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一百零五章 朕受益匪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五章 朕受益匪淺

第一百零五章 朕受益匪淺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0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泱泱大唐 
類別:

作者:書名:

王易很是不解地退了回來,他還有一些想說的話沒講出來,還想接著講,想不明白李世民為何在他還沒將所想的都講出來之際就讓他退下了,但在瞄了一眼李世民,看到這皇帝那大有深意的目光,也有點明白過來李世民的用意。

王易作禮后退回他該站的地方,邊上那些同僚都對他投來敬佩與驚異的目光,王易也對他們微微地笑笑,收神站定,準備聽接下來朝臣們的奏言。

接著陸續有朝臣們站出來發表意見,總的來說,朝臣們所發表的意見都有點類似,拿來歸類的話,基本有兩類,一類就是如魏征所言,建議朝廷將突厥俘虜全部放歸,以免再有胡人亂華之事發生,一些則建議朝廷在通過對突厥頭人恩威并施的同時,對俘虜的突厥人嚴加看管,不讓他們成為大唐以后的敵人,而要讓他們成為大唐屬下的子民。有好幾個朝臣對王易所提建議稱贊有加,其中就有守民部尚書戴胄,戴胄在奏言中盛贊王易考慮的長遠,所提的是安邦定國之良策也!

坐在御座上的李世民只是靜聽,偶爾問詢幾句,一直未表態,在許多大臣都站出來奏言后,依然不動聲色,等待更多的人發表意見。

終于,好一會后沒有人站出來奏言了。

李世民掃視諸臣一遍,“諸位愛卿可還有議要奏?”

大部朝臣都搖搖頭,沒有人站出來。

“那今日朝議就到此為止,散朝!”李世民說著,就離開御座,往殿外走去。

皇帝聽了眾臣的奏議,沒有發表意見,諸臣并不奇怪,在恭送皇帝離去后,也都各自散去。

王易跟在眾臣后面往外走,戴胄走了過來,輕聲地稱贊了王易幾句,說王易此議,實是比其他朝臣所提更長遠,一定會得皇帝的稱贊的。

王易也只是一個勁地表示謙虛,與戴胄作別后,依然慢慢地往外走。

就在王易走到兩儀殿外,走下殿下的臺階時候,一名宦官已經在那里候他了。

這名宦官看到王易過來,快步迎了上來,作一禮道:“王校尉,陛下有請!”

“煩請公公帶路!”意料之中的事,王易一點都沒意外,在回了禮后,大步跟著這名宦官走了。

這次宦官領著他來到顯得殿,在王易到達顯德殿時候,李世民還未過來,王易獨自在殿內等候。

過了一會后,才聽到腳步由遠到近傳來,接著李世民從殿外走進來,王易趕緊上前行禮。

李世民受了禮,吩咐王易在一邊就坐,他自己也在主案前坐了下來,看臉色心情應該挺好。

“晨陽,朕與你打賭,又輸了一局!”李世民看著王易,笑著道:“不過朕輸的高興,朕真的沒想到,前方的將士會取得如此大的勝績!經此一戰,頡利再也沒有可能卷土重來了!”

“陛下,此是陛下策略得當,所用之人有大才,前方將士齊心,才取得如此巨大的勝利的!臣也恭祝陛下,終于完成了一個多年的心愿,為我大唐帶來了無比的榮耀!”

“呵呵!”李世民示意作禮的王易免禮:“朕雖然期望前方將士能以一場巨大的勝利來證明朕所下的決心是正確的,但如此輝煌的勝利,實是有點出乎意料,藥師只領十余萬人馬,一戰就將東突厥汗國傾滅,將頡利和他手下的頭領盡俘虜,我方將士只折損萬余人,如此勝利,只能用奇跡來形容!朕也挺佩服你,小小年紀竟然如此有見地,在戰前根據傳回來軍報的分析,就能斷定此戰勝利的輝煌程度會出乎所有人的意外,甚至傾突厥其國,今日所得的消息證明了你當初的推斷是正確的,朕非常高興,今日朕要與你一道喝酒以示慶賀,一醉方休為止!”

在李世民說完哈哈大笑幾聲之時,殿外已經魚貫進來一群端著盤子的宮女,她們手上所端的盤子里都是裝著菜肴的碗碟,當然還有酒。

王易也沒推辭,馬上作禮致謝:“多謝陛下恩典,允臣在宮內飲酒!”

