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第一百章 宣誓就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章 宣誓就職

第一百章 宣誓就職


更新時間:2012年07月18日  作者:讓你窩心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讓你窩心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 
第一百章宣誓就職

趙仁躬身挨了王爺半天訓,才從他的話茬中知道了王爺的意思:活著的不能讓他們死嘍,以后宿營時可以把他們拴在大門口看門,以西夏的諜報人員的能力不可能不知道其他書友正在看:。《搜索看最快的免費小說》他們來救,正好自投羅網;如果不救,看著同伴狗似的被拴在門口,自己效力的組織卻無所作為,肯定會由此及彼,有點心理活動;另外誰沒有失手的時候,到了那會兒他們又變成了討價還價的籌碼,廢物還是可以再利用的,所以要讓他們活著好好的養著!

王爺對活的‘不薄’,對死的也不錯,讓匠作隊每人給做了個薄皮棺材成殮了,然后在一片向陽的山坡上挖了個大坑依軍禮將他們埋在了一起,還立了塊石碑,而這些人的姓名可能永遠也不會有人知道,只能籠統的刻上‘夏二十六勇士之墓’。

對王爺這種不著調的行為,有的人十分不解,按照慣例,對于敢刺王殺駕的刺客,活著的要酷刑處死,砍頭都是上輩子修了好,千刀萬剮下油鍋也算撿了便宜;死了的梟首示眾,曝尸三日都是正常。

對于大家的議論,趙檉只說了一句話‘兩國交兵各為其主,生死各安天命,愿不得別人,但戰死沙場的都是為國盡忠的勇士,不論敵友都值得尊重!’于是襄邑軍的軍規上又加了一條‘戰后要注意收斂戰死者的尸體,己方烈士要盡力帶回安葬,不能帶回的也要就地安葬做好標記,以待日后有條件時取回;敵方的尸體也要就地安葬,告知對方地點、人數其他書友正在看:。’

處理完一切,襄邑軍召開表彰大會,獎勵昨晚有功人員,然后大擺筵席,全軍大會餐,反正撿來的孩子不怕摔,那些商隊多是販運的牛羊的,現在遭了此劫,也無心再做生意,按本錢處理給了他們。繳獲的私鹽既是平價出售也可獲利不少,慨他人之慷的事情趙檉是最愛做的,所以敗起家來毫不手軟,吃的好、喝的好,還有賞錢拿,讓大家都有了快點上戰場的沖動!

兩天后,大軍再次拔營,頂風冒雪向太原城進發,王爺不辭辛勞,不怕危險與眾軍同甘共苦,徒步而行,全軍士氣大振,慨歌而行。三日后,大軍到達城下,趙檉擺開儀仗,開路的軍士打起大旗,分別寫著,大宋燕親王、太保開府儀同三司、保德節度使、上柱國將軍、西北諸路經略安撫副使、河東路經略安撫使,后邊幾十把軍號同時吹響,兩邊護衛抽刀在手,杏黃帥旗下趙檉頭戴金冠,身著蟒袍騎馬而立,太原城中大小官員列隊相迎,將上官迎入城中。

自古以來,太原就有“龍城”之譽,從周成王、趙簡子、劉恒,到高歡、高洋、李淵、李世民,再到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等,太原在皇朝的更迭中興衰。直到趙匡建立宋朝,艱苦的城池保衛戰激怒了趙氏兄弟,于是在三次征討后,攻下晉陽城大火焚燒、引晉、汾、水淹,徹底摧毀了晉陽城。

有意思的是太原雖被趙光義毀掉,但由于太原既是北方重鎮,又是中原北門,其地理位置、軍事地位十分重要,其地位并沒有被撼動。遼國此時正虎視眈眈窺視新生的大宋朝,山西還得有人防守,于是趙光義任命潘美為山西北部軍區司令,楊業為副司令,可是太原城沒了,兩位司令任職去哪成了問題好看的小說:。好在太原附近還留下了個小寨子,叫三交寨,潘美的官銜就成了‘三交都部署’,楊業成了‘代州刺史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成了中國歷史上官職名稱小而權力最大的職稱!

趙光義毀滅晉陽城后,為了炫耀他平北漢,毀晉陽的功績,把他指揮作戰是駐扎過的崇圣寺改為統平寺,修筑了平晉城,但晉陽百姓都不敢去那里居住,許多無家可歸的老百姓,流離失所,逃到唐明鎮和三交村落戶,趙光義便命潘美,在唐明鎮的基礎上重建太原城,而唐明鎮當時是一條僅有一條街的小村莊。而新建的太原城也只是一座城墻沒有包磚的土城,周十一里二百七十步,城池不大,分內城和外城,兩城四門各不相對,趙光義唯恐龍城再出真龍天子,與他爭奪天下,因此城中街道不修十字街,只修丁字街,他認為‘丁字街就和大鐵釘一樣,這樣可以釘破龍脈。’

