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八十九章 這對強人所難的兄妹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九章 這對強人所難的兄妹

第八十九章 這對強人所難的兄妹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0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泱泱大唐 
《》全文閱讀

作者:


王易帶著很復雜的心情回到自己所居的屋里。

與李世民一道泡溫泉,這本身就是件挺讓人意外的事。

從諸多歷史記載中王易得知,只有李世民非常寵信的大臣,才有這般待遇可以享受到的,而他這樣一個官軼品級很低的人,今日卻得幸與李世民一道光著身子,在同一個溫泉池里喝酒吹牛。

再加上后面李世民所說的,在此戰結束后,因為王易的建言之功,要給他晉職,這更讓王易不安,他深知道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這道理,小小年紀,若因得寵被朝中大臣嫉妒,那可不是好事。

不過對于這些事王易還是有對策的,他可以采取低調的策略應對其他人的嫉妒,但李世民后來問他,若有中意女子,可以為他指婚時候,王易卻感覺到異樣,沒有了對策。

王易當然希望李世民為他指婚,這也是一種恩典,但李世民話中另有所指的味道,讓王易有了另一種感覺,王易無法具體說出這種異樣的感覺是什么,但挺讓他不安,他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王易清楚地記得,上一次李世民曾經打趣過他與長孫凌的事,說有可能會促成他和長孫凌的好事,但今日王易聽李世民的話,雖然是問詢婚娶之事的,卻一點都沒往這方面提,說起這話題的時候沒提到長孫凌的名,隱約所指也沒有,似有刻意在回避的味道,讓王易想著有可能長孫無忌曾經向李世民表示過,不可能將女兒許配給他的,李世民也同意了。

或者是另外原因,讓李世民也有這層意思。

長孫無忌的身份太敏感和重要了,即使如今他沒有在朝中任實職,只領開府儀同三司的散官職,但長孫無忌是長孫皇后的哥哥,李世民的大舅子,與李世民是布衣之交,玄武門事件中居功第一的謀士,貞觀初數次任朝中重職,再加上歷史上所記載的長孫無忌是李世民死后的托孤大臣,無論怎么樣,王易都認為他是朝中第一大權臣,有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或許李世民也是如此認為,沒有任何人可以取代長孫無忌在朝中的地位。

正因這如此,對于長孫無忌女兒的婚事,不只長孫無忌本人會做特別考慮,皇帝李世民也很可能會插手,會有特別安排的。

王易想著,或許現在的李世民不希望他這個新近得寵的人,與長孫無忌再牽上線,作為皇帝的另有考慮,也有可能長孫無忌有特別的考慮,忌諱什么,或者想與什么人聯姻,而且得李世民認同。

這只是王易在聽到李世民問詢他有沒有中意的女子后,說的一大通話中讓王易感覺到的意思,但從客觀上來看,李世民的話中并無明確的此種意思,只是王易的一種主觀感覺。

王易也不知道他這種感覺是不是正確的,但他相信自己的這種潛意識感覺,應該不會差的,他從長孫無忌的態度上可以推敲出這一點來。

王易來到長安這么多個月了,與長孫無忌直接的接觸就兩三次,在這幾次接觸過程中,王易能清楚地感覺的出來,長孫無忌雖然贊賞他的才情,但并沒有什么其他親近的表示,要知道長孫無忌是知道他與長孫凌接觸過的,那首《出塞》的詩還是通過長孫凌的口傳到李世民的耳里的,長孫無忌這個老狐貍,肯定也會從長孫凌的隨從口里,得知他與長孫凌數次一道出去游玩的事。

長孫無忌肯定知道他與長孫凌親密交往的消息,但這老狐貍從來沒有因此找他過,這讓想與長孫無忌通過長孫凌過過招的王易有一種使出的招式落空的感覺。

長孫無忌很有可能也沒對長孫凌說過什么,只采取其他一些措施。

年前長孫無忌因為長孫凌陪著長樂公主到王易府中來玩,為示懲罰,還將長孫凌禁足在府中一個多月,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得出來長孫無忌的大概態度如何。

