍重新改組了他們的騎兵主力——鐵浮圖,其兵員全是來自女真各部落,這保證了軍隊的忠誠,加強了紀律性,不會在殘酷的戰斗發生潰散的現象。而他們身上的盔甲比之從前更為厚重,增加了防護力。主要兵器也從過去靈活的單手刀換成了長刀、長矛等長柄兵器,明顯是用來克制宋軍驃騎的,以保證兩軍在對沖不會因為兵器吃虧。

其次金軍的步軍是輔助兵種,干的都是些挖溝筑寨、運輸物資的力氣活兒,要不就是用來消耗敵軍力量的炮灰。如今步軍的地位已經提高,在戰斗出現的上萬弓弩手就是明證,他們將來會出現在與宋軍對抗的戰場上用來壓制宋軍騎兵的沖鋒,和連珠槍對射……(未完待續。。)


上一章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