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一百三十六章 陛下,萬不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六章 陛下,萬不可

第一百三十六章 陛下,萬不可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0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泱泱大唐 

類別:

作者:書名:


因為在這次與外族武士比武中表現不凡,為大唐武士掙得了臉面,王易得到了豐厚的獎賞。

太上皇李淵也是盛贊了王易的勇武,并以太上皇的名義,單獨賞賜了王易財物,李世民所賞的財物更豐,讓王易樂了好些天。

李恪和長樂公主這對兄妹,也知道了這事,在春獵幾天后一個艷陽高照的正午時候,偷偷溜出宮來,到王易府上來,叫嚷著要王易請他們好好吃一頓才行。

對于這對無賴王爺和公主聯袂來府上“敲詐”,王易沒有辦法推拒,只得拿出他們認為最好的東西招待,還要王易陪他們玩,當然這陪玩的要求是長樂公主提出來的。

王易“不敢”長樂公主的抗命,只得堆著笑臉陪他們,這對兄妹今天好像很空,全然不管偶爾出現的蘇燕那不樂意的神色,還有王曇那古怪的表情,找一切理由在王易府上多呆一會。

對他們諸多無禮的要求,王易只能隱忍,即使對李恪這個仗著他妹妹勢而比往日越加張狂,連續對他提要求的王爺,王易最多只是怒目相對,而沒有和以前那般很不客氣地回拒,甚至下逐客令。

難得出宮一次的長樂公主,看樣子是非常珍惜這難得的出宮機會,一直粘在王易邊上,要王易陪她到院子里玩,看那開的正艷的梅花,還要王易教她做詩,只可惜沒逮到與王易單獨相處的時候,李恪和王曇,還有她的幾名侍女一直跟在身邊,又不好將他們喝退,讓她有無計可施的無奈,甚至有些悻悻。

王易可不希望在自己的府上單獨和長樂公主相處,并因此讓人生出非議來,因此也數次不理會長樂公主的眼神,只是堆著笑,陪李恪和長樂公主這對兄妹一道在院子里玩。

這對兄妹在府上大吃大喝了一頓,磨了一個下午后,還連搶帶奪地把王易在冬天制作的一些美味腌制食物,裝到他們的馬車上,仿佛帶點禮物回去是天經地義的事。

王易只得打落牙齒往自己肚里吞,在一臉不舍的長樂公主和滿臉邪惡的李恪揮手離去時候,還堆著笑,直到他們的馬車看不見了,才重重地嘆了口氣,在一個勁嘮叨的王曇陪伴下,回到府內。

幸好蘇燕沒來數落,王曇也沒說什么,讓王易少些心煩。

又過了幾天,王易在隨孫思邈進宮診查時候,被李世民傳過去問話了。

來朝貢的諸部落頭人有一些已經踏上歸程,包括吐谷渾的慕容順父女,其他那些頭人也快動身啟程了,這些頭人來長安朝貢,再滿意地離去,讓李世民仿佛一件特大的好事辦成一樣,興致非常不錯,在看到王易進來時候,臉上竟然浮現出讓人倍感親切的笑容。

在說了幾句贊賞王易當日比武的勇敢之后,李世民換了個話題,“晨陽,皇后的產期臨近,接下來的日子,你和孫道長得要常進宮來,替皇后看看!”

“臣一定尊陛下吩咐,時常隨孫道長去看看皇后娘娘,只不過…”王易說著停了一下,抬起頭,看著正盯著他的李世民,“公主的身體,也需要多加注意,臣看…臣猜測公主的身體快發育了,有喘證的孩子,在身體發育時候,最需要注意調養,以免留下禍根,對以后的生活帶來麻煩!”

王易自第一次看到長樂公主到現在,發覺這個小公主身體長高了不少,估計都到一米六左右了,只不過現在因為天冷,衣服穿得多,看不清長樂公主身體的一些變化,當然主要是指骨盆和胸部,但又不能問詢長樂公主這些事,因此并不知道這個小公主身體有沒有進入青春發育,初潮可曾來,他是從長樂公主身高的變化上,往這方面猜測。

長樂公主快十一歲了,發育早的話身體應該有一些變化了,但不好問詢。

問詢女子的這些情況是特別忌諱的,更不要說長樂公主這般尊貴身份的人,王易只能趁著李世民說起長孫皇后身體的事,大著膽提起。

李世民似乎沒料到王易會問詢此話,愣了一下,也明白過來,點頭稱道:“唔,長樂這兩年身體長得挺快的,都高了一截,不過你說的這個,朕也不太清楚,現在皇后有身孕,也沒過多關注過,待朕讓其他人細細了解,到時再告訴你和孫道長,讓你們采取一些特別的措施,以免留下病根!”

