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亨萬歲第六百二十三章 唐老師眼中的喜劇之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大亨萬歲 >>大亨萬歲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二十三章 唐老師眼中的喜劇之王

第六百二十三章 唐老師眼中的喜劇之王


更新時間:2012年08月28日  作者:白頭King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白頭King | 大亨萬歲 
書名:

林心如話語里稱謂分明,上下有序,十分的客氣有禮,張晨咣′也不好多說什么,點頭道:“那好,我先走了。”走了幾步又回過頭來,神色略帶緊張,遲疑著道:“李姑娘,如果······你看過之后有什么感覺,不妨跟我直說。”

“好的,不送。”林心如面色平淡如常。

“CUT!!!很好!!!過了!!!”

這天的拍攝結束之后,唐謙馬不停蹄的又飛了一趟北京。

這次的北京電影學院大禮堂更是人滿為患,華語電影界超人氣偶像導演唐謙,同時也是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唐老師,這次要給學生講課的內容,是一位華語電影界響當當的人物—周星馳!!!

站在北影的講臺上,唐謙侃侃而談道:“周星馳以一種無厘頭的反骨風格論證一個時代,他將經典打破,并為己所用在迄今為止的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上,周星馳作品一直名列前茅…···”

“周星馳的電影語言一直是觀眾津津樂道和期待的,而他無厘頭風格的,反骨‘也在論證著一個時代,同時被時代論證著。他從不像杜琪峰那樣采用宏觀敘事的風格,也不像吳宇森那樣有自己標志性的鏡頭與畫面語言,但卻很頑皮地將這些經典解構的支離破碎,為我所用……”

“于是,一個大的社會背景被他用小家子氣的精神展示了出來。不管周星馳的電影是否具有后現代性,也不管他的電影在建構80年代后生人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僅僅從他的電影對大眾和學者、對流行文化的影響程度上,也不得不重視周星馳和他的電影······”

“可惜,也有很多學者對周星馳諱莫如深。個中原因可能是:在電影的技巧上,周星馳的電影不是精致的;在內容上,它是普及文化的一種,反映香港小市民百姓的心態,周星馳電影沒有國家、歷史這樣的大言說因此難以進入知識分子的分析架構。但是,如果從普及文化的角度去看,周星馳的電影卻是另有旨趣…···”

“周星馳電影的角色大多來自草根階層。電影中小人物的故事永遠在遵循普洛普神話模式—簡單的二元對立,又永遠是對現實社會和對自己演員命運的嘲弄。周星馳直接用‘攝影機筆,在膠片上書寫自己的成長經歷這種排除了各種隱喻和象征的手法,毫無保留地呈現了一場周式風格的‘白日夢,……”

“無論是讓人在大笑之中感動的《望夫成龍》、心地善良的《小偷阿星》,還是《喜劇之王》中對演戲癡心不改的死跑龍套尹天仇······無一不是為生活所迫、嘗盡人間冷暖的小人物······”

“周星馳電影的主角,有一些是歷史名人,但在電影中全都被拉下歷史這高頭大馬,去掉歷史光環,把他們打回了原型。[].江南才子唐伯虎、民間英雄蘇乞兒、鐵面無私的包青天在周星馳的還原之下,或荒誕不羈,或目不識丁,或貪心十足,總之,這些‘大人物,的身上,都存在著普通大眾的缺點。

扮演小人物,或者將大人物‘小人物化,的扮演是周星馳電影角色永恒不變的宗旨。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說過,自己就是要演小人物,因為他就是小人物……”

“周星馳的家庭很貧窮曾生活在類似于豬龍寨似的社區里。站在走廊里向下看,要么是夫妻吵架,要么洗衣做飯。因而,周星馳可以在電影中真實地描寫市井生活,讓它呈現出感人的色彩······”

“周星馳的電影雖然是表現小人物,但他又不愿意只限于紀錄或展現小人物的命運。這些電影的現實和社會性題材并不是周星馳的興趣所在。他要將電影塑造成一場小人物的大夢,在這場大夢中,小人物的命運被顛覆,沒有可能實現的夢想最終成真······”

