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一百十一章 立何人為太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十一章 立何人為太子

第一百十一章 立何人為太子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0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泱泱大唐 
《》全文閱讀

作者:


數日后,李世民在兩儀殿召集群臣議事,商討對太子李治派刺殺廢太子李承乾、順陽王李泰之案件的處置。(都市小說!贏話費)本書最新免費章節請訪問。

李世民臉上有掩飾不住的陰郁,犀利的眼神不在,兩鬢都有點發白,仿佛一夜間老了很多。

“諸位愛卿,先太子和順陽王在返京的途中被殺案已經查清楚,是現太子派人刺殺,并嫁禍于吳王,案情已查清,謀事的人要受到處罰,今日朕召集各位,就是商議如何處置此事,諸位愛卿有何意見盡可奏來李世民用水啞的聲音問詢諸臣道。

大殿內一片寂靜,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人站出來說什

前一任太子起來作亂被廢,才幾年過去,現任的太子又做出亂事,這對大唐朝政的影響非常巨大,所有人都知道,李治犯了這樣的事,太子位肯定保不了佯旦天大的問題又來了,如果李治這個太子被廢,加上廢太子李承乾不可能再被立為太子,李泰已經身死,那皇帝的三個嫡子都不可能為太子了,該立哪位皇子為太子呢?這是個沒有人敢下斷論,但又是每個人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若今日皇帝宣布廢李治的太子位,那很可能馬上就會討論立誰為太子的事,哪位皇子最有可能被立為太子,朝中重量級的大臣又會提議立誰為太子,這可是關系到朝中權力重新分配的重大問題,稍有不慎,站錯了隊,有可能仕途就走到了盡頭。

還有,李治做了如何大逆不道的事,除了太子位被廢外,其他處罰措施肯定會有,皇帝肯定會問詢諸臣處罰意見,若所說不合皇帝意′很可能會被責罪,因此沒有人敢站出來第一次發言。

李世民有點茫然的眼神在眾臣身上掃來掃去,被李世民掃到的大臣把頭垂的更低了,生怕被李世民點名點到,第一個站出來說的,是要冒很大風險的·但第二個,第三個人的說辭,可以依據第一個人所說后,皇帝的反應來調整,那樣被責罰的危險就少了很多。

看到沒有人站出來發言,掃視幾遍后只看到低垂的頭,李世民心里的惱怒更甚,他可一點都沒料到今日的朝會會出現冷場的情景,怒意也在眼神中出現·繼續在眾臣身上掃視,最后眼睛落在了一個人身上,眼神中還閃現出異樣的色彩。(都市小說!贏Q幣)

在朝中品級已經不低的王易站在武將隊列的比較靠前面,他隱隱地感覺到李世民眼光數次掠過他身上,也祈望李世民不要點他的名·他原本是這個案件的嫌疑犯,當然不好第一個站出來發表意見,依他現在這樣比較敏感的身份,無論如何說,都會被人猜疑的。

不過最后李世民的眼神終于還是落在了他的身上,王易感受到了,無奈地抬起了頭,略略地看了看盯著他的李世民·不待李世民點名·大步站了出來,作禮奏道:“陛下·臣有奏1太子為一已私利,派人刺殺先太子和順陽王,導致先太子重傷,順陽王身死,如此重罪自是要嚴責,只是…太子年幼,做事有欠考慮,又是被一些手下蠱惑才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決定,如今太子已經認罪,并一再懺悔,臣希望陛下念在太子與陛下乃父子骨肉之份上,給予從輕處罰

“陛下,臣附議長孫無忌馬上站了出來,支持王易所說,“臣也希望陛下對太子能從輕處罰1太子是陛下親生之子,太子犯事,陛下作為父親,也有教誨失察之罪,臣等東宮屬官,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臣覺得,陛下這個父親需要分擔一責任,臣等也要替太子負一份責,懇請陛下從輕處置太子,給予其改過自新的機會,對臣等東宮屬官給予重責

長孫無忌站出來支持他所說,王易大大松了口氣,不過長孫無忌所說話的內容還是讓他嚇了一跳,他的這位岳父,竟然如此大膽,把李世民也拉到此事中來,責李世民有教誨失察之罪,這可有點要不得的,不過在稍想了一下后,王易也明白過來長孫無忌為何會如此說。

長孫無忌的話后,尚書右仆射也李世馬上站了出來,“陛下,臣附議1臣等東宮屬官,對太子有失教誨,臣請陛下責罰,替太子擔責

“陛下,臣反對刑部尚書張亮站了出來,直著身子抗辯道,“陛下,太子公然作亂,派人刺殺先太子和順陽王,并嫁禍于吳王和王大將軍,太子犯下了如此大的罪行,臣覺得應當嚴責,萬不可寬恕,不然不足以平民憤

