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第三百八十八章 遭遇強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八章 遭遇強援

第三百八十八章 遭遇強援


更新時間:2014年09月12日  作者:讓你窩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讓你窩心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用戶名:密碼:記住

/讓你窩心/第三百八十八章遭遇強援

王剛聽完巴克爾的介紹,神情變得極為怪異,他陷入了迷茫之中。若不是自幼便于皇帝在一起廝混,真有些懷疑當年七、八歲的皇帝是不是曾經被人販子拐到這里當過奴隸兵,自幼受到過嚴酷的‘古拉姆’式的訓練。否則前次之事可稱巧合,那么這又蹦出來一個與他們的龍騎兵作戰方式幾乎一樣的羅姆蘇丹國騎兵,這如何解釋呢?

但現在王剛現在顧不得考究這個問題,因為眼前的敵軍在不斷的聚集,遠征軍自進入波斯灣后,一直進展順利,沒有遭遇頑強的抵抗,可這小城中如天兵突降的一支大軍是從何而來呢……

事情還得從他們攻克費奇亞大公的城堡說起,起先身居塞爾柱帝都巴格達的大佬們并沒有對這支突然出現的東方軍隊放在心上,想著他們也許只是劫掠些財物便會退走,但是想不到他們卻一路攻城掠地殺奔帝都而來,而且隊伍是越來越大!這下他們害怕了,馬上讓出征在外的蘇丹桑賈爾迅速領兵回援,但事情卻不是那么簡單的。

巴格達的哈里發們,雖然早在許多年前已經失去了政治上的權力,由塞爾柱人‘蘇丹’監護,對帝國的進行統治。蘇丹們對先知的繼承者——哈里發,仍然給予尊重,在名義上仍然是整個阿拉伯帝國的領袖,是穆斯林信士們的長官,是阿拉伯帝國的象征,巴格達仍然是帝國的中心。

但此時處在帝國中樞的巴格達早已被波斯文明所同化,波斯宮廷的惡習迅速成為帝國的風尚。華麗的宮殿中,無數的太監、宮女、女奴、男奴。無限制的偏房、無數的異母兄弟和異母姐妹畸形的戀情、可怕的嫉妒、到處存在的陰謀。奢華的生活、經常的醉酒、含糊的王位繼承,種種這一切耗盡了王室的元氣。這樣的領袖,根本沒有挑起國家重任的能力。

萎靡的王室和貴族們仍然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而他們的行為又為大大小小的割據者們模仿。國家既然不能開辟新的財源,只能盤剝一般的百姓,人民的生活日漸貧困。國力的衰弱導致運河系統的維護成了問題,許多耕地被迫成為荒地。而那些飽經戰亂的地方,人民數量大量下降,剩下的人們因為安全得不到保障而離開故土,產生更多的荒地。頻繁的戰爭還導致傳染病的流行,使本來很少的人口下降更快。

戰火還破壞了正常的商業和工業,國民經濟嚴重衰退。接著是民族文化的衰退,帝國早期創造的文明成果,漸漸地丟失了。衰落的國家還被各種各樣的爭吵所包圍,南北阿拉伯人之間、阿拉伯人和非阿拉伯人之間、阿拉伯穆斯林和新穆斯林之間、穆斯林和非穆斯林之間、各個教派之間,宗教已經不能再把他們團結成一個有組織的整體。

帝國的領土已被大大小小的王朝瓜分,哈里發在蘇丹的控制下,不過是一個隨人擺布的木偶,他們面對日漸逼近的敵軍根本無法調動軍隊抵抗,只能向出征在外的蘇丹桑賈爾求援。讓他回兵救援。

桑賈爾接到帝都受到攻擊,讓他迅速回軍救援的告急文書,而他卻難以脫身。這些年他為了維護帝國形勢上的統一,不得不率領軍隊在伊斯蘭教的旗幟下到處東征西討。希望能延緩帝國的衰落,恢復往日的權威。如今在征討黑汗國的過程中,又發生花剌子模獨立事件。他不得不出兵鎮壓以維持帝國的統一,這就將他牽制在帝國的東北部。一時難以回軍。

可自己的老窩危在旦夕,又不能不救。于是桑賈爾便以大塞爾柱帝國蘇丹的名義命令羅姆蘇丹國和克爾曼國迅速出兵,救援巴格達消滅入侵的敵軍……

羅姆國騎兵排成綿延數里長的陣線,估計有五萬之眾,陣線中間厚兩邊薄,呈內凹的新月形,居然就是他們的‘偃月陣’。王剛明白這種陣型是以中軍為主力,兩翼包抄將他們圍困在中間殲滅。面對嚴重的形勢王剛有些后悔自己的大意,沒有派出偵騎嚴密搜索以致著了道,可后悔已經沒用,是戰是退他必須盡快做出決斷。

在當初組建龍騎兵時,王剛清楚的記得皇帝說過的話,他們之所以用嚴整密集隊形沖鋒也是不得已,因為生活于大宋的騎兵即使經過嚴格的訓練,騎射功夫也比不上自幼生活在馬背上的游牧民族,他們是天生的騎士;再者游牧民族身形彪悍擅于近身的馬上戰斗,宋軍只能依靠先進的武器和適當的戰術克制其長,依靠集體的力量贏得勝利。

