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作者:戰國小丑書名:
在快速回憶了中川清秀歸順本家后的種種功績之后,氏宗不得不止住悲傷,因為他知道,兵敗如山倒,上杉謙信絕對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所以現在并不是悲傷的時候。
所以只聽氏宗說道:“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是,主公,屬下告退。”這名忍者不由松了口氣,連忙退了出去。
“來人!”屬下在,請主公吩咐。真田信之搶先一步走了進來,行了一禮后,開口說道。
“你速去招家中兩位軍師,以及各軍統領來評定室。”
“是,屬下這就去辦。”
當真田信之退出去之后,只聽氏宗又說道:“來人!”
“屬下在,請主公吩咐。”鎬團右衛門快步走了進來。
“剛才的事你應該已經聽到了,中川清秀陣亡,其作為武士雖然死得其所,但最終卻打出了我高山家的威風,加之前功,特賜中川家信濃丸城一萬石知行,你立即通知村井貞勝擬定委任狀。”
“是,屬下這就去辦。”
“等等,我聽說中川清秀有兩子,不知如今年紀如何?”
“回主公,中川清秀長子秀政今年10歲,幼子秀成如今只有六歲。”
氏宗聽完點了點頭,開口說道;“我決定特召其為近室,你速招他前來。好了退下吧。”氏宗之所以直接賜予中川家一萬石知行,一方面真的是想要表彰其功績,以及對其的哀悼。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此來告訴高山家的家臣,只要肯為本家效死,那么自己也絕對不會讓他們失望的。
當高山家的之臣之中除了四大天王之外,有多了一個獲得知行的家臣,讓人想不到的是,獲得知行的武士并不是本家三位軍師,而是已經陣亡的中川清秀之后,不由皆感到心里暖暖的。所有人都知道,以中川清秀的功勞,就算獲得知行,五千石已經到頭了。畢竟就算家中四大天王也不過才幾萬石,最少的山內一豐也只有萬石,獲得的功勛與實際賞賜相差太大,但所有人對此都沒有什么不滿,
因為這充分證明。就算自己陣亡,那么也不會出現人走茶涼的事情,不但不會如此,反而主公還會多加賞賜,這足以讓很多家臣感到動容了。
而當他們知道,主公更是在委任狀發出之后,招收其長子秀政為近侍,這就有些耐人尋味了。明眼人可以看得出來,主公這么做就是為了鞏固秀政在中川家的地位,畢竟他現在只是個十歲的孩子。若是主公在封賞之后就不聞不問,那么秀政想要繼承家業肯定會困難重重,畢竟中川清秀還有不少兄弟,這些人之前只是作為其家臣,如今中川清秀一死,且子嗣年幼,對他們來說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保不齊就會有人對權力動心,但這一切卻因為主公招收中川秀政為近侍而迎刃而解了,干涉他人家族內部的事情這絕對是武士之間的忌諱之一。就算身為主公也不能這么做,當然織田信長不在此列,歷史上前田利家之所以能夠繼承尾張荒子城的知行,由于織田信長的強勢介入。導致前田家家臣的不滿,且大量出奔,雖然最終達到了信長的目的,可作為前田家家主的前田利家開始的日子并不好過。
氏宗深知這一點,所以才沒有直接干涉,對中川家來說。只需要擺明自己的態度,就可以讓那些人有所收斂了,氏宗如此做法,更是贏得了家臣們的擁戴,誰家沒個兄弟姐妹,如果自己陣亡,家業被兄弟奪去,那就太不值了,現在有了中川清秀的例子,他們也可以完全放心了。
不說如何安排中川家的事情,只說真田信之在離開之后,兩忙通知家中兩位軍師,以及各軍統領,由于蜂須賀等大人皆不在甲斐,這次的事情又非常緊急,已經等不到他們前來,所以并沒有得到通知。
當日下午,甲府城評定室中,凡是被通知到的家臣此刻都出現在了這里,只見不管氏宗還是家臣現在皆愁云滿面,在得知越后的情況之后,一時間在場所有人,都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高山家自橫空出世以來,還未遭受過如此大敗,這次大敗不但損失了大量軍勢,而且家中一位重臣陣亡,就連本家軍勢總大將真田昌幸也是生死不明,這讓一直打勝仗的家臣們頓時有了一種無力的感覺。
