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騷第四十二章 華麗的虱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雅騷 >>雅騷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二章 華麗的虱子

第四十二章 華麗的虱子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19日  作者:賊道三癡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賊道三癡 | 雅騷 
›››正文

正文

目錄:

作者:賊道三癡

類別:歷史軍事

張原前前后后對劉宗周的了解如下:

劉宗周,字啟東,紹興府山陰縣水澄里人,水澄劉氏是大族,張岱的未婚妻就是水澄劉氏的女郎,劉宗周是遺腹子,在外祖家長大,外祖章穎是浙東名儒,不但五經精通,寫八股文更是有獨得之秘,門下弟子多有高中進士的,劉宗周在外祖父的教導下,十八歲應童子試,名列第二,二十歲鄉試報捷,四年后也就是萬歷二十九年第一次進京參加會試,即高中進士,科舉稱得上是一帆風順,張原想要向劉宗周求教的正是這打開科舉之門的鑰匙——

至于說劉宗周是晚明最后一個大儒,開創了蕺山學派(此時的劉宗周還沒在蕺山講學),連黃宗羲這樣中國伏爾泰式的人物都出自他門下,張原心思卻還沒在這方面,他不想做儒學大師,他要的科舉順利、少年成名,這并不是說張原功利心有多么重,如果可以,他愿意如魯云谷那樣懸壺濟世,閑時吹笛唱曲,侍弄花草,或者如大兄張岱那樣做個有品味的紈绔(張萼那樣的惡俗紈绔不予考慮),游山玩水,縱情聲色,然而時不我待啊,你在這里之乎者也悠哉優哉,農民軍漫山遍野殺過來了、滿清鐵騎自北而南了,到那時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劉宗周雖然五經淹博、詩書滿腹,救國卻無一策,或者說雖提出了救國之策,卻是迂闊不堪實用,直頭餓死的氣節固然讓人肅然起敬,于國于民又有何益,勉強算是獨善其身罷了——

而他,張原張介子,兩世宿慧,能在這末世繁華看出悲涼、聲色犬馬體會感傷、高談闊論獨具只眼、舉世皆醉唯我獨醒,看那,華麗的袍子下都是虱子啊,他能安安穩穩皓首窮經求學問嗎?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公門中是最好的修行,所以必須科舉、必須做官,這樣才能嘗試力挽狂瀾,當然,也不必因為這兩個必須而把自己逼得太緊,茶飯不思、言語無味,整日憂心忡忡國將不國,不用急,現在還只是萬歷四十年,他才十五歲,日子該怎么過還怎么過,要的是找到那條正確的路,遙望遠處的目標,堅定地走下去,也不是悶著頭趕路,沿途也可吃喝玩樂,只要別走錯路,嗯,吃喝玩樂也把國給救了,哈哈,可能嗎?不可能嗎?

綿綿秋雨斷斷續續下了一天一夜,早上時雨停了,陰云散去,現出朗朗青天,雨后的泥土路走上去容易打滑,張原就在白皮靴上繞了幾道草繩防滑,帶著小奚奴武陵卯時末就出門了,求學要早,以示心誠。

張母呂氏還問兒子要不要備拜師的贄禮?想著上次的酒壺都被周兆夏給摔爛了,張原就不想第一次就帶著贄禮去,還是等劉宗周答應收下他再備贄禮吧。

一路上張原就想著吃喝玩樂的救國之路,一步步來,先求學,把八股文學好學精,對付過明年的縣試和府試,秀才功名是第一步,不,讓劉啟東先生收他入門是第一步。

主仆二人走了小半個時辰,到了大善寺外廣場,廣場是大塊大塊麻石鋪成的,踏在上面很結實很爽利,張原使勁跺腳,把皮靴底粘著的厚厚泥皮跺散,游目四望,這天氣一放晴,廣場上就熱鬧起來了,賣各種糕點吃食的、賣香紙香燭、賣酒賣茶賣果子的,嘈雜喧鬧,感覺比他獨自來的那天還熱鬧,是因為喇唬們銷聲匿跡的緣故嗎?

