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無聲第三百一十一章 各方態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宦海無聲 >>宦海無聲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一章 各方態度

第三百一十一章 各方態度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風中的失落  分類: 都市 | 官場沉浮 | 風中的失落 | 宦海無聲 

黃海濤實在是沒有想到,通海集團公司會參與西山省的城市建設,而且選定的地方居然是誰安市,聽到這個消息之后,黃海濤的第一反應,是高興,因為武圣軍在誰揚市擔任市委書記,可仔細思索之后,黃海濤的臉色陰沉了。

黃海濤不會忘記徐少杰,如今,徐少杰是誰安市市委書記,如果誰安市建設好了,徐少杰是有大功勞的。黃海濤對武圣軍有些捉摸不定,不僅僅是他,就是黃在勝,對武圣軍也不是怎么了解。武圣軍到了誰揚市之后,所有的表現,似乎不是輕易能夠被他人左右的人。如果說徐少杰的工作中,表現出來了成績,那么,武圣軍也許會徹底改變對徐少杰的看法,要知道,武圣軍上任的時候,自己可是灌了不嚴的眼藥,令武圣軍對徐少杰不是很感冒。官做到了這個份上,很多的話,都是比較隱晦的,除非是特別的關系才會直話直說。

侯老四的自殺和侯義兵的落魄,如同兩根毒刺,刺激著黃海濤,黃海濤認為,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徐少杰和丁原,丁原已經離開了誰揚市,高升了,黃海濤無力對付,但是,徐少杰還在誰揚市,黃海濤要想盡一切辦法對付,最好是讓徐少杰也嘗嘗生不如死的滋味。黃海濤還是冷靜的,雖然自己是省委常務副秘書長,但說起來也是大秘書,和擔任市委書記市長是兩個概」念,有些事情不能親自去做,要依靠他人的力量去實施,再說了,直接管著誰安市的,是誰揚市委書記武圣軍。

黃海濤和黃在勝之間,已經到了稱兄道弟的關系了,兩人都是直接為盧云峰副書記服務的,所不同的是,黃在勝時時刻刻跟在盧云峰的身邊,自己是幫助盧云峰協調方方面面的關系,通過這么長時間的工作,黃海濤漸漸運作好了諸多的關系,比如說和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李發軍之間的關系,就很不錯了。

黃海濤的工作能力還是不錯的,跟隨盧云峰這段時間,上下的協調做的很好,能夠充分領會盧云峰的意思,將盧云峰的意圖貫徹到所有的實際工作之中去,盧云峰是很滿意的。加之和黃在勝之間的充分溝通,整個省委大院都知道,黃海濤下一步一定是大有前途的。

這一天,黃海濤的電話特別多,時時刻刻在和黃在勝聯系,因為盧云峰到了誰揚市,黃海濤因為工作的關系,沒有跟著去,但盧云峰有些什么想法,或者是什么指示,黃海濤是需要了解的,所以,誰揚市發生的一切情況,黃海濤都是知道的。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通海集團公司參與西山省城市建設的事情,在省委省政府還是傳開了,并且傳播的速度很快,關心這件事情的人很多,但真正關注的沒有幾個人,大概是因為省委省政府的態度,引發了大家的好奇,省長趙海陽和省委副書記盧云峰陪同,這樣的情況太少見了,不少的人紛紛打聽通海集團公司有什么背景,居然能夠引起西山省這么高度的關注,有人問到了黃海濤,黃海濤笑笑,沒有說什么。

晚上,黃海濤得到了通海集團公司看中了誰安市委市政府辦公地點的消息,他很快盤算開了,這里面有文章可做,但如何做文章,是需要技巧的,趙海陽和盧云峰都表態支持了,光面堂皇表示反對,顯然是自找無趣,市委書記武圣軍一定也是支持的,也不能碰到,那么,就應該從誰安市做文章了,群眾有意見,或者是一些干部有看法,總是可以的吧,徐少杰如此的年輕,如果說在做工作的過程中,控制不住,引發了事情,總是灰溜溜的,影響總是不好的,就算是工作做好了,也是徐少杰應該做的事情,還有農場的事情,黃海濤清楚,農場是個馬蜂窩,誰都不愿意去碰的,如今也沒有什么政策能夠徹底解決農場的問題,那些農工出來鬧一鬧,夠徐少杰喝一壺了。

