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第一百九十四章 固若金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四章 固若金湯

第一百九十四章 固若金湯


更新時間:2014年02月27日  作者:讓你窩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讓你窩心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第一卷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一百九十四章固若金湯

第一卷我的地盤我做主第一百九十四章固若金湯

后晉石敬瑭為了取得契丹的支持,遣使奉燕云十六州圖籍,正式割十六州地給契丹。遼王朝占據幽州后,耶律德光詔升幽州為南京,將其改名為“南京析津府”,又稱燕京,作為契丹的陪都之一。未對舊城進行大規模擴增,基本保持原貌。整個城池周長三十六里,城墻高三丈,寬一丈五尺,城墻下基礎寬達八丈,敵樓、戰櫓具全。外城有八門,門外有護城壕,壕上架有木制吊橋,以為防守之備。

契丹以幽州為南京,城內置皇宮,設有子城,又稱皇城、內城,契丹主巡幸南京時即居于此城內。位置偏于西南隅,與大城共用西門、南門。子城之中主要是宮殿區和皇家園林區,宮殿區的位置偏于子城東部,并向南突出到子城的城墻以外。宮殿區東側為南果園區,西側為瑤池宮苑區。宮苑規模較大,瑤池中有小島瑤嶼,上有瑤池殿,池旁建有皇親宅邸。

由于子城位置偏于西南,城中只有兩條貫通全城的干道。一條是東西向干道,名檀州街,聯通了清晉門和安東門;一條是南北向干道,聯通了拱辰門和開陽門。皇城的南門和西門與遼南京的南西門、西南門同為一門。自皇城中,經丹鳳門或顯西門可直通郊外。因這幾座城門設而不開,故又稱暗門。城內劃分了二十六個“坊”,各坊有圍墻、坊門,門上有坊名,以此管理城內居民。

宋金聯合伐遼。燕京城成為爭奪的焦點,宋遼、宋金在此發動了幾次大戰。最終金國占據了燕京城,便成了宋金交戰的前線,幾次南下的前哨基地,金在此設留守,以大將宗輔鎮守。在趙檉將攻宋的金軍擊退后,燕京城的地位更為重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又修葺城墻增加防御措施。成為北方的一座堅城…

完顏宗輔從涿州逃回后,便展開了全面戰備,接到兀術已經領兵回援的消息后,立刻又有了底氣。首先召集城中貴族,大豪講明了當前宋軍北伐,戰事又起,要求城中官員百姓都要誓死保衛燕京城。人在燕京城在,發布公告征召青壯幫助守城,同時開始采取措施囤積糧草,軍資,整備兵器。

“副帥,我們退回燕京城的能戰之兵只有三萬人。近日各部征調各族青壯、族兵充軍,擴充到六萬人,可青壯多為契丹、漢人雜兵和從編入猛安謀克之中的渤海和奚人,他們缺乏訓練,未經戰陣。城池這么大難免顧此失彼。”完顏希尹和宗輔視察城防,他臉上布滿了愁云。對前途并不看好,悠悠地說道,而他見宗輔沒有吱聲,接著又說,“宋軍自平州和河北兩路進攻,據說兩軍就有十萬之眾,又有犀利的火器,我們這么點人如何守得住!”

“我知道守不住,但事在人為,我們一定要盡力而為,戰斗到最后為國盡忠罷了。”宗輔停下腳步,手扶城垛遙望城外,左右前后地觀察了一會兒回答道,“宋軍火器犀利,炮火兇猛,岐溝關的城墻不比燕京城差多少,可卻禁不住轟擊,我們武庫中也存有火器,還有投石機,可以用來對付他們,在城外也要多設障礙,不讓敵軍接近城門。”

“也只有這樣了,我們能依仗的也只有這座城池了,每面的城門都要封死一座,同時準備好搶修城墻的材料,多備滾木礌石,組織弓箭手防止宋軍攀爬城墻,還要做好長期固守的準備!”完顏希尹點頭說道,他對援兵能否及時趕到心存疑慮,趙二是不會坐視兀術的援兵進城的,也許這又是其圍城打援的詭計,但事已至此也只能想盡一切辦法守住城池了…

人類的發展史其實就是一部戰爭史,華夏民族的文明同樣是建立在殺伐之上,此間產生了完整的攻守法則,到了宋代城池攻防更是達到了一個高峰,令秦漢隋唐軍事家們的思索無出其右。

女真人是馬上得天下,他們同時也是個擅于學習的民族,在與遼宋的戰爭中也學會了城池攻守,而此時燕京城中還有女真第一才子完顏希尹及眾多‘漢奸’‘遼狗’為他們出謀劃策。很快燕京城城防計劃便出爐了,商定好的次日金軍便從城內外強征了十萬民工開始施工,同時還派軍從城外‘收集’了二十萬石糧食和百萬擔木柴。

