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無聲第八百三十章 見微知著(1)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宦海無聲 >>宦海無聲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三十章 見微知著(1)

第八百三十章 見微知著(1)


更新時間:2012年09月01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都市 | 官場沉浮 | 風中的失落 | 宦海無聲 
書名:


徐少杰的第一站是視察宏源市制藥廠。

宏源市制藥廠坐落在宏源市的市區內,制藥廠建廠的時間很長,早在七十年代就成立了,那個時候,只要選在了位置偏僻的郊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宏源市的市區范圍不斷的擴大,制藥廠慢慢就被包圍在失市區里面了。加之在制藥廠上班的人很多,制藥廠是國營企業,當初在建廠的時候,就規劃了很多的土地,除開廠房,還有住宿區、生活區、商業片區、學校等等的規劃,典型的老式國有企業的作風。

制藥廠是隴南省極少數有著很好效益的企業之一,從制藥廠周邊的環境就可以看出來了,學校和幼兒園,按照規定,早就移交給政府了,但是住宿樓以及生活小區,還是保持著原來的特色,遠遠看去,一棟棟的住宿樓很是整齊的排列,周圍的環境衛生很好,從住宿區走出來的人,穿著得體,神色間也顯露出來了滿足和驕傲。

因為制藥廠的緣故,這里已經是宏源市最為繁華的幾個地方之一,特別商業氣氛很濃,周圍有著很多的商店、超市以及餐館,還有飯店、賓館等等,這大概是制藥廠職工的消費能力是很不錯的。原來的宏源市制藥廠學校,已經是現在的宏源市第五小學,在所有的小學里面,第五小學是條件最好的,都是因為制藥廠在教育的投入上,很舍得,將學校建設的很好,據說當初移交給地方的時候,制藥廠的職工死活不同意。后來,市委市政府還做出來了承諾,凡是制藥廠職工的子女,優先進入第五小學讀書。第五小學的學生不少,大部分都是宏源市一些干部職工的子女,想方設法要進入第五小學讀書。

從這些方面,可以看見制藥廠在宏源市的地位,所謂的見微知著啊。

徐少杰在張勛等人的陪同下,進入了廠區。

按照制藥廠的要求,不管是誰,車輛是不能直接開進廠區的,因為制藥廠有著嚴格的衛生條件的規定,就是制藥廠的廠長,到了門口,也是要下車的,通過旁邊的門步行進入廠區,轎車在旁邊的停車場放著,下班以后,走出廠區才能夠上車的。

制藥廠的廠區面積很大,如果完全靠著走路,需要不少的時間,但職工上班的地方都是固定的,可以直接朝著廠區走去,此外,廠里還為職工想好了辦法,在廣場的一邊,有著專門的自行車,這些自行車,都是為了讓職工上班的時候趕時間的。下班的時候,職工騎著自行車,放歸原處。

制藥廠有著一條老規矩,凡是35歲以上的職工,都不會騎自行車了,他們都是步行進入車間的,住的地方本來就在廠子的旁邊,每天上午在外面的食堂就餐以后,在廠區里面走走,也是一種鍛煉,只有年輕人,為了貪睡幾分鐘,才會騎自行車到車間里面去的。

制藥廠的作息時間是固定的,多年來都是這樣堅持的,平常的時間,上午九點鐘上班,中午十二點半下班,下午兩點上班,六點下班,一般情況下,晚上不需要加班,如果是某種藥品的需求量增加了,加班的時候,也是固定安排的,晚上八點到深夜十二點,有加班工資,比平時的工資要高。

制藥廠的待遇很不錯,廠子里面有專門的職工食堂,食堂是廠里補貼了資金的,凡是制藥廠的職工,都發有就餐票,免費在食堂吃早餐和午餐,晚餐需要交錢,但也是意思一下,隨著制藥廠職工家屬的增多,后來又調整了規定,按照三口之家的標準,每人每天的就餐費是10元,早餐兩元,中餐和晚餐都是四元,制藥廠后勤部門專門負責打卡,每個職工手里都有卡,每月按照實際的吃飯多少結算,在工資里面扣除,職工最多被扣掉的,也就是930元,就是一個月的31天,每天都是一家三口在食堂吃飯的,電腦固定了程序,超過930元的卡,就不會工作了。不管是結婚和職工,還是未婚的職工,都是一樣的待遇,顯得很是公平。職工普遍都滿意。

