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修行者淺談《道德經》中修行之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大道修行者 >>大道修行者最新章節列表 >> 淺談《道德經》中修行之法

淺談《道德經》中修行之法


更新時間:0001年01月01日  作者:歸臥故山  分類: 仙俠 | 奇幻修真 | 歸臥故山 | 大道修行者 
應書友要求,根據自己所知及友人交談,完此文,諸君就作一篇閑文一閱。

《道德經》是中國古代道家修行之本,講述大道之理。然而許多人讀經多遍,依然不知如何下手。道德經中法門是為無為之法,是損法,“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是一種不著一絲塵慮的修行之法,其法至簡。

先說一下,證道之法。《道德經》中修行實證之法很多,比較明顯有二種。

一是“守靜篤,致虛極”,“守靜”到極點自然就能達到“虛極”。

二是抱一、守中是證道的功夫,也就是守一之法。《道德經》中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即此。

如何做:“抱一”的“一”,就是“道生一”的一,進入恍兮惚兮、似睡非睡、似守非守、若即若離狀態就是“抱一”,即“用一”。佛經里講的“一真法界”、“一心專念”的“一”,都是這個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怎樣“抱一;用一”呢?佛經里面叫“舍識用根”,不用陽性意識,用本性。道言元神,現代說法是潛意識以下層次。這個不太好理解,舉個例子:開車的人,遇到緊急情況,猛踩剎車,將車剎住了。你問他怎么剎住的?他不知道。因為他沒有思考,沒用陽性意識,也就是“無”。但這個無中,又有“有”,因為他有剎車的動作,這個“有”又不同于我們平時所說的有,佛經里面叫“真有”、“妙有”。所以佛經上說:無即是有,有即是無。這個就是“抱一;用一”,人們平常叫“下意識動作”。人們經常在日常生活中,無意就進入這種狀態。比如人在忙的時候,忙的飯也顧不上吃,水也顧不上喝,覺也顧不上睡,一忙一天、甚至幾天,他感到很快,一天好像一會就過去了,這叫“忘我”。雖然不吃、不喝、不睡,但沒有饑、渴、困的感覺。等到把事情做完了,他一下想起來了:原來我一天、幾天沒吃喝睡了。這一想來事了,又餓、又渴、又困,吃喝點東西,倒頭便睡,一睡幾天,好了,休息過來了。

一般人都認為這是正常的,不會去深入探討其中的原因。其實這種狀態,也是“用一”。“用一”調動的是潛意識,用的是人的本性,陽性思維減少,前提是“忘我”,忙的把“私我”忘記了,“真我”也就顯現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什么會餓、會累、會困?就是因為有個私我,認為這個肉體就是“真我”,天天為“它”奔波、忙碌,忙碌、爭奪的目的就是讓這個肉體過的舒服一點,而把真正的主人給忘記了。其實,人的肉體就像機器一樣,它那里知道什么餓、累、困?人的真正主人是自性,人們黑白顛倒,認為肉體是真我,以假為真,而真正的主人卻潛藏起來不能顯現,所以人才有渴餓、累困、生老、病死。而“忘我”的時候,主人出來做功了,肉體變成了機器,所以就不餓、不累、不困。同時時間概念也發生了變化,人們常說“天上一天,人間一年,”說明在不同的維層中,時間是可變的。

上面為了說明,大家也許從中可以悟出修行方法,下面就說一種具體修行方法,聲明一點,此法非我所創,而是我友所述,姓名就不公布,他喜靜,他曾用過網名火中白雪,不過不是在起點,他不。火中白雪,意為世間如火宅,他獨自保持一份清涼。

以下是功法:

先保證自己精力充沛,如精神不濟,先睡一覺好了,免得修行時昏沉欲睡。

坐臥不拘,當然一般用坐式為佳,散盤、單盤或雙盤均可,先從頭到腳放松肌體,如緊張,可想像自己泡在溫水中,放松后,進入下一步。

意念放在呼吸上,雙目微閉,吸氣時,好像看見感覺到氣息從鼻一路向下直入臍下腹中,意念跟隨。

呼氣時有三種方法,一是腹中之氣呼出時,意念目光跟隨,直到呼出體外;二是呼氣時不用問它,隨他去;第三法不同上述二法,最為神妙,我友所修。呼氣時目光意念跟隨,呼氣意念最終止于印堂內部,此法最妙,也是最危險,對意念要求高,意念要極輕,重則易于出偏。三種方法可任選一種。

以上均為有為法,是為了入無為,隨著練習進行,可能忘記了目光意念跟隨,甚至忘了呼吸,千萬不要管他,忘掉最好,也不能強求忘掉,如果你能忘掉,才是真正進入無為之中。

有時又會想起,都不要管他,一切純任自然。

如要收功,做一些叩齒浴面之類按摩動作,可參照一些功法收功。

下面說一下意念,此法意念開始許多人過重,煉功之時,用一句話:身似行云流水,意如浩月清風。身似行云流水,說的是身體放松,意如浩月,是說意念自然照看,周身明澈不昏沉,而不說如太陽,因為太陽太強。清風更是形象,意念一定要輕,如清風拂過,特別是第三法,意念重,很易出偏,不得不覺。

最后說一下效驗,據我友所述,特別是第三法,當進入無我狀態,眼前先是星星點點靈光,最終能成片穩定,此時,可輕輕用意念吸入印堂后泥丸宮,再進一步,可沿中脈升降,最后,一身通明,此時,可用意識調用靈光,所謂透視一些神通均為此光運用,如修符箓,以靈光畫符,據說效驗立生。

以上不少是我友所述,各位自辨。


上一章  |  大道修行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