數日后,燕京城便被打造成為層次分明,攻守兼備的堅城。陣地從城外三十里便鋪展開來,由外向內劃分為荒蕪圈、警戒圈和城防圈。

距城三十里范圍內是荒蕪圈,實行堅壁清野,能撤進城的全部運走,如果必要,還會將帶不走的付之一炬,并向水井投毒。離城十里處,就進入了警戒圈。延警戒圈邊緣,每隔一定間隔,在制高點上設偵察哨一座,形成一道警戒線。偵察哨之后,每隔三里設一聯絡哨,保持偵察哨與城池間的聯絡,白晝舉旗,夜間舉火。此外,各要道和關卡,還要設置機動小隊,負責偵察和反間諜。這道三位一體的警戒圈,會在敵軍進至城郊,即將圍城時撤回。

城上遠射兵器射之所及便是城防圈的邊緣,在此范圍內的城外地物一律鏟平,以掃清射角和視線。在距墻根十丈外是護城壕,壕內有水就在水面下半尺交錯埋插長短不一的竹刺。城門外的護城壕上會架設轉關橋,這種橋只有一根梁,梁的兩端伸出支于壕沿的橫木,當敵人行至橋上時,拉動機關使橫木縮回,橋面便會翻轉,令敵墜入壕內。

在護城壕后又附加了道‘馮垣’,這是一道夯筑的矮墻,后面部署士兵,待敵軍進入護城河或壕溝范圍,配合城上守軍以武器殺傷或柴草熏燒之。再向內,是寬丈把寬的拒馬帶,主要用于阻礙敵軍云梯接近。在守軍出入的地段,拒馬會淺埋成易于移動的狀態,并在城頂加以標志。最后,在距墻一丈以內是數列高出地面一尺的交錯尖木樁,兼有阻礙敵人攀城和刺死墜落之敵的功能。

接下去就是城墻,這是攻入城池的最后屏障。燕京城墻頂的寬度足夠守軍在上面自如的機動和戰斗。延墻兩側有厚三尺、高五尺的女墻,其中外側女墻較高,開有外寬內窄的射擊孔。城角除了建有永久性的角樓外,還延墻添置大量臨時樓臺。每隔五十步,建一座突出外側城墻三尺的觀察樓。

除馬面外,每隔百步建一座突出外側城墻一丈用以消滅城下死角和夾擊城下敵軍的木樓。同樣,每隔百步,還豎有一堵丈把高尖木樁連成的橫墻,平時開小門供穿行,敵軍登城后封閉作為路障。最后每隔三百步米,再建一座突出內側女墻一丈的木樓,以備攻擊入城之敵。

燕京城墻根厚達十數丈,即使城基被挖空,也不至因失去重心而坍塌。金兵便每隔約二百步米由城內向外挖掘,接近外墻半尺即停止,便形成了一道暗門,以留作突擊殺出之用。暗門內側還備有帶風箱的窯灶、柴草和障礙車,以備敵軍發現,從中殺入時,加以煙熏和堵塞通道。城樓之下,城門洞內外側都設城門,門洞中部還有轆轤升降的懸門。三道門都設有活動射孔。為了防御火攻,除了在門樓中預備水罐水盆及長柄麻袋外,城門用鐵皮包裹或以交錯排列的圓頭木樁在門外側釘上厚泥。

與城外的步步設防相比,城內卻是一幅暢通景象。城門兩側和城角的寬大登城道,連接著延墻鋪設的環城路。環城路與各要道相連,構成城內四通八達的網路。不過城內也并非長驅直入之地,在環城路之后還修筑了一道夯土矮墻,墻前挖有一道深、寬各一丈的壕溝,溝內塞滿柴草,一旦敵軍入城,即可引燃柴草形成火墻,并據墻與城墻友軍夾擊之于環城路上。

燕京城在防御戰術方面,除了守中有攻的防御和靈活周密的部署外,為了抵御宋軍火炮神威,完顏希尹還想出了一個以砲對炮的新戰法。所謂以砲對炮就是以射程三百步的拋石車打擊宋軍的指揮部和火炮陣地;以射程二百步的拋石車打擊宋軍訓練有素的工程作業部隊陣地;最后以射程百步的拋石車攻擊宋軍前沿攻城器械陣地。同時,為了防止遭到反擊,以及減輕運送石彈的困難,拋石車不設置在城頭,而是隱藏在城墻內側,由城頭上的觀察哨指揮射擊。

宗輔看著攻守兼備的城池和布置在城下密密麻麻的探出長臂的拋石車終于露出了笑臉,心中有了底兒,覺得應該讓完顏希尹寫下‘固若金湯’四個大字懸在城門之上氣氣那個趙二才算過癮。可惜的是趙二沒有給他機會,因為他遠遠的看到城外的聯絡哨上立起了各色的五面大旗,這是宋軍已經接近城郊的信號。而此時有人來報,城北也發現了宋軍大隊人馬趕來…(。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qidian閱讀。)9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上一章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