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第一百五十七章 保障有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七章 保障有力

第一百五十七章 保障有力


更新時間:2012年09月20日  作者:讓你窩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讓你窩心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第一百五十七章保障有力

第一百五十七章保障有力

二戰中隆美爾兵敗北非,在輸掉整場戰爭后,他說過幾句話:“充足的武器、油料和彈藥儲備,這是一支軍隊能夠堅持緊張戰斗的第一個必要條件。事實上,在戰斗開始之前,雙方的軍需官們就已經在打仗,并在決定著戰斗結局了。沒有槍炮,最勇敢的士兵也無能為力;沒有充足的彈藥,則槍炮毫無用處;而在機動作戰中,沒有灌滿了油料的車輛隨行,無論槍炮或彈藥都起不了多大作用。保養修理工作也必須在數量和質量上同敵人相等”。

在以人力和畜力為主進行的冷兵器戰爭中,軍隊的后勤實際上是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將領考慮的后勤其概念非常狹隘。軍隊提供給士兵的,除軍餉外就是每天的食物,被服、防具、武器。在補給比例中,草料占大頭,食物占小頭,其他都可以忽略不記,士兵的裝備都需要自己保養和攜帶。在本國或盟國領土行動,還可以派軍需官打前站,組織城鎮貨源,籌集糧草。(其實這才是“糧草先行”的實際意義,而非讓糧草部隊先出發,當時沒有糧草部隊這回事)個別情況下,如果軍隊反復使用同一行軍路線,也可以常設兵站,籌辦士兵所需的物品,安排宿營地。

古時的人們還沒有保障軍隊在敵國領土作戰的后勤制度,無論是獸類軍團還是仁義之師,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都是讓軍隊沿路掠奪,歷史證明這種方式還是非常可靠的。不過,當時的人們缺乏后世的管理理論和機構,無法把搶劫變成一種有組織的盤剝,但是如果軍隊的人數超過該地承受能力,破壞力將不亞于放了顆原子彈。

隨著戰爭規模的增大,軍隊規模也相應的增大,這給原始后勤模式帶來的壓力是災難性的,如果指揮官不能解決吃飯問題,那么就失去了對軍隊的控制力。軍需倉庫開始出現,雖然與現代供給系統還只是小兒科,但仍然是很大的進步,不過這個時期的倉庫只是一種針對戰爭的臨時措施,戰爭開始后采購物資,戰爭結束后物資就地賣掉,避免浪費資金和人力。

軍需儲備分為兩種一種用于保障國土的防御,即在邊境城鎮和保壘為守軍儲備半年到兩個月的給養物資,抗擊敵人的圍攻。另一種用來保障邊境以外戰事的需要。不過還沒有專業的后勤部隊,在從倉庫向軍營運送給養方面,還是就地征用車輛和船,沒有其他好辦法。

宋朝在長期的邊境戰爭中,逐漸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后勤補給方法,雖然還有不足,但還是解決了不少問題。為了鞏固邊防,宋初期,朝廷在麟、府、豐地區修筑堡寨,可當時僅有寧遠寨、橫陽堡等為數很少的幾座。到了神宗時期,施行‘淺攻’方略,開始在宋夏邊境修筑大量堡寨,還在夏人往來要害之處更筑新堡寨、烽臺、僅河東路麟、府地區就建有一軍、一城、十八寨、二十六堡。

于是又產生了新問題,沿邊堡寨的士兵可以自給自足,但是機動部隊的糧食就需要由關中地區運糧來滿足補給。機動部隊一般都在與西夏邊界處機動作戰,交通道路時常受到威脅,后方運糧往往難以摸清宋軍的具體位置,如果負糧追尋宋軍,不但費時,而且勞民傷財,糧食運輸不但不能順利到達還有被劫掠的危險。

吃了幾次虧后,一些有識之士發現沿邊堡寨盡管在抵擋夏軍入侵方面略顯微弱,但是還有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可以擔當糧食運輸中轉站,保護糧食運輸通暢。一旦戰事爆發,便可將糧食運到堡寨,安全可靠也頗為省力,然后再由‘車前夫畜’負責將糧食運到最終目的地。“車前夫畜”隨軍作戰,了解宋軍的位置和需求,可根據具體情況調節糧食的運量,合理分配,多需則多運,對于缺糧緩急不同的部隊,可以區別對待。堡寨在這場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了北宋后勤補給的保障體系,一再被使用。

趙檉在現代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軍事后勤補給體系做了調整,一是依靠宋代發達的商業,利用他們籌集所需物資;二是,建立后勤司令部,成立后勤輜重隊,其任務是在野戰條件下隨軍行動,作為備有數rì儲備的移動倉庫。這樣一來,軍隊無論前往何地,都有輜重隊攜帶短期補給,各個控制地區則在交通點建立補給倉庫,儲存給養,軍隊不必再像強盜一樣靠四處掠奪解決吃飯問題。

