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六十三章 別負了朕的期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三章 別負了朕的期望

第六十三章 別負了朕的期望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0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泱泱大唐 
類別:

作者:書名:

(感謝女人的老公'書友的打賞!)

不出王易的意外,在他說完這一大通長篇大論,李世民用掩飾不住驚喜的聲音稱贊道:“晨陽,分析的非常有道理的!幸好你不是頡利,也不是頡利手下的謀士,不然此戰我大軍定沒有取勝的可能,哈哈…有志不在年高,你小小年紀,就有如此的謀略,不簡單,太不簡單了,朕甚是欣慰!”

得李世民這樣夸獎,王易心里有些得意,趕緊行禮致謝:“陛下過獎了,臣只是想到什么就說什么,陛下不責臣胡言亂語之罪,臣就很滿足了,萬不敢擔陛下如此夸獎!”

“臭小子,朕看你心里挺得意的,嘴上還來這般假意的謙虛了,朕可不希望看到你如此,”李世民笑罵了一句,馬上收起神色,又變得嚴肅了,“你既然已經說出了如此驚天的論斷,朕自然要聽聽你對此戰的進一步論述,你也肯定還有所想,就把你所想到的全都講出來吧!”

“是,陛下!”王易趕緊應承。他也從剛剛李世民的話中覺察出其他一層意思來,那就是李世民雖然稱贊他剛剛說的有道理,但對他所推測的,并沒做出好與壞的判斷,很可能李世民不完全認可他所說的,并不贊同他的推測,只是覺得他說的有道理而已。

畢竟在李靖沒有采取下一步的行動時候,所有的一切都是推測,再加上這樣的推斷結論在一般人看來又非常冒險,出點意外沒有人敢預料結果會如何。還有,因為他這個穿越人的小蝴蝶翅膀效應,王易也不敢完全確定,歷史是否還和原來的一樣,前方戰況是否依然如原來那般,李靖還會不會采取這樣異常冒險,但又非常有效的突襲手段。

但王易潛意識里卻還是認定,李靖一定會采取此策的,因為這是李靖用兵的特征,奇、狠,一擊就給予對手致命的打擊,不給對方還手的機會!

王易對這場戰事研究的不少,至今依然能大概地把歷史上所記載的這次戰事經過講述出來,此戰的巨大成功,及一些小小的瑕疵,王易可以說了然于心,當然那些觀點在后世時候可以說是“馬后炮”,但在現在說出來,卻是在戰事開始之前,或者開始之時,意義完全不一樣,若戰事真的如他“預料”般發展,可以被人冠以“料事如神”的稱號。因為有這份先知先覺,他這個“事后諸葛亮”自然可以說一些大膽的推斷,也可以把一些建議說出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誤和遺憾產生。

王易在上次被李世民召來問話的時候,因為戰事還沒開始,一些關于戰爭進行后的情況沒有什么講,到了現在,戰爭已經開始,后續的情況,是可以先說一點,一些后世時候對這場戰事的研究所得,他也想對李世民說。特別是對其他幾路大軍行動的建議,更是要說,他希望能通過李世民影響到前方指揮作戰的李靖,或者其他分總管,集中絕大部分的兵力,全面包抄,給予頡利親領部以毀滅性的打擊,盡量少讓突厥人逃脫,順帶把附近的其他突厥部落也修理一頓,避免一些遺憾產生。

歷史上這次戰爭過后,頡利雖然被擒獲,但他并不是被唐軍擒獲的,而被一名叫蘇尼失的突厥頭人所擒,送到唐軍營中來的。

頡利手下還是有不少的人逃脫,甚至逃到西突厥,或者歸附其他突厥部落,成為新患的。王易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情況同樣出現,因此在李世民說些話時候,王易并沒有推托,而是馬上應承。

“陛下,我通漠道、金河道大軍,在我正面李大總管部的大軍對頡利的牙帳發動攻擊,應該能及時做出策應,但其他幾路人馬,因相隔距離太遠,可能不能及時做出應對…”