在此之前,他們皆認為放眼整個天下,本家軍勢絕對是無敵的存在,別說在同等的軍勢下,就算本家軍勢少于對方,也一樣可以取得勝利,可隨著這一次合戰的結束,高山軍無敵的神話終于被打破了,可以說,而且可以說這次絕對算的上是完敗。
“諸位,目前的形勢你等都已知曉,我認為,以上杉謙信的性格,如此大好機會是絕對不會放棄了,目前對于上杉軍來說,不管是越中還是能登完全就是不設防的,并且上杉家一部分軍勢已經越過姬川,成為進攻越中的先鋒,所以其進攻越中,能登已經不可避免,此地雖非我高山家之土,但岳父大人,對氏宗恩重如山,且日后還需仰仗,所以不能不救。”說道這里,氏宗向坐在下手的家臣們掃視一眼后,繼續說道:“所以,我不希望在聽到任何有關于放棄援助的建議,現在我想知道的是,應該如何在目前形勢下,幫岳父大人保住家業。此事勢在必行,容不得我高山家推脫。”氏宗現在是無論如何也要保住柴田家的家業,那可是兩國數十萬石之地,如果這兩地被上杉家占領,那么對高山家的形勢就太過不利了,高山家直接從東西對抗,變成被上杉,北條包圍,尤其是這兩家當初在對付武田的時候關系曖昧至今,所以這種形勢一旦形成,可以說高山家再想入主關東,那幾乎只是奢望了,被兩個超過百萬石的大名包夾,那可不是好玩的。
所以氏宗才要在家臣面前表現出堅決的態度,剛才當眾位家臣在得知此事后,雖然紛紛提出建議,但是絕大多數人都表示,就目前來說,本家應該采取守勢,氏宗也知道他們說的沒錯,目前雖然接到消息,北條已經開始對宇都宮家發起進攻,但其還有西進的余力,一旦本家在這時候出軍與上杉作戰,那么誰能肯定北條家不會趁勢而來,到時候不但柴田家家業保不住,就連高山家也危險了。
作為高山家的家臣,他們最先考慮的當然是高山家的安危,至于柴田,雖然和本家同氣連枝,但也只能放在后面考慮,可這卻遭到了主公的反對。
氏宗在家中的權威那是不容置疑的,所以當他擺出堅決的態度之后,雖然家臣們暫時也沒有太好的建議,但也不在提議防御之事,只是在心里思考著,主公的方略該如何實行。
大約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前田慶次率先抬起頭來,開口說道:“主公,屬下認為此事簡單的很,想讓上杉家放棄進攻越中與能登,只需本家忍軍對春日山城發起突擊就可以了,一旦其知道本城被攻破,上杉謙信怎么可能不回援,這樣一來,不但目的達到了,而且也不需要派太多軍勢。”
還沒等氏宗說話,便聽本多正信搖頭說道:“主公不可如此,上杉謙信乃軍法大家,怎么可能會留下如此明顯的破綻,屬下認為就算其出軍越中,也會將家中的防御安排妥當,根本不可能顧首不顧尾,尤其是目前越中與能登兵力空虛,上杉根本不需要派出全部軍勢,如果貿然派出忍軍突襲春日山城,到時候不但不能建功,說不定還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在此敗之后,本家軍勢依然不足,絕對不能再讓軍勢大量損失了。”
“主公,屬下認為兩位大人說的皆有道理,但也都有缺陷,想要突襲春日山城的確有些不太現實,但是如果放棄春日山城,而去襲擊上杉家其他城池,那么成功的幾率會大很多,并且也不需要忍軍全部出動,只需要將忍軍中的中忍以及忍術高超的下忍派出去,每兩三人負責一個城池,不需要他們將城池攻陷,只需要給越后地區造成大規模混亂,屬下不相信上杉謙信敢不回軍救援,就算他不想,其麾下的那些家臣呢,如果不回,這些家臣的領地可就要變成廢墟了,就算為了團結家臣,上杉謙信也不能不選擇撤退,不知主公以為如何。”杉谷善住坊開口說道。
當然這個計策并不是他自己想出來了,而是本家有先例在,當年對付武田家,本家就這么干過一次,只不過那次的對象不是城池,而是礦山,但雖然對象不一樣,恐怕效果應該差不多才對,所以他才提出了這個建議。
在場眾人聽完,在仔細思考了一番之后,都覺得如此行事并沒有什么破綻,就連本多正信與細川藤孝也覺得這樣做的話,成功的機會還是很大的,而就算失敗,但由于忍軍化整為零,損失也不會太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