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第682章 無敵方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隋末 >>隋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682章 無敵方陣

第682章 無敵方陣


更新時間:2012年09月15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木子藍色 | 隋末 
第二卷高筑城

書名:

朝陽還未升起,可晨曦的第739章的長槍陣、長矛陣,用人海戰術直接把官軍打敗。這是所有義軍們都善用的伎倆。眼下這些魏軍搖身一變,騎上了高大的戰馬,穿上了精良的明光甲。拿著鋒利的長矛、橫刀。背著一把把長弓硬弩,乍一見對面的江淮軍居然樹起了長矛陣。

這情形,除了讓他們想起他們過去的舊時光外,絲毫引不起他們的防備。如果是過去,他們也許拿這長槍陣無法,可是現在。他們有的是精良裝備。

“放箭!”前陣沖鋒的騎兵將領一個個迅速的做出了判斷。

這是過去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經驗,以往他們用長槍陣面對官軍時。最怕的就是弓箭。現在終于輪到他們是那驅趕著獵物的猛獵人,他們當然不會忘記這個最好的進攻方法。

萬箭齊發,沖鋒的魏軍騎兵在馬上用騎弓給密集的江淮步兵陣射出了密集拋射。箭如飛蝗,密集如雨。

“舉盾!”

江淮步兵方陣中一面又一面的盾牌被江淮軍舉了起來,步兵陣本來就很密集,而王家的步兵每人都有一面直徑兩尺的盾牌,面對著撲天蓋地而來的箭支,訓練有素的步兵們紛紛將掛在脖子上,套在左手上的圓盾舉上頭頂。一面面的盾牌舉起,不但掩護了自己,還為旁邊的戰友摭蓋。

一個個的步兵方陣瞬間如同一只只趴在地上的烏龜一般,將堅硬的龜殼展現在了魏軍的弓箭之下。

箭如雨下,可面對如此堅固的盾陣,卻也只能發出一陣陣叮叮鐺鐺的聲音,偶爾有幾支穿過盾與盾之間縫隙的箭支,在江淮軍那雙層的鎖子甲面前,能造成的傷害也十分的有限。除了少數十分走背運的,這萬箭齊發,仿佛就如同扔入了黃河中的石子一般,只泛起了一個小小的漣漪,然后就迅速的消失了。

東關嶺上觀戰的李密等人差點眼珠著都瞪掉了,如此密集的箭雨對上那么密集的步兵方陣,一般來說那殺傷力都是十分巨大的。可現在,江淮軍居然沒事人一樣,輕松的就防住了這一大殺招。

“這江淮軍怎么有如此多的盾牌,而且那些江淮軍的鎧甲為何如此堅固,面對如此密集的箭雨,居然只以輕微的損傷硬抗下來?”李密不解,十分的不解,他與王世充在河南打了這么久,還從來沒有見過王世充用過這種方陣。

身為江南人的沈落雁皺了皺眉,道,“這支兵馬定然是王世充的排槊軍,當初王世充縱橫江淮,剿滅無數義軍,靠的就是這支精銳兵馬。不過以往江淮軍最為有名的還是王家的連環馬,這排槊軍卻并不是最有名的。又因王世充以前打的都是沒什么戰力的江淮義軍,所以對于王世充麾下的這連環騎兵與排槊兵的真正實力,眾口不一。雖然楊廣后來曾將江淮兵與隨驍果軍、張須陀八風營、羅藝幽州鐵騎、陳克復的遼東破軍營并稱天下五軍。可大多數人還是并沒有把江淮軍放在心上的,畢竟他們以前只和農民軍打過。”

李密長嘆了一口氣,“王世充果然是一個梟雄,手上握著一支這么厲害的兵馬,卻讓人對他不起重視。這才是真正的咬人的狗不叫啊,幸好王世充已死,要不然,還真是一個勁敵。”

房玄藻擔憂的道,“這江淮步兵如同烏龜一般,現在這數萬烏龜組成了一個大烏龜陣,咱們要如何破他呢?萬一讓陳賊的河北兵上了岸,只怕于我們不利啊。”

李密大笑一聲,“江淮兵再厲害也不過是一群披著龜殼的步兵而已,你別忘了,咱們打前陣沖鋒的可是一萬精銳騎兵。以步對騎,而且又沒有濠溝、沒有鹿角柵欄等防御之物,在這樣的開闊的河灘平原之上,他們后面還是黃河。你們他們如何擋的住咱們的騎兵?騎克步,這是天生相克。此戰,勝利必屬于我們。”

沖鋒的騎兵已經到了步兵陣前的百步距離,軍官們大喝,“換矛!”

“刷”的一聲,正在急速奔馳中的魏軍騎兵同時卸下弓箭端上了長矛,其干脆利索整齊劃一的動作顯示出魏軍騎兵不愧為李密精心打造的第739章,則防止了長槊刺入太深,方便了步兵們收槊。

戰馬嘶鳴,一個又一個的騎兵被那密集的排槊刺中,摔落馬下。有的騎士驅馬縱起,想要躍過這道死亡之線,可江淮軍第二排的長槊又已經捅到,立即將騎士連人帶馬一起捅成了馬蜂窩。

一瞬間,幾百名魏軍士兵滾落倒地,他們永遠的倒在了江淮步兵陣的一丈開外,倒在了那條死亡線之外。而同時,只有極其少數的江淮步兵死于騎兵們的飛斧、投槍,弓箭之下。還有少數的步兵被步槊的沖擊力傷了手,但旁邊的士卒很快的就將他們的位置補充好了,陣形依然堅固完整。

后續的騎兵絲毫不亂不懼,沖擊不斷,頃刻間已經是前仆后繼。可是任魏軍騎兵攻勢如潮,如山崩,如海嘯。可是面對著那如一個釘子一般釘在南岸的江淮步兵方陣,卻只如驚濤拍打著磐石,絲毫無法動搖其半分。

魏軍騎兵與隨后涌來的魏軍步兵,在這塊由三萬多江淮軍組成的巨大磐石面前,不斷前進。最后,將江淮軍三面包圍。遠遠看去,江淮步兵方陣已經淹沒在了魏軍的人海之中。

可仔細看去,江淮步兵方陣卻頑強的擋住了魏軍如潮的攻擊,那梯形斜線的大方陣前,不斷刺出的排槊,如同地府的使者一樣,不斷的收割著魏軍士卒的生命。

驚濤拍岸,卻只濺起了無數魏軍將士的鮮紅血液!


上一章  |  隋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