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十三章 青海之地,一定會納入我大唐版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三章 青海之地,一定會納入我大唐版圖

第十三章 青海之地,一定會納入我大唐版圖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0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泱泱大唐 
第十三章青海之地,一定會納入我大唐版

類別:

作者:書名:


李道宗送來的軍報中,大概地講述了這次諸部相配合,輕取庫山的經過。

在幾名熟悉庫山一帶情況的向導帶領下,李道宗率部輕裝前行,由蘇定方部主打前鋒,往庫山急進,并將沿途所有遇上的牧人全部俘虜或者就地處決,不讓他們走漏我軍的行蹤消息。

近兩萬人馬經過兩天兩夜的急行軍,終于在第三天的傍晚抵達庫山近,并趁夜摸至庫山后翼,在稍事休整后,連夜對吐谷渾人的大營發動攻擊,猝不及防的吐谷渾頃刻間潰敗,大部被俘,余部被殲,在天將亮的時候,戰事已經基本結束。

在得知李道宗部以讓人不可思議的輕松取得了庫山之戰的勝利后,隨后跟進的其他幾部,沒有做任何的停留,直接通過庫山正面的湟河河谷,往青海東南方向快速挺進,李大亮、執失思力所部,以他們所能達到的最快速度,往拉脊山西側的牛心堆進發,而段志玄、契苾何力部,也已經在奔襲曼頭山的途中。此戰作為策應的侯君集部,并沒有發揮從庫山正面吸引吐谷渾人注意的作用,吐谷渾人根本就沒發現我軍靠近。待他們發現的時候,已經是災難臨到他們頭上了。

知道李道宗部輕取庫山,侯君集率所部人馬也尾隨在前面幾部后面,快速插向曼頭山到牛心堆一帶,準備對主攻牛心堆和曼頭山的兩部做出策應。

李道宗部暫時留在庫山,掃清殘敵,打掃戰場,稍作休整后,也將繼續南下執行新的作戰任務。

聽李靖講述此戰的經過,王易不禁有一種自傲感從心中生出來,看來歷史真的完全改變了,初戰取得的勝利,有這般巨大,勝的也是這么輕松,與原來歷史記載的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他也相信,以后的戰事還會給他帶來更多的驚喜的。

按照接收到的戰況,李靖馬上傳達了一系列新的軍令,在命令傳達完畢后,大帳也已經搭好,王易隨著李靖一道,進了帳內!

一進帳內,滿臉喜悅的王易掩飾不住心內的喜悅,用很興奮的語調對李靖說道:“恩師,真沒想到,任城王用兵如此厲害,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將庫山取了,打通了我大軍進入青海的通途,曼頭山與牛心堆一帶的吐谷渾人,一定沒料到我大軍攻擊速度如此之快,肯定來不及做出應對,想必再過幾天,大捷的消息會接連傳來!”

“別高興的太早,戰場上的情況是瞬息萬變的,此次我軍勝在攻其不備上!若我奔襲途中的大軍行蹤被敵偵知,那吐谷渾人定會做足防備,我軍的奔襲就失去奇效,那樣就是要打硬仗,吐谷渾人據險而守,對這一帶的地形很是熟悉,鹿死誰手,都還未知曉!”李靖雖然這般說,但臉上還有掩飾不住的喜悅,通過庫山一戰,他對這場戰事能很快取得勝利已經一點都不懷疑了。

據守庫山的吐谷渾軍隊號稱精銳,但卻如此不堪一擊,在我大軍夜襲下,立即潰敗,并被全殲,即使說此戰我軍是在吐谷渾人不備間奇襲的,但吐谷渾人敗的如此之快,還是很出乎李靖的意外,這也正是說明了吐谷渾軍隊戰斗力并不強,甚至可以說很差。

上次李靖親率大軍夜襲頡利安置在定襄城的牙帳時,雖然火攻取得奇效,但突厥人還是進行了頑強的抵抗,戰斗持續了很長時間,數萬突厥人逃離。這可以說明,與突厥人相比,吐谷渾人的戰斗力差了很多,據守庫山這號稱吐谷渾最精銳的人馬不過如此,其他地方的人馬,也強不到哪里去。

我軍初勝,而且是在急襲下全殲敵軍,吐谷渾人知道后,士氣定然大受打擊。即使他們不知道庫山守軍已經被殲,但我大軍如果突然出現在曼頭山或者牛心堆一線,猝不及防的吐谷渾人會被嚇個半死的,他們也肯定逃脫不了潰敗的命運。此次率軍急襲的幾員大將都不是泛泛之輩,李靖完全相信王易剛剛所說的馬上就可以得到應驗。

不過心里雖然如此認為,話還是不能這么說的。

“是,恩師,徒兒知道,任何時候都不能驕傲自大,要保持冷靜!”

