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第二百五十四章 捫心自問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四章 捫心自問

第二百五十四章 捫心自問


更新時間:2014年04月29日  作者:讓你窩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讓你窩心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第一卷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二百五十四章捫心自問

宰執們幾經商議決定還是讓皇帝自在幾天吧,若哪天把皇帝逼的像太上皇那樣荒廢朝政,跳墻出宮尋花問柳豈不更糟,再說皇帝在襄邑干得也是正事。所以次日便派戶部侍郎喬坤領隊,司農監寺卿及一干吏員啟程趕往襄邑和皇帝會合,當然也順便遣人送去些待批的急務,也捎去了些日用之物。

趙檉等來了幫手,劃定了幾片田地讓他們全程記錄收獲流程,過稱驗數,統計產量,指導秋收。而他自己更是早出晚歸的泡在大田中,親力親為參與試驗田中的作物收割、晾曬,吃喝都在田間地頭,人累的也瘦了一圈,不過情緒很好,興致很高,反而讓人覺得他當一個農民比當皇帝更快樂。

天公作美,十多天后秋收基本結束,各種作物的產量也統計出來了,在沒有現代化灌溉設施、化肥和農藥的情況下,玉米的產量達到一百九十斤到二百三十斤之間,在后世這個產量可以說很低,但是在古代已經可以稱之為高產了,相當于春粟中產量較高著。

在往年大部分旱地便被閑置,但是今年趙檉讓大家將地都重新利用起來,種上了冬小麥,準備改稻麥輪作為麥子和玉米輪作。因為玉米的引進更大的意義在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推廣后可以成為與小麥、春粟或高粱等輪作倒茬的一種重要作物。同時可以使過去許多不利于農作物生長的山地沙地得到開發,從而增加了耕地面積,同時也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兩方面結合起來,玉米的引種可以促進糧食總產量的提高,為社會提供了更多的糧食,對緩解長期因缺糧而產生的矛盾。隨著玉米栽培面積的擴大,使長江流域以南過去長期閑置的山丘地帶和不宜種植水稻的旱地被迅速開發利用,同時在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也可以逐步取代原有的低產作物。成為主要的早地農作物。

花生的產量達到畝產最高達到二百斤,標志著引種基本成功,此后大宋子民飯桌上不僅是多了一道美食,而且可以提供優質的植物油和豐富的蛋白質,加工后的殘留還能用于制造優質動物飼料。花生的種植是一些荒地得以充分利用,還能改善土質,很多地方可以一年成熟兩茬。很有潛力。

最給人驚喜的還是番薯,畝產達到了五千斤,不但使趙檉興奮異常,百姓們也十分吃驚。這種東西最了解的還是皇帝,由于番薯不爭地,山坡旱園、海邊沙田均可種植。產量又高。可代糧充饑,以其為半歲糧。歉年,番薯的作用更大,其高產性可以使百姓免于饑餓。

而大宋所處的地區江南、江北、西北、西南各個地區都可以種植,推廣種植,既解決了百姓的糧食問題,又能省下種糧食良田改種經濟作物。發展商品經濟。而且除供食用外,番薯還可以成為制糖和制酒精的原料,那時有些地區的禁酒令就可以解除了。

欣喜之余,趙檉下令挑選良種,明年將玉米、番薯和花生的種植推廣到京畿四路、河北兩路及江南部分地區,采用先點后面的形式推廣。每個州縣都要建立示范區,選擇有經驗的農民種植,積累經驗、選育良種后再大規模種植。在執行中要避免采用強制措施。而應采取減免稅賦的方式鼓勵農戶種植;同時要防止急躁盲目的大面積種植,以免經驗不足造成糧食大面積減產而產生人為的饑荒,引起恐慌和動亂。

趙檉知道每一種新事物的出現和發展都不會一帆風順,人們往往都會采取審慎的觀望態度,所以在推廣種植的同時,他又組織人手在他的主持下編寫《新農經》,將這幾種新作物的從播種、田間管理和收獲。以及儲存和幾種簡便易行的食用方式編輯、印刷成冊下發到各處。

與此同時,隨行的御廚們已經在皇帝的指點下用這些新作物作為食材研制新食譜,因為趙檉知道只要這些東西在御宴上出現,用不了幾天京中大臣們的餐桌上便會出現窩頭和烤白薯及油炸花生米。而這些吃飯很快就會風靡京城,然后隨著商隊和離京的官員們擴散到全國,直至到每一戶百姓的餐桌上。無論古今什么事情,上行下效都是最好的推廣方式……

還有兩天便是中秋節,京中已經數次遣人催促皇帝歸京,可趙檉都將他們打發了回去,絲毫沒有歸去的意思。兩個孩子已經同府中的孩子們混熟了,每日在莊子中嬉戲玩鬧,趙檉也不禁止,甚至不會派內侍跟隨,任由他們自己去胡鬧。沒了大人們的約束,兩個孩子都玩瘋了,甚至吃飯都不回府,當然也不會餓著,誰都知道他們是二爺家的孩子還能虧待他們嗎?

