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第二百零七章 撤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七章 撤兵

第二百零七章 撤兵


更新時間:2013年09月06日  作者:讓你窩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讓你窩心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第二百零七章撤兵

升級改版成功,請書友們多多支持,發現BUG也請及時告知,我們好及時更正,如果需要文字章節也請告知,我們盡量給予熱門書籍文字,當然因為書籍較多,完全工作量太大,沒有的請多多諒解

第二百零七章撤兵

翰離不幾次試探后,實在沒辦法在這個年輕人身上發現破綻,想來想去,唯一的解釋就是:自己又被宋人忽悠了,此人是個冒牌貨,肯定不是什么親王。堅決要求退貨,換個‘真’親王來做人質。于是用肅王趙樞和駙馬都尉曹晟在二月五日換回了趙構。

這事不能怪翰離不智商低,其實他在女真人中是有名的聰明人,錯在他不了解中國國情和帝王文化,正是在帝國詭譎的制度下,趙構的這種表現恰恰可以肯定他就是皇子。因為只有這種生在深宮、長在深宮的公子王孫,他們在危險至極的深宮之中只能戰戰兢兢、謹小慎微地活著,見到了太多的陰謀和殺戮,他懂得如何在危險來臨之際,妥善地保存自己的生命。

趙構逃過了一劫,平安的回家了,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皇兄趙桓立即為這個主動請纓出質金營的九弟封為太傅。可是劫后余生的趙構并沒有絲毫的興奮,他已經明白了這個看似忠厚的皇帝哥哥只是把自己當做了棋盤上的一顆棄子。

在自己離開京城為質時,皇上當時信誓旦旦一定會保證他的安全,盡快將他贖回,但是為了一次不成功的劫營,趙構險些丟了性命,而回來后皇上卻將責任全部推給了李綱和姚平仲,將他自己洗的白白凈凈。

可是趙構根本不信,自己雖然并不受重視,但好歹也是帝國的親王,外臣們誰還敢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因此敢拿親王做賭注的,只有也只能是帝國真正的掌控者,正是那個失言的皇兄。

頭疼欲裂的趙構似乎在一瞬間想明白了。自己就是個華麗的擺設,皇帝手中隨時可以舍棄的棋子,根本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他有些羨慕起‘流放’在外的二哥,起碼他還有自由!

“不甘心。我命不由天!”趙構的在內心中吶喊道…

就在趙構回城這一天同時發生了一件大事,太學諸生伏闕上書,軍民不期而至者數萬,要求罷黜李邦彥,復用李綱、種師道,反對割地乞和。此時又傳來金軍再次攻城。城內人人自危,而對欽宗罷免李綱等人,復用李邦彥等人群情激憤。眾人一齊拼命敲擊登聞鼓,直至將鼓敲得粉碎。而門外軍民越聚越多,足有數十萬眾,一時間各條街巷馳道水泄不通。城內各處呼聲動地,聲傳數十里。如此持續數個時辰,朝內既無人安撫,又無人應答,民眾情緒越來越烈。

軍民的行為出于義憤的軍民不可能那么溫良謙恭,打了李邦彥,他主和大臣也遭到詬罵和毆打。殺死內侍數十人,趙恒自知理虧,眾怒難犯,更擔心強敵壓境,內亂再起,只得宣布李綱、種師道復職,并讓李綱出面安撫請愿的學生,平息了這場風波。

經過幾番折騰,宋朝上至天子,下至黎民。可以說都被金軍害苦了。金軍在城外已經將近一個月時間,宋朝上下都盼著金軍塊走好趕快解脫。金軍現在急著趕快拿了銀兩走人,宋朝這邊其實也急,急著趕快湊齊銀兩把瘟神送走。可是答應給金軍的銀兩數量實在是太多了,要湊齊談何容易。

趙恒便先命把宮中及各個王府、寺廟中能找到的金銀都湊起來。但這和答應給金軍的五百萬兩黃金、五千萬兩白銀實在差的太遠。又下旨命中書侍郎王孝迪專門負責在民間及各處官府收集金銀。

王孝迪命凡是民間和各級官員家中的金銀,必須于兩日內全數上交國庫。如那個人發現別人有藏匿金銀,可到官府告發,告發者可得到查封金銀三分之一作為獎賞,如果數額特別巨大,甚至可因此做官。

因為王孝迪說不交金銀,則金軍就會將男的殺盡,女的搶盡,宮室燒盡,金銀取盡,因此百姓給他起了個外號,就叫“四盡中書”。朝廷一邊拼命搜刮城內軍民的金銀,一邊將這些金銀源源不斷地運給金軍。

二月八日,終于傳來好消息,金軍東軍統帥斡離不派使臣來并帶來了辭別書。斡離不在辭別書里除了客氣一番本來不想攻打宋朝外,還特意準許宋朝把勞軍費用減少黃金一萬鋌,白銀十萬錠,布帛十萬段,另外還附送來人參五十稱,其余戰爭賠款在今年剩余月份分月交割齊整。

二月九日,刑部侍郎王寓以戰爭威脅已經解除,而且朝中糧食供應困難為理由,請求皇上解散民間組織起來的臨時守城部隊,只留正規軍。趙桓照準。二月十日,斡離不回書說金國大軍準備在十一日出發。

同日吳敏以多個宰相位置現在都已經空缺,國家急需用人為由,請求皇上恢復李邦彥的太宰職位。趙桓立即照準。于是李邦彥只被罷免了幾日之后,再次坐上丞相寶座。


上一章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