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第二百一十五章 修根固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五章 修根固本

第二百一十五章 修根固本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21日  作者:讓你窩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讓你窩心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第二百一十五章修根固本

升級改版成功,請書友們多多支持,發現BUG也請及時告知,我們好及時更正,如果需要文字章節也請告知,我們盡量給予熱門書籍文字,當然因為書籍較多,完全工作量太大,沒有的請多多諒解

第二百一十五章修根固本

除夕過后,又是元旦朝會,接見各國使節,受百官朝拜,校閱三軍…等等,各種活動安排的滿滿的,比平日事情還多。雖然早有禮部官員打點好一切,不需趙檉這個皇帝做什么,但是每天眾星捧月般的簇擁著正襟危坐,被眾人圍著評頭論足,讓他不得不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甚至平日不會注意的小節,否則就會被人參有失國體,因此這年過得累啊!

好不容易過了正月十六的燈會,趙檉才算閑了下來,但是看到案上堆積幾尺高的奏章、賀表,腦門上又起了幾道黑線,這還是尚書省過濾后送上來的,否則還不把這大殿堆滿。煩心歸煩心,二十二日春節假期就結束了,各部門都要上班等著他的批示好去執行,也只能加班加點的批閱了。

“呵呵,鴿子都變老鷹了!”趙檉翻看著奏表輕笑著道,他越看越快幾乎是一目十行,其中既有太學學生寫的,也有朝中大臣及各地守臣,甚至還有名震一方的大儒們,用詞著筆雖然不同,但是意思都差不多,除了歌功頌德之外,就是攜收復燕云、攻克大定之威,再次北伐遼東,直搗黃龍,滅女真迎遼王,一雪前恥。

“二爺,鴿子變老鷹這是什么戲法?”在一邊侍奉的見喜聽皇帝嘟囔出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話,納悶地問道。

“我不過打個比喻罷了,鴿子要能變成老鷹豈不天下大亂了!”趙檉嘆口氣道,從奏章中他可以看出大宋上下被一場勝利刺激的熱血沸騰,真以為大宋已經天下無敵了,一個個恨不得都擼胳膊挽袖子上戰場,卻忘了戰前一力勸阻皇帝整軍備武的事情。轉眼從鴿派變為鷹派了。對于這種急速轉變在趙檉看來并不是一件好事,這是一種狂熱和不理性的表現,喪失了冷靜,把戰爭當做了兒戲。

從經濟上考慮,‘養兵一萬。日耗斗金’,這還是說的平時,戰時翻上一倍也不止,人吃馬喂不算,撫恤傷亡、獎勵戰功,武器馬匹的消耗到安撫當地的民眾等等。花費巨大,這都是天文數字。號稱富強的大漢帝國幾代帝王的積蓄被武帝劉徹幾次遠征西域就給花了個干凈,成全了他千古一帝的美名,卻使耗盡了精血的大漢也從此走上下坡路。

收復燕云之役從準備到戰斗結束歷時四個月,大宋動員了除江南以外的所有禁軍和大部州軍,兵力達二十余萬。還有六、七萬征調的民夫。支出的軍費達到了六百萬兩白銀,合七千萬貫銅錢,幾乎是大宋一年的全部財政收入,掏空了趙檉登基來四年的所有積存,武備庫中的剩余僅夠維持各軍戰備所需水平,再打就得掄大刀了。而這些僅僅是戰爭消耗,還不包括組建新軍。維持駐軍所需的錢糧。

再說人都有個頭疼腦熱的,別提這么大的國家了,哪天不出點事情,趕上個大點兒的天災,只靠皇帝帶頭勒緊褲腰帶從嘴里省出來的那點銀子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要是不顧財政情況堅持打下去,除了加稅沒有什么辦法了,只怕那時這些人又要罵皇帝窮兵黷武不顧民生了。

當然這次出征靠著趙檉的精打細算,出動水軍作戰不僅節省了大量的人力運輸物資,還起到了奇襲之效,將兀術在平州多年的積攢全部弄到了自己的口袋中。又咋呼的宗輔一直未能下決心點火燒了皇城,結果所需軍糧大半可以就地解決,省下了一筆費用。

另外選擇秋后出兵也是有門道的,秋高馬肥是一說,征集民夫也不會耽誤農時。再有幽燕地區糧食收割完畢。百姓手里就有了存糧,加上打土豪所得便不會再重蹈當年因為缺糧只能從國內調運,結果成了填無底洞,最后無力再維持,拖垮了國內的經濟不說,還費力不討好惹得燕人鬧氣,又投靠了女真。

趙檉知道開疆拓土,橫掃四夷,建立一個復員遼闊的大一統國家可以說是每一個帝王的雄心,他也想早八百年就建立一個大國,橫跨亞歐非,最好連后世美國的地兒也占了。可他也知道有志氣是好的,但也要考慮實際情況,因為大也有大的難處。

在這個世界歷史上疆土遼闊的帝國比比皆是,橫跨歐亞非三個大陸的古羅馬帝國;滅絕了古希臘、迦太基和古猶太文明的古羅馬帝國;幾乎征服世界的蒙古帝國等等,都曾擁有遼闊的疆土。然而這些帝國幾乎從未真正的存在過,或只短暫的曇花一現便崩分離析,分裂成了無數的國家,無法形成真正的統一。

現代坐著飛機一天能轉地球一圈,一部衛星電話就可以接收到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傳來的訊息。可古代不行啊,交通落后,信息傳遞速度慢,邊境都打翻了天了,這邊半個月后才能知道消息,等派人過去往往生米都做出熟飯了。趙檉也是利用了這一點打了個漂亮的時間差,搶占了先機。反之他也會面臨這個難題,無法實時掌握形勢變化,導致局面失控。


上一章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