宋朝政fu允許沿邊的商民與遼人做生意,并設置了多處榷場,以此同時北部邊塞由于戰爭頻繁和防止契丹入侵,在北部集結了大規模的軍隊,各種日用品需求膨脹。為滿足龐大的邊防軍需供應,實行茶、鹽鈔制度,以利益激勵輸邊。而太原城不但正處于南北交通要沖上,且處于華北平原通往西南的‘川陜通道上’,是西北、西南地區通往河北,京師的必經之路,交通的便利,促進了商業的繁榮,使太原成為宋朝北部的重要商業都會,各種商品的中轉樞紐。

經過七八十年的發展,太原又煥發出勃勃生機,便有了“花花正定府,錦繡太原城”贊語。到崇寧年間太原改建制為大督府,轄十縣,有戶十五萬五千五百八十三,口一百二十四萬一千七百六十八,這個時期成為太原新城建成后的又一個興旺期。

趙檉一行人自南入城,太原城經過發展,原來的城區顯得日益狹小,又擴建了東關、南關、北關三個副城,穿過南關進開遠門,經過州城,進入了州城之內西北的子城。趙檉騎在馬上四顧,馬上就要過年,太原雖地處邊陲,但是繁華不下京城,也是到處張燈結彩,商賈云集。子城門外也仿照京城中扎了鰲山,雖不如宣德門外的高大壯觀,卻也華美壯觀。

子城是城中之城,差不多占了整個州城的四分之一,這里主要是各司官衙、糧倉、兵器庫、監獄、草料場以及河東駐軍的營房,街巷規整,秩序井然。全城南北距離不到三里,行不過片刻便到了宣召廳,這里便是經略安撫使的官衙兼駐地,東側便是軍營,自有人引領王爺的親軍入內,趙檉只帶著親衛隊和一眾幕僚進駐。

太原知府王革滿臉堆笑,心中卻五味雜陳,這小子大家可能還有印象,就是朱勔的門生,敢于關開封城門大搜,喜歡‘獄空’的前開封府尹,和趙檉也算舊識,王爺前一陣子在京城中掃黃,將一眾被抓到的官宦大員、貴族子弟全送到了開封府打屁股,王革也因此跟著將京城中的權貴得罪了遍。他也擔心有人找茬報復,趙檉前腳下了江南,后腳就活動一番,調到太原避禍!

進了議事廳,各就各位,走馬承受黃經臣先宣讀了圣旨,然后便是權力交接。按照大宋的慣例,一般路治的安撫使一職都是由此路首府知府兼任,所以趙檉來之前,王革還兼著此職,這宣召廳就是他的官衙,現在朝中派了正主來,他也只好挪窩。王革將印信交給了王爺,心中酸楚,自己怎么這么背呢?這燕親王簡直就是自己的命中克星,想躲都躲不過,自己剛把這個位置坐熱乎,他又來搶了去其他書友正在看:。看看兩邊坐著的倉司、監司、憲司心中更是難過,剛才他們還是上下級關系,這印信一交出去就變成了同僚,以后說話命令就辦成了商量!

趙檉拜受了印信,和王革兩人都是淚光閃閃,心中各有滋味。接著一應幕僚接管了賬冊鑰匙,然后重新升堂,他坐上了正座,正式就任河東路經略安撫使,王革這個前任率一應屬官上前拜賀,就算完成了交接儀式。再下來就和現在一樣了,趙檉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首先歌頌了他偉大正確的父親――大宋皇帝;然后贊揚了西北統帥童太尉,對他取得的一系列重大勝利表示祝賀;再就是稱贊一眾下屬,表示沒有他們兢兢業業、廢寢忘食的工作,便沒有今日河東的安定繁華;最后自然是表了決心,要與大家一同努力建設美好的河東,實現皇上平定西夏,開邊拓土的宏愿!

王爺的講話獲得了大家的一致稱贊,便急火火的開始最后一項,也是最重要的,大家最期盼的節目――為新任接風洗塵。轉眼間,議事廳變成了宴會廳,與會者開懷暢飲,直至日落才盡興而散!

晚上,更鼓聲聲以至子夜,趙檉依然難以安眠,他披衣而起,來到桌前推開窗戶,呼嘯的寒風立刻灌了進來,他似無知覺的背手仰望著滿天的星斗,來到這個世界十余年了,自己裝神弄鬼、興風作浪、潛心積慮、奮發圖強就是為了這一天的到來,能將兵十萬,掃平天下,中興大宋!

為了紀念這偉大的時刻,他又竊詩一首以述胸懷: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星旗紛電舉,日羽肅天行。遍野屯萬騎,臨原駐五營。登山麾武節,背水縱神兵。在昔戎戈動,今來宇宙平!

……請,請一定要推薦給您的朋友哦!如果您喜歡讓你窩心寫的《》,沒有看完的您可以::如果您喜歡讓你窩心寫的《》,請把加入書架,方便以后閱讀.如果你對有什么建議請給管理員發短息。


上一章  |  重生之王爺的奮斗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