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輪到你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輪到你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該輪到你了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0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泱泱大唐 

類別:

作者:書名:


六月中,離開長安一年多的王昂終于回來了。

王易奉皇命,帶著一些相應的官員及身邊的人迎出長安城去。

在任江南道安撫使的這一年多時間內,王昂跑了很多地方,行程過萬里,很是辛苦,人也黑了,瘦了,顯得憔悴,王易在乍見到大哥的時候,都有點不敢相認了。

兄妹三人再次相聚,驚喜之情難以言表。

此次得王昂這位王雄誕大公子招撫的江淮軍舊部有兩萬余人,他們大多是散落在江南道極廣地域內的的散兵游勇,在通過各種方式得知招撫的情況后,陸續站出來表示身份的。

當然原本集結在杭州的那些成建制的江淮軍殘部,也通過不同的時間和渠道,站起來接受招撫

普通的江淮軍舊部軍士,各級官府奉朝廷的命將對他們進行就近安置,或者讓他們歸故里,分以田地,并免兩年的賦稅,給予豐厚的補助,讓他們不必為眼前的生活擔憂。

原本擔任主官一級的,大部都隨王昂來長安面圣,接受皇帝親自的安排,或者吏部的任命,隨王易一道來長安的,有數百人之多,規模龐大的讓王易及隨他出迎的官員都有點吃驚。

這部來長安的人中,有一些是王易很熟悉的人,那是原本留在杭州,有一定地位和級別的江淮軍原將領,這次他們接到王易的密令,并“響應”朝廷的號令,站出來接受朝廷招撫,并準備接受朝廷新的任命,王易打心底為這些原先的部下得以新生而高興。

李世民也很快接見了級別最高的那些江淮軍舊將。在李世民的授意下,吏部以最快的速度,發布了對這些江淮軍舊將的任命,大部人員都被委到長安以外的地方任職,主要是各軍府中任中低級軍官,還有各級州府的輔助官員,極少數幾個人留在長安任職。

在這些江淮軍舊將被快速安置后沒幾日,從靈州傳來消息,李道宗所領的大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平滅了斛薛人的叛亂,在這次平叛戰事中,作為靈州副都督的陳作表現搶眼,作戰勇敢,得到靈州道行軍總管李道宗的夸獎,并得李道宗在皇帝面前為他邀功。

江淮軍舊部將領得以安置,安置的結果還挺讓人滿意,再加上陳作在前方表現不錯,這都讓王易高興,更讓他得意的是,他在這個夏天開始實施的造人計劃獲得了成功,也就是五月中時候,蘇燕該來的月事沒有來,并在隨后幾天出現了一系列早孕的反應,經孫思邈搭脈診查,證實確實懷孕了,在得到這消息后,王易欣喜若狂,并馬上為這個遠未出生的孩子想名字了。

但他只想到了一個名,那就用在女兒上的名字,當然就是后世時候為那個現在不知如何境遇的女兒取的名,“王子吟”,他希望蘇燕能為他生一個漂亮的女兒,以解他穿越來大唐后這幾年對女兒那牽腸掛肚的思念。

因為這幾個月有太多的事要忙,特別是“協助”李世民處理安置江淮軍舊部的事,王易幾乎沒得空閑,懷孕的蘇燕也沒太多的時間陪伴,更不要說去找長孫凌那美人兒敘敘情,實施下一步的行動。長樂公主倒是時常能見到,好幾次是在李世民所住的地方見到這位已經開始發育,身體有了初潮而出落的更加美麗的小公主。

長樂公主好像對王易有氣,見到王易時常橫幾下臉,丟幾個白眼,還氣哼哼的樣子,王易想著,一定是他沒有及時向這位小公主提要求,有點惹惱她了,但他也顧不上這么多,因為他要忙的事多。

在江淮軍舊部安置完畢,李世民在為王昂晉職,以其為正四品下職的民部侍郎的令后,馬上宣布了賜婚王昂的事,讓王昂在將到的八月或者九月擇一吉日,舉行婚禮。

因江淮軍舊部處置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在李世民私下對王昂和王易宣布此事時候,已經是七月中了,得皇帝特許的兄弟兩人馬上行動起來,為婚禮的事做準備。

岑府上下也都動員起來,準備女兒的婚事。

婚禮在中秋后的八月二十五日舉行,王易也真正見識了古代婚禮的盛況,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禮缺一不可,王易和其他那些留在長安的江淮軍舊將幾乎都是全程參與,王易自嘲,這是為他自己的婚事做準備,“實習”一回,待下次他結婚之時,就輕車熟路了。