小奚奴武陵眼尖,叫道:“少爺少爺,你看,穆真真。”

張原朝武陵指的方向看去,就見一個藍帕裹頭、黑色裙裳的少女健鹿一般奔過來,跑到近前,快活地叫了一聲:“張家少爺。”屈膝萬福行禮。

張原笑道:“小心,背簍的橘子不要滾出來。”

墮民少女穆真真笑了起來,反手從背簍里抓出幾個橘子,一手遞給張原,一手遞給武陵:“張家少爺,請吃橘子。”

張原打量了穆真真兩眼,這墮民少女雖然裙裳舊暗,但收拾得干干凈凈,還帶著橘子的清香,微黃的長發梳成墮民女子常見的那種高髻,不知這時候的人是什么眼光,把這當作墮民的發式,在張原看來,這種發髻很有型,很可能是盛唐遺風,有胡人女子奔放風味,而且穆真真皮膚白,黑舊的裙裳穿在她身上,就好比一個精美的大瓷瓶因為要搬運必須包裹填充一些破草爛絮以免損壞,誰都知道那軟草敗絮下包裹著的是細白的美瓷——

穆真真見到張原,心里原本只是滿滿的快活,見張原上下看她,就忸怩起來,垂下眼睫,雙手還那樣伸著,又說了一句:“張家少爺,請吃橘子。”

張原道:“我馬上要去見老師,不吃橘子——小武,你拿一個吃。”

武陵便從穆真真手里取了一個橘子,穆真真再要多給幾個武陵就不肯要了。

張原問:“穆姑娘,你爹爹服藥后好些了沒有?”其實不用問,猜也猜得出來,若穆敬巖病情沒好轉,穆真真也不能這么高高興興出來賣橘子。

穆真真果然快活地答道:“多謝張家少爺,多謝魯先生,我爹爹身體好多了,喝了一次藥,熱就退了,也不會頭暈老要躺著了。”

黃須力士穆敬巖身體素來強健,現在對癥下藥,自然療效顯著了。

張原道:“很好,照顧好你爹爹,病好了也要休養一段時日,不要急著出去聽差,以后若有什么難處,可來府學宮后面的東張找我——我先去讀書了,再會。”向這墮民少女點了一下頭,邁步便行。

小奚奴武陵一邊剝橘皮,一邊快步跟上,舉著橘瓤問:“少爺不吃橘子?”

張原道:“不吃,啟東先生嚴厲,我得小心一些。”

武陵就自己吃,走到大善寺山門前回頭一看,說道:“少爺你看,穆真真還站在那看著少爺呢。”

張原沒有回頭,直入山門,轉到寺后,忽聽有人叫他:“介子兄,是來求師嗎?”

張原轉頭一看,卻是年方十一的山陰神童祁彪佳祁虎子,由一個年輕力壯的家仆跟著,從寺院另一側繞了過來,喜道:“祁賢弟來得好早啊,正好為我向啟東先生引見一下。”

祁彪佳少年老成,朝張原上下一瞄,說道:“小弟只是個童子,如何能為介子兄引見,先生規定,一入書室不得交頭接耳說閑話,先作《四書》義一道,二百字以上,介子兄不如與我一道進書室一起作《四書》義,然后等先生晨讀畢呈給先生看,先生若認為你值得教導就會收你,小弟年初也是這樣拜在先生門下的。”

把《四書》解義當作日課,這是縣學、府學對生員的要求,張原連社學都沒上過一天,就讓他作《四書》義,顯然是為難的事。

張原略一思索,點頭道:“也好,我試試。”

《》已沖上首頁點擊和推薦雙榜,就是排名比較靠后,小道覺得還能再進一步,請書友們果斷支持,登錄、點擊、推薦,謝謝。


上一章  |  雅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