“《喜劇之王》的開頭畫面被人稱為周星馳的經典。男主角尹天仇在海邊對著大海宣言—加油;《少林足球》里的男主角是一個撿垃圾的,但在不懈努力之下成為了知名的足球明星。這些小市民從社會底層奮斗成功的故事,為受眾制造了白日夢······”

“周星馳電影中的小人物雖然來自于草根階層,但他們都懷有理想,為這個理想不懈努力。雖然在我們看來,這些努力是多么的無用,甚至會引來嘲諷—主人公的命運和處境與他們想要達到的理想相差實在太遠,但因為主人公的努力,劇情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逆轉……”

“在一種幾乎絕無可能的偶然因素下,就像令無數香港人癡迷的彩中獎一樣,幸運落在這些小人物身上—蘇乞兒無意間學會了降龍十八掌;阿星得到高人點撥,成為武林宗師;少林足球隊在危亡之際,有趙薇扮演的角色挺身而出……”

“皇帝、父親、唐僧,在中國傳統文化詞典里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們代表了父權社會的話語權威,是權力與威嚴的象征。在中國人的傳統思想禁地中,挑戰權威就意味著挑戰社會。因此,當孫悟空視天庭如游樂場時,大眾被這種‘大逆不道,的頑猴精神所振奮并為之感動……”

“然而,能夠大鬧天宮的孫悟空還是要被另外一個權威所征服—如來佛祖,一個道德領域內的權威。在西天取經的路上,孫悟空還要忍受另一個小權威的約束—總以衛道士形象示人的唐僧······”

“因此,《西游記》不過是為民眾尋求精神解脫、聊以自慰的歌謠罷了。然而在周星馳的演繹下,這個歌謠具有了寓言的性質。在《大話西游》中,孫悟空不但戲弄了他為之奮斗的宗教,涮了衛道士唐僧一把,還第一次把愛情神圣化,將愛情作為神仙人格化的特征。孫悟空在時空交錯中不斷破壞現有秩序,私欲成為其最大的動力······”

“周星馳的電中,有兩部有明確的父親形象—《百變星君》和《武狀元蘇兒》。一致的是,這兩個由吳孟達扮演的父親瘋瘋癲癲,唯唯諾諾·粗俗無比。對于周星馳來說,創作就像游戲一樣,是一種對自身愿望單純的表達。在《大內密探零零柒》中,他和劉嘉玲扮演的老婆一起舉行了類似于香港金像獎的頒獎典禮·而此前,香港金像獎均將周星馳的電影拒之門外。而在自己的電影中,周星馳解構了這一儀式的權威感……”

“周星馳在早期的電影《逃學威龍》中,刻畫了一個不算正經卻有膽識的校園臥底警察。校園就好像一個小的社會,校規校紀不能輕易違反,但周星馳又是一個散漫慣了的人,他的浪蕩氣質和古板的校園風氣產生了沖突。在矛盾面前·他只能以執行公務為重,委曲求全,但又時不時的搞些小動作,其實這就是一種初級無意識幻象。在個人與社會發生沖突時,個人既然無力去改變,就只能壓抑個性。但作為發泄,總會采取一些別樣的方式來彰顯自我……”

“在周星馳的電影中,沒有權威也沒有權力的概念。那些代表權威的場地,例如學校、皇宮、官府、宗教的神圣光環,全在周星馳的電影中被消解掉。他對傳統權威的顛覆不像薩德那樣來的剛硬和猛烈·卻是輕松、搞笑的。可以說,游戲是周星馳角色扮演的歷時心態……”

“自虐,是周星馳電影中另一個值得分析的元素。周星馳在作為演員的成熟期之后,總是習慣于把自己飾演的主人公定位在可憐無比的草根階層—即使是在扮演江南才子唐伯虎、武榫英豪蘇乞兒、齊天大圣孫悟空以及富家子弟(《百變星君》)時,也要先經歷悲慘的過程,通常還會失去一些珍貴的東西……”

