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唐第四十九章 蜀王李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泱泱大唐 >>泱泱大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九章 蜀王李恪

第四十九章 蜀王李恪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0日  作者:黃昏前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黃昏前面 | 泱泱大唐 
《》全文閱讀

作者:



過來的人中當先一位是一個年輕的小子,幾天狩獵下來已經知道這是何人的王易忙上前一步,對來人行了禮:“見過蜀王殿下!”

蜀王李恪,李世民的三子,現在還是個十二三歲的小毛孩子。(都市小說

雖然年紀還小,但年少的李恪長的一表人材,面目俊秀,只是臉上還有些稚嫩,王易對歷史上的李恪挺有好感,最主要的還是史上記載的那一點,從李世民口中說出的那句話:“英果類我!”

一般人都是崇尚英雄的,王易也不例外,他對創造了貞觀盛世的李世民挺崇敬的,同樣對得李世民如此稱贊的這個三皇子也挺有好感,再加上后世時候一些電視劇里演李恪的演員都是挺帥氣的,極有氣度,讓人看著舒服,這也是他對李恪有好感的一個原因。

此時王易沒有與李恪接觸過,看不出來這位小皇子才能如何,但從外表上比較,李恪應該長的比李世民英俊,五官上是如此,當然李世民自然流露的威嚴與英氣是李恪這個小男子還不具備的。

李恪跳下了馬,對王易擺擺手,“王公子客氣了,不必多禮!”

“三哥,你怎么來了?”長樂公主小跑上前,嬌聲問道。

“五妹,今日看了場間比武后,三哥想找王公子討教一下武藝,卻聽聞你們一道到這邊來游玩了,因此也就趕過來看看!”李恪看了看長樂公主,再看看王易,作一禮道:“王公子,今日本王看你一身武藝太出色了,前些日子聞聽你的才學也是非凡,深得父皇的贊賞,你以前所作的一些詩,讀著讓人回味無窮,本王早些日子就想來長你討教一下,只是一直沒得機會,今日過來找五妹,湊巧與王公子遇上,幸會幸會!以后還請多多指教!”

李恪彬彬有禮的話,讓王易很驚異,這次來參加狩獵,因為身份與地位的差別,王易的營帳與李泰、李恪及長孫沖等人所住的營帳距離挺遠,這些人的營帳與皇帝李世民所駐的營帳卻是很近,無論是夜間還是白天戒備森嚴,一般人不許隨意來往,因此幾天下來,王易和李恪、長孫沖等人并沒打過幾個照面,更不要說有什么交集了。

連長樂公主和長孫凌這兩個人,也就在來的那個晚上,一起烤吃食物,后面也沒幾次見到。

但他想不到,李恪會過來找他,還說要向他討教。

不過無論李恪是什么原因來找他,那都只有以后去弄明白了,現在既然遭遇到這種情況,他不能失禮,趕緊回禮作謙虛狀,“殿下言重了,在下學識淺薄,只是偶作了幾不入流的小詩,何敢殿下這般稱贊,也萬不敢說指教,若殿下有興致,以后我們可以一起談談詩,論論賦…”

“王公子太謙虛了!本王也從父皇那里看到過你所作那幾詩,細讀之下,每詩韻味都非同一般,細數這些年所讀之作,比王公子所作那幾詩更佳者,還未曾看到,本王也是極愛詩文,也偶作幾詩,但自看都覺得意淺文澀,實不敢拿出來示人,待日真心想向你討教一下詩賦,到時還請王公子不惜賜教!”李恪說著,很恭敬地施了一禮,還對長樂公主使了個眼神。

長樂公主會意,歪著頭,帶著點調皮的神色對王易說道:“晨陽,我也很喜歡詩文,時常和三哥一道品讀前人的詩作,你那幾詩我也非常喜歡,到時我和三哥一道來向你請教一下,你可否愿意指教我們啊!還有,你一身武藝確實太好了,不但以一人之力擊斃黑熊,還將尉遲寶琳都挑落馬下,你大哥武藝也是如此不錯,我三哥也喜習武,以后你要教教他啊!”

這對兄妹在一唱一和呢,王易有點想笑,但忍著,很有禮節地回道:“若蜀王和公主殿下有興趣談找在下談論詩文,那在下自當奉陪,只不過與兩位殿下相比,在下所讀之少之又少,只是會偶作幾歪詩而已,若要細細論詩文之道,在下定當遠不如兩位殿下,到時有出丑的時候,還請兩位殿下多多包涵!至于武藝上的指點,想必宮中定然有高人在指教殿下,若殿下不嫌棄在下這般三腳貓的功夫,當然愿意教授殿下,不過這還需要陛下同意方可!”趕緊先打個預防針,以免到時這兩位很“好學”的李世民的子女,一個勁地問詩賦上的理論知識,那他這個“偽文人”的面目很可能要被揭穿的,再者,教授皇子武功可不是隨便可以教的,李恪即使想學,也需要得李世民同意的。

李恪愣了一下,想了一會才笑笑說道:“習武之事,本王會和父皇說的,只是偶爾切磋武藝,相信父皇會同意的…但詩文如何作,你可得好好教我和五妹一番,你能做出這般詩作來,還這么謙虛,那我等只會附庸風雅之輩,更不配談詩了…到時還請王公子莫要笑話我們,悉心賜教一下!”

