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九章 等著我的好消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章 等著我的好消息

第九章 等著我的好消息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0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泱泱大唐 

類別:

作者:書名:


(感謝大柱輝、中華虎賁軍書友的月票!)

貞觀七年雖然天下遭災,但總體收成并不算太差,可以說,與算作豐收之年的貞觀四年相比,糧食總產量和賦稅上還是超出的,但比貞觀六年卻差上很多,這上結果已經是很讓人滿意了,原本很是擔心的李世民及朝臣們,也都松了口氣。

從各地上報的情況上來看,大災之年,流民極少出現,大部遭災的百姓都得到了賑救,雖然說他們的生活不能和遇災前相比,但至少不會吃不飽飯,穿不上衣,那些失去家園的百姓也有可以暫時容身之所。他們期待來年,田地能有過好收成,官府能減低他們頭上的賦稅,讓他們有能力重新營造新的生活。

災民們的心愿還真的得到了滿足,在將過年之前,皇帝李世民宣布,免除河北、河南兩道遭災之州縣兩年的賦稅,南方遭災的諸州,免除一年的賦稅,這些地方在后面的兩年,賦稅也減半征收,并且官府為這些百姓提供來年種植所需的種子。朝廷這些體恤民情之舉,溫暖了不知多少百姓的心,在受災地官府張榜公告朝廷詔命之日,百姓奔走相告。一些原本有惴惴之心,怕遭災后生活過不下去有百姓,完全消除了擔心,喜極而泣的他們,在相互轉告如此好消息的同時,也馬上為來年的田地種植而早些忙碌了,這一個年,他們也過得安心了。

遭大災后的新年,大部地方都在喜慶熱鬧的氣氛中度過的,只是因為天下遭大災,無數的百姓失去家園,甚至丟了性命,朝廷取消了上元節的燈會,這讓原本想在出征前帶妻兒們好好上街熱鬧一番的王易挺是遺憾。

過年期間,王易也很是忙碌,除要準備出征的事宜外,還要忙著走親訪友,結了婚,連娶了兩個妻子,再加上馬上要出征,需要去拜會的親友多了起來,而且在拜會親友時候,照例還說和他們說說將要出征的事,希望留在長安的家眷得到他們的照應。

長孫無忌早就知道了王易要隨軍出征,也是在過年時候,與王易進行了一番長談,除了吩咐王易在出征時候要注意自身安全外,還希望王易此番能立下大功回來,得到皇帝的獎賞升遷。

長孫無忌在經過這么長時間的思想斗爭后,終于完全從心里接納了王易這個女婿,也對王易格外看重,正是因為王易表現出來不一般的才情,并且得到李世民特別的關愛,長孫無忌也有了另外的想法,他知道,自己所生的幾個兒子,無論在哪方面,都不能和王易相比。

不要去說才情了,即使是肚量方面,都是如此,長孫無忌甚至有一點潛意識的感覺,以后很多時候,都需要這個女婿的幫助,因此他也完全改變了對王易原本那種不冷不談的態度,變得熱情了許多,對小外孫女王子矜也非常疼愛。

長孫無忌的態度轉變,讓王易很是驚喜,但因為某一些特殊的原因,他在與長孫無忌相處間,還是不敢完全放開心懷,與這位老丈人交心。

相比較長孫無忌與李靖,王易對李靖的信任速度遠勝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對王易格外熱情,連帶長孫沖和長孫渙這兩位長孫府上的長公子和二公子,也不敢對王易冷嘲熱諷,再加上有一個在他們面前表現潑辣的妹妹陪著王易來,對王易還算尊重。

除了與長孫無忌有過長時間的交談外,王易還是大哥王昂的丈人岑文本聊過很多事,對于岑文本的品性為人,還有才學王易是非常敬佩的,在李世民面前都數次提起過,李世民已經將岑文本提為檢校中書侍郎,位列朝廷重臣之列。

王易許多不同于常人的見解讓岑文本很是驚嘆和佩服,王易對岑文本的人品及才學也是非常敬佩,兩人聊的很投機,甚至岑文本與王昂間都沒聊過如此多的話。

王昂在得知后,也是非常驚異。

當然王易到李靖府上串門的次數也是最多,雖然說作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的李靖因為要率大軍出征,有太多的事要忙碌,但晚上大部時間都是在府上,王易去李靖府上拜訪的時間都是晚飯時間,順便蹭頓飯來,在吃飯間及飯后,與李靖討論這場戰事的相關情況,說的非常詳細。

王易對“大局”的把握度,及諸般軍事行動方面的見解和建議讓李靖非常的驚喜,新近收的這兩個弟子,王易和蘇定芳,都非常讓李靖欣賞,但在討論軍事論理時候,王易所表述的卻遠比蘇定芳來得更周密詳盡,甚至許多方面連李靖都是沒有想到過的,李靖不得不感嘆,王易還真的是一位“軍事天才”,來日不可限量。

