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九十六章 很陰險的提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六章 很陰險的提議

第九十六章 很陰險的提議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0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泱泱大唐 
類別:

作者:書名:

不知是王易此番話的效果,還是前面提及渭水之恥的刺激,李世民在聽王易說完后,臉上有猶豫的神色浮現出來,但很快就沒了,只不過注視王易的眼神有點異樣起來,說話的口氣也不似前面那般自信了:“晨陽,你說的挺是在理,但草原上的部落最講究的就是信義,若頡利這么出爾反爾,即使其逃脫,也沒有部落愿意聽從他們的,那樣自然也不會對我大唐構成威脅!”

“陛下,兵不厭詐,頡利如今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保命是最重要的,在這種時候,信義二字遠不及性命重要,若他能成功逃脫,自可以編造一通謊言出來,以解釋其行,甚至斥我大唐背信棄義,以頡利在草原上的影響力,相信大部人都會聽從其解釋的!草原上部落相信實力決定一切,頡利手上還有數萬善戰的軍士,他憑這些軍士,足可以在草原上爭取到大片的領地,而我出征的大軍不可能一直呆在草原上,到了那樣時候,頡利再次坐大,統治草原,我大唐可就要鞭長莫及了!”王易說話間不自覺地露出了急切的神色,他非常想當場就把李世民說服了。

無論怎么說,能把對手最有效地消滅,是一場戰爭最好的結局,不戰而屈人之兵,那當然是兵家之上道,但那要看什么情況下,若頡利真的領著手下的殘部敗將,向我定襄道大軍的將領投降,那又是另外一種說法。

頡利為何不向我定襄道行軍部的統兵將領請降呢?想到這,王易心內打了個突突。

頡利沒有直接向李靖或者李世勣等將領請降,而是派出使者來到長安,直接向李世民上表表示請求內附,并自愿來朝,還帶著手下主要的頭領來長安,這其中就有一些耐人尋味的地方。

執失思力來長安夠及時,從時間上推算,頡利在定襄遭李靖所領的人馬襲擊后,就派執失思力來長安請求內附,那時頡利手下應該還有差不多十萬善戰之眾,族人更多,按理頡利還有能力一拼的,不應該在那個時候就派出使者來長安請降的,這其中肯定有花招。

想到這,王易看看一臉有所思,并未回應他話的李世民,繼續說道:“陛下,頡利派出的使者,執失思力在定襄被李大總管所領人馬突襲后不久就來到長安,那時頡利依然兵強馬盛,按理不應該就此認敗,完全有能力與我大軍決戰,只不過在我幾路大軍的一直追擊下,失去了反擊的機會。頡利在遭初敗時候就派出使者來長安請求內附,其中定有陰謀,如果頡利在我大軍追擊下,潰不成軍,走投無路了,才請求內附,此可以更讓人接受!陛下,臣覺得奇怪,若是頡利真的想歸降,為何不派人向李大總管或者其他分總管請降,放下武器向我前方將士投降,通過他們向陛下上表,請求內附,而是派人,千里迢迢地到長安,當面向陛下表示要舉部內附,臣懷疑這其中定然有詐…”

王易這句問詢,重重地敲擊在李世民的心頭,讓他臉色掩飾不住了變了,這是他從來沒去想過的,此時經王易口中說出來,也讓他猛然間覺察到不對了,王易說的不錯,為何頡利兵敗不向李靖或者李靖屬下的分總管請降,而是派執失思力來長安,向他當面請降,這其中定有玄機。

見李世民臉色變了,王易大喜,繼續說道:“陛下,臣覺得頡利此舉,定不會是真心向我大唐請求內附,而只是想拖延時間,若我大軍真的停止追擊,等待頡利舉部內附,那可能真的是中了頡利的緩兵之計,到時頡利會利用對那一帶情況的熟悉,成功逃脫的!”

“晨陽,你說的非常有理,朕失察了!”李世民神色凝重,眉頭緊鎖起來。

“陛下,草原部落最看重的是人口,若此戰我大軍能盡殲或者俘虜頡利所領的大部人馬,還有所屬的牛羊,頡利失了這些人馬,沒了牲畜,即使其不愿意內附或者投降,那他卷土重來的機會就少了很多!因此,以臣所想,此戰應該盡最大可能殲滅頡利的有生力量,并俘獲其所掌管的牲畜和其他財物,斷其根本,那樣可以做到一勞永逸的可能!如今頡利在草原上勢力最大,其他部落難與其相抗衡,都自然或者被迫聽服頡利的指令,即使一些部落對頡利不服,也需要得到我大唐的支持,或者多部落聯合起來,若頡利一去,草原上的情況立馬可以改變…”

說到這里的時候,王易嘴角不自覺地露出一點殘忍的笑意,“陛下,依臣所想,頡利所領的東突厥汗國覆滅后,草原上沒有獨大的部落,其他部落一定會想趁機奪取領地,那一定會起紛爭,甚至兵戎相見,而我大唐可以挾大戰勝利的余威,參與進去,進一步挑起部落間的爭斗,并利用各部落間的紛爭,進一點削弱各部落的實力,讓他們沒有可能再對我大唐構成威脅!長此以往,北疆再也沒有能對我大唐構成威脅的部落產生,所以臣覺得,頡利所領人馬一定要殲滅,即使其請降或者愿意內附!”

