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七十一章 學學老夫的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一章 學學老夫的樣

第七十一章 學學老夫的樣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0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泱泱大唐 
《》全文閱讀

作者:

衛國公府中,同為李靖門下弟子的候君集、蘇定方、王易都來探望他們的師尊。都市小說

一身戎裝的侯君集在進到李靖房,施了禮后,馬上對李靖說明了來意:“恩師,弟子馬上就要率軍出征了吐蕃了,還請恩師對這次征戰中要注意的事項指導一二!”

上次出征青海回京后,侯君集不知哪根筋搭牢,懇請皇帝李世民同意他入李靖門下,進修兵法,李世民竟然也同意了,并要求李靖將侯君集收入門下,李靖沒法,只得應允。

不過李靖教授侯君集的兵法之道與教蘇定方、王易時候有所不同,只是與侯君集講解一些戰例,并沒有教授王易和蘇定方時候那般詳盡,事無巨細,都會講到,這讓侯君集有點不滿。

但某一次李靖說了一個寓言,就是關于一個杯子的:空的杯子能夠倒進去整杯的水,已經裝著半杯水的杯子最多只能倒進去半杯的水,不然就要溢出來,滿的杯當然什么都裝不下了。若要將一定容積的水全部裝下,裝有水的杯子只有把水倒空了,才能裝下去。

侯君集是個絕頂聰明之人,一下子明白了李靖所說的道理,自此以后沒有再抱怨過,用心領會李靖所教他的那些兵法之道,并把心內疑惑之處都向李靖咨詢。

此次作為當彌道行軍大總管的侯君集,在大軍將要出征前,也想向李靖面討機宜。

李靖在幾十年的征戰中立正了卓著的戰功,在大唐軍中的威望是沒有人能夠比及的,即便李靖不是侯君集的師尊,作為領一道兵馬出征的大將,臨行前來問詢李靖作戰中要注意的一些細節,也是非常正常的。

李靖對侯君集的到訪沒有任何的不測,但在得報說侯君集來訪后,并沒馬上接見,而使人將蘇定方和王易一道叫來,一些事他想和三人一道說。

此次侯君集和蘇定方分別以大總管和副大總管的身份領軍,這其中有李靖推薦的緣故。

李世民在決定舉大軍反擊吐蕃人的入侵后,也親身到李靖府上來問詢這位老將的意見。李靖當即與李世民說了他對這次戰事的看法,還提了不少的提議,在李世民問詢何人可領軍之時,他也推薦了侯君集、李道宗和蘇定方幾人,最終李世民決定讓侯君集總領軍事,蘇定方副之。

同為李靖弟子的侯君集、蘇定方領軍出征,如果立下不錯的戰功的話,作為師尊的李靖面上也是很有光的。

聽侯君集開口即這般問詢,李靖在有點滿意心情起來的同時,也馬上開始了他的講述。

“我大軍從未與吐蕃人交過手,所以此次征戰,你們兩人要慎之又慎!”李靖盯著侯君集和蘇定方說道:“不過吐谷渾人曾與吐蕃人交過人,從吐蕃與吐谷渾人交手的情況來看,吐蕃軍隊的戰力并不怎么樣,此次吐蕃大軍有近三十萬,而我方出征的才五萬人,從絕對數量上來看,我軍明顯利于劣勢,但此次出征的我大軍人馬,俱是富有經驗的老兵,或者是經過嚴格鍛煉的新軍,老夫對我大軍取得此戰的勝利,一點都不懷疑…”

坐在李靖下的三人都沒插嘴,聽李靖繼續往下說。

“依老夫的想法,此戰我大軍能否取得勝利的關鍵因素是行動的突然性,我大軍的行跡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吐蕃人偵知。吐蕃人沒察覺我大軍的逼近,一力攻擊我邊城,那正是我大軍動突襲的好時機,”李靖說這話時候,用贊揚的神色看了一眼王易,繼續說道:“你們必須要記住,擒賊先擒王,若能出其不意地攻入吐蕃人的大營,擊斃或者俘虜棄宗弄贊,那此戰我大軍就能夠輕松獲勝,至于具體如何戰,此不需要老夫詳說了…”

侯君集站起了身,恭恭敬敬地對李靖行了一禮,“多謝恩師的教誨,弟子必定牢記在心!”

李靖示意侯君集坐下,“還有一些事,老夫要與你們兩位細講!”

“是,恩師!”侯君集再行一禮,坐回座上。

“松州一帶,山勢險阻,地形復雜,不利于大兵團作戰,吐蕃軍隊人數占優的優勢很難揮出來,你們一定要利用地勢,與我守城的邊軍一道,將吐蕃人牢牢拖在岷山一帶,讓那個地方,成為吐蕃人永遠的長眠之地!”李靖口氣淡淡,但讓人不寒而栗。

近三十萬的人馬,在李靖眼里絲毫沒覺得什么,輕飄飄說話間,就是要把這三十萬人永遠留在岷山一帶,如此豪氣,沒有幾人會有。連主領大軍出征的侯君集,都沒有這般想法,在聽到李靖此話后,侯君集甚是驚愕。

以侯君集所想,皇帝李世民只給他五萬人馬,能將三十萬吐蕃軍隊擊退就已經萬幸,從來沒有過要把這三十萬吐蕃人全部殲滅的念頭,今日聽李靖這般說,他非常的動容。

看到侯君集愣在了那時,蘇定方站起了身,對李靖行一禮道:“恩師,弟子一定不負您所望,定將來犯的吐蕃人全部殲滅在松州城外!”