王易指著地圖上標示的用以防止突利部攻擊的衛孝杰及薛萬徹部道:“陛下,依臣所了解,薛大將軍及衛大將軍部主要是為防止突利部南下攻擊我邊城,聽剛剛陛下所說,也是如此,前些日子陛下也說了,此前突利已經上表請降,愿意舉部內附,且突利已經在來長安的途中,因此臣覺得,此兩部已經無需全力應防突利部的異動,而應該讓大部或者一部人馬,快速往西北方向突進,準備包抄頡利所領人馬的潰逃,突利的人馬,也可以令他們策應我大軍的攻擊行動…”

王易的手從地圖上東北方向移到靈州一帶的西北方向,指著標示李道宗部動向的小旗繼續說道:“據陛下剛剛所說的,任城王所領部已經在靈州一帶擊潰突厥一部,依臣所見,任城王所領的大同道行軍部,不應與散落在靈州以北這一帶的突厥零散部落糾纏,而應該快速揮師北上,抄頡利的后路,那些與我大唐軍隊對抗的零散部落,待消滅頡利后再可以慢慢收拾他們的…若李大總管親領一部,或者遣手下將領率一部,突襲突厥人的牙帳,突厥人迅速潰敗,這幾部包抄人馬可以有效對突厥潰部給予打擊,退一步講,若李大總管沒有派部突襲突厥人,這幾部人馬也可以從幾個方面對頡利親領的人馬展開攻擊,頡利一定不能抵擋的!”

王易說著,以左右兩手在地圖上一個合抱,“陛下,若我大同道大軍,及暢武道、恒安道大軍能在李大總管率部快速突進時候,及時行進到頡利所領人馬的左右兩側,對突厥人幾個方向進行合圍,那突厥人在遭到我大軍攻擊出現潰敗時候,就沒有機會逃至大漠一線,逃離我大軍追擊的,因此臣覺得,應下令讓這幾路人馬,急速往東北及西北方向攻擊前進,且途中不可戀戰,擒賊先擒王,如今突厥各部除突利、郁射設、夷男等所領幾部外,其他還是以頡利為尊的,若此戰能將頡利親領的人馬殲滅,將頡利俘虜或者擊斃,那東突厥汗國畢竟土崩瓦解,再沒能力對我大唐北疆構成威脅…”

終于把所想到的大概都說出來了,王易心里松了口氣,希望李世民能聽到心里去。

王易說完,回瞄了一眼李世民,卻看到這皇帝正用更加吃驚的眼神看著他,在對看了兩眼后,王易都有點毛骨悚然的感覺起來,李世民這般眼神,還是挺嚇人的,他也趕緊喚了聲:“陛下…”

王易這一喚,讓李世民回過神來,神色也恢復了正常,但依然盯著王易看,嘴角露出點笑容:“晨陽,朕實是沒想到,你竟然有此等軍事謀略,讓朕甚是意外,說的太好了,哈哈…”

李世民大笑了兩聲,示意王易跟著到回到殿下,依然坐回到剛才坐過的案幾前。

王易依言坐回到剛才的案前,靜等李世民接下來的問話,或者對他剛才所說的表示一下意見。

“晨陽,你剛才與朕所說的我大軍下一步如何安排的建議,朕聽了可是甚覺得意外,也非常認可…不過此事朕還需要細細考量一番,如何決斷還要聽憑李大總管!”李世民瞄了王易一眼,并沒有繼續往下說,而是稍稍轉變了話題,“你前面所說的不錯,此是紙上談兵,但紙上談兵說的有道道,這說明談兵者胸中有丘壑,沒有這方面的才能,也是談不出兵道來的,晨陽,你父親是一名善戰的將領,你有領軍方面的天賦,若能在實戰中得到鍛煉,自然就是我大唐的一位虎將,看來朕讓你到軍中去,授你以軍職,一點都沒錯,呵呵!朕以后還要讓你師從名家,讓真正有軍事才能的人教授你兵法,也讓你有更多鍛煉的機會,想必你不會反對吧?少字!”