幾位后妃閑來無事也利用這難得的機會出府到碼頭和莊子上的‘商業一條街’逛逛,看看熱鬧,瞅瞅新鮮,到酒樓上坐坐,品嘗下當地的吃食,趙信這時便成了他們的導游。

“姐姐,這里的酒樓怎么都多寫有‘王府私房菜’的招牌,難道這里的廚子都是出自王府,包子、骨頭湯也能叫王府菜?”中秋節是大宋新酒上市的日子,所以各家商鋪、酒樓都會裝飾一新迎接這個日子,也比平日熱鬧了許多,李瀟瀟一早就將眾害起來逛街,她好奇地問趙信。

“都是趨權附勢罷了,想借陛下之名好做生意!”朱淑真撇了下嘴說道。

“其實這些酒樓、食店多少都與府中有些關系,有些酒樓就是府中的產業。”趙信沒有理會皇后的不屑自顧自地說道,“當年官家剛來時,這里不過是戶部的一個廢棄的馬場,幾百戶要走的佃戶,幾十頃旱地,荒涼之極。而官家的俸祿和佃租也只夠勉強維持府中運轉,他若想做事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因此利用太后賞下建府的錢修河開渠建了碼頭和工坊、酒坊!”

“那也和王府沾不上邊啊?”李瀟瀟言道。

“當時修渠之時,官家不但給干活的佃戶發工錢,而且管飯。挖土砌石都是重體力活兒,官家便每日殺豬宰羊,骨頭煮成湯,因為他年幼干不了重活,每每親自下廚,因此便風行起來。再后來,碼頭修建完畢,因為這里州縣都不敢設卡收稅,往來的客商便在這里停船卸貨,漸漸繁榮起來,官家又沿街修起了商鋪、酒樓,租給客商。莊子中有手藝的人也想做,但是無錢購置家具交付租金,官家便裝修、布置完畢后采用先用后收的方法扶植他們,并且派府中的廚子教授廚藝,而他也創造了幾十種新菜,改蒸煮為旺火炒制,所以他們便都掛起了王府私房菜的幌子!”

“哦,原來如此,私房菜之名倒是不虛,官家小時候的心腸就如此好!”李瀟瀟對皇帝的過去不甚了解,現在聽了感嘆地說道。

“是啊,那時官家和我們這些小廝都是吃同樣的飯食,諸事也親力親為,對府中的仆役同樣大方,想想他那時不過和謙兒一般大小卻懂得那么多事情,做出這么多大事,真讓人打心底佩服,因此別看官家年紀小,可不論府中還是莊子里的人沒有人敢拿官家當孩子,事情都找他拿主意!”趙信想想當年自己并為覺得有什么,可經歷的事情多了,自己也曾主持原州事務,便明白了官家當年是多么不易。

“謙兒只是長于宮中,若是有此際遇,定也能成就一番事業!”朱淑真接口道,趙信拿他們父子相較似乎觸及了她的痛處。

“對,龍生龍,鳳生鳳,謙兒定能成就大氣的!”余里衍何等人物,看出了皇后的心虛,笑著說道。

“官家那時一定很好玩兒,小孩還要裝出大人樣,一定十分好笑!”李瀟瀟好像沒有覺察到什么似的,毫無心機地拍手笑道。

“噓,小點聲,小心有人聽到,那可就麻煩了!”趙信趕緊捂住李瀟瀟的嘴,緊張的四處看看輕聲說道。

“姐姐,怎么啦?一句玩笑也開不得!”李瀟瀟詫異地說道。

“哼,你不知道多年前就在這座酒樓上,幾個有功名的士人只因一句‘黃口小兒’險些被人打死,當時整個莊子的人都蜂擁而來,若不是官家調動親衛隊和社丁阻攔那些人都會被唾沫淹死。所以在這里千萬不能說官家不好,即便是玩笑也不能隨便說的,他們可不管你是什么人,敢說官家的壞話那就是他們最大的敵人!”趙信點了她腦門一指頭說道。

“哦,這么嚴重啊!”李瀟瀟吐了吐舌頭說道,“怪不得官家放心我們隨便出府,孩子們在莊子里野,原來這里的人都堪稱官家的近衛軍啊!”

“你剛知道啊,官家一聲令下,即使前邊是刀山火海,這里的老少眉頭都不會皺便會沖上去,他們早就把官家當做他們的最親的人,你捫心自問能做到嗎?”趙信認真地說道,幾個人聽罷都沉默了……(。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qidian閱讀。)9


上一章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