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第二百九十一章 世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世風

第二百九十一章 世風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08日  作者:讓你窩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讓你窩心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第二百九十一章世風

十一月二十二日,宋水軍凱旋,三個參戰水師派出五千人押送萬余俘虜進京報捷,還將金水軍的旗艦沿汴河拖到了水門外。趙檉命左相許景衡率百官到城外迎接,他親于宣德門城樓上檢閱了水軍隊伍下旨重賞,詔令將俘獲的金軍戰艦泊于碼頭,準許百姓登舟參觀。

獻俘禮后,趙檉賜宴參戰水軍,宣德門外的廣場上擺下千桌宴席,城樓上也鋪開十數桌專門招待水戰中的有功之臣,而這些人不僅有將軍,也有的只是劃槳的水手,但無一例外都是海戰中的英雄,能和皇帝一起吃飯,又由宰執們作陪這可是值得炫耀一輩子的事情。

大捷這些年京師的百姓見得多了,可擺下這么大場面的宴席在京師還是頭一遭,即便元旦大朝會后的賜宴也沒有這么多,且那是宮中百姓們無緣湊熱鬧,這回擺在了宮前的廣場上,一時轟動全城,圍觀者更是將廣場圍的水泄不通。

為了準備這頓飯,汴京城各行會也是傾力相助,只豬羊就殺了上千頭,而各大飯莊也沒放過這個打廣告的好機會,不惜停業蒙受損失,派人搭錢搭物前來幫忙,一些掌柜都放下身段親自端菜倒水,只為能見識下這空前絕后的場面,將來可以對外吹噓自己的酒樓曾參與過這種大場面!

除了看熱鬧的還有一群特殊的群體參與了進來,他們個個穿金戴銀,看著就是大富大貴之人。對著城樓上的人指指點點,而他們身后還聚集著些壯漢。他們表情嚴肅,擼胳膊挽袖子似乎要搶人的模樣。其實他們倒沒有惡意,大宋京城有一種特殊的婚姻文化,即在發榜之日各地富紳們全家出動,爭相挑選登第士子做女婿,那情景簡直就是搶,坊間便稱其“捉婿”,只是近年和往年有些改變而已……

在古代社會中。女性出嫁不僅僅是一個家庭走進另一個家庭,也不僅僅是個人角色從女兒到妻子的轉變,她還肩負著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擔當聯系兩個家族的紐帶,這一作用在當時人眼中是被重視的。因而為女兒選擇理想的婚配對象常常是使父母傷腦筋的大事。不過,所謂的理想對象既不是女兒的個人意愿,也不是從女兒的角度來考慮的。而是父母主要是父親從維系、發展家族的角度來考慮的,宋代當然也不例外。

宋朝的選官制度是科舉,考試取士為朝廷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高級官員中,科舉出身者占了壓倒優勢。不僅如此,科舉勝出者名利雙收待遇豐厚外。還可以蔭及家人,差科全免,成為社會上享有特權的官戶階層。宋時經濟崛起,富裕起來的平民階層渴望跨入上層社會。“女怕嫁錯郎”,既然做官的吃香。大家閨秀們便擠破頭爭當“官夫人”,金榜題名的士人自然就成了豪富之家擇婿的首選。以致當時評價一個家族興盛與否,有無美好的未來,其中關鍵的一條就是看其有幾人登科或幾個女子嫁給士子。

金榜題名,好處多多,這也致使人們把趕考走仕途作為人生奮斗的終極目標。但大宋官位畢竟有限,經不起天下人爭搶,只有佼佼者才有望勝出。所以大家只得臥薪嘗膽寒窗苦讀,‘不及第不成家’便成了一些人的誓詞。從而造就了眾多未婚大齡青年乃至大齡壯年。也影響了大宋的女士們,于是出現宋朝特有的“榜下捉婿”的咄咄怪事……

趙檉即位后,改革官制,科舉雖然還是選拔官員的基礎,但是已不再是唯一的途徑,且消減其特權,官員也要依律繳納課稅,對蔭官控制日趨嚴格,官員的日子比從前難過了不少。

但是隨著女真人的入侵和頻繁爆發的戰事,加上皇帝對武人們的信任,軍將的地位在朝野逐漸得到提高。除了同樣享有豐厚的薪餉外,作戰有功還會得到封賞。受募從軍的士兵在服役期家中可以免除徭役和一定的課稅,退役后還會根據年限和級別的不同得到一筆安家費或是一塊免稅五年的土地,甚至會被優先安排進地方官府中為吏員。

與文官相比,武人還有升遷快的優勢。過去科舉中前五甲都是直接授官,而現在即便是狀元也要到基層從最低級的八品吏員做起,經過每年的考核后才可以逐步升官,做到個五品的京官,少說也的十年以上。而武人趕上場戰爭,如果立下大功,往往是躍級提拔,一、兩年便會走完一個文官十數年,也可能一輩子才能走完的升遷之路。