利用草原各部落間利益的爭斗,而挑起各部落間的沖突,達到削弱其實力的目的,這李世民肯定會想到的,此前李世民采取拉攏突利、郁射設等部對抗頡利,就是出自這樣的目的。頡利勢力最大,若其一倒,其他部落在草原上沒有絕對的主導能力,再挑起他們之間的爭斗,各部落的實力一定會進一步減弱,而我大唐可以從中漁利,王易覺得,他這提法,李世民一定會認同的。

王易這話,確認讓李世民再次動容,他怎么也沒想到,王易這般小小年紀,心思竟然會如此縝密,能想到這么遠,這么多,這些事連朝中那些熟悉突厥事務的大臣也想不出來的。

心內雖然驚異,但李世民神色只是稍稍變化了一點,旋即恢復了正常,審視般地看了王易幾眼,在王易有惶然之然起來后,這才露出了個笑容:“你此話說的更是有理,朕喜歡聽,朕實在沒想到,你考慮的會如此長遠,能想到這么多,今日聽了你這些言論,朕很欣慰,你沒有負朕對你的期盼!”

李世民沒有表示認可他的提議,王易稍稍的有點失望,但李世民也沒有責怪他的大膽直言,也讓王易松了口氣,當下作禮謙辭道:“陛下,臣這段時間一直在府中休養,閑著無事也喜歡瞎想,想到了許多事兒,今日斗膽在陛下面前講出來,陛下不責臣…不責臣胡言亂語,臣就心安了!陛下,因為臣這段時間想到這么多,所以覺得我大軍不能夠因為頡利請求內附,而止追殲,而要趁機將頡利的殘部全部消滅掉,因此…因此,建議陛下,令李大總管及所屬各分總管,加快追擊的步伐,不讓頡利有機會逃脫!”

將頡利可汗所領的東突厥汗國徹底消滅,這是王易最希望看到的,因此他極力想勸服李世民改變決定,以皇帝的名義下命令,讓李靖及其他各將率軍追殲頡利的殘部。即使一切如原來歷史般,李靖依然舉大軍追殲頡利殘部,并取得了成功,但那只是李靖和李世勣部追擊頡利的殘部,并沒得到其他幾部的配合,最終導致眾多的突厥部眾逃脫我大軍的追殲,在幾年甚至幾十年以后造成新患。

若通過李世民詔令諸軍對頡利部展開毀滅性的殲滅戰,那戰果的輝煌程度一定會更甚,還有,王易不知道因為他的出現,李靖會不會如原來那般,抗李世民的命,繼續率軍追擊頡利的殘部了。

若因為他這個穿越人的出現,導致李靖陰差陽錯般聽從了李世民的命令,沒有再追殲頡利殘部,那就是莫大的悲哀了了。

而且,若是通過這番言論讓李世民改變命令,也可以讓李靖不必背上抗旨的“罪名”,王易希望如此!有人以此罪名彈駭李靖的話,也是件麻煩的事。

“說的是有理,不過朕已經派使者持朕的詔命將往鐵山一帶,招撫頡利部,相信這個時候,都快到了頡利所在的地方了!”從前方傳回來的軍報上看,李道宗部已經停止了追擊,并派人護送唐儉和執失思力一行,前往頡利殘部逃跑的鐵山方向,幾天過去,雖然不知道具體到了何處,但相信離頡利所處的地方已經不遠了。

聽李世民這口氣,王易知道這皇帝有點被自己說動了,當下大喜過望地說道:“陛下,李大總管率軍在追殲突厥殘部的途中,陛下令其招撫士并護送頡利來長安的命令不一定能收到,他們肯定不會及時收到的…臣敢確認!而且頡利因為有我使者的到來,一定會放松警惕的,那樣李大總管率軍出擊,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王易覺得他的提議很陰險,但肯定非常有效!

聽王易此說,李世民臉上表情很豐富,滿臉不可置信地看了王易一會,最后憋出了一句讓王易沒有想到的話:“晨陽,你大病剛愈,需要多多休息,先退下吧,你所說的朕會記著的!”

“可是,可是…陛下…是,陛下,那臣告退!”王易沒法,只得起身,作禮告退!

,到網址


上一章  |  泱泱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