不知是什么原因,可能是為了表示對王易兄弟的特別恩寵,在王昂結婚時候,李世民遣蜀王李恪來祝賀,并送來了賀禮,賀禮很重,讓王昂和王易都頗為驚喜。

李靖也派人送來了賀禮,這都是挺出乎王易和王昂的意外的。

王易在忙碌間也發現,長樂公主扮作李恪的隨從,過來看熱鬧,還在那里與王曇嘀咕著什么,長孫凌卻是正大光明地來,拖著一個王易叫不出名的弟弟,來參加王昂的婚禮,也同樣帶來了賀禮。

但操持大哥婚事的王易,卻沒有空去招呼這兩個老是對他擠眉弄眼的女人,只是讓沒什么事的王曇和蘇燕,抽空陪陪她們。

大哥的婚禮過后,王易終于空點下來,也松了口氣,不過依然有不少的事要忙。

軍中還是要常去的,王易已經比前些時候更喜歡帶兵了,因為他從李靖那里學到了不少的帶兵之道,再結合一些歷史上所記載的帶兵常識,還有后世時候對軍隊的稍稍了解,他手下的軍士都很聽服他這位以勇武著稱的郎將,甚至幾名校尉看到他也是恭敬有加,看著幾百號軍士戰戰兢兢地聽著他的號令,王易心中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得意感。

九月初,出征平叛的大軍從靈州返回,攜我大唐軍隊再添的神勇之威名,李世民下詔,派使者前往高麗,收取前隋時候征戰高死而亡的漢家子弟的遺骸,運回內地來安葬,準備隆重祭之,并在所發布的詔命中宣布,若高麗王不為這些戰死的漢家子弟謝罪的話,大唐數十萬善戰的將士定會牢記高麗人留給漢人的恥辱,血債要用血來還的。

九月中,李世民在忙完了一系列事后,又接到各地送上來夏收所取得豐收的勝況,心神大悅,宣布修復并擴建仁壽宮,將其改名為九成宮,又準備重修洛陽宮,但被數人所阻。

反對最強烈的是民部尚書戴胄和監察御史馬周,戴胄和馬周均以如今亂世剛過去,天下尚貧,國庫還不殷實,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為由,極力勸阻。

李世民最終接受了戴胄和馬周的勸諫,停止修建這兩宮,并獎賞了敢于忠言進諫的戴胄和馬周許多財物,不過戴胄和馬周都沒接受皇帝的獎賞。

兩人這般耿直的性子,讓王易汗顏的同時,更是敬佩萬分。

不過李世民雖然接受了戴胄和馬周的勸諫,心里卻有些不痛快,這在某一日召王易進宮時候,就表露了出來。

“晨陽,你說現在我大唐國庫已經比往年殷實,各地存糧也非常多,朕也想小小地修繕一下這幾處破敗的宮殿,可他們竟然不讓朕有此舉!”李世民說話時候有點惱怒。

“陛下,臣也覺得如今修繕宮殿還不是時候!”

“哦?!為何你也這么覺得?”

“陛下,我大唐前面幾年連續遭,只是在去年開始,情況才有所好轉,陛下不能因為暫時的糧食豐產,而忘記了前些年天下遭災時候的困境,如今我大唐諸多的基礎建議需要實施,那都需要很多的錢糧,依臣所見,這些年朝廷應該將大多的錢用在改善民生上,待幾年后,國庫非常殷實了,民間也富裕了,到時陛下再提出修筑宮殿,不是更好?”

原本以為王易會支持他想法的李世民聽如此說,有些泄氣,瞪了王易一眼,“你可知道,朕如今所居的宮殿,還有外地的行宮,都是極其破敗的,急需要修繕!”

王易卻不為李世民的瞪眼所動,從容地說道:“陛下,那些都是前朝時候所建的宮殿,破敗一下,是需要修繕回去,但只要簡單修葺就行了,不必花很多錢,臣覺得,陛下要修宮殿,就要修一座更大更美的宮殿…再過幾年,我大唐極度富強了,國庫錢多的沒地方堆,到時陛下可以花很多財才,修筑一座超過前朝及至以往任何朝代規模都要宏大的宮殿,以彰顯我大唐上國的實力,讓來朝的諸夷頭人驚服,那不是更好?臣想到時候反對的人會非常少的!”

李世民聽了些話,稍想了一下,有些頓悟般,“哈哈,你說的不錯,朕接受你的提議!”

見李世民接受了他的建議,王易松了口氣,作禮道:“多謝陛下不責臣亂言之罪!”

“你一向忠心為國,朕如何會責怪你這種忠諫之言呢!”李世民笑著道,臉上的神情也完全改變,在往后靠了下身子,眼睛滑溜溜對著王易轉了幾轉后,冷不妨來了一句,“晨陽,你大哥都已經成婚了,接下來,是不是該輪到你了?”。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  泱泱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