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我獨裁第240章 四省八部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唯我獨裁 >>唯我獨裁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0章 四省八部制

第240章 四省八部制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巡洋艦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巡洋艦 | 唯我獨裁 
唯我獨裁

搜索唯我獨裁:

唯我獨裁TXTTXT電子書TXTTXT全本

這兩天的北京城人心惶惶。

戍戌政變后的幾天里,大街小巷到處是一隊隊手提捕刀的清軍號兵在巡邏,四處抓捕維新黨,到處查封商號、館鋪,一些不相干的人也被抓捕下獄,天知道他們得罪了哪些人。

然而,從昨天下午開始,北京城內外都換上了鼻槍實彈的北洋陸軍士兵。老百姓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紛紛躲在家里不敢出來。

六月十七日,紫禁城的御林軍在跟王辰浩的北洋陸軍對持了一夜之后,在北洋陸軍機槍大炮的威脅下,最后服軟,打開城門。

王辰浩帶兵闖入紫禁城,包圍了慈禧的坤寧宮,并將光緒解救出來。

兵諫行動立時兩天一夜,沒有任何流血事件生,這得益于王辰浩強大的軍事實力,以至于清政府根本拿不出力量反抗王辰浩的兵諫行動。

慈禧在坤寧宮要死要活的,大罵光緒不孝,王辰浩不忠,榮祿袁世凱等皆是飯桶等。這光緒扭不開孝道二字,強大的社會輿論不允許他廢掉慈禧,盡管兵諫政變,光緒依然無法置慈禧于死地,頂多也像慈禧囚禁他一樣把慈禧囚禁起來。

慈禧被關進了頤和園,光緒令她專心禮佛不得離開佛香閣半步,從此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的慈禧被關了起來,她的后半生只能在佛香閣里度過了。

政變之后,光緒重獲新生,還可以繼續當他的皇帝。光緒終于扳倒了慈禧,但是卻沒有拿回應該屬于他的權利。令光緒悲催的是,他不但沒有得到更多的權利,反而連政變前他所擁有的皇權也都沒有了。

造成這種結果,是光緒所意想不到的。扳倒慈禧沒有給光緒帶來任何喜悅反而讓王辰浩成為內閣總理大臣,成為中國實際的統治者。

王辰浩奉光緒的密詔勤王,光緒本想著不承認密詔,多次推脫成立內閣之事他不希望王辰浩成為內閣總理大臣。

然而,王辰浩早有準備,他早就料到光緒會不認賬,因此在政變時便通電全國將光緒的密詔公布于天下人,連各國駐華公使和領事們也一一通告,全世界都知道光緒為求不被廢掉答應王辰浩讓來組閣。

各國列強對于維新改革是持支持態度的,雖然他們不希望看到一個強大起來的中國但是眼下清帝國絕大多數地區依然實行的是封建自給自足的經濟模式,列強們的商品根本無法在華銷售。以前英法等國認為武力打開中國的大門就可以打破中國的封建經濟,打開中國市場但是他們動兩次鴉片戰爭后便意識到,武力是不可能的,中國反列強的力量龐大無比。而隨著兩次清日戰爭、清俄戰爭和清西戰爭后中力膨脹列強們不得不調整對華戰略。

在這種情況下,各國列強期盼中國進行變法維新,只有通過清政府的變法維新,才可以打破原有的封建經濟。列強各國不希望中國變成一個強大的資本主義經濟體,但就眼前而言清帝國還是個農業大國,走資本主義經濟展道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達到列強國家的工業和經濟水平因此就眼前利益而言,清帝國還無法沖擊各國列強的經濟,因此各國列強對于清帝國的改革是強烈支持的。

對于民間來說,老百姓是支持維新改革的。尤其是直隸省的老百姓,他們都從京津唐工業基地的建設中得到了實惠。原來只有一從事工業生產,現在這個比例已經急劇升到到了四從事工業生產和工業衍生產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給直隸省老百姓帶來了豐厚的收入,成為全國最富裕的省份。直隸省的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其影響力很快傳遍全國,為老百姓們心中所期盼,所向往。

