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第六章 青山不改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 青山不改

第六章 青山不改


更新時間:2013年09月23日  作者:讓你窩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讓你窩心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第六章青山不改

和折家哥倆兒商量好,次ri上午,趙檉請李綱、張孝純為媒前往折家提親,時間倉促也就沒那么多講究,上午議親,下午就下了聘。趙檉來不及籌辦聘禮開出一張十萬貫的銀票送了去,就算定下了這門親事,等折美鸞出了孝期再議婚。

可是誰跟了王爺都是聚少離多,朱淑真在京中獨守了三年的空房,而趙信和余里衍過得也是牛郎織女的ri子,只能偶爾小聚。現在折美鸞也是這個命,兩人多年未見,剛剛熱乎了一個月,又是天各一方!

八月初十,忠勇軍開拔返回河中,趙檉也踏上了返京的路途。李綱考慮的十分周到,擔心太原百姓攔路請愿挽留王爺,便在城南外十里長亭為王爺送行。

“本王在河東逗留十年,今ri一別不知何ri再回,河東百姓就拜托給諸位大人了!”趙檉沖李綱等人深施一禮道,眼睛中淚光閃閃,他以一個弱冠少年執掌河東,在這里創下了一番基業,打下了一片天地,可以說河東就是他人生的第二個起點,這種感情可想而知。..

“天下不散之筵席,王爺不要傷感!”李綱一擺手,隨從端上送別酒,“下官等祝王爺回京大展宏圖,再建功!”

“那就借諸位吉言了!”趙檉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張知府、王將軍,太原乃是中原鎖鑰,就拜托給二位了!”

“王爺放心,我們人在城在,城破人亡。只要有一口氣在,太原城絕不會落入敵手!”張孝純拱手說道。

“在嵐州還存有河中軍省下的五萬石糧草。二位大人要盡運回以備不測!”趙檉對二人悄聲說道,他知道在金軍二次圍城時。太原軍民靠煮食馬鞍、皮甲、弓弦充饑,最后到了人吃人的地步依然堅守城池,城破之時軍士們已經餓得拿不動刀槍,否則太原也不會失守,至于那些禁軍趙檉認為是靠不住的。

“多謝王爺!”二人聽了大喜,金軍圍城時在田中牧馬,導致莊稼絕收,糧食價格飛漲,有錢都買不到。王爺臨行還留給他們這么多糧食怎么能不感激,“王爺恩澤河東,下官代百姓敬王爺一杯酒,太原上下定不忘王爺恩情!”

“應該本王敬兩位,沒有兩位的堅守,太原早就落入敵手,金賊牧馬京畿!”趙檉舉杯三人同飲。

“前途艱險,風云變幻,王爺多多保重!”李綱看時間不早。上前說道。

“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這青山不改!”趙檉遙指巍巍群山說道,言罷再飲一杯,拱拱手蹬車離開。踏上了一條未卜的險途!

河中軍全部撤出了河東,燕親王也啟程回京了,趙桓滿意了。這時太史局有報說:慧星出現在紫微垣,長數丈。向北拂及帝座,掃過文昌星。預示金人即將衰弱的征兆,不是中國的兇象。皇上大喜,下詔命令李綱迅速出兵收復代州將女真人徹底驅逐出河東。

李綱當初受命出援太原時,他也曾費了番腦筋琢磨對抗金軍鐵騎的辦法。他認為,步兵臨陣,抵不上戰車的威力;金人以鐵騎奔沖,非戰車不能制之。他的部下有個叫張行中的,根據這個思路,制作了戰車式樣圖。這種戰車,兩竿雙輪,前面蒙著皮革,在車上使用刀槍很方便,每車用甲士二十五人,執弓駑、槍矛、盾牌,立于兩側與敵格斗。戰車結陣而行,金軍鐵騎遇之皆逃遁。

李綱見這東西好用,就下令趕造了一千多輛,每ri督促軍士演習,已經使用嫻熟,只是太原之圍被燕親王解了,一直沒有用上,這回正好試試。他吸取了宋軍數次救援太原失敗的經驗,認為他們的失敗就是因為分道合擊,被女真各個擊破。

合兵一處,即使人多力量不大,但是聚在一處膽子會打些,燕親王順利解圍將金軍打敗就是采用的這種戰術,是有成功的先例的。于是李綱坐鎮中軍,以戰車結陣當先,出忻口寨殺入代州。

車陣是好東西,但是其利守不利攻,李綱卻將其作為攻敵利器,而代州多山,河流縱橫,齊頭并進的戰車慢慢就變成了縱隊,剛進入崞縣就遭遇金軍騎兵突襲,受地形所限根本法結陣,而戰車笨拙運動緩慢,回旋不急,頃刻被金軍分割成幾段,陷入混戰。

趙檉敢于一路攻擊,是因為他能統御全軍,又有強兵在握。而李綱所領各部形同散沙,各自為令,一見車陣被毀,范瓊先跑了,他這一跑不要緊,大家都跟著跑開了,李綱喝止不住也被裹挾著向后退去。不但代州沒攻下來,連忻州都給丟了,進了石嶺關才算剎住了車。李綱又想起趙檉的話,收攏殘兵據守兩關以抗金軍,同時上奏朝廷請罪…

攻代失敗,金軍再度逼近太原,河東大震,威勝軍、隆德府、汾州、晉州、澤州、絳州的百姓紛紛渡黃河南逃,以上州縣十室九空。朝廷的回復很也下來了:停止進兵,準備議和,召李綱回京,以重病中的種師道為河東、河北宣撫使。

而朝中宰執大臣們也再次出現嚴重的意見分歧,太宰徐處仁、同知樞密院事許翰主戰,耿南仲主和,少宰吳敏也因為李綱失利,又兼之看透了趙桓的心思,倒向了主和派。是戰是和,兩派爭論不休。

趙桓也不敢再打下去了,于是堅持主戰的許翰被罷同知樞密院事之職,貶為地方官,出知亳州。許翰被罷的第二天,徐處仁又與吳敏在趙桓面前發生激烈爭論,徐處仁對吳敏倒向主和派十分憤怒,爭論中言辭行為失去控制,文斗變成了武斗。正被想排擠他們的耿南仲,還有想取而代之唐恪、聶昌可算找到了機會,他們秘密授意御史劾這兩個“有傷國體”的宰相。

趙桓把這兩個宰相同時罷免,任命唐恪為少宰兼中書侍郎,何栗為中書侍郎,禮部尚書陳過庭為尚書右丞,開封府尹聶昌同知樞密院事。李綱聞訊,仰天長嘆:“事可為矣!”再次上書自請罷職。……)

“,就上免費網()”


上一章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