原本希望借皇帝賜婚去挑戰長孫無忌的權威,與這位權臣交交手,順便把長孫凌這美人兒娶到手,那樣王易會有更深大的成就感,但好似現在有點行不通了。

這其中的問題可能很復雜,王易在李世民問詢時候很地想到這些,也就采取了模棱兩可的回答方式,他就怕直接回答了,萬一真如他所感覺那般,李世民一口拒絕,那就一切希望都沒有了。

很多時候,曲曲繞繞有可能將一件大事辦成,直搗黃龍反而會出意外。

李世民不是還欠他一個要求么,這個要求當然要提,只不過提要求的時機要選擇恰當,在李世民無法拒絕時候提,那才會起到應有的效果,如今還不是時候。

還有一點,王易心里也有一種感覺,那就是他并不是說非常愛長孫凌的,非她不娶的,只能說比較喜歡而已,甚至對蘇燕也是如此。或許因為時空的距離,心與心之間總有一點隔閡,感情上不能完全包容,他對長孫凌發動愛情的攻勢,并不完全出自感情上,還有一種向長孫無忌叫板的味道。

當然還有其他的想法,讓王易此時不想向李世民提出將長孫凌許他為妻的要求,只是那想法有點讓人鄙視和荒謬,現在王易自己也不愿意承認而已。

何況王易還從李世民口中得知,長孫凌今年二月才及笄,依長孫無忌的態度,暫時還不會為這個寶貝女兒找夫婿,王易也并不著急。再者,他的大哥王昂都還未婚娶,他也才十八歲,即使他要娶妻,也要待大哥成婚后,才可以的。講究禮制的古代,這樣的規矩是必須得遵守的!

綜合考慮,王易覺得現在還不是向李世民提這個要求的時候,因此在李世民問詢此事時候,王易以大哥還未婚娶,他不敢考慮婚事,很含糊地說,待再過幾年,等大哥完婚后,他也有大功立下了,再請皇帝賜婚。

王易沒想到他這樣的回答,卻讓李世民很滿意,李世民在大松了一口氣后,明言稱贊了他幾句,說他一心為國事所想,一些兒女私事看的淡,此是有為之大臣所應有的品質。

這樣的推辭換來李世民的稱贊,也是他沒有想到的,這讓王易越加確信了他前面的推測是不會錯的,這更讓他心潮起伏,這皇帝老兒在玩什么招招?

王易回屋后,已經天黑了,泡了半天溫泉,人都有點疲乏了,用了晚飯后,王易也早早睡覺。

一宿無話,第二天一大早,王易就起身了,練了一會拳腳,用了早飯后,也獨自出去走走。

時間已經是二月初,但因為剛剛遭遇一次寒潮的襲擊,氣溫大幅下降,寒潮還停留在關中大地上,氣溫應該在冰點以下,王易看到依著溫泉這片行宮的驪山上還有白色的晶棱狀東西在泛著光,那應該是晚間結下的冰。天氣雖然有些寒冷,但驪山下因為有溫泉,溫度比其他地方高好多,池中的水沒有任何地方結冰,相反還冒著熱氣,以手試一下,還有點暖意。

因為溫泉的影響,水池邊栽種著的柳條兒比其他地方早抽芽,枝條上已經有綠色冒出來了。

此地與長安只隔著五六十里路,馬半天就可以跑到,但卻完全像兩個季節的地方,長安城內還是一片蕭瑟的冬天景色,而驪山腳下,卻已經初現生機盎然,有了春天的樣子。

王易站在這片行宮里,都感覺到明顯比在長安城內溫暖,王易也很能理解皇帝們在冬天都喜歡跑到這個地方來泡溫泉,以抵御嚴寒,那個著名的唐明皇,不就經常在這個后來改名的華清宮的行宮內,與楊玉環那個美人兒廝守尋樂的嗎?甚至一住就是好幾個月…

看著遠處高聳的驪山,還有這些與后世復建回去有些相似的殿閣,王易再次感慨起世事的變化無常,如今的時候,只能算初唐時代,盛唐時代還沒到來,甚至貞觀盛世都還算不上已經開始,但王易卻能確信,現在正是盛世的大幕開始徐徐拉開之際,有他這個穿越人在,貞觀盛世的繁盛程度只會比歷史記載的更盛。

原來歷史上記載的盛世大唐也是非常繁華的,只可惜,李隆基所打造那么輝煌的盛唐,卻在幾十年后即像泡沫一樣破滅了,悲乎?