這樣不是一般人能享受到的待遇王易已經享受到第三次了,最初那份受寵若驚的感覺已經淡去,反正就是這么一回事,就是兩個人一道喝酒而已,一起喝酒時候的李世民,可以不把他當皇帝,拘束的感覺也淡去。喝酒說話很能拉近兩個人的距離,王易潛意識里渴望再有這樣的機會。

李世民替王易倒滿了酒,敬道:“晨陽,來,朕敬你一杯,為我大唐將士取得了這般輝煌的戰績干一杯!”

“陛下,干!”王易很豪爽地干了,馬上拿起酒壺,為李世民倒上,也把自己面前的酒杯倒滿。

“朕收到戰報后,激動的心情難以抑制住,”李世民說話間又和王易干了酒,抹了一下嘴巴才繼續說:“朕也在想,要是朕沒有聽取你的意見,依然令藥師停止追擊頡利殘部,并接應我使團,藥師也如此做了,那又會是怎么樣的情況?朕不敢去想象,呵呵!”

“陛下是從大局出發,覺得那樣可以很快停歇戰事,讓頡利來附,也讓我方將士少一些死傷,于情于理都是大善之舉,”王易一臉恭敬地神色,也對自己有點自嘲,“臣只是好戰,希望前方將士能盡殲突厥人,為我大唐那些死于突厥屠刀下的百姓與將士復仇,再從一些端倪上感覺到了異樣,因此在陛下面前就一力主張窮寇宜追,不能給頡利這樣非常難對付的對手留下翻身的機會!”

“朕難以理解,為何滿朝文武,就你這樣一個并未經歷多少朝事的人,會有如此見地,能察覺出其中的異樣,其他人就想不到呢?”李世民說著臉上露出笑意,“得你這樣的人才,朕甚幸,今日再聽你那一番與常人不同的言論,朕越加的堅信,你的才情,遠勝于朝中大部的大臣,所慮之遠,也是一般人難以及起的,今**提提的,朕聽了甚是認同,把你留下來,也想再與你聊一些事兒!”

王易挺直身子,大聲地應道:“陛下如此信任,臣一定知無不言!”

李世民伸手示意了一下王易不必如此嚴肅,拿起筷子夾了一塊肉放到嘴巴里,嚼了幾下吞下去后才繼續說道:“今日我們隨意地說說,把你因為這般考慮的理由,及更詳細,更多的想法都講出來,朕洗耳恭聽!”

“是,陛下!”王易應聲后,依然挺直身子,開始講述。

“陛下,臣只是想到,頡利所領的突厥人一向兇殘成性,這些年侵襲我大唐無數次,如今一戰將其全部殲滅,那就應該永絕后患,不能再給他們再次翻身的機會,而要將他們的威脅徹底消除的手段就是全將他們清除,或者不放他們回去。將他們全部斬殺,這完全不合陛下的仁義,也會激起其他部落的憤慨,實是下下之策,因此臣就想到,應該把這幾十萬突厥俘虜全部押送到內地來,并且把善戰的青壯年突厥人與基本沒什么戰斗力的突厥族人區分對待,如此方是上策…”

“能上馬征戰的突厥人,對他們要更加的嚴加看管,這些人體力非常不錯,都是極佳的勞動力,而我大唐如今最缺的就是勞力,百姓忙于農事,但朝廷的基礎建設如修路,修建水利等卻需要征用百姓從事瑤役,如果能將這數萬體力非常不錯的突厥青壯年投入到基礎建設中去,那最少可以省下征集相同數量民工,而且用這些突厥人去修路或者修建水利,可以不考慮時間長短,他們沒有農忙時節,一年四季都可以勞作,只要給他們吃飽飯,派一定數量的軍士嚴加看管就行…依臣所想,只要看管得緊,并采取一系列手段,將他們分開安置,這些突厥人應該不敢作亂的!”