而眼前的羅姆國騎兵不僅身材魁梧,戰馬高大,據巴克爾所言這些騎兵的刀法尤其出色,可以在策馬疾馳時劈中懸掛在空中的一顆蜜棗,而享譽世界的大馬士革彎刀更讓其騎兵如虎添翼,在近距離格斗中勢不可擋。也就是說現在的宋軍與面臨的敵人相比,體力、戰馬和戰刀及兵力都處于絕對劣勢,宋軍的優勢蕩然無存,若再用相同的戰術決戰,可以說勝算寥寥。

“撤軍!”王剛面對自三面逼上來的敵軍,已經開始出現慌亂的協從軍們,他下達了命令。但是掉頭就跑肯定也是損失慘重,他命令卜拉克軍向兩翼張開,以其擅長的游擊戰術阻止敵人的包圍圈合攏,阿塔爾軍分成兩隊掩護宋軍龍騎建立阻擊陣地交替后退,同時派人迅速向后方送信,請求大隊接應。

龍騎們此刻擁有的唯一優勢就是裝備的火器,他們分成兩部,先以一部下馬選擇有利地形建立阻擊線,一旦敵軍發動攻擊便以連珠槍、機輪車和幾門火炮進行遠程打擊;而另一部在在其后再次建立防線,掩護前軍后撤,阻擊敵軍。這個辦法雖然速度緩慢,但是勝在穩妥。羅姆國騎兵也發起了幾輪試探性攻擊,但是在密集的火力打擊下都未能突破阻擊線。

對于火器所發出火光和巨大聲響別說是戰馬,就連人都表現出極大的恐懼,這讓羅姆國騎兵不敢再過于逼近阻擊線。而是以小隊騎兵騷擾,試圖找出對手的弱點,或是讓他們由于恐慌而產生混亂,進而尋機突破。但是宋軍陣型嚴密,小股敵軍即使靠近也被協從軍驅離,使他們無隙可乘,就這么一步一蹭的后撤十余里逐漸與敵脫離,退出了戰場,而敵軍也擔心有伏兵并沒有追趕。

雖然安全退回了大營,但是危機并沒有解除,哨騎報告在遠征軍的東北方向又有一支約七萬人的輕騎軍正向他們合圍過來。面對突然出現的兩支敵軍大隊人馬,馬威決定全軍后撤至河邊與停泊在底格律斯河岸邊的水軍會合,以免被敵人分割包圍。當夜全軍開拔撤離戰場,而敵人似乎并不想放過他們,兩軍迅速圍攏上來,對他們進行尾追堵截!

馬威得知來援的敵軍數倍于己,且個個驍勇善戰,又是新到士氣正盛,他決定誘敵深入,然后憑借水軍戰艦提供的強大火力支援再行反擊。經過兩日的行軍,遠征軍邊打邊撤,退到底格里斯河岸,這是一個河流轉彎處,由于河水千百年的沖擊,在河西岸形成了一個廣闊的河灣,水師的支援艦隊就以此為港駐泊其中。

敵軍不知道宋軍故意示弱,緊隨他們的腳步追尋而至,很快發現水灣中停泊的戰船。便以克爾曼國的一支輕騎兵選擇水流平緩之地架起浮橋渡過底格律斯河在東岸設防,以備宋軍逃到東岸。而羅姆國在水灣外列陣、構筑營寨將宋軍向西的道路堵死,并派重兵向兩翼展開守住浮橋,以便兩軍往來支援,截斷宋軍的水上通路。

發現自己被敵軍合圍在河灣中,遠征軍出現了短暫的慌亂,尤其是那些協從軍更是人心不穩。卜拉克軍的一支由教派軍組成的分隊想趁包圍圈剛剛形成欲強行突圍,他們近兩千人向羅姆國陣營薄弱而突出的左翼突擊。而他們馬上遭到了來自前方和側面遮天蔽日的弓箭齊射,損失慘重。

而求生的**戰勝了恐懼,對信仰的崇拜讓他們能團結一心。‘卜拉克’教派軍高呼‘真主偉大’,迎著一波又一波的弓箭齊射不顧傷亡奮勇向前沖擊,有些士兵身中數箭依然狂呼向前,場面甚是悲壯。他們舍生忘死的沖鋒讓防守的羅姆國騎兵都不禁膽戰心驚,心生寒意。但血肉軀體終究無法抵擋鋒利如雨的箭矢,很快便盡數倒在了沖鋒的路上。

教派軍的突圍之戰短暫而又慘烈,即便遠征軍想要救援都來不及。不過他們也不是無謂的犧牲,這讓敵軍也謹慎起來,沒有貿然發起沖鋒;而宋軍的那些協從軍也被嚇得夠嗆,再不敢生出擅自逃離之心,一心一意的跟著主子們修筑工事,積極備戰,等待大戰的來臨……

熱門小說推薦


上一章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