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大人說的不錯,作為家臣忠心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只有忠心的話,便不是一名合格的家臣,之所以需要家臣,是要他們在本家有事之時,為家主排憂解難,這才是家臣的使命,而您麾下家臣忠心是有的,但是在平日里又能為您做的了什么呢?”
見佐久間信盛只是看著自己并不說話,只聽氏宗繼續說道:“氏宗之所以能有如今的威勢,并非靠一人,而是靠麾下家臣群策群力,高山家才有如今的局面,家臣團是否得力,這關乎到了本家的興盛衰亡。
再說武田家,武田信玄在位之時,武田家有如此聲威豈是其一人可以做到的?還不是憑借武田家家臣團皆是能臣猛將,才有當年的局面?而隨著這些家臣的老去離世,短短幾年,武田家就從當年那個東國無敵的勢力,變成了如今隨時可滅的家族,這與家臣團不得力有很大的關系。”
當氏宗說道這里,佐久間信盛終于想到了說辭,只聽他開口說道:“老夫麾下家臣怎能沒有得力之人,別人先且不說,只說盛政,他的勇武當年是得到主公贊賞的,難道這還不算是得力家臣嗎。”
氏宗早就知道他會提到佐久間盛政,畢竟要說起來佐久間家真正能夠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他一人而已。只聽氏宗說道:“盛政大人的武藝在下也著實佩服,但不怕岳父大人不高興,盛政雖然在您麾下算是最為得力的家臣,可如果放在我高山家呢?以他的能力還能如此顯眼嗎?本家勇猛不在他之下的有之,至于智謀能勝過于他的更是比比皆是,您覺得只憑盛政,佐久間家就能夠興盛嗎?
并且盛政雖然勇武有余,而智謀不足,如今天下武士的思想已經開始有些轉變了,武士已經越來越注重謀略的運用,若是只在意自身勇武那又如何能夠成就大事。別人不說。就說安藤尚就三人,若是單打獨頭,恐怕這三人綁在一起,也不是盛政對手。可如果是領軍一戰,那么就算三個盛政也敵不過其中一人,而盛政乃是領軍大將,并非足輕,就算其再如何勇武。又能討取幾人,又如何改變的了大局?
前將軍大人義輝武藝天下無雙,更有劍圣將軍之稱,但再三好家大軍的圍攻之下,最后還不是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而且日后恐怕佐久間家家業會由其還繼承,若是其身邊沒有能臣智者輔助,一戰便可讓佐久間家滅亡。”
“千兵衛,你這番話老夫不能完全認同,就算不說盛政,老夫麾下其他家臣也是能征善戰之士。而能臣也能夠將知行治理的井井有條,如此又能是你口中的碌碌無為之臣呢。”
“岳父大人麾下家臣都跟隨您多久了?”氏宗見其還在維護,不由準備下點猛藥了,不然的話以岳父的性格,恐怕根本不會將自己的話放在心上,這可是自己絕不愿意看到了,佐久間家的那些家臣可以留著,但絕對不可讓岳父大人重用,雖然自己有些多管閑事之嫌,但是為了佐久間家的長盛。為了自己的大計,也只能做這個惡人了。
“年輕一輩先且不說,只說家中重臣,皆隨老夫征戰數十年之久。可謂是能征善戰,經驗豐富。”
“呵呵,岳父大人,這些家臣隨您已經征戰了數十年,又有幾人闖出名號?如此還不足以證明碌碌無為嗎?而別人不說,只說氏宗麾下家臣。前田利家,渡邊守綱,蜂須賀正勝這些跟隨多年的老臣先且不說,像鹿之介這樣原本已經闖出名聲的家臣也不說,只說中川清秀,堀秀政等人,在跟隨氏宗之前皆籍籍無名,而不出幾年卻天下人盡知,難道這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
“這有什么奇怪,你麾下家臣以及主公所派與力,皆是沾了你的光,若非你安排得當,他們豈能有現在的名聲。”
“就算有在下的功勞,但是岳父大人在氏宗還是孩童之時,便是天下聞名的大將,難道會比氏宗差?幾十年過去了,難道岳父大人沒有給麾下家臣機會?
見佐久間信盛還要辯解,只聽氏宗突然臉色立刻嚴肅起來,鄭重的說道:“岳父大人!您可知道為何近十年來,您所獲得的功勛越來越少,甚至連原本只是下級武士,您都不愿多看一眼的木下藤吉郎在功勛上都遠超與您?”