黃海濤想清楚了其中的厲害關系之后,撥通了兒子黃思軍的電話,這次的事情,還是要依靠金劍公司來做,金劍公司里面,有不少的人入股,這些年每年都拿著分紅,到了如此關鍵的時刻,也是應該盡一些力了,況且,做這樣的事情,也不需要親自出面的。

白長林說的話很準確,匡學敏一行果然直接看了誰安市委市政府的辦公地點,同時在附近的幾處看了看,就沒有到其他的地方了。

誰安市委市政府辦公地點處于城市的繁華地帶,以前,地位也是在這里辦公的,后來搬出去了,中國的城市,總是有一個習慣,行政中心往往是最繁華的地帶,誰安市也不能例外,市委的四周,機關云集,不少誰揚市的單位,也在四周辦公,居民也很多,四周的商店和學校不少,基礎設施很是齊全,這里的確是誰安市的繁華地方。

徐少杰建議的龍源開發區,匡學敏一行根本就沒有想到,也不提出去看看,按照徐少杰的建議,這次出售的土地是一千畝左右,成交的價格在,萬元一畝左右,這個土地的價格,是很高的,開發區的土地,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說,是不值錢的,但市中心的土地價格就不同了,價格要高很多。

初步的談判很快開始,時間僅僅持續了一個小時,雙方都達成了初步的協議,通海集團公司看中的土地,就是誰安市四大家辦公地點和周圍的一些土地,他們提出的價格是80萬元一畝,而徐少杰代表誰安市,提出的價格是150萬元一畝,最后雙方的初步協議是120萬元左右一畝土地的價格,按照這個價格,通海集團公司將融資12億元以上,投入到誰安市,而誰揚市市委市政府和一些單位將要遷出城市中心,到距離這里7公里外的農場去修建新的辦公樓。

當天下午,趙海陽、盧云峰和匡學敏一行離開了誰揚市,回到省城,武圣軍和徐少杰陪同到省城,兩人還有其他的任務,主要就是關于誰安市城市設計規劃的事情,做事情要趁熱打鐵,這個時候,趙海陽出面,所有的事情都順利很多。

匡學敏上飛機之前,和趙海陽單獨交談一會,接下來和白長林交談,徐少杰估計,匡學敏一定是說到了正是簽訂協議的有關時間和準備事宜。果然,匡學敏離開之后,趙海陽就告訴武圣軍和徐少杰,在一個星期之內做好一切準備,包括正式的談判等等,事情到了這一步,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徐少杰感覺到了巨大的壓力,正式的談判好說,可如果通海集團公司馬上要拿到土地,市委市政府將搬遷到哪里去臨時辦公啊,這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徐少杰一直以為,這樣的事情,說不定會拖上一段時間,至少是春節以后才會簽訂正式的協議,想不到有這么快。

“小徐,接下來的事情,我們分工一下,具體的事情,主要是你們去辦,我找到趙省長,負責聯系到省設計院,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出設計規劃,具體的談判事宜你要多考慮,特別是搬遷的事宜,要考慮清楚,包括補償的問題,到哪里去辦公的問題我想,通海集團公司也是可以理解和支持的,如果簽訂了正式的協議,那么我的意見,新的市委市政府辦公樓在半年之內必須要修建完成。”

“武書記,我考慮,談判的事情,請市委市政府支持和協助,馬市長是法人代表,具體的談判,由他直接出面,市委市政府盡全力做好這件事情,農場的事情很麻煩,但時間緊,我們不講價錢,做好一切的工作,如果中間出現什么麻煩,請武書記支持我們。”

“這我知道,你們會遇見很多的具體問題,該市委出面的地方,我們不會含糊,回去以后,市委馬上召開會議,研究具體的辦法,你們要提出來一個具體的方案,有什么困難和問題,悉數提出來,市直機關,也有不少需要搬遷的,我考慮,不動就不動,要動,就動的徹底一此,除了一此特殊的機關,其余的機關,誰揚市和誰安市的,都搬到農場去,在那里建綜合辦公樓,資金不會有太多的難題,拍賣土地的資金,足以建設綜合辦公樓了。”

“武書記,我明天就回到市里去,安排布置這些事情,有關新聞典論的宣傳,您有什么指示?”