各省督撫對于維新變法持反對態度,因為光緒的改革讓他們損失慘重。如今慈禧動政變失敗,朝廷局勢斗轉,王辰浩入主中央,各省督撫們頓時緊張了起來。

攝于王辰浩手里的強大實力,各省督撫對于王辰浩組閣一事還處于觀望階段,他們不敢公然去得罪王辰浩,只是靜觀其變,先看看王辰浩組閣對他們的利益影響如何,再做打算。

光緒本來以維新變法失敗為由,認為不急于成立內閣,但地方督撫們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先沉默,加上康有為、粱啟回國后,聯合禪嗣同等維新派全力支持成立內閣,迫使光緒不得不讓步。

六月二十日,光緒正式下詔書,宣布實行君主立憲制,任命王辰浩為內閣總理大臣,并組織內閣,繼續推行改革變法事宜。

光緒要求王辰浩繼續變法維新,實際上是計劃讓王辰浩去跟各省督撫們火拼,以此來阻撓變法。此時的光緒已經沒有了變法的心思,而是一心想給王辰浩找麻煩,最好讓王辰浩放棄這個內閣總理大臣的職務。

王辰浩自然不會上光緒的當。詔書下達后,王辰浩立即將王士珍等直隸總督府的小朝廷機構主要人員盡數調到北京。

王辰浩并不急于開罪各省督撫,而是先在中央進行改革,原先康有為等人提出的責任內閣制被王辰浩否決。責任內閣還是對皇帝負責,光緒試圖想通過責任內鬧來控制政權,這是王辰浩決計不允許的。

由于王辰浩掌握了京畿直隸軍政大權,康有為等人也無法左右王辰浩的決定,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光緒成為名符其實的無權皇帝了。

王辰浩同手下人商議過后,決定在中國歷代三省六部制基礎上,參照美國三權分立制和英國君主立憲制下的相關國家憲法,棄其糟粕取其精華,打造屬于中國自己的并具備現代意義的國家制度。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確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對于三省制,其中尚書省形成于東漢時稱尚書臺: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于三國時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書省的權力。在展過程中,組織形式和權力各有演變,至隋,才整齊劃…一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審核與貫徹執行。各不同時期的統治者做過一些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的調整和補充。

王辰浩認為,西方的政治制度大體上都是根據中國古代的政治體制演化而來,因此沒必要照搬西方政治制度。但是西方政治制度中很大一部分是先進的,符合當前中國的政治需要因此這部分制度予以引進。整體上本著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構想來打造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

王辰浩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礎上提出五省九部制,五省九部,意為九五之尊,象征國家最高權利。五省分別為立法省、司法省、行政省、

監察省和廉政省。規定立法權屬于由參、眾兩院提名選舉產生的帝國國會。行政權屬于總理大臣:司法權屬于最高法院及國會隨時制定與設立的下級法院。監察權屬于帝國合法公民,以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帝國五省實施監督,防止權力腐化。廉政省以帝國廉政公署作為主要權利機關對帝國官員實施監督、反腐、倡廉,是對監察省的權利補充和牽制,防止監察省自身權利腐化。五省中立法、司法、行政三省是行駛國家職能的主要機關三者相互牽制制衡。監察省和廉政省是對其他三省的監督和檢查,同時監察省和廉政省之間又相互監督,不至于腐化變質,即達到明朝初期的東廠的職能,又防止像明朝中后期東廠腐化的現象生。