王易看到李世民停下了杯箸,認真地聽講,也更有興致了,將所想到的都娓娓道來:“這些突厥戰俘通過勞動手段可以讓他們得到改造,同時也為我大唐的建議添磚加瓦,此是一舉數得之策,相信幾年或者十幾年后,這些突厥人再也沒有能力起來作亂,而其他那些基本沒什么戰斗力的突厥族人,可以將他們拆分安置于我大唐各道,不只北方的河南、河北道,南方的諸道都可以,越南地方越好,這樣突厥人以數百或者數十人的規模散居在我漢人中間,無法彼此聯系,他們再也沒有可能起來作亂,即使那些參加勞動改造,最終得以寬大處理的戰服,回去和他們的家人團聚后,也無法再積聚力量,我大唐有二千多萬人,幾十萬突厥人分散在這兩千萬人里面,很快就會被淹沒了…”

王易講的有點口干了,自己喝了一杯酒,這才繼續說道:“若強制他們說漢話,習漢俗,行漢禮,著漢服,那過上十幾年或者幾十年,只要他們生活過的安寧,還有何人會去想著回歸草原?甚至他們都忘記了他們曾經是草原上的居民。那些突厥頭人,讓他們在長安任職,給予他們一定的地位和榮華,相信他們不會、也不敢有什么不滿的,這數十萬人不再回歸草原,即使草原上再有一些部落興起,只要我們監看得當,扶弱除強,相信這些部落只有唯我大唐號令的份…”

李世民已經替王易倒滿了酒,兩人一道干了,王易放下酒杯后,依然接著說:“但臣覺得,要維持我大唐對草原各部落的影響力,兵勢的威脅是必須的,實力決定一切,有我大軍駐扎在大漠周邊,草原上的那些部落才會真正地聽服于我大唐,因此必須得保證在陰山一帶駐守能應付一定規模戰事的軍力,以防備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因此臣就想到,可以在定襄及定襄以北,陰山以南一帶,水草豐美、地勢險要的地方修筑城池,派軍駐守,同時移民一部分,與駐軍一道,采取軍事屯田、放牧等舉措,那可以解決大部甚至全部軍需的糧食…”

軍事屯田,很多實例證明是非常正確的,其實在比唐朝以前,包括三國時候,都有很多軍事家采用過,在后世時候,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南泥灣,還有后來的生產建設兵團,這些亦農亦兵的軍事機構為解決駐軍的糧食問題,為邊疆的穩定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在現在所處的唐朝時候,這樣的政策依然可以采取,也肯定非常有效果的。

李世民聽了忍不住點頭認同:“唔,說的挺有理,朕會在藥師率軍班師后,詳細問詢一下陰山一線的地形情況,并采取相應的對策的!”

見李世民認可,王易馬上把他不曾在朝會上講的另外一個提議說了出來:“陛下,臣覺得,我出征的大軍不應該全部班師,而應該擇將率一部,就地留守,并擇地形環境都非常好的地方,馬上修筑城池,如今我大軍新勝,士氣正盛,而頡利所領的東突厥汗國覆滅,其他各部落一定惶惶,此時正是加強我大唐對漠南一帶部落,甚至漠北的回紇、薛延陀部影響力的最佳時候,經此一戰,我大唐軍隊無敵于天下的威名一定會遠揚,有我曾經參加過戰事的將士留守漠南一帶,一定能鎮服那一帶的突然、鐵勒諸部落的!”

但讓王易意外的是,李世民雖然面有驚喜之色出來,但言語依然未置可否,“說的有理,朕會細細考慮一番的!”李世民只是用平靜的口氣如此說。

王易雖然有點微微的失望,但還是繼續鼓著勇氣說道:“陛下,臣還覺得,如今我大唐初勝,近十萬的人馬還留在漠南一帶,可以趁勢清理一下那些不愿聽服,并在我大軍與頡利交戰時候幫助過頡利的部落,勒令他們向我大軍請降,若不聽服,就地剿來,相信如此舉措后,漠南一帶盡是我大唐的天下,沒有人再不敢不聽服于我大唐皇帝的詔令!”

“晨陽,你今日所提之議,讓朕受益匪淺,朕已經將你所講的,全都牢牢記著,朕會細細考慮,并采取相應對策的!”李世民說著浮起笑意,舉起了杯,“來,我們接著喝酒,朕與你打賭,已經輸了兩場,你可以向朕提兩個要求了,你現在就可以提!”

“陛下現在忙于朝事,不必理會當日與臣的玩話,今日臣就陪陛下喝酒喝個盡興,來,陛下,臣敬你一杯!”

李世民舉杯干了,放下杯子后擺擺手:“君無戲言,朕答應過你的事,如何能反悔,不過朕這段時間確實朝事繁忙,這樣吧,待把這場戰事的善后處理完畢,你再與朕提,朕一定答應你!來,我們喝酒,今日我們一定要一醉方休!”

“謝陛下,干杯…”

,到網址


上一章  |  泱泱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