還有與過去不同的是新軍的軍官不再都是過去的言語粗鄙,行事莽撞的赳赳武夫,他們多是經過軍校多年培養的文武雙全之輩。優厚的待遇,良好的環境及通暢的升遷之路,已經吸引大批通過鄉試、省試的秀才、舉人們放棄科舉轉而進入軍校學習,所以看見個持槍跨刀的武人吟詩作賦千萬不要驚訝,說不定他就是某州府省試的會元郎。

軍人地位和形象的改變自然吸引了朝野達官貴人和新富們的目光,轉而不再將擇婿的目標盯在‘狀元榜’下,那些優秀的軍官也成了他們新的狩獵目標。今日能上城樓和皇帝一塊宴飲的肯定是在這次殲滅金水軍中立下殊勛的軍人,封官進爵是可以肯定的事情,前程自不必言,于是聽了信都趕來挑女婿,也讓慶功宴上多了點笑料!

“諸位愛卿家可有未嫁的女兒和孫女啊?樓下的人都已經準備好了,如果你們有看上的,朕可以當場賜婚,先占下!”趙檉笑著對樓中的幾位大佬說道,想想能和皇帝坐在城樓中的最低的也得是個尚書、侍郎的。

“陛下,老臣的女兒都已經出嫁多年,孫女們也都定下了親事,要不還真得請陛下做媒,可惜是沒了機會!”周行己摸著胡子頗為遺憾地說道。

“龜山先生可是后悔當年之事,沒有應下馮家的親事,否則早就位列宰執,哪里有這么多年的波折啊!”許景衡打趣他道。

“誒,人有少年得志,有老來青云,老朽少年時雖仕途坎坷,但自從追隨陛下之后年年向上,而馮家早已敗落了,福兮禍兮豈是一門親事能改變的!”周行己嘆道。

“世上哪里有許多捷徑,可偏偏世人不知,當年蔡京、朱勔等人權傾朝野,府中的門子仆人都有官身,官吏走卒趨之若鶩。可一夜之間曲終人散,蔡京落得餓死荒野的下場。朱勔更是人頭落地,家人各奔東西,有的流落街頭,有的挑糞種菜,有的流配千里,又還有誰還念著他們,恐避之不及!”李綱由人及己,也感嘆道,自己若不是受太后器重,皇帝不棄,此刻也還在那荒蠻之地清閑呢。

“呵呵,說得是現在的喜事,大家怎么又提起往事來了,這樓上都是軍中才俊,可是配的上各位府中的千金的!”趙檉笑著道,他倒是不以為然,現在大宋正是由重農輕商向農商并重過渡,待商人的地位提高后,便不會在出現這種怪相了。

“陛下,我們府中的事都是小事,倒是陛下您該遴選秀女,廣納妃嬪,為皇家開枝散葉,這可是事關國家基業的大事,太后已經數次向臣提起,讓臣等勸諫陛下啊!”到現在皇帝身邊只有五位后妃,還是個微縮版的聯合國,子嗣也不豐,這么多年只有三位皇子,四位公主,保險系數太小了,挑選繼承人的余地也不大,許景衡作為國家首輔借機規勸道。

“陛下,左相言之有理,早先陛下戎馬倥傯無暇顧及,如今四方已定,國家太平,為國為民陛下都應充實后宮!”李綱也湊熱鬧道,其他幾人也是頻頻點頭。

“朕只聽說大臣們勸皇帝少選秀女以免騷擾民間,要不就是說放歸宮女減少開支,今天怎么反倒一起勸朕廣納妃嬪,是不是你們都是奸臣啊!”趙檉指著幾個宰執的鼻子說道,“哦,朕明白了,你們以為天下太平了,可以享福了,也想著置辦些歌女、買些姬妾啦,于是聯合起來拉朕下水!”

“陛下說笑了,臣等絕無此心!”李綱老臉一紅說道。

“陛下,臣等確是為國,為陛下著想,并無半點私心啊!”許景衡也趕緊辯白道。

“沒有最好,現在大宋商業日趨繁榮,不少人因此致富,但有些人為富不仁,生活奢靡,只想攀附權貴不思進取,長久以往必會世風日下!”趙檉沉下臉說道,“朕為一國之君更不可開奢侈之風,諸位愛卿身居高位乃百官典范、百姓表率,舉止間皆為人效仿,更要自律,以防上行下效,重走亡國舊路!”

“臣等謹遵陛下教誨!”眾人沒想到一番好意,卻讓皇帝借機給教訓了一頓,不過有君如此也是國之幸事……(。。。)

好看的小說推薦


上一章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