這話讓李靖聽了很是欣喜,面前這小子頭腦還是挺冷靜的,當下笑著道:“你能明白任何時候都要冷靜,那是大好事,為師就怕你以后征戰時候,取得了一些勝跡,就得意忘形了,那可是領兵者的大忌。切記,就如你剛才所說的,為將者,任何時候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冷靜的思維…”

“徒兒一定謹尊恩師教誨!”王易趕緊作禮應承,看著李靖那有欣喜露出來的臉,王易小小的拍了一記馬屁,“恩師識人如炬,此次遣任城王領軍偷襲庫山,還真的是選對了人…其實,徒兒是想問,恩師為何就讓任城王領軍打這頭一仗呢?”每戰的首功每一位領軍將領都渴望得到,李靖麾下都是身經百戰的將領,這次出征的主要將領可以說每一個都是“名垂千古”的人物,王易想著有可能任何一位大將領軍,都能完成這個任務,但他也想知道,李靖會何選擇李道宗?

“任城王是宗室諸王中除李孝恭外最善戰者,其心思縝密,頭腦靈活,行動果斷,這幾方面比其他諸將都要出色,因此為師就讓李道宗打首仗,從戰況來看,為師的選擇沒有錯,哈哈!”李靖笑了兩聲,再收住,很嚴肅地對王易說道,“其實其他將領去執行此任務,為師覺得都可以完成,但為了保險起見,為師還是讓任城王去了…首戰必須要保證大勝!”

“恩師決斷正確,讓徒兒委實敬佩!想必另外諸將的安排布置,徒兒也很是佩服,徒兒想著,他們一定會創造奇跡,為我大唐帶來輝煌的勝利,讓恩師滿意的!”

李靖撫著胡須哈哈大笑起來,“晨陽,此次隨為師進入青海的,有哪個是平庸之輩?若吐谷渾人能在他們手上取得勝跡,那才是奇跡呢!好了,不說這個了,我大軍進展順利,帥部人馬要加快行程,對諸部做出策應,以免出現意外,”李靖說著對外大喝了聲,“馬上傳令諸將,到帥帳中議事!”

“是,大帥!”一名親衛進來應命后,快速離去。

第二天,帥部人馬也加快了行進速度,輜重什么的都拋給了鄯州刺史李玄運負責。

庫山被攻占后,繳獲了無數的糧食和牲畜,這些糧食物資,可以夠我十多萬大軍食用至少一個月了,大軍對鄯州所存物資的依賴也因此少去。

經過兩天的急行進,在接到庫山大捷后的第三天中午,李靖所領的帥部人馬抵達庫山,李道宗所部已經清剿完吐谷渾的殘部,打掃好戰場,正在令軍士修整工事,以備吐谷渾人可能的反攻。庫山是進入青海的咽喉,取得了就不能丟失了,因此必須修筑堅固的工事,并派人馬駐守才行。

經歷了第一場戰事的將士們也休整完畢,除一部約三千人馬鎮守庫山外,其他人馬都隨李靖的帥部一道移動。此次俘虜的吐谷渾兩名名王,還有其他頭人及數萬俘虜,在隨后幾天內,將押送往鄯州一帶,交給鄯州刺史李玄運負責。

大軍盡量保持輕裝前進,糧食主要由那些會跑的牲畜充當,其他干糧都是將士們隨身攜帶的,不需要車馬運送糧食,大軍的行進速度因此可以快了很多。

李道宗所領的人馬行在李靖的前面,而作為李道宗部先鋒的蘇定方,在王易隨著李靖到達之時,已經率部出發,離李靖的本部已經有近百里,王易并沒遇上。

沒對自己的這位“師弟”當面恭喜,王易有點遺憾。

從庫山出發的第二天,已經進入青海地,跟在李靖身側行進的王易在翻過一個山頭后,放眼看上去,看到一弘無邊際的碧水,橫亙在遠處的天邊,襯著藍天白云,還有周圍積雪還未化光的雪山,非常的美麗。

在這個位置看到的青海湖,與后世王易來旅游時候看到的完全不一樣,那時他沒有到過赤嶺這個差不多后世時候叫日月山的這個地方,沒有從這個方面欣賞過青海湖,再加上如今的青海湖還保持著原生態,沒有污染與一些現代化的公路,看上去讓人更加感覺賞心悅目。

這一大片美麗的大好河山,原本就應該屬于中國的,但如今還在外族人手中掌握著,王易希望,因為有他這個穿越人的到來,自唐代開始后,青海之地,就成為我中國的固有領地,青海湖周邊會成為我大唐良好的牧馬地。

王易在出征前,與李世民密議時候,曾討論過這個問題,當時李世民似乎被說動了,但卻并未表態,王易希望,他能促成我大唐軍隊對吐谷渾所處的青海之地進行實際的占領。

已經是傍晚時候,大軍要停營歇息,準備埋鍋做飯,王易陪著李靖上到一個高處,看著遠處霧色中離此還有數十里的青海湖。

“恩師,青海附近大部地方都是水草豐美之地,非常適合放牧牛馬等牲畜,而且可以放牧不計其數的戰馬,徒兒覺得,這一塊地方取之后,就不能放棄,一定要派大軍駐守,使之成為我大唐的牧馬地,出征前,徒兒已經和陛下進諫過此事了,但卻不知陛下如何想!”

李靖瞅瞅邊上在感慨的王易,笑著道:“晨陽,你放心,待將吐谷渾平滅了,青海之地,一定會納入我大唐的版圖,陛下經你之勸,在原突厥地都設置了都護府,遠比突厥地來得條件好的青海之地,你說陛下會值得放棄嗎?哈哈…”。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  泱泱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