“多謝陛下信任!”見李世民沒責怪,王易松了口氣。如今不比后世時候,身份高貴的人可以說諱疾忌醫心理很重,李世民這樣的態度,讓王易剛剛起來的一點擔心消除了。

“朕要謝你才是,因為你提供的藥方,皇后和長樂的身體才有了好轉,這個冬天都沒有犯病,朕是少擔了很多心思,呵呵!”李世民干巴巴地笑了幾聲,很快收起神色,喝退了邊上侍候的人,在殿內沒有其他閑人時候,這地放低聲音對王易說道:“晨陽,朕今日宣你來,是有一些私事想問詢于你,關于長樂的事!”

王易一聽,一下子提起了精神,馬上坐正身子,“公主的身體情況這段時間都是臣在關注,陛下有什么要問詢的,請盡管問來,臣一定知無不答!”

李世民也坐正了身姿,用王易感覺很平淡的語氣說道:“皇后在為長樂謀劃婚事了,想將長樂許給長孫沖,你覺得他們的婚配是否可行?”

王易沒料到李世民會這么直接地問他,但他已經在此前考慮過這事,也沒去考慮李世民為什么會召他來問這個事,馬上沖口而出道:“陛下,萬不可!”

李世民眼中精光大盛,厲聲問道:“為何不可?”

王易這才回過神來,李世民對他問詢這個問題很不可讓人思議,也很不恰當,只不過話已經說出口,只能為自己的論斷找理由了,當下猛吸了一口氣,不急不慢地說道:“陛下,喘證這種病癥好發于同一個家庭的人,也就是說出自同一家的人,因為身體因素相似,生活習性相仿,若有一人患這種病,其他家人得病的機會更大,但這種病卻不是同家族的人都會犯病,而是有犯病的可能,只不過病因隱藏在體內。犯這種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體質的緣故,而且會遺傳,會通過父母傳給下一代,若是兩個體內都有這種犯病因素的人成婚,那他們所生的小孩,十有**會生這種病的!”

因為事關重大,王易只得咬牙改動了一下遺傳學的定律,將事兒說的更可怕些,并在李世民的驚愕中,繼續說道:“皇后犯這種病,想必皇后的長輩也有人犯這種病的…”

說到這里時候,王易抬頭看了看李世民,從李世民那里得到了肯定的答復后,大喜過望,“皇后的病,最主要的原因是得自長輩的遺傳,皇后和齊國公是同母同父所生,他們身上都得了這種病因的遺傳,只不過因為齊國公是男子,再加上身體體質好,沒有發病,但體內的病因還是存在的,也有發病的可能,長樂公主和長孫公子,是嫡親的表兄妹,他們體內肯定也有這種病因遺傳下來,兩個都有喘癥病因的人成婚的話,那他們生出的子女,患喘證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很可能是十之**,若是這樣,那就是挺讓人遺憾又非常麻煩的事!”

王易沒給李世民插話的機會,滔滔不絕將他的觀點連續說出來,“而至親的表兄妹,或者其他親屬成婚,不只喘證易發,其他一些疾病也遠比血緣關系較遠的人更易發,比如智力障礙…這樣的論述在臣以前所得的那本醫書上有過記載,書上建議婚配以血緣關系更遠為佳,這事臣和孫道長有過不少的討論,孫道長也是持這種觀點,陛下若不信,可以問詢孫道長!”

王易看不清李世民的表情是如何,但看到這皇帝一直留神聽他說,膽子更大了,“陛下所生公主不少,若要擇一公主嫁于長孫公子的話,那為何不選一不是皇后娘娘所生的公主呢?這樣可以避免一些可能會發生的不好事出現,公主的喘證延至母親,以后不敢保證會不會復發,但臣希望公主所生子女,不再犯這種病!”

因為近親結婚,會讓很多遺傳性的疾病發生概率大幅增長,因此在后世時候是以法律的形式禁止的,長樂公主和長孫沖,是旁系二代血親,若在后世,法律都是不允許他們結婚的。

聽王易把話說完,李世民把眉頭皺了起來,眼睛也盯著王易,“你今日所說的話,真的是出自醫理方面,還是只憑自己的喜好,才如此說的?”

“陛下,臣當然是從醫理方面講的,若陛下不信,可以馬上傳孫道長來問,他一定會這么說的!”雖然說王易反對長樂公主和長孫沖的婚事主要是私心作怪,但他依然說的非常自信。

王易在與孫思邈討論醫理,特別是喘證的醫理時候,很強調的一點,那就是遺傳因素,并且討論過近親結婚利弊的問題,孫思邈持相似的觀點,王易相信,李世民將孫思邈召來問詢,那老道會告訴李世民關不多的論點。

在長樂公主的婚事上,無論出自私心,還是真正為長樂公主的幸福考慮,王易都不希望這位美麗的公主嫁給長孫沖。

“好了,朕明白了,你先下去吧!”

對李世民這樣未置可否的說辭,王易沒有什么意外,當下站起身,恭敬作一禮,“陛下,臣告退!”。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  泱泱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