“陛下,這…陛下如此厚愛,臣感激不盡!臣一定聽從陛下的安排,不負陛下所望!”王易有些不情愿地應承了,還干巴巴地說了幾句客套話,同時瞄了眼滿臉得意之色的李世民,看來再一次落入這無賴皇帝的圈套中,以后只能到軍中去,累死累活帶兵訓練,并準備必須時候上戰場打仗去了。

真是悲催,若真的如此,那只能說是自己自找的,王易都有些后悔在李世民面前說這么多了。

不過剛剛李世民這流氓皇帝說,要給他找一個真正有軍事才能的人教授他兵法,他不知道這來當他老師的,會是何人!

若是李靖那位軍神,那就好了,入李靖門下,即使李世民差他上戰場打仗,他也不會有怨言!

李世民似乎知道王易的心思般,對他揮揮手道:“你無須如此,朕已經說了,你并不需要每天都到軍中去,右親衛府的軍士不需要每天都訓練,朕還有不少的事想和你聊,你可明白?!讓何人教你兵法,到時朕自會安排,但需要在此戰結束后了,此戰進行間,朕會時常召你進宮來,和你討論關于戰事的進展情況的,你的一些見解,確實非常出乎人意料之外…”

“是,陛下!”王易應了聲,再道:“只要陛下不責臣亂言之罪,臣一定力盡所能,知無不言的!”

“你當然想到什么就要與朕說什么,有什么見解盡管說來就是,朕怎么都不會責怪你的!”李世民笑著說道:“朕現在是廣開言路,朝中大臣,只要有好的建議,無論是民生軍事政治,都可以上表告訴朕,即使說的不對,朕也不會責罰任何人的!何況你所提的建議,都是于國于民大有利處的,朕自然更加不會責怪于你了!”

“多謝陛下厚愛!”王易趕緊施禮表示謝意,同時心里也是一橫,把一些前些天想到的事也說了出來,“陛下,臣既然入右親衛府中任校尉,那自然要把手下的兵帶好,不然就負了陛下所托,帶兵過程中也可以總結出領兵經驗來…臣以往并沒有帶過兵,以后陛下還要遣臣領兵出征,若沒有領兵經驗,那以后征戰時候,如何能領兵!只是…陛下,臣對如何領兵真的沒什么經驗,原本跟隨在臣身邊的一結江淮軍舊將,倒是挺有領兵經驗的,陛下…”

“此事你不必擔憂!”王易想舉薦手下那些江淮軍舊將的話還未說出來,就被李世民打斷了,李世民揚揚眉說道:“今日朕召你來,除想與你聊前方戰事外,也還是想和你說如何安置江淮軍舊部的事!”

“多謝陛下!”王易有點感慨李世民的洞察細微,他話還未說完,這皇帝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王易可是非常希望朝廷能早日將他手下這些江淮軍的舊將安置好,那樣他就安心了,省得沒個定數,一直放不下這個心,因此也在李世民還未再開口之際,再接著說道:“陛下,當初杭州的守將王近和他手下的一些將領已經在長安,原本臣早就想帶他們來面圣了,只是此段時間陛下忙于朝事,沒得空閑…他們讓臣轉告陛下,陛下有任何安排,他們都一定會遵從的!”

“唔,這段時間朕確實沒得空閑,這樣吧,待朕過兩日有空閑時候,一定召見他們,當面表示嘉勉!”李世民說著,大有深意地問王易,“晨陽,你說,朕該如何安排他們才妥當?”

王易保持一臉的恭敬,“陛下,他們都是對大唐有功之臣,特別是王近,為避免杭州一帶的百姓遭受戰火的涂炭,在我平叛大軍開進杭州之時,主動請降,避免了大規模人員傷亡的情況出現,其人又是非常忠義之士,不過,要如何安排,臣不敢妄議,一切都聽憑陛下的安排!”

