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第一百一十五章 機會難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機會難得

第一百一十五章 機會難得


更新時間:2013年11月21日  作者:讓你窩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讓你窩心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將軍,如果你投降我們大金,我們必會予以重賞,要錢還是要官你隨便,只要肯獻出城池!”翰離不看人家不買賬,只能看著是不是能招降西京軍的守將了。

“到底碰到了明白人,說話比先前那些人好聽,說什么如不獻出城池,就將我們踏為齏粉,拿那些屁話就能嚇得住我們嗎?早說些好話,又何必動刀動槍呢!”諸葛泓一邊說著話,一邊密令一隊槍手上前,他看清楚了,隨同翰離不上前的軍士不過有百人,圍在趙佶身邊的也只有十余人。

諸葛泓覺得這是一個機會,自己如果突然開火將城下的金軍擊斃,然后以炮火和機槍封鎖城前,用火力將金軍和太上皇隔離開,自己隨后下城救人,將其搶進城中,失去了人質的金軍自己還有什么怕的,不服就接著打唄!

“將軍莫怪,他們都是些粗人,不懂禮儀多有冒犯,言語上有些沖撞,還請見諒,本帥回去定然責罰!”翰離不一聽有緩,溫言說道。

“多謝了,還請你報上名姓,否則怎知你說得真假!”諸葛泓大聲喊道。

“本帥乃是完顏翰離不,向來言而有信,有何要求本帥都可應下!”翰離不立刻回答道。

“好,我沒那么貪心,就像要點銀錢分給大家…”

“要趙檉出來答話,他這個無君無父的東西,難道對朕視而不見嗎?”諸葛泓計議已定,和翰離不胡說八道著的功夫。安排火力支援與突擊隊,準備出城救人。突然城下的太上皇趙佶發飆了,在馬上大聲惱怒地吼道。

原來城上城下唇槍舌劍吵個不停,趙佶發現自己此刻卻成了一個多余的閑人,他畢竟是個出身高貴,當了二十來年的國家最高領導人,如今卻被人家當成了毫無利用價值的廢物,這種被忽視的感覺讓他即氣憤又無奈。當城池上下的人開始討價還價的時候,他心中的怒氣終于憋不住了。

“有詐。快退!”趙佶這憤怒的吼聲來得太不是時候了,翰離不馬上反應過來,看來西京之主是大宋那個秦王無疑,否則這老頭怎么會如此惱怒。

城上的諸葛泓更是憤怒,扼腕不已,王爺爹怎么這么沉不住氣,再等上一會兒。自己準備好就能動手救人了。可機會一閃即逝,此刻翰離不馬上躲到了趙佶身后,他周圍的金兵也刀出鞘橫在了趙佶的脖子上,諸葛泓只能放棄攻擊,看著翰離不挾持著趙佶遠離了城池!

翰離不是又驚又怒,自己差點又著了那小子的道。讓他給糊弄了,不過其中也有喜,這下證實了西京軍和趙二的關系。那么自己有大宋廢帝在手,便有了進一步討價還價的本錢,何愁西京軍不就范。殘遼也得俯首稱臣,那時自己得一助力。還懼什么宗翰,想到這里他看向趙佶的眼神也溫柔了許多…

在阿骨打時代,國相撒改就已經享有了極高的權勢,而在撒改死后,他在國中的地位已被長子顏宗翰全面繼承。他是金軍的左副元帥,上面還有一個名義上的領導,也就是都元帥完顏斜也,但斜也其實并不掌軍。

按照女真人的傳統,權力繼承順序是“兄亡弟及”,所以阿骨打死后,就由吳乞買繼承皇位,斜也已經是下一個繼承人。而吳乞買將他封為都元帥,等于是明確了他皇位繼承人的地位,但他本身并不能直接指揮哪一路大軍,所以金隊系統中真正的首將,其實就是身為左副元帥的宗翰。

宗翰本身極度忠于阿骨打,但對吳乞買的忠心就普普通通了,特別是在相繼滅亡遼國與宋之后,宗翰的權力越來越大,吳乞買已經有控制不住他的跡象了。而身為右副元帥的完顏翰離不是阿骨打的親生兒子,與吳乞買也有血緣關系,所以相比之下要更加忠于吳乞買,并且對宗翰心中又不是很服氣,雙方之間是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和競爭關系。

就拿這次來說,如果金國集中兵力從河北出兵的話,那顯然就是以翰離不為主,但實際上卻是宗翰指揮著翰離不,尤其是在圍了汴京之后,幾乎都是由宗翰操作,兩路金軍將領間的分歧,其實是一場主從之爭,也是一場權力之爭。