侯君集也馬上站起身,大聲地表示自己的決心,向李靖保證,一定不會讓他失望的。

李靖滿意地點點頭,接著又細細地為幾人講述了作戰中一些要注意的事項。自入李靖門下后,侯君集從來沒有聽到過李靖這般細致講述行軍作戰之道,聽的非常認真。蘇定方也聽得非常仔細,還不時地插嘴問詢一些疑惑的地方。沒有機會率軍出征的王易,只是靜靜地聽著,沒有插嘴。

此前他已經單獨和李靖討論過這場戰事的情況,兩人交換了大半天,能說的幾乎都已經說過了,今日李靖所說的這些,他大部已經聽到過了,因而李靖所講的一些雖然讓侯君集和蘇定方很是驚喜,但王易卻沒有表示一點驚訝。

李靖在講了差不多一個時辰左右才講完,聽完李靖的講述后,侯君集和蘇定方都長吁了口氣,對于他們兩人來說,在接受命令后心里產生的許多疑惑,隨著李靖的講述迎刃而解。

李靖接著又單獨吩咐了侯君集一些事項,作為行軍大總管的侯君集,肩上所負的擔子非常的重,再加上此前又沒有單獨指揮過數路大軍出征,在這方面非常有經驗的李靖,自然要細致講述。

王易也從李靖的吩咐中體會到了一點,雖然李靖推薦侯君集主領此次大軍的出征,但對這位大唐的兵部尚并不是完全放心。

侯君集聽完吩咐后先一步離去,他有要事要去處理,蘇定方和王易留下繼續聽李靖吩咐。

李靖又單獨吩咐了蘇定方一會,隨即蘇定方也離去,只剩下王易陪著李靖。

“恩師,您對侯尚是不是還不太放心?”王易小心翼翼地問道。

“此戰關系嚴峻,不是為師親身領軍出征,自然不能完全放心,呵呵!”李靖笑了兩聲后,收起了神色,很嚴肅地看著王易,“侯君集此人在軍事方面天資不錯,如果再心胸寬闊一點,能虛心接受其他人的意見,在指揮作戰時候能考慮更多方面,那沒有什么人是他的對手!”

“恩師,想必經您教誨,侯尚一定會有所改變的,這次出征,他肯定會給我們帶來驚喜的!”

“希望如此!”李靖說著悄然地嘆了口氣,看看王易,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王易有點疑惑,“恩師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難決的事?”

“一些事,為師想和你說,但又不知道合不合適!”

王易心內一驚,“恩師有什么吩咐請雖然說!”

李靖猶豫了一下,吩咐王易坐到他身邊去。

“如今太子與魏王爭斗日烈,為師怕你卷到其中去!”李靖對坐到他身邊的王易低聲說道,“如今陛下恩寵魏王,有意冷淡太子,為師知道你對此事肯定有查覺,但還是要提示你一句,希望你不要參與到諸位皇之間的爭斗事中去,你可明白為師的意思?”

李靖言語間表現出來的關愛讓王易很是感動,“恩師,弟子明白您的意思,您放心,弟子一定潔身自好,不參與到其中去!”

“為師倒是希望你這次能領軍出征,避開這事,但陛下不同意你出征,那你只能留在長安,”李靖臉上有點無奈,“你是長樂公主的駙馬,如今你的妹子又要嫁與吳王為妃,你與皇室的關系錯綜復雜,這皇家事務,你肯定會牽扯進去,為師是擔心,你看不清楚形勢,惹來大禍!”

“多謝恩師關懷!”王易能想象的出來,一向謹慎的李靖在決定對他說這些話時候,是下了什么樣的決心,也只有對他非常非常的信任,并且很是關愛,才會說這樣的話的,終究他與皇室的關系真的如李靖所說般,錯綜復雜。再過幾日,妹妹王曇就要嫁給李恪那個小色狼為妃了,許多人的目光自然要盯到他身上來,但李靖不知道的是,他對這一切有先知先覺,無論如何都不會站錯隊,“恩師,弟子也想學您一般,閉門謝客,不接待訪客…”

這話讓李靖一愣,旋即大笑,“臭小子,你才幾歲?如何能學老夫這般自得清靜,你的兩位岳父大人也不會允許你這樣的,不過…待到一定時候,學學老夫的樣,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多謝恩師指導,弟子明白了!”王易恍然大悟。

師徒兩人相視而笑…

2011-2011,allrightsre色rved




上一章  |  泱泱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