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八十章 歷史簡單地重復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章 歷史簡單地重復著

第八十章 歷史簡單地重復著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0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泱泱大唐 
《》全文閱讀

作者:

兩儀殿內,李世民召集一些重臣商議事情,王易也被宣召了進來。都市小說

“諸位愛卿,太子謀反作亂而被廢,但大唐不可無太子,朕今日召各位進宮,即是想討論一下,立何人為太子之事,諸位愛卿有何意見,盡可說來!”

李世民話音剛落,黃門侍郎劉洎馬上起身,“陛下,臣請立魏王泰為太子。魏王才學高深,前些年編撰之《括地志》一書,即是最好的證明,其又極其孝順,自齊王祐和廢太子作亂之事后,怕陛下傷心,日夜隨侍,如此大義之皇之者,理應立為太子!”

“陛下,臣附議!”中書侍郎岑文本也馬上跟著應和,“劉侍郎所言甚是在理,臣也以為,立魏王泰為太子,實乃眾望所歸也!”

聽了這話,已經私下應允立李泰為太子的李世民心神大慰,露出點笑容道:“昨日魏王投朕懷中云:‘兒臣今日若被父皇立為太子,乃臣重生之日也,臣有一子,以后也定只有此一子,到時臣死之日,當為陛下將其殺之,并將皇位傳于晉王,’”人誰不愛其子,青雀能這般做實是難得,朕甚憐之,朕也覺得立魏王為太子是上策也!呵呵!”

李世民這話讓眾臣面面相覷,來殿后一直沒有任何表情變化的王易不禁嘆了口氣,為何李泰這個人與李世民所說的話,都與歷史記載的相差無幾呢?接下來肯定會有精彩戲開演了!

李世民話剛說完,諫議大夫褚遂良馬上站起來反對:“陛下此言大錯特錯也。若陛下百年之后,魏王繼承了皇位,大權在握之日,他豈肯殺自己的愛子,傳位于晉王也?陛下在對待太子承乾與魏王泰上已經做錯了許多,臣試問,當年陛下既已立承乾為太子,為何又如此寵愛魏王,禮秩勝過于廢太子承乾,讓廢太子心生不滿,最終成今日之禍!太子承乾就是看到陛下過于寵愛魏王,怕陛下起廢立之舉,才做出這般大逆之事!前事不遠,足以讓陛下借鑒。臣反對立魏王為太子,但若陛下今日一意立魏王為太子,臣希望陛下先安妥當晉王,免得晉王與魏王相爭太子位之事又發生!”

這話如一記重拳打在李世民心里,讓他回不過神來,臉色發白,這還是朝臣們第一次當著他的面,以這樣的理由指責他。他不是沒有想過這方面的事,但對于做出這樣決定的他來說,總是找外人的理由來為自己開脫,而不愿意從自己做出的決定上找事情的根源。

李世民死死地盯著褚遂良,心里波濤翻滾,褚遂良的這席話終于讓他回過神來,或許真的是他做錯了,若立魏王為太子,魏王又許諾以后傳位給晉王,若晉王起爭太子之心,那兄弟兩人又會起紛爭,到時將如何是好?想到這,從褚遂良臉上收回目光,長嘆一聲道:“朕無法做出這樣的安置!”說著目光又看向長孫無忌,他想聽聽這位他最信任的大舅子有何意見。

長孫無忌也如李世民希望那般站了出來,用非常堅定的語氣說道:“陛下,臣反對立魏王為太子!魏王與陛下言,有朝一日會殺了自己的兒子傳位于晉王,臣認為,能弒殺自己親生兒子者,定當有蛇蝎之心之人,如此兇殘狠毒之人,有什么資格當大唐的太子,未來大唐的天子?大唐的繼任皇帝需要一位如陛下般有仁義、有包容之心的君王,而不是如魏王這般有蛇蝎之心之人,因此臣建議陛下收回成命,另位其他皇子為太子!”

長孫無忌的話讓李世民如五雷轟頂,他怎么也沒想到,他最信任的大舅兄,竟然會這么堅決反對李泰當太子,呆呆地看著長孫無忌,不知道說什么話。

長孫無忌見李世民這副神態,再次站了起來,“陛下,臣還得知一事,魏王曾與晉王言,‘汝與漢王元昌關系親近,漢王今因謀反被殺,你就不怕父皇治你之罪嗎?’試想魏王以此手段威脅晉王,正說明其心胸狹窄,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事都敢做,什么話都敢說,如此之人,臣堅決反對陛下立其為太子!”

長孫無忌的話不但讓李世民感到震驚,在場座的無論哪一位重臣都非常的驚異,沒有人敢否認長孫無忌在朝中的地位,也沒有人不明白長孫無忌所這些話的份量。一力支持魏王李泰當太子的劉洎心里也在暗罵李泰,為何就不與自己的舅舅搞好關系,而數次得罪他呢?