徐少杰到制藥廠去視察工作,張勛建議,是不是乘車在廠區里面視察,反正就是一臺商務車,制藥廠在這方面,曾經有過先例,中央領導來視察的時候,也是開車進去了,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領導來視察工作,也是開車進去了,廠子里的職工都是知道的,也不會感覺到驚奇的。但徐少杰沒有同意,他提出來,到門口之后,下車步行進入廠區,大家都可以騎自行車,既然制藥廠的職工可以騎自行車,自己也可以汽車。

九點十五分,徐少杰乘坐的商務車到了制藥廠的外面。

制藥廠的職工早就開始上班了,制藥廠門口的電動滑動門早就打開了,制藥廠的班子成員等候在大門口,至于說制藥廠的主要負責人,已經在徐少杰乘坐的商務車上面了。

開路的警車到了制藥廠的門口,停下了,接著,徐少杰乘坐的商務車,到了制藥廠的門口,也停下了,制藥廠的眾多負責人看見,商務車里面陸續下來了幾個人,走在最前面的徐少杰,有些年輕,至于說市委書記張勛,制藥廠的班子成員是認識。

徐少杰帶頭朝著旁邊的小門走去,大家都跟在了徐少杰的身后,幾個制藥廠的班子成員,這個時候反應過來了,徐少杰是要步行進入廠區,他們連忙走到了小門的旁邊等候。

制藥廠的主要負責人向徐少杰介紹了班子成員,制藥廠的三總師都是班子成員,包括總藥劑師、總工程師和總會計師,三人的年紀都有些大了,徐少杰和三人握手的時間是很長的,他知道,這三人的作用,甚至超過了主要負責人。

握手完了之后,徐少杰笑著開口了,是對著制藥廠的主要負責人說的。

“我們還是騎自行車吧,雖然說破壞了制藥廠的規矩,不過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啊,我聽說制藥廠35歲以上的職工,都不會騎自行車,都是步行到廠房和車間去的,不過今天我們可不是參觀一個車間,要是步行,實在是辛苦啊。就是不知道各位會不會騎自行車啊,要是不會,技術好的、力氣大的帶著。”

眾人都笑起來了,早有幾個年輕人推來了自行車,自行車是半新的,徐少杰微笑著推過一輛自行車,看見所有人都有了自行車之后,帶頭騎上自行車。

制藥廠的衛生條件的確很好,偌大的廠區,看不見垃圾,制藥廠的負責人騎車跟在徐少杰的身邊,介紹著情況,原來,制藥廠對衛生條件規定非常嚴格,與個人的待遇是直接掛鉤的,對于不遵守衛生規定的職工,不僅僅要扣除一部分的獎金,還要影響到個人的考評,所以制藥廠的職工都養成了講衛生的好習慣。

騎車10來分鐘之后,到了要參觀的廠房了。一路上,徐少杰沒有看見地上有一張廢紙,而且廠區里面,有好幾處的綠化帶。

進入廠房,要求更加嚴格,需要紫外線消毒,同時,需要戴上帽子和眼鏡,還要穿上白大褂,一切的程序,徐少杰在騎自行車的時候就說了,按照制藥廠的規定來,而且徐少杰還說了,今后的領導視察制藥廠,除開中央領導,其余的盡量都遵照這個辦法來執行。

廠房里面,是另外的一番情形,很安靜,只有機器輕微的聲音,大家都低頭工作,沒有誰專門注意到進來參觀的一班人,每個職工都有自身的崗位,都有工作職責,大家的主要精力,還是集中在工作上面的。

看見這樣的情形,徐少杰很高興,他并不熟悉制藥廠的相關技術流程,也不會詢問職工有什么感受,徐少杰的目的也不是想著了解制藥廠的相關工作技術,他沒有開口說話,一路走的很快。