“先讓誰揚市電視臺宣傳一下,規模不要太大了,簽訂正式協議以后,再行宣傳吧。”

誰揚市電視臺在當天晚上的新聞中間,播報了通海集團公司到誰揚市考察的事宜,具體的事情,沒有宣傳,居民關心的,倒是省長趙海陽和省委副書記盧云峰到了誰揚市,街頭的議論,沒有持續多長的時間。

徐少杰主持召開了整整兩天的常委會,市政府的副市長和人夫、政協的主要領導,悉數列席會議,還有市直相關部門的負責人。

兩天的會議,時間看著很長,但徐少杰還感覺到時間不夠,有關搬遷和重建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和市政協辦公樓的事情,引發的波瀾是不小的,不少的領導公開表示反對,他們并不知道趙海陽省長和盧云峰書記的態度,他們提出的觀點,表面聽來還是有些道理的,他們的意思和明確,自打解放以后,市委市政府就是在這里辦公的,如今,這塊地方,不僅僅是承載著辦公的簡單含義,還是一種文化底蘊的聚集,是誰安市的象征,雖然說通海集團公司的融資,能夠解決誰安市的城市建設和發展,但是,不能以犧牲整個城市的象征為代價,既然通海集團公司準備在誰安市投資,盡可以選中其他地方,在這方面,市委市政府不能做出讓步,一定要和通海集團公司繼續談判,哪怕時間長一些,也沒有什么問題的。

持這樣意見的代表,是紀委書記余懷祥。

徐少杰有些奇怪,余懷祥對經濟工作,應該是很熟悉的,長期擔任過市長的秘書,雖然說后來到誰揚市紀委去工作了,之后到誰安市擔任紀委書記,但以前積累的觀念不會輕易丟失,而且,余懷祥是見過世面的,知道事情的輕重,為什么會突然提出來這樣的觀念,如果說是誰安市其他的領導,包括馬愛華提出這樣的簡介,徐少杰不會感覺到奇怪,因為馬愛華一直在誰安市工作,對這里有著深厚的感情,余懷祥不存在這樣的感受,說起來,余懷祥也算是典型的政客了,對誰安市,不會有歸屬感。

徐少杰還想到了,余懷祥的話語,顯然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應該早就知道了通海集團公司準備要收購哪一塊土地的事情,這不大正常,知道這件事情的人不多,誰安市參加會議的領導,徐少杰是絕對放心的,馬愛華的態度早就轉變了,自己到省城去的事情,班子成員都不知道,說明馬愛華是保密的。

徐少杰不敢輕易懷疑誰,他想到了黃在勝。

黃在勝是盧云峰的秘書,省委辦公廳的副主任,和黃海濤的關系很是不錯,不過,很快徐少杰覺得自己想的太多了,有些杯弓蛇影的味道,就算是余懷祥提出來了,也許是和其他的班子成員交換了意見的,綜合大家的想法提出來的。如今的市委常委中間,只有摔健和余懷祥好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見,其余的領導,一般情況下,不會多嘴。徐少杰以前估計,李鶴慶可能會提出來一些意見,但李鶴慶什么都沒有說。

馬愛華發言的時候,駁斥了余懷祥的觀點,說的很不客氣,如今從上至下都在說解放思想的事情,想不到領導干部中間,會有這樣的想法,那么,今后的拆遷,牽涉到老百姓的利益該怎么辦,市委市政府都不能帶頭,怎么去說服老百姓,至于說文化底蘊,是經過漫長的時間積累起來的,誰安市本來就需要引進一此新的思想,這次正好是機會,通海集團公司收購了市中心的土地,正好可以大規模進行改造,建起一些商場超市或者是住房,方便老百姓,哪里會出現什么問題,市委市政府的搬遷,也是大好事,行政中心的轉移,可以很快帶動新區的建設,誰安市的城市面積拓展了,對于城市的發展,是有利無弊的,這樣簡單的道理,為什么不能夠認識到。

徐少杰最后做了總結,對大家懷念以前的辦公地方表示理解,但為了城市的發展,必須要做出一此犧牲,這樣的時候,市委市政府帶頭了,今后許多的工作,就要好做一些了,城市發展了,老百姓才會滿意,只要市委市政府時時刻刻考慮到為百姓辦事情,相信所有人都會支持市委的決定。徐少杰的話說的很高超,大家無法在提出其他的意見,搬遷市委市政府的事情,就這樣確定下來了。(。


上一章  |  宦海無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