這也是一個革命,輜重部隊的官兵首先是個軍人,他們都經過軍事訓練,配備自衛武器,組織嚴密,具有一定的戰斗力,而且他們都是利用騾、馬、橐駝等畜力進行運輸,運輸量大,機動力強,還有一個優勢是他們消耗的糧食要比民夫們少的多,效率卻要高得多。現在忠勇軍基本上是一人雙馬,自身可以攜帶十rì糧草和一場中等戰斗所需彈藥。如果各部輜重營伴隨行軍,自持力就能增加二十天,達到一個月,基本可以保證部隊從集結,部署,到行動結束的一個周期物資所需。

但是趙檉計劃的這場‘圍魏救趙’,具體要持續多長

時間,他現在也舀不準,所以準備工作要做足,以保萬全。這次調動軍隊有四萬人,加上藩兵、民夫,總人數將達到十萬之眾,一天吃掉的糧食都是天量,更不要提還有大批的戰馬。雖然去冬趙檉已經命令向沿邊各堡寨調集了二十多萬石的糧食,可也只夠堅持一個月的,所以他再次追加了二十萬石,這次巡邊就是督促軍備勘察地形。

部隊出發剛行了二十里,趙檉就發現自己錯了,從府州城到永安砦從地圖上看不過七八十里,可這里地形復雜,道路多在川谷之間,百轉曲折,往往走了半天,才發現路沒少走,活兒卻沒多干!

“折姑娘,有沒有近路可以到達永安砦!”過了百勝寨,趙檉扭頭問跟在自己身后的折美鸞。

“哦,有是有,但是那是條小路,只能容單騎而過,咱們是大隊行軍,只怕更耽誤時間!”折美鸞左右看了下回答道。

“前邊是西安堡,我們能在天黑前趕到嗎?”趙檉估算了下時間距離,這才走了不到三分之一的路程,卻用掉了多半天的時間,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在西安堡宿營。

“王爺,應該沒問題,只是現在天氣轉暖,冰雪融化,河川漲水,大隊民夫正急運糧草,橋梁擁堵,怕是要耽誤些時間!”折美鸞說道。

“你到底認識不認識路,不是道路狹窄,就是河川阻路,像你這樣只會貽誤軍機!”趙信冷冷掃了折美鸞一眼,揶揄道。

“你”折美鸞一陣委屈,自己不顧少女的矜持貼了上來,卻被這個侍衛長三番五次的刁難,她真想調轉馬頭回府,不再受他的氣。

“趙信,不要說了,折姑娘是府州人,對情況了解,咱們的偵察工作做得還不夠細,這些情況都沒有探知清楚,真要打起仗來才會貽誤戰機!”趙檉皺了皺眉說道,而后招呼折美鸞與他并騎而行,詳細詢問這里的山川地貌,水文地理,并一一親手標記在地圖上。

“見利忘義,重色輕友,瞅見人家漂亮姑娘就想搭茬”趙信看著前邊兩人竊竊私語親密的樣子,怒火中燒,對王爺的評價大變,難免不客觀了,“哼,要是我也像她那樣打扮,定然比她漂亮十倍,臭美什么,連官話都說不清,娘娘那關她都過不了,不過仗著自己與王爺幼時有一粥之緣套近乎,我可是伴著王爺十多年了,手也拉過,抱也抱過,一張床上都睡過,那種交情豈是你能相比的”趙信想著自己的優勢比折美鸞大多了,冷哼一聲也提馬向前,占據了王爺的左手邊和他們二人并騎而行。

趙檉看看左右兩人斗雞似的樣子,深感無奈,也只能繼續裝傻,好像沒有覺察二人的明爭暗斗,心中卻也有絲暗暗得意,上輩子打光棍,這輩子自己也能充把情圣

次rì下午,趙檉終于趕到了永安砦,這里已是最前沿,距豐州城不過十六里,其與東北的保寧砦遙相呼應,互為犄角。寨子建在一座小山上,是戊卒駐守瞭望的地方,在其間可以看到三座高大的夯筑的方形烽燧,在三城之間傳遞消息。

現在忠勇軍龍將和府州一將軍兵駐扎在此,在寨子兩邊分別立營,而周圍的夏軍和邊民早就望風而逃,躲進了豐州城閉門不出,他們的牧場便成了宋軍的牧馬之地,宋軍前軍斥候更是將觸角伸到了豐州城下,與夏軍的哨探發生了幾次小規模的沖突,在宋軍的猛烈打擊下,已經不敢靠近宋軍大營十里之內。


上一章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