“陛下,臣附議中書令馬周站了出來,“太子失德,還犯下重罪,如此膾行低劣,心狠毒辣之人,是不能成為未來大唐的皇帝的,臣奏請陛下,廢除太子,并對其以重責,再另立其他有德有才之皇子為太子

馬周的話有點石破天驚,沒有人想到他會說的這么直白,連王易都嚇了一跳,這位老兄也太心直口了吧?萬一惹惱了皇帝,那可要吃不了兜著走的,要知道現在的李世民,心里窩著的火,可不是一般的大,正想找個人發泄呢j

馬周話一說完,殿中又出現了一陣難堪的寂靜,雖然說這是很多人想站出來說的,但大多的人都知道今日說這樣的話,并不太適合,皇帝已經夠傷心了,幾個嫡子這般行為,幾乎可以說,將皇帝的希望都斷絕了,這般明言講出來,不是往皇帝那受傷的心再刺一刀嗎?

就在眾臣戰戰兢兢之際,李世民卻意外地從御座上站起了身,踱了兩步,走到御階前站定身子,看著殿下的諸下,眼中精光又現,“馬愛卿說的不錯,如此品行低劣,敢謀殺親兄弟,并嫁禍于親兄弟的人,是不能成為我大唐未來的皇帝的,我大唐未來的皇帝,一定是品性高潔,有才有德之人才有資格擔任1太子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朕一定會給予其嚴責,以儆效尤,免得還有后人,為爭取太子位,做出如此卑劣之事…”

李世民說著,走回到御座上,臉色又恢復了以往那般堅毅,大聲地宣布道:“傳朕詔令,罷李治太子之位,廢為庶人,發配瓊州…”

“陛下,不可李世民的命令還未宣布完,長孫無忌在所有人意外之中再次站了出來,打斷了皇帝宣布命令的話,“太子失德,做出大逆之事,確實應該嚴懲,但陛下已經痛失順陽王了,先太子又重傷在身,能否恢復回來都是個未知數,若陛下再令太子往瓊州,那陛下身邊,就沒有…”

長孫無忌的話還未說完,就被李世民粗暴地打斷了,“如此品性低劣,心性殘暴之子,朕一輩子都不想見他了,朕不殺他,已經是對他格外開恩了1傳朕詔令,將廢太子李治發配瓊州,永世不得回赦免回長安,若以后皇家子嗣,再因為爭奪皇位出現兄弟相殘的情況,殺無赦L太子失德,朕有不可饒恕的罪責,朕也會謝罪天下的

長孫無忌還想再站出來爭辯,但卻被李世民嚴厲的眼神逼了回去。

已經退回班列中的王易,對李世民轉眼之間就恢復回來,做出這般決定,很是敬佩。

看來李世民雖然心傷,但傷心過后,也明白過來,不施以重責,是不能杜絕兄弟相殘的情況出現的,李世民所領的玄武門兵變,起了一個很壞的作用,如果不通過他本人將那次兵變的影響消除,以后類似的事情還是會發生,今日有這樣的宣布,還并不出人意外。

李世民宣布完決定,神情又有點頹然,但這份頹然馬上就隱了,眼中精光再現,看著殿下神情各異的諸臣,大聲問詢道:“太子失德被廢,我大唐不可無儲君,朕還要問問諸位愛卿,立哪位皇子為太子最佳?”

朝堂上又出現了一片意料之內的寂靜,眾臣再次低下頭,作沉思狀,沒人愿意站出來第一個發表意見。

若所提之人不被皇帝喜歡,或者最終沒能立為太子,那提議之人以后新君上位后,會有何下場,很難想象,即使有人覺得應該理所當然立什么人,也不敢站出來講1

李世民眼神又有點發冷了,眼睛掃過殿下諸臣的面,最后落在長孫無忌的身上,“長孫愛卿,你覺得立何位皇子為太子最為合適?”

長孫無忌一愣,迎著李世民的目光看了一會后,終于走出班列,在走出去時候,還略略看了一眼王易。

“陛下前些年曾說過諸皇子中有一位英果類似陛下,臣覺得應該立曾被陛下這般稱贊的吳王為太子長孫無忌用從來沒有過的異樣語調說出了他的意見,說完后還長長地舒了口氣。

“陛下,臣附議馬周馬上站出來,表示支持,“吳王這些年向陛下提請了許多利于朝政之計,才情不俗,在封地上這些年,從沒做出任何失德之事,廣受好評,臣也覺得,應立吳王為太子

“陛下,臣附議尚書左仆射房玄齡也站了出來,支持立李恪為太子。

接著李世、李道宗、褚遂良等重臣也都站出來,支持立李恪為太子…纟

2011-2011,allrightsre色rved




上一章  |  泱泱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