李世民定定地看了王易一會,嘴角抽了一下,露出一個詭秘的笑容,“他們原本是江淮軍中的將領,都是善戰之士,如今我大唐內外戰亂還未平息,正是極需這方面人才之時,朕會人盡其才,給予他們安排的!”

“陛下識人如炬,用人皆是人盡其才,臣想陛下的安排,一定會讓他們滿意,會讓江淮軍將領感恩的!”王易盡量讓自己表現出一副感激的神色,“想必陛下嘉勉這些江淮軍的將士之后,會有更多隱伏于民間的江淮軍將士出來,向朝廷請命歸附的!”

“好小子,你這番話,讓朕可不敢輕易做出決定了!”李世民話雖如此說,但臉上卻帶著笑容。

“陛下…”王易這才明白,剛剛李世民這話是和他說玩笑的,其實這皇帝心里早就有安排了。

李世民瞄了王易一眼,繼續說道:“李弘節已經離開杭州,杭州別駕崔知年也到另外就任,杭州刺史、別駕都空缺,朕想讓一對杭州情況熟悉的人去任職,你覺得何人為佳?”

李世民的話,讓王易心里打了個突突,不過他在定了定神后,也馬上冷靜下來,作禮說道:“陛下,朝中官員的任命,臣位卑言輕,不敢妄議!不過杭州刺史乃封疆大吏,自是不能隨便委以人的,想必陛下心中早就有了人選…”

王易自然知道,李世民不可能委以王近為杭州刺史的,作為上州的杭州刺史是從三品,從已經被授以職的陳當的官職上就可以看出來,李世民給他父親手下最主要的幾名部將授以的職位是四品銜的,當初與陳當地位相近的王近,至多也只可能被授以四品職的官,三品的刺史肯定是不可能的。

比王近低的其他人,自然只能授以更低的職位,只是無論他們被授以什么職,王易都是挺滿意了,只要這些原先父親的部下能重新被朝廷起用,那他就心滿意足了。

王易如此說,李世民微微地露出了一點笑容,“聽說你在杭州時候身邊還有幾名江淮軍中的主將,為何不讓他們一道來長安?”

“陛下,他們已經在來長安的途中了,想必再過一些時候,就可以抵達長安,覲見陛下的!”

李世民已經從王昂那里了解了一些事,再聽王易如此說,也沒細問,當下說道:“如此甚好,朕也知道,保護你逃亡到杭州的江淮軍將士畢竟還是少數,江淮、江南一帶還有不少的江淮軍殘部留存著,朕希望這些江淮軍的將士都能出來,為朝廷做事,待年后,朕準備委你大哥為江南道安撫使,代朕去招撫依然流散在各地的江淮軍殘部將士,也順便找一個你父親安葬于何地!”

“陛下,這是甚好的事,臣非常贊成…”王易在驚異的同時,真的佩服于李世民處事的能力,想到了這高招,作為主持過江淮一帶事務的王雄誕的長子,王易的大哥王昂帶著皇命去江淮、江南一帶招撫軍士,再有不少江淮軍中的舊將已經被朝廷起用,如此幾招下去,那江淮、江南一帶散落的江淮軍舊部將軍,自然不會繼續隱伏的!

王易知道,李世民肯定擔心數量龐大的江淮軍舊部散落在江淮、江南一帶,給這些地方帶來隱患,江淮軍中那些可以在這一帶呼風喚雨的人出來,通過任命到其他地方為官,那這些隱患自然就消除了,這是李世民寬闊的胸襟加上不同于一般人的謀略,才能想出這些的計策來的!

李世民看著王易一副感激的表情,也有些得意,但沒表露出來,只是語氣淡淡地說道:“晨陽,朕可對你們兄弟抱以很大的期望,望你們兩兄弟,別負了朕的期望…”

,到網址


上一章  |  泱泱大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