如果說佐久間信盛之前并沒有認真聽氏宗說話,只是在想著怎么反駁他的話,那么現在卻由不得他不認真了。而這也是他近幾年來一直感到十分疑惑的地方,畢竟自己的武藝并沒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退步,反而在經過無數大戰之后,經驗越來越豐富,但越是這樣,自己立功就越少,眼看著連猴子都將自己遠遠的拋在身后,他又怎能不急,但光是著急又有什么用,自己依然還是沒有立功,若是這樣下去的話,自己都沒有臉面以織田家重臣自居了。
“難道這和老夫麾下家臣有關不成?”在聽完氏宗這番話之后,佐久間信盛終于開始正視自己的家臣了。
“不錯,岳父大人之所以再無功勞,原因就在家臣身上,不說氏宗,只說氏宗另一位岳父柴田大人,為什么能依然經常立功,還不是因為其麾下毛利,金森,拜鄉哪一個不是闖出名號的武士,更別說最近主公新派去的佐佐,不破大人更是勇武無雙,所以才會有如今柴田家的興盛,在看岳父大人,岳父大人您的能力與柴田大人相當,但相比之下就要暗淡的多了,這完全是因為家臣的緣故,至于木下滕吉郎更是如此,若是以他自己的能力,成為下級武士就已經算是到頭了,可是自從其身邊有了黑田,小一郎,淺野,堀尾等能臣之后,功勞是一得在得,身份是一升再升,如今不但與您平起平坐,甚至在威名上已經超過了您,而且再主公心中的地位,恐怕也比您高出不少了。難道您現在還認為您麾下的家臣得力嗎?”
聽到這里,佐久間信盛不由心頭一緊,他跟隨織田信長已經數十年了,信長的心思他又豈能看不出來,尤其是近幾年來,雖然主公嘴上不說,并且在自己未能完成任務的時候,有時候還會出言安慰一番,但他從主公的眼神完全看出,主公對自己似乎是越來越不滿了,別看這一次依然任命自己為軍團主將,但是佐久間信盛心中清楚,若是這次依然沒有完成主公交代下來的任務,那恐怕林通勝就是自己的榜樣。
而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他也不得不承認氏宗說的有理,但自己又不會相面,誰有能力,誰沒能力又怎么看的出來,還不是需要數年甚至是數十年的時間來進行了解,若是等到那時候,一切豈不是都晚了?
想到這里,只聽佐久間信盛終于在臉上露出了擔憂之色,只聽他開口說道:“就算老夫不想承認,但也不得不承認,千兵衛你說的的確是有些道理,老夫麾下這些家臣在能力上的確是略有不足,但是,想要招募到得力家臣是何其苦難啊,不是老夫不想,是完全招募不到,所以也只能這樣就和了。”
見岳父大人的態度終于有所改變,氏宗總算是松了口氣,你找不到不要緊啊,老子別的不行,這識人的本事,在這個時代如果稱第二的話,還有何人敢稱第一。只要岳父大人認了,那么一切就好辦了。
“岳父大人不必擔心,此事對您來說略顯困難,但對氏宗來說卻是小事一樁。”
“哼,說的好聽,天下中已經闖出名聲的武士老夫也知道其能力,但是想要將其招致麾下卻基本不可能,我到要聽聽,這對你來說如何算是簡單。”
“難道岳父大人忘了,氏宗麾下的家臣嗎?渡邊守綱您可曾聽說,此人原本在德川家原本不過下級武士,但被氏宗發現,如今更是被世人稱為高山家四大天王之一,此人之前可是名聲赫赫之人?
真田昌幸您可曾聽說?武田信玄一向有識人之名,但卻將其親手趕出赤備,但自跟隨氏宗以來,誰人不知高山家二軍師之一的真田昌幸,此人之前可是天下聞名的武士?
再說香川忠次,在之前只不過是織田家旗本足輕而已,在跟隨氏宗之后,雖然金甲三人眾只是笑稱,但是奉行七人眾之一也足以證明其能力。
還有前田慶次,此人之前可以說連前田家之人都有些不待見,可跟隨氏宗之后,十六神將之一的稱號盡人皆知,難道慶次在此之前可是天下知名武士?”
氏宗一連舉了幾個家臣的例子,佐久間信盛越聽越是心驚,在這之前,自己還沒注意到,只是覺得氏宗麾下家臣得力,可現在聽他這么一說,才意識到,這些得力家臣大部分可都是氏宗發掘的,并非是之前已經成名的武士,如此說來,有氏宗相助,那么自己想要得到幾個能臣猛將似乎也并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只聽佐久間信盛說道:“這件事還需氏宗與我好好商議一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