根據五種權力相互制衡的原則憲法還規定國會有權要求總理大臣條陳政策以備審議批準總理大臣對外締結的條約,建議和批準總理大臣對其所屬行政官員的任命通過彈劾案撤換總理大臣,有權建議和批準總理大臣對聯邦最高法院法官的任命,宣告懲治叛國罪,彈劾審判最高法院法官,彈劾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廉政公署官員:總理大臣對國會通過的法案擁有有限的否決權1總理次大臣兼任參議院議長1總理大臣還擁有特赦權、對最高法院法官的提名和任命權:最高法院法官、最高檢察院法官,廉政公署法官等在總理大臣因彈劾案受審時擔任審判庭主席。

此外,根據慣例,最高法院有權解釋法律,宣布國會制定的法律違憲無效。

九部分別為司法部、外交部、財政部、內務部、教育部、國防部、

交通部、商貿部、農工部。

大部分部門同列強國家的部門職能差不多,只有個別部門融入了王辰浩那個時代的思想。例如國防部一詞次提出,統和陸軍、

海軍和空軍,統一管理全國武裝力量的建設工作,如武裝力量的征集、

編制、裝備、訓練、軍事科研以及軍人銜級、薪給等。國防部的工作由具體交給總參謀部、總后勤部、總裝備部分別辦理。國防部不負責統帥和指揮全國武裝力量,凡涉及對外軍事交往活動一般以國防部的名義進行,具體軍事作戰則由總參謀部執行。內務部也比其他列強國家的部門強大,囊括了幾大部門,如民政總署、警察總署、憲兵總署、衛戍總署等部門。

人士任命上,王辰浩將原直隸總督府各部門總長升級為帝國內閣下轄的各部大臣。周復出任司法部大臣,伍廷芳副之。李鴻章出任外交部大臣,唐紹儀為次大臣。教育部大臣為蔡元培,商貿部大臣張賽,內務部大臣張楓,財政部大臣宋漢章,交通部大臣詹天估,國防部大臣王士珍,內閣秘書長阮忠樞,副秘書長楊士壤等,但凡國家要害部門的人士任命,都是王辰浩的嫡系人員擔任,原來清政府中央的官員不是被提前退休,就是安排到偏遠部門。

中央的人士任命ji起了相當一部分清廷舊官員們的抗議,但他們也就只能抗議一番,在王辰浩的巨艦大炮面前,他們也不敢有什么出格的動作。王辰浩特意委任慶親王奕kuang為內閣次大臣,給足了奕kuang的面子,讓旗人子弟無話可說。奕kuang碌碌無為次大臣不過是個擺設而已。

但王辰浩給奕kuang以重金賄略,利用奕kuang在宗室和朝廷的地位,拿奕kuang去搪塞來自京城各方的旗人子弟。對于奕kuang來說,有奶便是娘明知道王辰浩拿他當槍使,他也不在乎,反而心甘情愿的為王辰浩做事,在奕kuang的彈壓下,京中旗人子弟也鬧不起來了,幫王辰浩解決了很多棘手的問題。

在王辰浩的武力控制下,經過十幾天的整頓,王辰浩在北京確立了帝國中央集權和各部門的行政職權劃分,帝國內閣組建完成后,標志著清帝國中央完成了變法改革。

王辰浩在北京城的一系列動作,各省督撫們都看在眼里,他們攝手王辰浩的武力,不敢對王辰浩的中央改革法案提出異議,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各省督撫們已經準備好陽奉yin違了。

王辰浩太了解這些清末官吏們的心態了,他并不急于一時。如果現在就在各地推行新政的話,效果不會好到哪去,反而會ji起地方督撫們的反制。王辰浩手中的武力可以滅掉任何一省的反抗,但是一旦爆武力沖突,其結果是很難預料的。王辰浩不敢保證各省督撫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會孤注一擲鋌而走險,王辰浩不希望中國的國力因此而消耗。