在處理大宋繼承人的問題上翰離不和宗翰的矛盾已然激化,其實他在這個問題上是理智的,甚至是睿智的。他身上有些許完顏阿骨打的影子,天生就懂得怎樣當個成功者。他知道女真人的優點在哪呢,更明白缺陷是什么,所以不那么貪,從來不想把漢人的土地一口吞下去,這樣吞下去會被撐死的。

可惜的是,翰離不打算從趙氏中立繼承人的建議被否決了,取代他的是宗翰這個‘外人’的建議,還使翰離不留下了個心懷異心,胳膊肘兒向外彎,不是個為國為民著想的好女真人的惡劣印象,他雖然憤怒卻實力不濟也只能暫時忍了下來,現在卻有了希望。

既然重新認定了趙佶的價值,翰離不就絕不會再涉險到城下勸降,而是以書信往來,但城中卻想開始一樣沒了音信,無人接待他們,可他并不氣餒,準備明天再談,其知道大宋是以忠孝治天下,如果一個皇子失去了這個,也就失去了立身之本,翰離不相信趙檉最終會就范的…

被帶回金營的趙佶依然憤憤不滿,一路上口中不住大罵兒子不孝,居然因為一座城池置自己的性命于不顧,他卻忘記了自己傳出的詔書是如何寫的。跟隨他前來的兩個兒子對二哥也是不住抱怨,父親被綁于城下即使不肯投降獻城,也不能不與他們見上一面。

因為沒有能勸說真定守將投降獻城,女真人很生氣,連晚飯都沒有給他們吃,爺三個被捆成一串關進了個小帳篷中苦挨。想到如果明天二哥兒仍然不肯投降獻城,女真人不知道會采用什么樣的手段對付自己,他們不住的瑟瑟發抖,卻不知今天因為趙佶的小脾氣導致他們喪失了一次被救的機會!

“情況都打探清楚了?”在贊皇的五馬山寨中,趙檉問打探消息的蔣飛道,馬擴受命收攏河北抗金義軍,他找到自己曾經一起占山為王的趙邦杰,他聽聞秦王率部在河北抗金,立刻表示愿意歸順,趙檉領兵在外圍作戰,便以此為根據地,將兵馬藏于五馬山中伺機出動。

“稟王爺,完顏希尹攻真定損兵折將難以攻下,向翰離不求援,昨日翰離不率大軍出趙州城出兵增援,現在城中兵力不足兩萬,柏鄉和高邑各有數千人駐守,擄掠的財物和人員有萬人被分別關押在三城,上皇和太后皆在趙州城中!”蔣飛說道。接下來他又詳細的介紹了情況。

金軍從汴京出發時共分七組分別北行,擄掠的財物和工匠等各色人等分別編組,其中第一、二、三、五、六組去燕京所走的路線與趙佶所走的第四組相同,除了第一組和第二組走得早順利通過之外,其余的幾組皆被截在了中山以南,分別屯駐在高邑和柏鄉。這兩座城池不大,也沒有專門關人的地方,就畫地為牢,用繩子圍起塊地方將人像牛羊似的圈禁在內,還不及那些財物和書籍專門有地方盛放。

而趙佶所在的第四組皆是皇子宗室、妃嬪以及伴駕北行的大臣,所以皆被關在了趙州城內的一座稱為齊府的大院之內,由都統萬戶額魯觀領兵專門看守,但是翰離不出城后,額魯觀接管了城防,關押宋俘的大院只留有五百人看守,院中只有五十人左右,但是距離大院不遠,還有猛安孛堇烏凌噶思謀率領的一個千人隊駐守,隨時可以增援。

“王爺是想營救太上皇一行人?”馬擴問道。

“不錯,現在這三處金軍守備空虛,正是我們救出被俘的百姓和宗室的機會!”趙檉點頭道。

“柏鄉和高邑兩城還好說,俘獲的人都關在城外,我們可以以突襲的方式將人救出,甚至可以借機攻下兩城。可趙州城池高大,上皇又在城內,短時間內咱們難以攻破城池,如果女真人以上皇為質,我們…不若等金軍北返時,我們在路上發動襲擊,搶出北返的宗室!”趙廉說出了自己的憂慮和建議。

“那也不容易,行軍之時,人員皆被夾在大軍之中,而他們通過險隘時皆是嚴加戒備,人都被捆綁起來,我們一擊不能得手,就會陷入同樣的被動局面。”虎將都指揮使王衡說道。

“王爺,我以為可以試一試,您看關押我人員的大院離趙州城西門不過五百步,如果我們想辦法進入城中,先行潛入大院清除院中的女真人,然后以大院為據點防守,拒敵于外,保護人質,便可以免于被敵軍以此相威脅,外圍便可以從容攻城!”這時二娃指著趙州城池地圖說道。(。)


上一章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