但現在已成騎虎之勢,若不站出來為李泰說幾句,那李泰再也沒有可能當太子,當下李洎馬上站起了身,想為李泰辯駁,但剛一開口,就被李世民所阻了,“諸位愛卿不必再議,各自散去吧,立何人為太子之事,還是待后再議!”

群臣也不敢再言語,都站起了身,出宮而去。

進殿后一直沒吭聲的王易,在得到長孫無忌的示意后,也馬上跟到他身邊,準備回去討論一下今日的事。

長孫無忌這番態度,王易并沒聽到自己的這位岳父大人明說過,但王易卻清楚長孫無忌的態度,但那是從歷史資料中了解的,長孫無忌具體如何想,還要私下討論才知道。

但就在他們一道往宮外走的時候,有一名匆匆而來的宮人卻將他們兩人喚住了,說皇帝李世民讓他們留下,有要事相商。

長孫無忌相視兩眼后,也馬上跟著來人,往回走。

來到剛剛議事過的兩儀殿偏殿,王易看到了尚書左仆射房玄齡已經在那里,隨后兵部尚書李世勣、諫議大夫褚遂良也先后被召回來。

一看這架勢,王易已經明白,李世民為何召他們回來。

“諸位都是朕最信任之臣,今日留下你們,還是想問詢立太子之事!朕請諸位愛卿暢所欲言,陳述你們未曾講的改立理由!”

長孫無忌當仁不讓地第一個站了起來,“陛下,臣請立晉王治為太子,若以晉王治為太子,則廢太子承乾、魏王泰俱可安危,如果立魏王泰為太子,那廢太子承乾、晉王治都將性命不保,陛下忍再看到手足相殘之事嗎?”。

這話讓李世民再受打擊,失神地看著眼神堅定的長孫無忌,好一會才頹然坐下。

“陛下,臣也懇請陛下立晉王治為太子,”房玄齡也終于表了態!

李世民眼睛又看向站在后面的李世勣,還有王易,李世勣沒有站出來表示支持與反對,王易也學李世勣的樣,沒有任何動作。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閃,但也忍住沒問詢這兩人,轉身對長孫無忌道:“輔機所言不錯,朕若立魏王泰為太子,則天下百姓一定認為,太子之位是可經營而得,如此萬萬不可。朕也會立下規定,自今往后,太子失道,有其他皇子企圖謀取,則兩人都要棄置不用,這一規定傳給子孫后代,永為后代效法。朕也認同輔機所說,若立魏王泰為太子,則承乾和晉王治均難以保全,晉王治為太子,以晉王之仁心,則廢太子承乾與魏王泰均安然無恙。朕現在也覺得,應立晉王治為太子,然…不知其他朝臣會如何看待?天下百姓會如何想?”

長孫無忌再施一禮,朗聲說道:“陛下,晉王仁孝,立其為太子乃眾望所歸,若陛下有疑惑,可以召見百官試探問一下,即可知曉!”

李世民看看長孫無忌,又看看其他幾人,嘆了口氣,揮揮手,“朕知道了,你們都退下吧!”

看著臉色疲憊的李世民,諸臣都不再說什么,一起作禮退了出去。

王易跟著長孫無忌一道回去,密議事情去了。

五日后,李世民下發詔令,立晉王治為太子,并大赦天下。

同時下詔任命司空長孫無忌為太子太師,尚書左仆射房玄齡為太子太傅,蕭瑀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李世勣為太子詹事,并以蕭瑀、李世勣同為同中書門下三品,位列相職。同日,又任命左衛大將軍李大亮領太子右衛率,改任為右衛將軍并兼工部侍郎的王易領太子左衛率,前太子詹事于志寧、中書侍郎馬周為左庶子,吏部侍郎蘇勖、中書舍人高季輔為右庶子,刑部侍郎張行成為少詹事,諫議大夫褚遂良為太子賓客。以中書令楊師道為吏部尚書,補侯君集被誅后留下的空位。

在下發立李泰為太子的第二日,李世民再頒詔令,除魏王李泰的雍州牧、相州都督、左武候大將軍等職,降爵位為東萊郡王,并令其離開長安,前往封地就職。

魏王府中的僚屬凡是被李泰引為親信的人,都被流放到嶺南一帶。

工部尚書、魏王府長史杜楚客因兄長杜如晦對朝有功,免死,廢為庶人,工部尚書職暫由侍郎王易檢校暫領,給事中崔仁師曾私下請求立魏王李泰為太子,降為鴻臚寺少卿。

一場讓整個大唐為之震動的兩位皇子作亂,由此引發的改立太子之事,就以默默無聞的晉王李治暫時勝出,告一個段落…

被李世民委以重要職位的王易在得知這些后,獨自在府中感慨,這一切都如原來歷史般記載那般發展,唯一不同的是,他這個穿越人,被李世民委以重職…

以后會如何,誰也無法預料,李治能否當上皇帝,還是個未知數…

,到網址

2011-2011,allrightsre色rved




上一章  |  泱泱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