“蜀王殿下客氣了,素聞殿下才情頗佳,也聽說公主殿下同樣詩畫都出眾,到時還請兩位指點一番,”王易帶著笑,看了看還只能算小孩子的李恪和長樂公主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矣,在下是從江南來的鄉村野夫,只是仗著一些先天的聰慧,能作一些詩,所讀不多,定然不能和兩位殿下比,除了詩作敢自大一點外,其他方面定當不能和兩位殿下相比…到時還請兩位殿下賜教!”

歷史記載中,李恪與長樂公主李麗質都是琴棋畫樣樣精通之人,個人素質非常高,王易自覺遠不能和他們相比,他惟一依仗的,就是熟記著那些流傳千古的名篇佳作,在一般情況下,應該能從記憶中找出應景應情的詩作來,其他的,就完全不能和人相比了。

與王易所處的后世時候相比,古人更講究自身素質的培養,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數,是中國古代士子的必修課,細看六藝的具體內容,可是說古代是非常重視禮樂方面的教育,文武兼備、知能兼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要求君子們德智體美勞全面展。特別是在這個重文不輕武的大唐時代,更能從中看出君子六藝得到推崇的程度,連李白那樣的文人都曾仗劍游天涯,大多的士子,也都是上馬能征戰,下馬能吟詩作文,琴棋畫都會來一些,當然禮節方面,后世的現代人更是不要和古人比了,經過那些所謂的“除舊革新”,把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都革光了。

從個人素質方面講,后世那些所謂現代先進教育模式下面教出來的學生們,就如王易自己,感覺也遠不及古代的這些士子,甚至后世時候知道君子六藝是哪六藝的人,也是屈指可數。就單看看那些大學畢業生,一手雞爪一樣的文字讓人看著難受,寫篇小文都要上網搜索,其個人素質可見一斑,更不要說其他禮樂詩賦等方面,如何能比?

在真正有學識的古人面前,王易很是自慚。

但在自慚的同時,王易也有點傲然起來,只要沒有人知道他是個穿越人的身份,那他所盜取的詩作自然就是他的“作品”,版權歸他的,有那些名篇佳作武裝起來的他,糊弄一下面前這兩個皇子皇女們應該不會有難事,而且武藝方面并不需要糊弄,那是他的真才實學,剛剛已經得到了驗證。

李恪聽了點點頭,“王公子這般說,還是有一些道理,不過本王知道你是非同于一般的人,定有非常之大才,他日一定與你細細聊上一番,呵呵,待日王公子有得閑,本王也有空,我們去找個地方,一道賞景論事,定是大人心之事!”

聽這番話,再看著這個遠比同齡人成熟的小毛孩,王易沒有再推拒,作禮應道:“蜀王相請,在下不敢不從!”

“三哥,那到時也帶我去么,好不好?”長樂公主有點撒嬌的味道出來了。

“只要父皇和母后同意,三哥自是可以帶你去的…”李恪揚揚眉說道,一副與年齡不太相稱的表情。

聽李恪這樣說,長樂公主有點泄氣,想得到父皇和母后同意出宮去,難度太大了,但想到前兩天怕說的事,又有興致上來,對王易說道:“晨陽,你前兩天都答應過我和表姐的!下次你請我們去,我再叫上三哥,我們一道去游玩,賞景,吟詩如何?”

王易看看長樂公主,再看看李恪,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回答,但卻看到了李恪臉色稍稍有點變化了,他也猛然想到剛剛看到的情況,明明看到李恪差不多和長孫沖一道過來,但在看到長孫沖往這個方向跑過來的時候,李恪一行卻停在了那里,直到長孫沖和長孫凌兄妹兩人走后,才過來。歷史上的李恪是被長孫無忌弄死的,據載李世民還在世的時候,李恪就好像與長孫無忌有隙,不會這么一點年紀就和長孫府上有什么紛爭了?

但這事不好問,忙打著哈哈說道:“我答應公主的事自不會忘記,只要你們能出宮,蜀王殿下下次有閑,使人來傳一聲就可以了…”

李恪恢復了正常神色,對長樂公主笑笑,“五妹,你出來這么久了,一會父皇要找你了,回去,”再對王易施一禮,“王公子,我們回去…”

“好,我們走…”

2011-2011,allrightsre色rved




上一章  |  泱泱大唐目錄  |  下一章