“比如《國產007》中那個胡子拉碴、賣豬肉的密探;《破壞之王》中那個為了追女孩不惜用‘無敵烽火輪,自殘的窮小子;唐伯虎為了進華府不惜打斷自己的胳膊;蘇乞兒由八旗子弟淪為乞丐;孫悟空在經歷五百年的戀愛之后,眼看著自己心愛的女人死去;《百變星君》里的那個富家子弟被炸得粉身碎骨;《食神》里的主人公落魄到要睡在廁所里;《喜劇之王》里那個死跑龍套的,一直堅持做演員的夢想卻無人欣賞,命運也不關照;《少林足球》中,周星馳出場就是一個撿垃圾的……”

“在周星馳的敘事中·女性一直是配角。早期作品如《審死官》、《鹿鼎記》、《國產007》中,女性角色還占有一定份量。不管是對他管教很嚴的梅艷芳,任他呼風喚雨的建寧公主,還是對他由恨之入骨轉變為愛意綿綿的神龍教主和國產女特務,共同點就是:完全拜倒在他的不羈與機智之下……”

“而其后的作品中,女演員的戲份越來越少·大多扮演在關鍵時刻給他靈感或力量的角色,并對他愛得死心塌地。昆汀-塔倫蒂諾推崇的《食神》,被一些影迷認為是周星馳轉型的代表作。這部電影中的女性角色都被描寫得極其丑陋,唯一的美麗女生只是出現在主人公的幻想中。周星馳對待丑陋女生的獨特方式就是一腳將其踢飛,或者是夸其美麗,讓其自尊受到極大的侮辱……”

“事實上,喜愛香港武俠電影的周星馳,從黃金時期的武俠片中自然地繼承了男性主義。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間,掀起香港電影‘新武俠世紀,兩大旗手之一的張徹,就是著名的“尚武”者。他的電影充滿了陽剛之氣,而周星馳的偶像李小龍更是拒絕女性在電影中出現。在他們眼里,武術是屬于男人世界的……”

“到了香港電影新浪潮時期,徐克雖然在影片中加入了大量的女性角色,但是她們要么是十三姨式的花瓶,要么像張曼玉和林青霞飾演的角色那樣,圍著男人轉。這種“重男輕女”的現象直接傳承給下一代香港電影的旗手—成龍和周星馳…···”

“他們一個在玩命的特技中拒絕女性,另一個則把女性角色糟蹋得一塌糊涂。《鹿鼎記》中的韋春花,比在原著中多了千分的淫蕩和愚蠢;《大內密探零零發》中的后宮,則成了超級丑女盛會;劉嘉玲扮演的老婆沒有主見,事事都要周星馳拿主意;《行運一條龍》里,周星馳肆無忌彈地在公開場合撕掉鄭秀文的衣服取樂······”

“盡管周星馳在電影中經常對女性不敬,但這并不表示他貶低女性。每每在劇情將要發生轉折的關鍵時刻,起到推動作用的大多是女性。這反映了周星馳骨子里的男權觀點和對女性的依賴感。周星馳自小和母親生活在一起,至今仍與母親住一個房子。在一些對周星馳前女友們的采訪中,她們都反映周星馳對母性依賴的特點······”

“弗洛伊德認為,藝術作品旨在引起他人的共鳴,喚起并滿足他人相同的無意識的愿望沖動。藝術作品表現的精神內容與一般的夢幻是有差異的。這種差異在于:一般的夢幻是個體行為,而流通于社會的藝術所表現的夢幻,則是一種社會現象。精神分析學所做的工作,就是找出藝術家的生活印記及意外經歷與其作品間的內在聯系,以此來解釋藝術家的精神素質以及活動于其中的本能沖動······”

“周星馳電影中的主題,正是民眾在日常生活中被壓抑的種種。戲謔,是香港人心底的無意識沖動。香港作為亞洲的金融中心,超快的生活節奏和巨大的生活負擔讓人們心力交瘁。

加之香港的殖民地歷史使其民眾在正統與非正統、半東方和半西方的文化氛圍中生活……”


上一章  |  大亨萬歲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