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二十章 奔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章 奔襲

第二十章 奔襲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0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泱泱大唐 

類別:

作者:書名:


“慕容將軍,本將決定親率一部突襲天柱王部,你帶王將軍的人馬,趕往伏俟城,與大寧王會合,控制住伏俟城,截斷天柱王的歸路!”蘇定方這話不只讓慕容延吃驚,連王易都大吃一驚。

五千人馬這樣分兵,歸屬于蘇定方所領的只有三千人。蘇定方只憑這三千人去攻襲天柱王部,兵力相差太懸殊了,遭到敗績都不一定,王易很疑惑蘇定方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王易想開口反對,但看了蘇定方那特殊的表情,也忍住了。

慕容延在吃驚過后,忍不住出聲相詢,“蘇將軍,你們只有這么一點兵力,如何能擊敗天柱王?”

看著慕容延那吃驚的表情,蘇定方傲然道:“本將也告訴你,我鄯善道行軍總管任城王李道宗率數萬人已經從西側包抄至伏俟城以遠,李大總管的萬余人馬也尾隨而進,本將只要將天柱王部擊潰,那我大軍其他幾部,就可趁勢全殲了天柱王的人馬!天柱王所領人馬,戰力能比得上當年頡利可汗所領的精騎嗎?”

慕容延無語,他也了解過蘇定方這名將領的一些事,知道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大唐將軍,曾率兩百騎襲擊過頡利可汗的大帳得手,并因此大功被大唐皇帝重賞并授以很高的職位。對于這樣一位英雄的將軍今日準備再采取相似的手段,慕容延除了佩服和驚懼,找不出其他詞來形容。

“一切聽憑蘇將軍和王將軍的吩咐!”慕容延恭敬地作了一禮。

“慕容將軍,一路過來辛苦,你先去休息一會,我大軍馬上就要拔營起程,到時你隨王將軍一道行動,”蘇定方作了一請的手勢。

慕容延回了一禮,“一切聽憑蘇將軍和王將軍安排!”

慕容延被軍士帶下去休息后,蘇定方不待王易問詢,馬上指著攤在案上的地圖說道:“晨陽賢弟,你帶兩千人連夜急進,跟隨慕容延往伏俟城,必須要在明日晚間以前抵達伏俟城,在控制住伏俟城后,要想辦法截斷天柱王的歸路,不讓他們在我軍發動攻擊時候西逃…”

王易在聽了蘇定方一番新的安排后,不住地點頭。

“晨陽賢弟,我知道,你一定能比我預計的時間還要早抵達伏俟城的,我等著你的好消息!”

“定方兄,我們現在離伏俟城只有三百里左右的路,以兩騎換乘的話,明日晚間抵達伏俟城應不在話下,慕容順愿意配合,輕取伏俟城當不在話下,但是…”王易有點擔心,“你只有三千人,天柱王部有三萬余人,萬一被天柱王部提早發現,那…”

蘇定方搖搖頭,笑了笑道,“我大軍抵達伏俟城近,遲早要被天柱王部發現,若我軍攻擊速度極快,他們發現我軍之時,我大軍已經攻至其大營。兵貴精不貴多,我軍出現在伏俟城近,吐谷渾人猝不及防之下一定很是吃驚,肯定會迅速潰敗的!如此立大功的時刻,如何能錯過,恩師曾告誡過我們,領軍時候,要能隨時根據戰場形勢做出決斷,不能猶豫…何況任城王、薛氏兄弟部已經離此不遠,我們的恩師就在離我們不遠處,如此大功,如何能讓給他們!哈哈…我現在手上有三千人,你還有兩千人可以接應,情況比當年率兩百騎突襲頡利的牙帳好了不知多少,何所懼也!”

被蘇定方自信的笑容所感染,再回味蘇定方話中的意思,王易的擔心也消除。

歷史記載蘇定方這牛人數次有這般冒險的經歷,突襲頡利牙帳是一次,還有一次是出征西突厥時候。那應該是高宗時候了,西突厥可汗阿史那尼賀魯起兵反叛,蘇定方這位老兄作為伊麗道行軍總管出征平叛,不知什么原因所領的一萬大唐騎步兵被阿史那尼賀魯十萬大軍包圍,一般人想想,肯定是蘇定方的一萬人馬全部被殲的,但…結果呢,阿史那尼賀魯在蘇定方面前吃盡了苦頭,十萬大軍竟然慘敗,全部被殲,最后只帶著數十騎西逃,真想不出來蘇定方這牛人是如何擊敗對手的。

看著蘇定方那滿臉自信的神色,王易也笑了起來,當胸捶了這位師弟一拳,打趣道:“任何成為你對手的人,最后敗的都會很慘的,哈哈,說的不錯,如此大功,怎么可以讓給其他人!”

蘇定方還了一拳,“晨陽賢弟,你第一次指揮作戰,還是超長途的奔襲戰,一切都要小心!若是慕容順不愿意聽服,就下手除去!”

“末將明白!”王易挺身應命后笑道:“定方兄盡管放心,我手下都是一班參加過無數征戰的江淮軍老兵痞,身邊的親衛都曾是江淮軍的將領,有他們在,何需要擔心!哈哈!”