李靖只希望,王易不只在談兵時候有這般不同于一般人的見地,在實際作戰時候,也有不同常人的表現,能在此戰中立下大功。

但李世民的特別吩咐又讓李靖不太敢把王易當作能隨時調用的將領來看待。

忙忙碌碌中,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過了上元節,出征的日子將來到了。

正月二十二日,艷陽高照的冬日,天氣有些冷,出征吐谷渾的儀式在明德門外舉行。

在這把禮節看的很重的年代,這樣大的軍事行動,這樣大規模的出征的儀式自是不能簡單。

數萬的將士們在明德門外寬大的廣場上整齊地排列著,放眼望去,無數的戰旗飛揚,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和馬,耳邊是震天的鑼鼓響。

各出征將領的家眷們,也都齊聚在明德門外,為自己即將遠征的親人們送行。與出征將領們意氣奮發的樣子完全不一樣的是,送行的家人們都是一副哀傷的面容,一些出征將領的妻妾,還有子女們,都在那里不停地哀泣。不顧王易勸阻,一意要來送行的長樂公主、長孫凌、蘇燕等人也不停在那里抹著眼睛,戰爭總是要死人的,誰也不知道,此番出征,眼前還活蹦亂逃的親人們,還能不能安然地回來,此時的一見,很有可能就是這輩子的最后一面,這如何不讓他們悲傷。

王易的家人中,長樂公主哭的最兇猛,她也是很氣惱,在父皇面前答應了,讓她在今年或者明年為王家添一子嗣的王易,回府后又變卦了,反得強調她年齡太小,要生小孩只有待身子長定了才好,說到了明年她十五歲之時,一定會滿足她的愿望的。

在王易動容的勸說,及表現出來不一般的關愛下,長樂公主只得屈服,并答應不告訴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但今日將要與王易分別,她又非常的后悔了。想著與王易成親都快兩年了,她還是楚子之身,看著長孫凌和蘇燕能時常與王易寵幸,想想又氣又傷心,眼淚是忍不住滾滾而落。

昨晚同榻侍俸王易,并極盡荒唐之舉后身心非常疲憊的長孫凌和蘇燕同樣大哭著,她們哭的理由只要是因為王易要遠行,不知何時才能再相見,牽腸掛肚的思念就從今日開始了,不禁悲從心來,特別是跟隨王易最久的蘇燕,眼睛都哭腫了。

三人女人在幾名侍女的勸慰中,放聲大哭。

小不懂事的小子吟和小子矜很興奮地看著熱鬧的場景,很疑惑他們的母親們為何要哭,不過她們最后也被母親們的悲泣嚇住了,跟著哭了起來。

看到兩個小孩跟著哭,再加上儀式要開始了,長樂公主等人才好不容易止住哭,只是小聲抽泣。

皇帝李世民親自主持了盛大的出征儀式,包括太子李承乾在內的諸位皇子,還有在京所有八品以上的官員,全都隨御駕到明德門外為出征的將士送行。

明德門外的祭壇,繞以青繩,張有幕帳,置軍神及軍旗的牌位。

李靖一身戎裝,站在李世民身后,所部的候君集、李道宗、薛萬徹和薛萬均兄弟及胡將執失思力、契苾何力等,還有其他朝中重臣,一道祭祀。

因為王易品級不高,此次只被委以帥部長史職,還沒資格跟隨在皇帝后面參加祭祀,只能率自己身邊的親衛,騎著馬站在很遠處,看著這熱鬧的場景。

王易身邊除近兩百名由王復親率的親衛外,并沒有其他軍士,出征時候,沒有最他所領的將士。

祭天、祭地、告廟后,再祭軍神、軍旗,以太牢祭祀,牲血涂軍旗、戰鼓,再是軷祭,包括行軍將要經過的方位和山川神,表示從此跋山涉水,可以一往無前。

祭祀完畢,李靖率諸將進行誓師,眾將士跟著呼應,在熱鬧地大喊了一陣后,被熱烈場面所感染的李世民意外地舉臂高呼,“大唐萬勝大唐萬勝”

數萬將士還有觀看及送行的臣民們也跟著大喊起來,震耳欲聾的聲音響徹整個大地…

最后,李世民于當著全體將校的面,將代表節制軍隊權利的節、鉞授予李靖。

在參加儀式的將士再次暴發出驚天動地的喝喊聲中,李靖宣布大軍出發!

王易在趁大軍先頭部隊出發時候,策馬飛奔到妻妾們所站地方,對站在一塊的家人們,還有趕過來的大哥王昂,及蜀王李恪們作禮告了別,以大聲喊了聲“大軍出征了,你們等著我的好消息”后,即策馬隨軍而去…。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  泱泱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