在王士珍、阮忠樞、楊士壤、周復、張楓等人的建議下,王辰浩選擇暫時安撫各省督撫官員們,然后分化他們,采取各個擊破戰術。

王辰浩先是昭告天下,宣布中國的國體依據《帝國憲法》,中華帝國清政府為中央集權、地方自治的聯邦國家和政府。《帝國憲法》第十,十一章闡述了中央和地方制度,憲法對國家和省縣專屬權限采取列舉式陳述,并規定對于剩余權凡屬國家之事務由國家處理,凡屬省縣之事務由省縣處理。按照憲法規定,地方采取省縣自治,蒙古西藏地方自治權另以法律定。

帝國政府采取聯邦體制,中央集權,地方分權,中央對地方監督,地方分省自治。

王辰浩利用分省自治,給予各省充分自治權利,這極大的刺ji了各省督撫們。王辰浩不但沒有奪取他們的權利,反而給予他們更大的自治權利,各省督撫們都聽說過美國的州長的權利,簡直就是地方上的土皇帝,于是紛紛舉手擁護王辰浩的這項政體改革。

于是,中央的各項改革政令得以順利達到地方,并被一絲不芶的執行下去。很快,各省陸續成立了地方議院,執行中央關于政體改革的相關計劃…。地方眾議院席位按照地方人口分配,每十個人選出一個眾議員,每省選出兩到三人成為帝國眾議員和參議院議員,行駛國家權力。

王辰浩第一步政體改革得以順利完成,他在成功的安撫了各省官員們之后,立即將槍口對準了九大總督的另外八個和五個邊疆將軍。由于分省自治,第一任地方省長由各省現任巡撫擔任,那么總督和獨立轄區的將軍們的位置就將被裁汰。

王辰浩于是將八大總督和五大將軍盡皆調回北京,組織他們充當參議院議員,實際上是明升暗降,奪了他們的權力,將他們跟地方分開。

而之前的地方巡撫早就不滿他們頭上有總督壓著,如今王辰浩提升了他們的權利,又把他們頭上的總督和將軍們調走,他們頓時拍手稱快。

這樣一來,王辰浩針對地方官員們的分化瓦解戰術便成功了。

接著,王辰浩開始進行第二項計劃。他以整編全隊的名義,將各省地方上的新軍、八旗、綠營、練軍、民團等部隊全部收編,然后開赴其他省份進行重新整編。

例如,湖北新軍奉命調往山東,在山東濟南府就地整編,主要職務皆由北洋陸軍出身的軍官擔任,原來的軍官則被送往北洋陸軍軍官學校學習深造,接受洗腦,直到絕對服從王辰浩的命令后才會準許畢業,再視能力和忠誠度分配給部隊。

湖北新軍調走后,前來換防便是山東的北洋陸軍第九鎮。第九鎮進入湖北,迅控制湖北各個戰略要地,就地裁汰和整編湖北八旗、

鼻營、練軍和地方民團。八旗兵戰力最弱,直接被裁汰。綠營和團練的戰斗力稍好,改編為地方治安警察部隊、警備區執勤部隊,或者改編為國民警衛隊,亦或者改編為建設兵團,從事軍隊后勤工程建設,幫助地方政府修橋、蓋樓、開路、筑壩等軍民兩用工程項目。

至于地方民團,王辰浩堅決取締,并宣布禁止民間自行組織武裝部隊,剿匪的工作交給地方上的國民警衛隊和警察部隊執行。

就這樣,王辰浩通過調換防務之機,將北洋陸軍換防過去,不到三個月時間便控制了各省的軍務。

王辰浩完成了第二步計劃后,成功了避免了爆內戰的危機,兵不血刃的控制了各省。而各省官員們直到這時才明白王辰浩的真正目的,他們被王辰浩分化瓦解,被各個擊破,結果再想聯合起來已經不可能了,只能乖乖的聽從王辰浩的命令。

好在王辰浩并不急于收掉他們手里的權利,各省官員們都還有利用價值,王辰浩希望通過他們間接的控制住各省,等到改革深入民間,形成一定的基礎之后,那時王辰浩才會考慮這些官員們的去留問題。!。


上一章  |  唯我獨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