參觀廠房和車間的時間不長,因為徐少杰沒有說話,電視臺和報社的記者也是匆匆跟著攝影,他們可能也沒有想到,徐少杰什么都不問,也什么都沒有說。

參觀了幾個廠房和車間之后,制藥廠的負責人有些緊張,不知道徐少杰為什么沒有說話,是不是有些不高興,或者說有什么意見。

徐少杰知道大家的想法,笑著開口了。

“制藥廠的管理很到位,我感覺非常不錯,我今天是來學習的,也真正學到了一些東西,我不是專家,不熟悉制藥廠的技術流程,也不可能熟悉,所以,生產上面的情況,我不會詢問,也不會去了解,免得耽誤了職工的工作,大家都麻煩。”

徐少杰說完這些話的時候,大家都笑起來了,制藥廠的負責人總算是松了一口氣,制藥廠的管理規定,是經過了幾十年的總結的,大家都是嚴格遵守的,這些年來,除了在細節上面有了一些改變,其余的都是按照以前的規定。職工有著很好的習慣,老職工帶著新來的職工,一步步熟悉廠里的規定,言傳身教,所以說,大家都是很熟悉廠里的規章制度的。

制藥廠職工的工資也是比較高的,按照統計報表的口徑,全廠職工的平均工資,達到了6萬元的標準,也就是月收入平均有5000元,這在隴南省,就是很高的收入了,加上獎金和福利待遇,徐少杰估計,制藥廠職工的平均收入,全年是超過10萬元的。

之后參觀的是制藥廠的行政大樓。

對于行政大樓,徐少杰不是很感興趣,這方面,徐少杰太熟悉了,制藥廠的重點管理,不在于行政方面,企業有企業的規矩。

不過,徐少杰還是重點到榮譽室去看了一下。

進入了榮譽室,大大小小的錦旗、獎杯等等,讓人感覺到眼花繚亂。

徐少杰饒有興趣的開始駐足觀看了,這方面的情況是不需要介紹的,錦旗上面都很清楚,得到了什么樣的獎勵,上面有文字說明,獎杯都是在桌上放著,下面附有說明,所以,大家都跟著徐少杰慢慢在榮譽室里面觀看,誰也沒有說話。

制藥廠的負責人曾經準備要求制藥廠的廣播員,專門來給徐少杰介紹情況的,徐少杰沒有同意。負責人感覺到,徐少杰不是講究什么繁文縟節的領導,喜歡簡單,所以,后來就什么都不安排了,就按照參觀的線路,帶著徐少杰到四處觀看。

慢慢的,徐少杰臉上的微笑消失了,在制藥廠的榮譽室里面,徐少杰看見了很多宏源市市直單位的錦旗,甚至有省直單位的錦旗。這些錦旗的內容,出奇的一致,都是感謝制藥廠的支持,贊譽制藥廠的貢獻。

這類的錦旗,徐少杰是熟悉的,到隴南省之后,徐少杰就了解到了,不少的單位喜歡在企業去揩油,或者是攤牌,今天舉行活動,需要企業的贊助,明天召開運動會,需要企業的支持,這在隴南省已經是公開的情況,因為企業掙錢多,錢很活絡,所以說,就需要回報社會,需要支持城市的發展。

在宏源市制藥廠的榮譽室里面,徐少杰看到的這類錦旗,不下20面,徐少杰知道,這方面的錦旗,制藥廠不知道會有多少,能夠掛上去的,都是有著一定地位的單位,比如說省總工會的,工商部門的,稅務部門的,還有文體局的,甚至包括宏源市市委的一些部門的,這些單位,代表了制藥廠的榮譽,但是,也代表了制藥廠開支出去的大量的贊助的資金。

制藥廠是國有企業,從一定的程度說,制藥廠的負責人,在開支這些錢的時候,都是帶著一種行政的心態,認為有些理所當然,否則就不會將錦旗掛在了榮譽室,但是,這樣的贊助,對于私營企業來說,可就是沉重的負擔,說的不客氣一些,就是一道厚重的圍墻,將私營企業無情的擋在了外面。

就算是制藥廠,每年如果都承擔著大量的贊助任務,也是不正常的,企業有企業的規矩,回報社會的做法,不是這樣的舉措,再說了,贊助的這些資金,也不可能用到普通老百姓的身上,這只是增加企業的負擔,讓一些特權部門得到了好處。

徐少杰還想到了,既然有了這些贊助,那么,每年的諸多拜訪,更是少不了的,從一定的程度上來說,這些拜訪造就的灰色收入,就是一種,是大家都習慣的、認為理所當然的。


上一章  |  宦海無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