王易希望因為他的到來,將后來的歷史都改變,沒有這樣的悲劇出現。

王易想著事,慢慢在一個大的池子邊踱著步。這個不知是不是后來華清池九龍池的大池子邊上,并沒什么衛兵把守著,應該可以隨意走的。

但就在王易行走間,卻猛然發現有兩個人正朝著他所處的地方走了過來。

看到這兩人過來,王易趕緊上前行禮:“見過蜀王殿下,見過公主殿下!”

來者正是蜀王李恪和長樂公主李麗質,他們是在不經意間看到王易在池子邊踱步出神,就相約一道過來和王易說話的。

走在前面的長樂公主擺手示意王易不必多禮,在看到邊上無其他人時候,輕聲地問道:“晨陽,聽說昨日父皇讓你和他一道泡溫湯去了?”

“是的,陛下相請,作為臣下的不敢不從!”說這話時候,王易一下子想到李世民那一堆黑黑的胸毛,這當皇帝的,體格健壯,身材挺高,肌肉結實,再加上胸毛的點綴,還是挺性感的。

看面前的長樂公主和李恪,身材似乎都得自李世民的遺傳,挺高的,只是不知道他們發育后,有沒有李世民那般好的健壯身材,特別是李恪。

“晨陽!”李恪也跟著長樂公主一樣叫王易了,“我們剛剛看你在這個池子邊上出神了想了好一會,是不是在琢磨什么好詩?若是想到了好詩,就吟給我們聽聽吧!”

長樂公主也是一臉的興奮,用很歡的語調說道:“對啊,晨陽,剛剛我與三哥還說,你到了驪山這處風景絕美的地方,一定會有好詩想出來的,剛剛看你一個人在池子邊漫步,我們想著你一定是在想詩的,你有什么好詩想出來了,吟給我們聽聽!”

聽這對皇家兄妹如此說,王易哭笑不得,有苦說不出來,這個皇子、公主還真的可愛,他只不過借著一種涌上來“古地重游”的感覺,在這里詠嘆、感懷而已,這副神態怎么都不像是在尋找靈感,準備做一首詩的么,當下趕緊推辭:“蜀王殿下,公主殿下,要讓兩位失望了,在下只是閑著無事,在這個池子邊上看驪山風景,順便想一些事,并不是在想什么詩的!”

王易這般說,長樂公主并不買賬,歪著頭,看著王易,還用手指著驪山方向,很正兒八經地說道:“晨陽,你也說了是在看驪山的風景,驪山風景如此不錯,你怎么都要做出一首好詩來,讓我和三哥開開眼界,好不好么?”

長樂公主這后面一句“好不好么”是帶著撒嬌的味道說的,讓王易聽著一顫,也讓一邊站著的李恪翻了一下眼睛,有點吃驚的神色起來。

看著這嬌美但卻稚嫩的公主,王易不禁想到昨天從李世民處回到自己屋里冒出來那個念頭,但想想還是挺荒唐,忙將念頭壓下去,但他也一下子不知道如何接應。

在王易還未開口推托之前,李恪又接著說話了:“晨陽,我五妹說的不錯,到一外風景絕佳地,似你這樣才學高深的人,一定會有詩意起來,詩作自然而然產生,你以前說什么來著,‘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你今日妙手定有相得了,就不要推辭,做一詩出來讓我們聽聽,也讓我們見識見識一下你的才學吧!”

李恪雖然對王易前面所作那些詩很是敬佩,但那都是經人口所傳的,他非常希望能當面聽到王易作一詩,因此在自己的妹妹長樂公主出言請求后,也跟著再要求王易。

已經到了趕鴨子上架的地步了,王易沒法推辭,看著池子邊上冒綠的柳條,只得應承:“公主和蜀王殿下如此說,在下也不敢再推辭,只能勉為其難,努力想一詩,若是真的想不出來,或者所做之作不入兩位殿下眼,還請蜀王和公主見諒!”

聽王易終于答應了,長樂公主一副小女孩樣歡欣的神色表露出來,“晨陽,我們都等著聽呢!你想吧,想好了就吟給我們聽…”

2011-2011,allrightsre色rved




上一章  |  泱泱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