“正是有那些老兵痞,我才放心讓你去伏俟城的!但一切要小心!”

“待我們在伏俟城喝酒慶功時候,就知道一切擔心都是多余的!祝好運!”王易與蘇定方緊緊地握了一下手后,大步出了蘇定方的大帳。

軍士們已經做好了起營的準備,王易隨著候在帳外的幾名親衛回到自己所部的地方,看到在幾名郎將的指揮下,所有將士都已經列隊整齊,等著出發。

王易簡單地宣布了一下新的作戰命令,并做了簡單的動員,就令將士們先于蘇定方部開拔了。

王忠領著一千名軍士行在前面,吳恩率一千軍士斷后,王易和王復親領的親衛行在兩隊人馬的中間,慕容延帶著兩名手下跟隨在王易身側。行在最前面的數百名軍士,都按照吩咐,換上了吐谷渾人裝束,以避免與吐谷渾人遭遇時候,不被第一時間發現,能暫時蒙騙。

差不多是初十左右的日子,天上有一輪半圓的月,但因為青海湖邊有霧色起來,一切景物看的并不太真切,有些朦朧,王易令將士們打起火把前行。

幸好沿湖岸前行的路都處在地勢比較平坦的地方,再加上有熟悉路況的慕容延的帶領,一路行進還比較順利的,在天將黎明之時,他們行進了差不多有七八十里左右的路程,抵達一處較高的山口位置,視野里,青海湖已經不見蹤影了。

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王易聽從王復的建議,命令軍士們暫時休息,補充食物和飲水。一夜行軍下來,將士們累壞了,在王易命令稍事休息時候,除了警戒的人員外,其他軍士差不多倒下就睡著了,連東西都顧不上吃。

一夜沒睡的王易卻沒感覺到有什么困意,在王復的陪同下,視察了一會軍士的情況后,與慕容延一道,上到一處山口的高處,查看地形。

最黑暗的時候很快就過去,天際已經隱現亮光,遠處的景物能大概看到個影。沒有望遠鏡,看不太遠,還真的是個缺撼,王易在看了一會周圍的情況后,想著回長安后,無論如何得去折騰個望遠鏡出來,這玩意兒并不復雜,在行軍作戰中可是大有用處的。

“慕容將軍,我們已經行進到了何處?”最新一批派出去的斥候還沒回來稟報情況,王易只能問詢熟悉這一帶情況的慕容延。

“此處是離青海西岸約六十里的石乃山,離伏俟城還有兩百三十里左右的路程!”

“此處離天柱王的營地有多少路程?”王易再問道。他記得后世來青海湖邊游玩的時候,看到湖邊近處一大圈都沒有起伏的高山,差不多是一馬平川的草原,很高的山都在離湖岸較遠的地方,看來他們所住的這個“石乃山,”應該算不低的山了,若天柱王部就在附近,應該能看到情況的。

“天柱王的營地在離此東北方向約一百余里,我們繞過石乃山,再西走幾十里,應該不會與他們遭遇上了!”慕容延回答道。為了避免與天柱王部遭遇上,他特意帶著唐軍多走了一些路。

這一路行來,他很是佩服唐軍的紀律嚴明。夜間行進,竟然如此有序,沒有什么雜亂的情況出現,喧嘩聲也沒有,即使在宣布休息后,將士們都是甲不離身,鞍不離馬就在休息的,一有情況就可以馬上做出應對,這是吐谷渾軍隊萬萬不及的。

“如此就好,一會開亮后,我們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趕赴伏俟城,天黑前肯定能抵達伏俟城下!”

王易所說的話慕容延完全相信,夜間唐軍都能行進七八十里,在白天時間,又有空馬可以換乘,跑個兩三百里肯定不在話下的,唐軍這樣快速突擊的能力讓慕容延驚異異常。

休息了半來個時辰,天也大亮,只是太陽還沒冒出來,王易令將士們繼續行程,沒有補充食物和飲水的,路上行進間補充。

干糧帶的足量,還能再維持七天左右,自不需要擔心,飲水也夠用,還可以沿路補充。

青海湖雖然是咸水湖,但唐朝時候湖中的咸度遠沒有王易后世所處時候來的高,可以飲用的,而且沿湖還有不少的溪河匯入湖中,這些不寬的溪河中的水很是清洌甘甜,應該是遠處雪山的融水,馬兒的飲水也可以補充。

過了石乃山后,地勢很平坦了,一馬平川的草原跑起來更快。

沿途過去已經能看到不少營帳,應該都是吐谷渾牧民的,那些放牧的牧民看到大隊人馬跑過,只是驚奇地看著,并不驚怕,他們還弄不明白是什么人馬。

王易不再理會沿途遇到的那些零散的牧民,只是一個勁地趕路。

一路快速行進,并未遇上吐谷渾軍士的阻攔,中間也沒有什么長時間的停歇,經過連續的行進,到了下午時候,大概估計從石乃山出發已經跑了兩百余里路了。

當向導的慕容延剛剛向王易報告伏俟城就在前方不遠處的時候,一名校尉模樣的人快速騎馬跑到王易近處,大聲地報告:“將軍,前方有情況!發現吐谷渾的軍隊…”。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  泱泱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