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騷第二百九十章 誰是懸崖采蘭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雅騷 >>雅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章 誰是懸崖采蘭人?

第二百九十章 誰是懸崖采蘭人?


更新時間:2012年08月15日  作者:賊道三癡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賊道三癡 | 雅騷 
提醒:在“89”可以迅速找到本書



曲中舊院的清晨是極安靜的,一夜的行酒糾觴、紅牙碧串、妙舞輕歌、繁華艷冶,此時都沉淀成秦淮河水面那一層脂粉膩,無聲無息流去——

湘真館門前的敲門聲打破了這冷凝的靜,女郎王微立在門前梅樹下,看著薛童敲門,笑語道:“莫敲得太急,難道人家都是等在門后,一聽敲門就開的嗎。”

半晌,一個駝背老仆來開門,滿面堆笑道:“微姑早,我家姑娘剛起床,還未梳洗呢。”

王微道:“我進去看她梳妝。”

往日,上廳行首李雪衣梳妝沒有半個多時辰是出不了門的,這回有王微幫著挽發梳髻,稍微了一些,辰時初,李雪衣盛妝靚服,娉娉婷婷,裊裊娜娜,與王微出了湘真館,李雪衣的小妹李蔻兒也跟著,在鈔庫街下船,順流至通濟橋上岸,姚叔早已雇好兩頂轎在橋畔等著,王微和李雪衣上轎,一路到了雞鳴山下聽禪居,卻見門庭若市,為張氏兄弟送行的國監生熙熙攘攘,數十張嘴在同時說話,天冷,一個個口冒白氣——

李雪衣艷如牡丹,王微清麗如白梅,這兩個舊院名姬一下轎,聽禪居外就是一靜,數十團白氣消失,數十位監生都閉嘴注視這兩個美麗女郎——

張萼迎了過來,喜道:“雪衣姑娘、王微姑娘,來得好早,還有蔻兒,請進請進。”

眾監生這哄鬧嘻笑起來,舊院李雪衣、王微的名聲他們都是聽過的,沒想到這二姬都會來給張氏兄弟送行,名姬,定情佳話嗎?

王微一直很想來看看張原的住所,今日終于看到了,聽禪居,很有禪意啊,張原兄弟三人很就要離開這里,以后也不可能再來這里住,人去樓空,王微比張原、張萼惆悵——

南京國監從冬月初五始休課,因為那些遠在嶺南、福建的監生要趕回家過年差不多就應該要上路了,不然年三十前趕不到家鄉,張原因為要繞道青浦,所以也盡早啟程——

王微見這里人多嘈雜,對李雪衣低聲說了幾句,二姝向張氏兄弟施禮道別,祝一路順風,就出門上轎——

眾監生詫異,這告別也太平淡了吧,竟不來點執手相看語凝咽,是士之薄幸,還是青樓無情,都是逢場作戲嗎?

女孩兒李蔻兒悄悄踅回來,對張岱道:“張大相公,微姑和我姐姐在桃葉渡汶老茶肆等你們。”說罷,俏麗一笑,扭著小腰走了——

張岱看著這女孩兒的背影,心道:“小小年紀就頗有風情,也是個尤物。”

兩輛馬車、二十個挑夫,進進出出搬取器物,巳時初,該搬的都搬了,張氏三兄弟連同仆人及送行諸監生五、六十人離開聽禪居往通濟橋,那姓徐的屋主將房門鎖上,喧鬧的聽禪居頓時一片冷寂——

經過澹園時,黃尊素、阮大鋮與張氏三兄弟一道進去向焦竑拜別,張原將自己寫給徐光啟的長信交給焦老師,請焦老師轉寄徐光啟,白發蕭然的焦竑勉勵了張原幾句,送出大門,讓兒焦潤生再送一程。

到了通濟橋頭,一艘五明瓦白篷船已經等候多時,這是早兩日來福以二十六兩銀雇好的,隨張氏三兄弟一道同船還鄉的除了上虞倪元璐外,還有余姚的黃尊素,都是紹興府的人。

阮大鋮執著張原、張岱的手道:“能結識賢昆仲,阮大鋮之幸,明年三月三,山陰社集再見。”

阮大鋮知道張原主盟翰社,決意參加,張原自是熱情結納,現在的阮大鋮是東林黨魁高攀龍弟,先祖是竹林七賢的阮咸,同鄉是鼎鼎大名的左光斗,根正苗紅,交游廣泛,名正佳,而血濺桃花扇的李香君還未出生,論起來阮大鋮實在是比較倒霉,天啟初年吏科給事中出缺,左光斗召老鄉阮大鋮入京補缺,但當時東林黨人自己也內訌,獨裁要求民主是東林黨人重要的政治主張,縱使東林黨人各有私心、縱使東林黨人認不清內憂外患導致了惡果,但這種反獨裁主張總是進步的,絕不能說反獨裁招致亡國,后世史家對這二人、對東林黨的評價也大多是正面的,然而在翻案之風以及己巳之夏以后的某種奇怪思潮影響下,顧、高以下的東林黨人被惡意丑化了——

黃尊素道:“我去叩門試試。”

黃尊素持了五人名帖再去叩門,隔門與那守門人說了幾句話,將名帖遞入,轉回來對張原四人道:“已經去通報了。”

張萼大為佩服,問黃尊素對那守門人說了一些什么?黃尊素笑而不答,被張萼逼問得緊,乃笑道:“我夸那閽者拒賄高潔,不愧為東林書院守門人,可見人人皆可為圣賢誠非虛語,又說我等是祁彪佳同鄉,冒雪來求見景逸先生,煩請通報,景逸先生若不肯見,那我等就過兩日再來。”

張萼光著眼問:“就這么簡單?”

黃尊素微笑道:“嗯,就這么簡單。”

張萼說話又不中聽了,說道:“有時阿諛奉承的確勝過銀哪。”

張岱趕忙道:“三弟又胡說,真長兄這是洞察人情,怎么能說是阿諛奉承。”

黃尊素不是第一天與張萼接觸,早知道這個紈绔的德性,黃尊素是聰明人,不會把張萼的話往心里去,一笑而罷。

主仆十人在東林書院儀門外等了大約一刻時,大門開了,走出來的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書生,小小年紀卻是方巾襕衫,已有秀功名,正是山陰神童祁彪佳——

六千字送上,明日將是介與東林黨魁相見的重頭戲,不見得有多曲折精彩,但很重要,需要小道查閱大量的資料能寫出來,小道對晚明史有自己的看法,不人云亦云,也不會刻意翻案求奇,小道只想把自己理解的晚明人物寫出來,不敢標榜還原真實,只是一家之見而已,也許你不認可,但若能引起一些思考,那就足夠。


上一章  |  雅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